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簧管是西方比较独特的木管乐器。单簧管可以演奏出美丽的旋律、琶音以及音阶,在对跳音的演奏中也具有良好的表现。它适合演奏华丽的乐句,如对断音和连音的结合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处。单簧管具有柔和、美丽的音色,演奏起来十分的灵动,在各种类型的乐队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单簧管是目前木管乐器中得到最为广泛应用的乐器。本文将就单簧管的演奏艺术进行阐述,以期提出创新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单簧管;演奏艺术;研究
一、引言
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三百年,自十九世纪末期传入到我国,随之在我国逐渐流行开来。单簧管又名黑管,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叫做竖笛。单簧管由笛头、哨卡、笛貌、上节管、下节管、喇叭口以及机械音键等多个部分组成。单簧管的发音原理来自于其中的一枚小簧片的独特结构。小簧片一般是木制材料或者硬质橡胶制作的。单簧管有一个类似鸟嘴型的吹嘴以及圆状的空心构造。单簧管的管身可以独立的拆卸。单簧管的下端与其他很多乐器一样为圆形的喇叭口,在吹嘴上安装一个小簧片,通过空气的流通和震动原理,依托独特的管身构造,发出柔和、优美的声音。单簧管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它能演奏出很多内涵丰富的乐句。就单簧管目前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而言,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类型的乐队当中,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单簧管起源于德国,是德国著名的管乐器制造家邓娜制造出来的,截止至今天,单簧管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了三百多年。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们就发现了外形呈管状、内在空心的物体具有发出音乐的效果,后来,祖先们还发现将树叶折成管状也能发出优美的音乐。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十分落后,所能制作出来的乐器也是极为简陋和粗糙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乐器制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发现将簧片和内在空心的管状物巧妙地结合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随之,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雏形出现了。随着现代乐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还发现运用木制材料可以制作声管,但木制生管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材料具有较大的磨损性,无法确保音质的精准和优美。终于,德国的乐器制造家邓娜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后,经过不断的摸索,终于制造出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只单簧管。邓娜所制造出来的这只单簧管拥有七个音孔以及两个音键。此时跌单簧管已经能进行初步的演奏。后来,大约是一百年后,一位名叫穆勒的乐器制造家通过摸索解决了单簧管在发音中以及指法上存在的问题。穆勒的创新给单簧管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后来,又经过了数位著名的乐器制造家的探索,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单簧管。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单簧管教学课程,并且单簧管也因其音色唯美,指法灵活等优良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单簧管的演奏除去熟练因素外,还与演奏者的先天条件有关。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单簧管的演奏需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素:一是演奏者的牙齿应当是整齐的,龅牙、兔牙等牙齿不太适合单簧管的演奏;二是演奏者的手指以长和粗为宜,并且没有出现过功能性损伤;三是演奏者的上下唇之间要显得比较分开,唇不宜太厚也不宜太薄;四是演奏者要具有一定的灵活的头脑,对演奏单簧管具有良好的兴趣。
二、单簧管演奏的口型艺术
