宝贝,请离我远点儿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v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最真诚无私的母爱遭遇情感分离这样的两难境地,谈放手,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放手并不容易
  
  是的,没人敢想象和总是粘着自己的小宝贝儿分别一小会儿是什么情形——天哪,他们一定会因为孤单害怕得大哭!这迫使我们马上回到他们面前,抱起他们哄拍个不停,然后揪心地接受他们更为惊慌、委屈的“谴责”……
  “生下儿子的那刻起,似乎就感觉到一种血肉相连的宿命,觉得怎么也离不开他了。”80后妈妈方慈航一谈到儿子,就是一副一刻也离不开的表情。
  刚休完三个月产假那会儿,她本想像大多数边工作边带孩子的新妈妈那样,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结构,承担好各种社会角色,做到合理分配精力。但当她看见儿子渴求的眼神总在自己身上打转时,一股发自内心的母性依恋油然而生,接着就果断向公司辞了职。
  不论是从初期能够给宝宝带来安全感的母子依恋需求角度,还是和孩子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天性使然,方慈航的做法尽管有利于根据儿子发出的信号对其需求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给儿子带来安全感的同时、将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另—个困惑却隐隐而至:总是不由自主地满足儿子的需求、全身心地为他做到一切,这样是否会造成儿子的过分依恋,那么,将来需要独立时又该怎么办々
  而这个困惑,则在另一个年轻妈妈杨伊艳处被证实。
  送3岁的女儿去幼儿园,就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每天早上,女儿都会因为不想去幼儿园而跟杨伊艳大谈条件。“妈妈,你今天早点来接我”、“要给我买好吃的我才去幼儿园”是女儿常挂在嘴边的话,杨伊艳则拿这些由自己一手导致的“恃宠骄纵”毫无办法,只能无奈地接受快要迟到时,女儿才肯让她带着匆匆出门的现实。致使每—个早晨,都让杨伊艳感觉慌乱非常糟糕。
  其实,每一个妈妈都明白,不论有多么爱护孩子,多么想与他们亲近,最终都要放手让他们成长。只是当最真诚无私的母爱遭遇情感分离这样的两难境地,谈放手,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母子依恋过度之患
  
  就像凡事别过度的道理一样,母子依恋也有自己的界限,着力不够,会令宝宝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不利于健康成长:而用力过猛,则又会出现为孩子包揽得更多的情况。这除了造成情感上的过度依恋外,还有生活技能上的过分依赖。
  比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整理房间总是需要妈妈帮忙,再大一些甚至不愿意独立上寄宿学校,需要决定的事情也不高兴自己拿主意,缺乏协作能力难以融入团体活动,并且对需要独当一面的行为感到无所适从和慌乱恐惧等。
  一些研究母子依恋及情感分离的专家提出,日常生活上的过分依赖可以在不同阶段,通过一些小游戏和小细节的训练来纠正。而情感上的过度依恋,延伸的则很可能是无论到什么年龄,都会有依赖和服从母亲的心理倾向,俗称“恋母情结”。反之,如果个家庭中,父亲从小和女儿过于亲密,也会导致女儿潜意识中的“恋父情结”爆发。
  另外,由于亲子同被嵌入—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家庭环境也是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父母在家庭中的行为表达方式,会令敏感的孩子自动为其分配地位。强势的那一方,往往会使孩子不自觉地讨好、亲近,甚至长大成人后,个人情感模式也将深受其影响。比如在喜欢的对象面前,只懂得味模仿父母的强势行为,为自己的感情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等。
  还有诸如一些亲密的身体接触,在父母并未意识到有何不妥时,对宝宝而言,却包含了性暗示的意味。特别是性别意识萌芽的初期,宝宝会对性有旺盛而特殊的探索欲,和父母的身体接触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但此时,如果父母从根本上缺乏正确而坦然的分离引导措施,都会形成不健康的性观念。
  而以上这些,皆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展。
  
