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研究的方法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想要使课程研究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必须要努力进行课程研究方法的革新与探讨,本文对质的和量的课程研究方法进行简要探讨与分析,认为在课程研究中应将量化与质化相结合,以期为后续对课程研究的方法选取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性;量化;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85-02课程研究是以某种现实存在的课程为前提,以便对它进行改革或改进的探究活动,是指一种对课程现象追求更宽广、更深层的理解之努力行动。[1]
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进步,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蓬勃发展,近年来,质的研究方法在课程领域广泛应用,质的课程研究独具特色的方法论思想也开始引起课程学界的普遍关注,这类研究有的称为“质的研究”,有的称为“质化研究”或“质性研究”,但总的来说都是指与量化研究相不同的,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采用参与观察或者是访谈等方式来进行的课程研究方法。
台湾学者黄政杰在其《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实例》一书中,将质性研究的特质概括为以下八点[2]:
1.质化研究是以实地为焦点的(field focused)。研究者离开研究地,去学校、教室和其他教育现场观察其中的各种教育现象。
2.质化研究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
3.质化研究注意事物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在教育领域当中,质化研究强调个别学校和个别教师的特质,这也是科学研究中的人性化方法。
4.质化研究重视解释。
5.质化研究注重观察和晤谈方法的采用。
6.质化研究强调不事先订定明确的研究范畴来引导后续研究,以发挥研究的弹性。
7.质化研究重视表意语言的使用和意见的陈述。
所以,质性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以自身为研究工具,与研究对象有深入互动,最终形成真实的研究材料。另外,质性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分析与描述,行动研究就属于质性研究的一种,目前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学校教育科研中迅速传播,尤其是在课程研究中。
一、质的课程研究方法
质的课程研究方法与传统量化课程研究方法和定性课程研究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内容的变化,也不在于研究手段的改进,而在于研究视角的转向和研究目的的改变。[3]不论是质的还是量的课程研究方法,都是研究者围绕一定的主题来进行的研究,不同之处仅在于,质化研究的研究视角不再局限于从所收集的数据中得出结论,而在于洞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想法,更强调“实地”和“描述情境”,并且研究过程具有高度的弹性和变通性,总而言之,质的课程研究方法摒弃了“数字”,而研究者亲身投入到研究现场。笔者将质的课程研究方法之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关注整体性研究。在质的课程研究者看来,世界是一个不可感知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是整体现实地组织成有意义的单元,而单元是由整体内在条件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总是在各单元构成整体时才凸显出来。因此,教育对人及人的活动的认识,就应该建立在这种现实的、具体的、变化的整体性之上。[4]在这种整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质的课程研究重视整个研究过程的整体性,故关注的不是最终的结果。从最初的资料收集来看,质的课程研究注重整体的资料收集,广泛而具体,不仅包括了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还包括整个背景以及各种与之相关的资料。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质的课程研究注重深入研究现场进行实地研究,研究者努力让自己融入进研究对象的整体,以局内人的角色来进行。从研究结果来看,质化研究所强调的整体性,包含对整个观察到的现象、研究情境、研究成分之间的整体关系的分析和解释。
2.关注互动过程。课程研究是一个多方面探究和建构的过程。[5]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两个角色,研究者不再是脱离于被研究者去“孤军奋战”,而是与其保持密切的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在高度自由和灵活化的模式下不断互动,而非采用结构化和封闭性的研究方法,以及一成不变的客观标准,同时研究者在变通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研究方式,这也是一个不断建构新思路的过程。课程目标并不是在之前就决定好的,而是在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故整个课程活动都极其重要。
3.关注实地研究。“实地研究”又可以称为“田野研究”,通常指研究者深入进研究现场,与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对研究成分进行记录与观察,最终得到研究结果。质化研究者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来看待,参与、观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等等。如质的课程研究,可以是研究者进入教室,对某一门课从头到尾学习一遍,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扮演学生的角色;研究者可以参与师生的班会、活动,也可以参与编排一门教科书,通过亲身经历来做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研究者可以不受限于前人的思考框架或是现有的学术资料,更灵活的利用谈话、观察来收集到量化研究所看不到的资料。
4.研究过程具有灵活性。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谓是质性研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量化研究中,往往是研究者编制问卷题目,带去课堂或是学校让被研究者进行问答,主观性较强,并且受限因素很多,比如,学生在高度紧张的课业压力下,作答问题往往会失真。质性研究者乐于投入研究情境中去探讨研究对象的种种想法和观点,偏好采用开放性和非结构性的研究方法,问题和假设都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二、量的课程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强调理论、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研究目的是对可控制情境的现象,确定研究要素的关系、影响、原因;研究方法则主要通过可控制、可操作的办法,主要以测验和量表或问卷收集数据;研究结果是呈现客观的统计数据。[6]量化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高度的标准化。量化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一般都有一定的步骤,只要顺着步骤进行即可,一般是由研究者事先拟定好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设计问题、资料收集、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课程研究中,量化研究多以调查法进行,研究者将问卷编写完成,便下发给学生或教师,这种方法经济省时,但它在资料分析时只能发现事实,却看不到事实背后可能隐含的东西。 2.具有实证性。量化研究具备质性研究所没有的实证性特征,郭生玉老师指出,研究者仅凭个人的经验与观察而说“人类是自私的”,这个陈述显然不可靠,因为它不是经由市政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如果研究者在控制情境下,以有系统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分析资料,然后根据所得到的证据而下结论,此结论将比较可靠,因为它不是仅凭个人的新年或推理所得。[7]故,从事课程研究以量化的方式是符合实证特征的。
