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佛学思想与当代精神生态文化建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科研项目《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BA053;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A036。
  摘 要:史铁生因身体的残缺不断地审视生活,思考命运,从而与佛学结缘。他受佛教生本不乐思想的影响直面苦难;他对“生的意义”与“死的后果”的执著探寻,使他能穿透生死;他对佛教轮回因果观念的积极接受又使他思考人类困境,因而他的生命哲学显得从容淡泊,悲悯阔大;他对城市化进程中“都市病”患者问诊拿脉,建设他们正视欲望,放下“我执”。他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越过精神困境,对当代精神生态文化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史铁生;佛学思想;精神生态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龚沪萱(2000-),女,土家族,湖南慈利人,湖南省长郡中学学生;傅建安(1971-),女,汉族,湖南安化人,湖南城市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2
  随着经济的转型与物欲都市的影响,很多人坠入精神焦灼、孤独、虚无等现代都市病中。因此,在近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生态”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核心词汇,精神生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普遍问题。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人文思想,是一种主体性的哲学。它着重从人出发,以人为考察对象,它关注人的生命、心灵、意义和终极归宿,关注超越生命的终极意义——解脱生死痛苦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的实现。”因此,佛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现在有着“都市病”的现代人带来重要影响。史铁生虽然否认自己是一个佛教徒,但因身体的残缺不断地审视生活,思考命运,从而与佛学结缘,以致穿透生死,为当代精神生态文化建设留下有益的启示。
  一、生本不乐,直面苦难
  21岁双腿意外瘫痪,是史铁生生命的转折点。“在我活得最狂妄的时候,忽的残废了双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像普通人一样,他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因此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山顶上的传说》中说到:“二十岁,青春的大门刚刚向他敞开,却就要关闭;那神秘、美好的生活刚刚向他走进,展露了一下诱人的色彩,却立即要离他远去,再也无缘了……假如不是人,假如人世间本来没有那美好的生活,也就好办,不幸的是他是人,走到了青春的门前,没有人的身份证。他的身份证上有一个‘残’字,像犯人一样头上烙下的伤疤。”在命运最初的残酷的玩笑里,他并没有找到存在的意义,别人嘴里所谓的“坚强”,在他看来,是天大的滑稽。他在与友人的信中写道:“我越来越相信,人生是苦海,是惩罚,是原罪,”并且产生了“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的思想。
  在这痛苦途中史铁生有了与佛学相遇的机会。佛要度他走向新的世界,涅槃新生。他想,残疾,从根本意义上说,无非是一种局限或缺陷。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人人都有缺陷,大家都是残疾的,不过是精神或肉体的不同而已。他悟到,佛法四諦中的苦谛,其实并不是指人生活中各种境遇,而是指人在经受这些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就是说,苦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正常人和残疾人、伟人和普通人,都有烦恼,各有各的苦。苦的根源是无明,是不理智的思维,而这种无明思维是各种心的妄想和执着,而各种妄想和执着实际是欲望的不能满足。所以“人”都得要放弃如小乘佛法中 “我执”(即我的重要性)的观念,在这里,他在身体和精神中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所以他解析佛门弟子要特别地看重地藏菩萨的两句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认为,地藏菩萨一个“成”字把终点推到了永远,从而暗示了成佛之路的无限性。虽然道路是无限的,困苦是的无限,拯救之路也是无限,但也意味着人之不屈不挠的抗争的美丽精神也可以无限的。
  他无疑在那样的环境中面对苦难顽强地执著于无乐无苦的理想,这就是涅槃寂静。这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有佛教支撑,有信仰执著,没有看到他的精神的倒下, 没有失望与悲观。