口型是单簧管演奏中最需要着重看待的。因此,根据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单簧管的演奏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恰如其分运用口型。当然,这里面是存在的一定的规律的。一是口型始终要保持正确的姿态,不能按照自己跌想法随便的吹、任意的吹,而是应该按照口型的要领逐渐形成演奏的口型,并进而形成习惯。演奏单簧管的口型基本要领:下嘴唇应当将下牙包住,上嘴唇和下嘴唇向嘴角两侧自然地微微拉开,始终保持微笑的状态,下颚向下拉平,将笛头安置在嘴唇上,上嘴唇较为自然地含住笛头,通过呼吸的运用将气息吹入到单簧管中,促使单簧片发出声音。至于具体上唇应当包住笛头多少,下唇含住笛头多少,都是要根据每个人演奏者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来。每一名演奏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如果僵化的套用一个具体的标准和指标,显然不符合单簧管的演奏规律。总的来说,就是要演奏者保持良好的口型,并逐渐在口型形成一定的习惯,这才是演奏好单簧管的基础工作。
三、单簧管演奏的呼吸艺术
对于管乐器而言,呼吸是吹奏出管乐器的重中之重,而熟练地运用呼吸是单簧管演奏的核心。吹奏单簧管的时候对于气息的运用中口腔和舌的运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气息的运用包括呼气和吸气。如果呼气和吸气能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则有利于提高单簧管音色的精准性。呼气和吸气的运用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胸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的呼吸气量很大。对于演奏者而言,使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比较省力。在单簧管的演奏中,对于初学者而言,容易出现肩部上台的现象,这其实消耗了演奏者的体力。正确的方法是,先将身体放轻松,在呼吸的过程中自然地张开双脚,头自然地朝下,腰部略微向前,呼吸时腹部会随着气息的呼出和呼入膨胀和收缩。这个过程中,呼吸的节奏应当缓慢而有力。当然,演奏者在日常练习的时候,腰部也可以自然地向后,同时找到呼吸节奏、力度控制的最佳结合点,也可以借助搭档力量拖住自己的身体,以减轻身体的负担,使练习的时候更加的轻松和自然。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单簧管演奏的发音艺术
发音在单簧管的演奏中也叫做起音。发音的优劣对于单簧管演奏出优美的乐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呼吸的力度一致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将起音和音的准确性统一的结合起来,决定着单簧管演奏的效果。在起音练习中,要保持良好的口型,只有准确的口型才能够形成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的声音。在单簧管的演奏中,嘴型对于呼吸以及吐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嘴型是演奏的灵魂所在。起音的标准技巧是,笛头含在嘴里,嘴唇将笛头往里面包起来。上嘴唇和下嘴唇应该紧紧地闭合,至于笛头包在嘴里的分寸则应当根据每一位演奏者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不存在确切的、量化的标准。对于笛头的咬合而言,既不能過分的包含在嘴里,也不能过少的包含在嘴里。假如咬合太紧,会直接影响到吐音的灵活性,而且也会影响到簧片的震动效果。当然,要想达到很好的演奏效果,让单簧管的演奏充满着艺术性,还需要良好的呼吸、口腔以及舌的协作。演奏者越是具有丰富的经验,越是能演奏出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的乐章、 五、单簧管演奏的吐音艺术
演奏单簧管的吐音练习中,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吐音问题:一是吐音时脸部和下巴的肌肉摆动会造成口形的变动;二是吐音时口形紧、哨片和舌尖触动的面积较大二导致哨片的振动;三是舌头的动作太大,影响吐音时的空气流通;四是吐音时哨片太厚导致音高和速度的不同。在吐音练习中,可以首先尝试脱离乐器练习。在使用前两个音节时,舌头要比较软;后两个音节舌头应该比较硬。选择使用哪个音节比较随意,只要能够达到舌头动作的轻快自如目的就达成了。在练习舌头的时候,舌根一定要保持平稳只让舌尖活动。笔者认为音阶练习、吐音练习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哨片触动的感觉,从低音到高音都可以进行吐音练习。从理论到实践,每个不同的表演者都有各自的演奏感受,每个人的口形、嘴唇、舌头的形状和大小都各有不同,即使用相同的方法练习,还是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六、单簧管演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克服演奏技术上的难点