3.有助于资料的收集与保留。量化研究的资料,最终可以保留下来建立课程研究的资料库,比如校本课程的开发率情况、乡土课程的满意度数据等等,可以作为课程领域的参考资料,也可以让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分析和利用。
同时目前针对课程研究的量化研究主要是问卷调查,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前侧与后侧的对比分析,无法证明研究的成效所在,同时,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问题也很少有涉及到。
三、质性与量化之融合
质性与量化研究都不可被否定,因为他们并不完全对立,而是各有其优势,质性方法灵活、开放,可以收集到许多现象背后的问题,而量化研究以其客观性、精准性加上标准化的研究步骤,也有着质化研究所没有的优点。在课程研究中,研究方法应多元化,以防陷入单一的角度去研究问题。
1.根据研究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方法。在面对不同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时,研究者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质化或是量化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这一问题时,简单的问卷调查并不能收集到全面的资料,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互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料,这就需要研究者进入课堂,采用质化的方式细心观察和记录。而像“校本课程满意度”这类研究,量化研究便可以发挥优势作用,标准化或是半结构化的问卷,都是客观的研究工具,透过测试研究者可以测量、分析和评价客观的数据。
2.质化与量化研究相互补充并融合。在课程研究中,并不一定要摒弃质化与量化中的其一,而是可以将其二者视为互补,彼此代替。如在研究语文教科书乡土内容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先探讨量化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再针对乡土内容出现的频率有所差异之后,进而采用质的分析方法,探讨教科书如何把乡土内容融入进教材,及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地方。再或是前文提到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亦可以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先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得出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时间等变量,再采用质化的方式去深入课堂观察、晤谈,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是可能发挥优点的,但其缺陷也会存在,重要的是努力尝试,不断发现问题,让课程研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朝信.量化课程研究方法论之省思[J].彰化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09年,第15辑
[2]黄政杰.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实例[M].台北.汉文书店.1996年
[3][4][5]黄清,靳玉乐.质的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J].课程.教材.
关键词:质性;量化;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085-02课程研究是以某种现实存在的课程为前提,以便对它进行改革或改进的探究活动,是指一种对课程现象追求更宽广、更深层的理解之努力行动。[1]
随着经济、社会、教育的进步,我国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蓬勃发展,近年来,质的研究方法在课程领域广泛应用,质的课程研究独具特色的方法论思想也开始引起课程学界的普遍关注,这类研究有的称为“质的研究”,有的称为“质化研究”或“质性研究”,但总的来说都是指与量化研究相不同的,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采用参与观察或者是访谈等方式来进行的课程研究方法。
台湾学者黄政杰在其《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实例》一书中,将质性研究的特质概括为以下八点[2]:
1.质化研究是以实地为焦点的(field focused)。研究者离开研究地,去学校、教室和其他教育现场观察其中的各种教育现象。
2.质化研究以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
3.质化研究注意事物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在教育领域当中,质化研究强调个别学校和个别教师的特质,这也是科学研究中的人性化方法。
4.质化研究重视解释。
5.质化研究注重观察和晤谈方法的采用。
6.质化研究强调不事先订定明确的研究范畴来引导后续研究,以发挥研究的弹性。
7.质化研究重视表意语言的使用和意见的陈述。
所以,质性研究最重要的是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以自身为研究工具,与研究对象有深入互动,最终形成真实的研究材料。另外,质性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分析与描述,行动研究就属于质性研究的一种,目前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学校教育科研中迅速传播,尤其是在课程研究中。
一、质的课程研究方法
质的课程研究方法与传统量化课程研究方法和定性课程研究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于研究内容的变化,也不在于研究手段的改进,而在于研究视角的转向和研究目的的改变。[3]不论是质的还是量的课程研究方法,都是研究者围绕一定的主题来进行的研究,不同之处仅在于,质化研究的研究视角不再局限于从所收集的数据中得出结论,而在于洞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想法,更强调“实地”和“描述情境”,并且研究过程具有高度的弹性和变通性,总而言之,质的课程研究方法摒弃了“数字”,而研究者亲身投入到研究现场。笔者将质的课程研究方法之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关注整体性研究。在质的课程研究者看来,世界是一个不可感知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是整体现实地组织成有意义的单元,而单元是由整体内在条件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总是在各单元构成整体时才凸显出来。因此,教育对人及人的活动的认识,就应该建立在这种现实的、具体的、变化的整体性之上。[4]在这种整体主义原则的指导下,质的课程研究重视整个研究过程的整体性,故关注的不是最终的结果。从最初的资料收集来看,质的课程研究注重整体的资料收集,广泛而具体,不仅包括了研究对象的资料收集,还包括整个背景以及各种与之相关的资料。从研究的过程来看,质的课程研究注重深入研究现场进行实地研究,研究者努力让自己融入进研究对象的整体,以局内人的角色来进行。从研究结果来看,质化研究所强调的整体性,包含对整个观察到的现象、研究情境、研究成分之间的整体关系的分析和解释。