  建立亲子边界
  
  任何亲密关系一旦形成,就可能产生可称为“惯性”的能量。人类无意识地寻求一种熟悉的方式,就如开车会走已习惯的路一样。孩子对母亲的所有诉求,都可以被看成在行为上去重现关系的老路,隐患不言而喻。而对此要加以控制,就是建立亲子边界。
  建立亲子边界并非将密切的亲子关系生生剥离,而是寻找既能给宝宝足够的照料,也能培养宝宝独立行为的方式。
  在讨论中,正在读相关幼教书籍的康瑜分享的方式是,让老公抽出一部分时间陪伴4岁的儿子,借此降低母子之间的亲密度。从幼儿成长角度而言,父亲的存在就是在其长大的过程中,以家庭另一成员身份走进母子中间,降低两者亲密度的关键角色。
  “老公带着儿子进行了几次打球和骑车的户外活动后,小家伙对我的‘兴趣’明显减少。作为被‘抛弃’的母亲,‘吃醋’是肯定的,但为了使儿子的人格更为独立,这也是必要的‘牺牲’。”
  除此之外,康瑜还和儿子玩起了角色互换的游戏。就是从一些小的层面,让儿子来扮演照顾者。一个周末康瑜在家请客,做莱时发现番茄酱用完,于是叫来儿子,说:“宝贝儿,妈妈今天特别忙,你要帮帮我。”
  “儿子听闻求助,马上答应去小区楼下的小超市买番茄酱,而且这件事他完成得非常漂亮,回来还告诉我他付钱时,就算了下应该找补多少。让孩子独自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才会动脑筋思考。而且,当有一天他对照顾别人厌烦了,自己也就不那么想当被照顾者了。”
  要让孩子顺利地长大,拥有健康独立的人格,就不得不建立亲子边界。母亲适时转化角色,把主导孩子的空间让出来,让孩子与更多的人接触、建立属于自己的信心。如此才能避免母亲们无意识地通过照顾者的角色,继续让孩子幼稚化,丧失一切独立能力。
  