单簧管的演奏技术上的难点主要在演奏的节奏、速度和力度的把握上。克服上述的问题,首先不要求快,应当从慢的节奏开始练习,在对慢的演奏节奏熟悉之后,进一步加快演奏的速度,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注意掌握演奏的节奏,控制好气息的力度,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对于单簧管的演奏感就会慢慢地积累,并且也能逐步的提高指法的速度,并逐渐克服上述问题。
(二)克服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
单簧管的演奏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演奏水平,需要一个长期、漫长、枯燥而又单调的过程,不可能很快就能达到。单簧管的演奏需要相当程度的耐心以及艰苦卓绝的毅力,并且还需要良好的自制力,避免其他因素的纷扰。单簧管演奏的每一个技术要点,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目的。任何乐器的演奏活动都是欲速则不达,只有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重复的演奏,才能具备较高的单簧管演奏艺术水准。
(三)构建放松的姿态
单簧管的演奏需要一个轻松良好的演奏姿态。一般情况下,演奏者在开始时都能够保持较为放松的姿态,但随着演奏的深入,此时的姿态就开始了变形,并进而出现了节奏混乱,声音不协调的情况。不可否认,所有的单簧管演奏者都希望拥有快速、准确的指法,但要想做到这样,需要熟练地技巧。构建放松的姿态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一是演奏者的手指应当自然地放松的放置在指孔上,手指运动时要保持最小的幅度,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颤动;二是手指的动作的力度要适当,要注意手指的节省。
(四)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任何乐器的演奏都需要演奏者倾入情感。对于任何一首单簧管演奏曲目,演奏者都应该细心领会乐曲的真实情感和所要抒发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将乐曲美好的展现出来。没有倾注情感的演奏都会显得枯燥和乏味,缺乏灵魂上的感受,也就使得樂曲失去了生命力。人类数千年的音乐史证明,只有倾注演奏者情感的演奏才能打动听众,也才能在单簧管的演奏中达到新的艺术高度。
七、结论
在单簧管的演奏中,演奏艺术是表演能够展现魅力并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娴熟、没有心理负担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音乐形象,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完美的结合才能显示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福,戴阿鹏.初学单簧管易犯的毛病及改正方法[J].歌海,2009(02).
[2]赵国强.初谈单簧管教学中的音色模仿及基础练习[J].黄河之声,2010(06).
[3]张望.如何使单簧管演奏更具有魅力[J].音乐生活,2009(04).
[4]张岩.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魅力中国,2010(12).
关键词:单簧管;演奏艺术;研究
一、引言
单簧管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三百年,自十九世纪末期传入到我国,随之在我国逐渐流行开来。单簧管又名黑管,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叫做竖笛。单簧管由笛头、哨卡、笛貌、上节管、下节管、喇叭口以及机械音键等多个部分组成。单簧管的发音原理来自于其中的一枚小簧片的独特结构。小簧片一般是木制材料或者硬质橡胶制作的。单簧管有一个类似鸟嘴型的吹嘴以及圆状的空心构造。单簧管的管身可以独立的拆卸。单簧管的下端与其他很多乐器一样为圆形的喇叭口,在吹嘴上安装一个小簧片,通过空气的流通和震动原理,依托独特的管身构造,发出柔和、优美的声音。单簧管具有极高的灵敏性,它能演奏出很多内涵丰富的乐句。就单簧管目前在我国的应用情况而言,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不同的类型的乐队当中,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欢迎。单簧管起源于德国,是德国著名的管乐器制造家邓娜制造出来的,截止至今天,单簧管的发展历程已经超过了三百多年。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们就发现了外形呈管状、内在空心的物体具有发出音乐的效果,后来,祖先们还发现将树叶折成管状也能发出优美的音乐。在那个时代,由于生产力十分落后,所能制作出来的乐器也是极为简陋和粗糙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乐器制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发现将簧片和内在空心的管状物巧妙地结合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随之,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雏形出现了。