2.关注互动过程。课程研究是一个多方面探究和建构的过程。[5]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两个角色,研究者不再是脱离于被研究者去“孤军奋战”,而是与其保持密切的关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平等互动的关系,在高度自由和灵活化的模式下不断互动,而非采用结构化和封闭性的研究方法,以及一成不变的客观标准,同时研究者在变通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研究方式,这也是一个不断建构新思路的过程。课程目标并不是在之前就决定好的,而是在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故整个课程活动都极其重要。
3.关注实地研究。“实地研究”又可以称为“田野研究”,通常指研究者深入进研究现场,与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对研究成分进行记录与观察,最终得到研究结果。质化研究者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来看待,参与、观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等等。如质的课程研究,可以是研究者进入教室,对某一门课从头到尾学习一遍,可以扮演教师的角色,也可以扮演学生的角色;研究者可以参与师生的班会、活动,也可以参与编排一门教科书,通过亲身经历来做研究。这样做的好处是研究者可以不受限于前人的思考框架或是现有的学术资料,更灵活的利用谈话、观察来收集到量化研究所看不到的资料。
4.研究过程具有灵活性。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最大的不同之处可谓是质性研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量化研究中,往往是研究者编制问卷题目,带去课堂或是学校让被研究者进行问答,主观性较强,并且受限因素很多,比如,学生在高度紧张的课业压力下,作答问题往往会失真。质性研究者乐于投入研究情境中去探讨研究对象的种种想法和观点,偏好采用开放性和非结构性的研究方法,问题和假设都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二、量的课程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强调理论、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研究目的是对可控制情境的现象,确定研究要素的关系、影响、原因;研究方法则主要通过可控制、可操作的办法,主要以测验和量表或问卷收集数据;研究结果是呈现客观的统计数据。[6]量化研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高度的标准化。量化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一般都有一定的步骤,只要顺着步骤进行即可,一般是由研究者事先拟定好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设计问题、资料收集、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在课程研究中,量化研究多以调查法进行,研究者将问卷编写完成,便下发给学生或教师,这种方法经济省时,但它在资料分析时只能发现事实,却看不到事实背后可能隐含的东西。 2.具有实证性。量化研究具备质性研究所没有的实证性特征,郭生玉老师指出,研究者仅凭个人的经验与观察而说“人类是自私的”,这个陈述显然不可靠,因为它不是经由市政的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如果研究者在控制情境下,以有系统的方法收集资料,并分析资料,然后根据所得到的证据而下结论,此结论将比较可靠,因为它不是仅凭个人的新年或推理所得。[7]故,从事课程研究以量化的方式是符合实证特征的。
3.有助于资料的收集与保留。量化研究的资料,最终可以保留下来建立课程研究的资料库,比如校本课程的开发率情况、乡土课程的满意度数据等等,可以作为课程领域的参考资料,也可以让课程研究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分析和利用。
同时目前针对课程研究的量化研究主要是问卷调查,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前侧与后侧的对比分析,无法证明研究的成效所在,同时,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问题也很少有涉及到。
三、质性与量化之融合
质性与量化研究都不可被否定,因为他们并不完全对立,而是各有其优势,质性方法灵活、开放,可以收集到许多现象背后的问题,而量化研究以其客观性、精准性加上标准化的研究步骤,也有着质化研究所没有的优点。在课程研究中,研究方法应多元化,以防陷入单一的角度去研究问题。
1.根据研究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研究方法。在面对不同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时,研究者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质化或是量化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小学课堂教学活动”这一问题时,简单的问卷调查并不能收集到全面的资料,学生和教师的行为、互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料,这就需要研究者进入课堂,采用质化的方式细心观察和记录。而像“校本课程满意度”这类研究,量化研究便可以发挥优势作用,标准化或是半结构化的问卷,都是客观的研究工具,透过测试研究者可以测量、分析和评价客观的数据。
2.质化与量化研究相互补充并融合。在课程研究中,并不一定要摒弃质化与量化中的其一,而是可以将其二者视为互补,彼此代替。如在研究语文教科书乡土内容的分析研究中,可以先探讨量化的教科书内容分析,再针对乡土内容出现的频率有所差异之后,进而采用质的分析方法,探讨教科书如何把乡土内容融入进教材,及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地方。再或是前文提到的,“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亦可以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先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得出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时间等变量,再采用质化的方式去深入课堂观察、晤谈,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是可能发挥优点的,但其缺陷也会存在,重要的是努力尝试,不断发现问题,让课程研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朝信.量化课程研究方法论之省思[J].彰化师范大学教育学报.2009年,第15辑
[2]黄政杰.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实例[M].台北.汉文书店.1996年
[3][4][5]黄清,靳玉乐.质的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J].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