  有效降低分离焦虑
  
  一个正确的观念:母子形成依恋情结是孩子心理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依恋情结会使宝宝有安全感,具有探寻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而适度情感分离,则是帮助宝宝长大以后的独立性更强。但,适度分离如果做得不好,则会引起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感觉受伤。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会降低宝宝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将来他们的创造力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早期减少宝宝的分离焦虑,对他能力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考虑到宝宝幼小心灵的成长过程需要, 般不主张人为去设定一个母子分离的时间或者方法。不过,基于宝宝未来独立人格培养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一些逐步的“分离计划”,确保宝宝人格的健全发展。
  第一,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期(出生~3个月)。宝宝不可能意识到母亲与其他人的区别,因此,妈妈要做的就是母爱的自然表达,而非毫无原则的溺爱,刻意倾注“过多”的母爱只会把自己陷入到依恋情结中去;
  第二,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安全感、亲情培育从此开始,有了第一个阶段的自然过渡,母亲也不会因为过多的投八而不能“自拔”了。可以逐渐减少母子相处的时间,此时爸爸的适度介人不仅会让妈妈放松育儿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可以让宝宝体会到完整的父母爱;
  第三,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o宝宝对妈妈表现出特殊的依恋关系,对陌生人则有怯生反应。此时自然地将宝宝融入到社会环境中,比如带孩子到户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丰富多彩的世界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也可以适度地减少宝宝对母亲的依恋;
  第四,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让蹒跚学步的宝宝到公园的游乐园去体会与其他小朋友玩的乐趣,附近幼儿园的快乐体验会使宝宝更愿意去上幼儿园。在自然的情况下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爸爸妈妈的工作就是上班然后给宝宝买玩具,宝宝的工作就是在家里好好玩。自然的家庭分工会培养宝宝的角色意识,减少对妈妈的依恋,
  第五,独立人格初步培养阶段(3岁以后)。送宝宝入园可以有效地减少和妈妈一起的时间,集体生活中,宝宝也能感受到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的乐趣。但注意起初和宝宝分别时,不能刚送宝宝进幼儿园就转身走人,要让宝宝明白,放学后就会见到妈妈。最好在入园前半年就做一些独立能力培训,即便妈妈不在身边,宝宝也能感受到妈妈的力量。
其他文献
上有更年期婆婆,下有淘气包女儿,夹心媳妇痛述家史。  张娓:  很纠结地绐你写信,事情是这样的。婆婆是我的中学老师,也许是她没有女儿的缘故,从见我起就很喜欢我。上大学后,她便极力怂恿唯一的儿子来追求我。她的儿子本身也很优秀,很快我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别门就结了婚。我成了老师的儿媳,不久又有了女儿,四口之家的三代人,婆婆疼,老公爱,女儿乖,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  大约去年开始,以
期刊
几乎每个成年男性都会遭遇自己的月经期,只是程度、周期不一。    惊闻老公“例假期”的说法,你真的不必大跌眼镜,毕竟谁也没法担保快节奏生活不会令他情绪失控外加荷尔蒙失调。就跟你经期时的反应一样,他同样会莫名发火或者失望沮丧。聪明如你,清楚以牙还牙并不能解决问题,重点是掌握他的例假期状况再“对症下药”。    “大姨妈”驾到    首先得明确这样一个观点,与女性不同,男性来“大姨妈”更多的是心理层面
期刊
再好的家庭文化,也要相应的物质来匹配。    任勤在北京租了一辆皮卡车,决定自己把刚淘到的一套黄花梨木大立柜运回曲靖。“我不放心邮局和快递公司,它们没少干坏了不赔、丢了耍赖的缺德事。”  北京到曲靖,2600多公里,任勤用了3天时间把家具亲自送回家。太太见面第一句话是“你吃饱了撑啊”:立柜不过才花两万元,油费和路费也花了一万余元,附带折腾自己瘦下的肉5斤。  这是任勤在2005年干的“蠢事”,在朋
期刊
“花花公子女郎”遭遇真爱    肯德拉·威尔金森(Kendra Wilkinson)因电视真人秀《邻家女孩》而为人们熟知。然而,这位笑声大而爽朗的金发美女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邻家女孩”。父亲的抛妻弃女是她自甘堕落的源头15岁时她就成了吸毒的脱衣舞娘,还多次企图自杀。  直到2004年的一天,19岁的她因一个电话改变命运——《花花公子》创刊人休·赫夫纳邀请她搬入“人间天堂”花花公子豪宅。肯德
期刊
“家教”是做人的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    有媒体说,朱良俊是—个不可思议的父亲。  不可思议的是,从2002年女儿出国留学后,他每天坚持给女儿写一封信,一直写了三干多封。不为人知的却是,这只是他家庭教育中很小的部分。  朱良俊在对女儿的教育上始终坚持着“用心”两个字,并且努力打造一种平等、民主、好学的家庭文化。对于个家庭,子女教育是这个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内容。家长教育孩子的过
期刊
人的灵魂永远是渴望爱的,如何让你的伴侣融化在你的手中,用爱温柔地抚摸TA吧。爱抚就像一首诗,它能让相爱的人沉浸在美妙的梦境中,它能碰触一个人的灵魂。是的,正如著名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格所言“爱抚是性的真正语言”,完美的性爱离不开抚摸,只有懂得用手取悦伴侣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性爱艺术家。我们为什么喜欢被抚摸?  为何我们一出生,就渴望被人拥抱和爱抚?因为造物主在设计人体时就已经考虑到把身体抚摸当作打
期刊
台湾和内地的家庭文化相差甚大,内地的小夫妻们接受快节奏的“小家庭”生活方式,梁洁却在台湾上了堂慢节奏的“大家族”文化课。  梁洁第一次被夫家的传统震撼,是在夫家的订婚席上。  她捧着茶,未婚夫在身旁介绍这是奶奶,大姑奶奶,姨婆,大伯父……现场有一百多人,她被错综复杂的亲属关系搞得头昏眼花,只凭着本能重复未婚夫介绍的称呼,然后敬上茶。  这场在台湾南投举办的订婚宴给梁洁留下此生最难忘印象。在内地,她
期刊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放言:如果我要拍自传,一定邀请他担当男主角。这个“他”正是现年42岁的美国黑人明星威尔-史密斯(WillSmith)。 威尔是一线男星,是少数几个在美国三大主要娱乐媒体一电影、电视和音乐方面同时获得成功的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广大粉丝心中的“好莱坞新好男人”,与妻子萍克特结婚以后,十几年如一日,_直没有绯闻传出。很难想象,像萍克特这样一个相貌平平、身材中等、小有名气的女^就能牢牢
期刊
“推妈”和“羊妈”之争,是育儿论坛里永远的主旋律。推妈说,孩子就是要在后面推着学,要不怎么才能最后走上光辉灿烂的藤校路?羊妈说,我就是常青藤毕业的,现在也没有飞黄腾达一步登天啊,重要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推妈说,孩子没有自觉性,需要我们推一把,况且我们中国人厉害的就是读书。羊妈说,我们在中国高压力学习环境中长大,还给自己孩子—个快乐的童年吧,美国很多家庭都放养,照样出人才。  都说美国妈妈放养的多
期刊
家庭文化的缔造,本质上与财富无关,而源自内心的丰富。    《家人》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那么在家庭里面,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希仁:家庭文化分三个层次,一是表层文化即物化环境;二是中层文化即家庭制度和生活方式:三是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情操。三部分的有机统一,构成完整的家庭文化。家庭环境的营造主要是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