随着现代乐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还发现运用木制材料可以制作声管,但木制生管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即材料具有较大的磨损性,无法确保音质的精准和优美。终于,德国的乐器制造家邓娜在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后,经过不断的摸索,终于制造出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只单簧管。邓娜所制造出来的这只单簧管拥有七个音孔以及两个音键。此时跌单簧管已经能进行初步的演奏。后来,大约是一百年后,一位名叫穆勒的乐器制造家通过摸索解决了单簧管在发音中以及指法上存在的问题。穆勒的创新给单簧管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后来,又经过了数位著名的乐器制造家的探索,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单簧管。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单簧管教学课程,并且单簧管也因其音色唯美,指法灵活等优良的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单簧管的演奏除去熟练因素外,还与演奏者的先天条件有关。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单簧管的演奏需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素:一是演奏者的牙齿应当是整齐的,龅牙、兔牙等牙齿不太适合单簧管的演奏;二是演奏者的手指以长和粗为宜,并且没有出现过功能性损伤;三是演奏者的上下唇之间要显得比较分开,唇不宜太厚也不宜太薄;四是演奏者要具有一定的灵活的头脑,对演奏单簧管具有良好的兴趣。
二、单簧管演奏的口型艺术
口型是单簧管演奏中最需要着重看待的。因此,根据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单簧管的演奏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恰如其分运用口型。当然,这里面是存在的一定的规律的。一是口型始终要保持正确的姿态,不能按照自己跌想法随便的吹、任意的吹,而是应该按照口型的要领逐渐形成演奏的口型,并进而形成习惯。演奏单簧管的口型基本要领:下嘴唇应当将下牙包住,上嘴唇和下嘴唇向嘴角两侧自然地微微拉开,始终保持微笑的状态,下颚向下拉平,将笛头安置在嘴唇上,上嘴唇较为自然地含住笛头,通过呼吸的运用将气息吹入到单簧管中,促使单簧片发出声音。至于具体上唇应当包住笛头多少,下唇含住笛头多少,都是要根据每个人演奏者的实际情况,逐渐摸索出来。每一名演奏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如果僵化的套用一个具体的标准和指标,显然不符合单簧管的演奏规律。总的来说,就是要演奏者保持良好的口型,并逐渐在口型形成一定的习惯,这才是演奏好单簧管的基础工作。
三、单簧管演奏的呼吸艺术
对于管乐器而言,呼吸是吹奏出管乐器的重中之重,而熟练地运用呼吸是单簧管演奏的核心。吹奏单簧管的时候对于气息的运用中口腔和舌的运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气息的运用包括呼气和吸气。如果呼气和吸气能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则有利于提高单簧管音色的精准性。呼气和吸气的运用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胸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的呼吸气量很大。对于演奏者而言,使用胸腹式呼吸方法比较省力。在单簧管的演奏中,对于初学者而言,容易出现肩部上台的现象,这其实消耗了演奏者的体力。正确的方法是,先将身体放轻松,在呼吸的过程中自然地张开双脚,头自然地朝下,腰部略微向前,呼吸时腹部会随着气息的呼出和呼入膨胀和收缩。这个过程中,呼吸的节奏应当缓慢而有力。当然,演奏者在日常练习的时候,腰部也可以自然地向后,同时找到呼吸节奏、力度控制的最佳结合点,也可以借助搭档力量拖住自己的身体,以减轻身体的负担,使练习的时候更加的轻松和自然。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单簧管演奏的发音艺术
发音在单簧管的演奏中也叫做起音。发音的优劣对于单簧管演奏出优美的乐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呼吸的力度一致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将起音和音的准确性统一的结合起来,决定着单簧管演奏的效果。在起音练习中,要保持良好的口型,只有准确的口型才能够形成具有很强的穿透力的声音。在单簧管的演奏中,嘴型对于呼吸以及吐音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嘴型是演奏的灵魂所在。起音的标准技巧是,笛头含在嘴里,嘴唇将笛头往里面包起来。上嘴唇和下嘴唇应该紧紧地闭合,至于笛头包在嘴里的分寸则应当根据每一位演奏者的客观实际情况而定,不存在确切的、量化的标准。对于笛头的咬合而言,既不能過分的包含在嘴里,也不能过少的包含在嘴里。假如咬合太紧,会直接影响到吐音的灵活性,而且也会影响到簧片的震动效果。当然,要想达到很好的演奏效果,让单簧管的演奏充满着艺术性,还需要良好的呼吸、口腔以及舌的协作。演奏者越是具有丰富的经验,越是能演奏出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的乐章、 五、单簧管演奏的吐音艺术