  二、生命无常,穿透生死
  帕斯捷尔纳克说:“艺术从来只有二项任务,一是坚持不懈地探讨死的问题。二是通过探讨死的问题以求生”。史铁生对“生的意义”与“死的后果”的探索历程就是这一句话最有力的注解。他不止一次地强调:“生的意义和死的后果,才是哲学的根本性关注。”
  史铁生在他最狂妄的时候忽的残废了双腿,现实的打击,让他开始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最初表现出诸如“如果说命运注定了这么痛苦多舛,那么我为什么要出生”的痛不欲生和极端绝望的心理。他为生活寻找出路,那就是死。这时候,死亡对于史铁生不再是一副狰狞的面孔,而是一剂解脱所有痛苦的良药。这反映在他自传性小说《山顶上的传说》里,瘸腿的小伙子在“双腿残废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死”,“在这静悄悄的深夜,死去,是一件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的事!”。
  但史铁生并没有长期沉湎其中不能自拔,他逐渐摆脱自杀的想法,并从中参透生的意义,从而穿透生死,向死而生。所以接下来,他开始扣问死的真谛。史铁生最初对死亡的认识属于一种民间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在他的作品中,他解答所谓“死”就是“是一切都不存在,一切一切都不存在,都没有”,正如小说《山顶上的传说》他的诘问:死了呢?死了会是什么样?“小时候妈妈”总会解释:“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什么什么都没有啦?”死亡令人恐惧却又无法逃脱,是人无法避开的三大困境之一。正如释迦牟尼说:人命在呼吸间。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人生无常,生命无常。
  他想到既然“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也是一件终会到来的事”,那么也就不必急着去死,并且得到出常常为人们忽略的另一面的关于死亡理解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好好地活,以及怎么好好活。他写道:“假如没有死的催促和提示,我们准会疲疲塌塌地活得没了兴致没了胃口,生活会像七个永远唱下去的样板戏那样让人失却了新奇感”。“假如这样我还永远不死,我岂不就要成为一堆无可改变的麻木与无尽无休的沉闷了?”因为死亡的催促,他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   这样,对“生的意义”与“死的后果”的感悟使史铁生知晓了死的必须,参透了生的意义,对生死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哲学层次。
  三、轮回因果,生存哲理
  佛教是阐述因果关系的宗教,因果观是佛学最本质的观念,统摄佛教的宇宙观,人生观。因果观的内涵是论为人、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 都是一个因果关系的整体。因果律是藏传佛教修今生重来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一切理论的基石,没有它佛教理论大厦无从建立。正因为它佛教才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会有那么多的信众。藏传佛教认为今世的一切修行都是为来世成佛做准备,如果不重视戒律次第修持,来世就会堕入三恶道遭到报应。史铁生受到佛学轮回因果思想的影响,但是他剔除了佛教因果观中因果报应等封建糟粕性的成份,而汲取了与辩证唯物论相接近事物普遍联系论成份,并将其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思考的层面。
  首先,他将肉体与精神贯通
  他通过切身的体会和深沉的感悟,把握了人类生存的本质特征,即人类无时无刻不处身于残缺之中。残缺不是一个充满悲观意味的灰色词语,正是由于残缺的存在,才标示了生命的意义。他看到了不仅残疾人有痛苦,身体健全的人同样也处在痛苦中,这种痛苦不仅源于肉体和现实物质生活,也源于精神和灵魂。精神与灵魂的残缺与痛苦更甚于肉体的痛苦。
  其次,他将小我向大我延展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双腿,很长时期沉迷于个人的哀伤不能自拔。在他逐渐走出死亡阴影,以写作为生命的最初一段时间里,在他的创作中,史铁生还是多关注“跟残疾人有关的人道,和本身是残疾人带来的感伤”。为残疾人遭遇的歧视与不平大声疾呼。以至“那时候常有这样的感觉,这世界上仿佛只有残疾人被忽略了。”但是,随着他对人生的反复思考,他慢慢地放下了“我执”的意念,境界逐渐阔大。他认识到“倘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拘泥于这一个趋于无限小的‘我’,烦恼就来了”,所以,“要驱散这种对自我的执着”。这样他找到了与个体的“我”相联系的人类整体,进而思考全人类的困境。于是,他转而把人的残疾也可以说人类困境作为自己写作的园地,他从是局促的、狭隘的、顾影自怜的“小我”走向了阔大的、宽容的、悲天悯人的“大我”。
  第三,他将事物的对立两极进行辩证思考
  特殊的遭际使他长时间面对自己的灵魂,于是他从事物的本源意义上来思考生命的哲学。他思考生死,意识到“死,绝不等于消极”,从中可以“根本地看看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他辨析“存在”與“虚无”,从“佛法虚无”中看出“真”与“有”的无始无终。进而他得出一系列哲理性的思辨:“乐观若是一种鼓励,困苦必属常态;坚强若是一种赞誉,好运必定稀缺;如果清官总是被表彰呢,则贪腐势力必一向强大。”这样他的哲思变得越来越恢宏瑰丽,阔大奇诡,充溢着生命的每一维度。
  四、史铁生的佛学思想与当代精神生态文化建设
  史铁生与佛学相遇时对生命的真诚与对人生思考的透彻给城市化进程中陷入精神困境的人们带来一缕春风,从而给当代精神生态文化建设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现代社会文化多元,价值取向碰撞杂糅。当主流价值观念面对各种潜规则,当勤奋工作遇到投机取巧,诚实守信让位金钱至上,人们不免产生各种心理的失衡。而在这时候,史铁生告诉我们直面苦难,正视欲望,享受生命的每一个过程。他解析“城市文学”中“市”(市场)所引起的负面影响,以至不管是“失败者”还是“成功者”普遍患有“抑郁症”的症候所在。因而引导大家面对苦难甚至生死时需要从容淡定,指出人生“需要设置一个美丽的目的或理想,但这只是为了引导出一个美丽的过程”;人生也需要放弃自我的执念。
  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史铁生在人类精神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极其赞誉,对史铁生做如此评价:“史铁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标志”,“如果说世间上有一个人,听他说话你会感觉到如沐春风,那一定就是指的史铁生先生”,“史铁生是一个最顽强的、最让人敬佩的时代英雄之一”,“史铁生是一尊微笑着的菩萨”,“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史铁生以博大的爱意与关怀弥补人生的缺憾。他以芸芸众生的生命状态作为审美对象,以思考和写作作为自己的审美方式,以博爱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孤独而又执著地建立自己的审美世界。他的思想指引着一代又一代越过精神困境,显现出靓丽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14.
  [2]史铁生.给李建鸣的三封信[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21.
  [3]谢朝坤,王兴.向死而生——论史铁生超越死亡的心灵历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22-24,27.
  [4]史铁生.昼信基督夜信佛[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2:9,8.
其他文献
由国家案例库项目办、《管理观察》杂志共同举办的第三届管理中国化校(院)长论坛暨管理科学论文颁奖和高校案例实验室建设研讨会5月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企业也陆续开始复工复产,一些企业复工复产时会面临稳定员工情绪的问题.企业主纷纷反映,企业无法立刻恢复正常业务,很担心留不住辛苦培养的员工.而员工则担
期刊
本文运用文本细读和症候式阅读方法,对汪曾祺的小说《大淖记事》进行分析,从民间隐形结构分析出其突破了善恶二元对立框架,从善恶二元的模糊性到传统与现代的纠葛,对其进行纵
一rn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端详,小村都美得那样宁静、舒缓.温和地按摩着你的视神经,并为你的呼吸打着从容的节拍;这让我一时之间改用史铁生先生的一句话来:在离开了喧嚣的城市,还
期刊
黄有德高级工程师,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任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有色金属学会理事,矿产地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矿床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及国家攻关
在当代中国文学环境下,史铁生的文学书写显得别具一格:格外倾向于个人主义书写,注重个人内心体验与情感表达,然又因其思想具有足够的深刻性从而获得一种普适性,可以说,他在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网络时代,信息高度透明,企业的正面和负面消息都能迅速传播并放大.尤其是线上线下竞争日趋残酷,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消费也更加理性和务实,如果企业在做产品推广时
期刊
张爱玲属于海派作家,其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在她众多的作品中,多采用第三人称去进行描写刻画,其笔下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悲苦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可以反映当时的
目的: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为常见神经外科术后并发症。此类病例往往同时存在原发颅脑损伤、意识状态改变,呼吸机相关肺炎、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