演奏单簧管的吐音练习中,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吐音问题:一是吐音时脸部和下巴的肌肉摆动会造成口形的变动;二是吐音时口形紧、哨片和舌尖触动的面积较大二导致哨片的振动;三是舌头的动作太大,影响吐音时的空气流通;四是吐音时哨片太厚导致音高和速度的不同。在吐音练习中,可以首先尝试脱离乐器练习。在使用前两个音节时,舌头要比较软;后两个音节舌头应该比较硬。选择使用哪个音节比较随意,只要能够达到舌头动作的轻快自如目的就达成了。在练习舌头的时候,舌根一定要保持平稳只让舌尖活动。笔者认为音阶练习、吐音练习可以有针对性地练习哨片触动的感觉,从低音到高音都可以进行吐音练习。从理论到实践,每个不同的表演者都有各自的演奏感受,每个人的口形、嘴唇、舌头的形状和大小都各有不同,即使用相同的方法练习,还是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六、单簧管演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克服演奏技术上的难点
单簧管的演奏技术上的难点主要在演奏的节奏、速度和力度的把握上。克服上述的问题,首先不要求快,应当从慢的节奏开始练习,在对慢的演奏节奏熟悉之后,进一步加快演奏的速度,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注意掌握演奏的节奏,控制好气息的力度,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对于单簧管的演奏感就会慢慢地积累,并且也能逐步的提高指法的速度,并逐渐克服上述问题。
(二)克服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
单簧管的演奏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要达到较高的艺术演奏水平,需要一个长期、漫长、枯燥而又单调的过程,不可能很快就能达到。单簧管的演奏需要相当程度的耐心以及艰苦卓绝的毅力,并且还需要良好的自制力,避免其他因素的纷扰。单簧管演奏的每一个技术要点,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目的。任何乐器的演奏活动都是欲速则不达,只有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重复的演奏,才能具备较高的单簧管演奏艺术水准。
(三)构建放松的姿态
单簧管的演奏需要一个轻松良好的演奏姿态。一般情况下,演奏者在开始时都能够保持较为放松的姿态,但随着演奏的深入,此时的姿态就开始了变形,并进而出现了节奏混乱,声音不协调的情况。不可否认,所有的单簧管演奏者都希望拥有快速、准确的指法,但要想做到这样,需要熟练地技巧。构建放松的姿态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一是演奏者的手指应当自然地放松的放置在指孔上,手指运动时要保持最小的幅度,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颤动;二是手指的动作的力度要适当,要注意手指的节省。
(四)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任何乐器的演奏都需要演奏者倾入情感。对于任何一首单簧管演奏曲目,演奏者都应该细心领会乐曲的真实情感和所要抒发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将乐曲美好的展现出来。没有倾注情感的演奏都会显得枯燥和乏味,缺乏灵魂上的感受,也就使得樂曲失去了生命力。人类数千年的音乐史证明,只有倾注演奏者情感的演奏才能打动听众,也才能在单簧管的演奏中达到新的艺术高度。
七、结论
在单簧管的演奏中,演奏艺术是表演能够展现魅力并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娴熟、没有心理负担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塑造出自己理想中的音乐形象,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完美的结合才能显示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福,戴阿鹏.初学单簧管易犯的毛病及改正方法[J].歌海,2009(02).
[2]赵国强.初谈单簧管教学中的音色模仿及基础练习[J].黄河之声,2010(06).
[3]张望.如何使单簧管演奏更具有魅力[J].音乐生活,2009(04).
[4]张岩.试论单簧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魅力中国,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