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来源 :当代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生疑有疑则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动机,产生学习内驱力,并在解疑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从而学会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效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让学生学会质疑,自主地质疑,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阅读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当然,这并不等于老师不问,老师的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老师要少问,要问在关键处,要问得有思考价值,要问得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问得能引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要使老师的“问”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的“问”上去。这样才能达到“不教”的境界。
  一、拓开质疑的方向
  引导学生质疑,应从有助于理解课文本质的现象性问题入手,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本质性的问题。因为现象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而本质的东西是经过思维,透过现象才能认识本质。如何在教学实际中进行引导学生质疑呢?我粗浅地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
  1、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三年级《爬天都峰》一文,学生质疑: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结果如何?对课题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题,而且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思考,明确学生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如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有位老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西沙群岛是怎样的?课文中讲的‘富饶’体现在什么地方?”。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西沙群岛那儿迷人吗?”当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时,就会积极的思索,寻求答案。
  2、抓住关键句段质疑
  在引导学生细读、品读课文过程中,对于文本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拿出来,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往往思维主动性不够,教学过程有繁琐分析、被动灌输之嫌。如果让学生自己细读这些重点句子,然后针对句子质疑,说一说自己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就有可能调动起来,教学也就体现了顺学而导的理念。如执教《尊严》时,学生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握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性格特点后,教师针对两个人物的高尚品格进行小结后,再让学生浏览课文质疑,学生提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它有尊严!”句子中“富翁”应该怎样理解,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富翁”的含义。又如《太阳》第四自然段:“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一个过渡句。有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提问:“围绕这句话可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太阳和我们的关系怎样密切”“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这两个问题,学生就会积极的去分析,综合、概括,进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3、人物、角色之间的联系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教会学生用联系的,要教会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小语教材中有很多叙事的文明,事情往往是随着人物之间的联系发展而发展。如《中彩那天》《尊严》《普罗米修斯》等。引导学生理清人物、角色之间的动态联系,再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质疑,既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立足教材,适度超越
  教师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应该深入进去,挖掘文本本质的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也可师生共同讨论质疑,以便让学生能够达到与作者的对话。一位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第三节时,一学生问:鸟儿都是晨出暮归,作者第二次经过时是在早晨,怎么会众鸟纷飞的情景呢?语落,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了,学生们议论纷纷……面对此,教师淡化预设,及时抓住并有效利用学生的疑问,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引导深入读书、思考、议论,使学生感悟到和谐的自然之美。
  二、留给质疑的空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然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仍然是我们习惯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使大部分学生成为学习上的被动者,而不是主动者。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课堂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而老师正是这种氛围营造者。记得一位名师在上三年级《玩出了名堂》一课时,有位学生一个句子连读三遍都没读好,要不是添字就是漏字。那位名师说:“由于你太紧张了,没读好课文,能再来一遍吗?当然,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机会!”那位同学点了点头。终止这位学生把这个句子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很响亮。这样的细节,看似琐碎,却营造了一个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当这位老师提出“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时,学生踊跃举手,纷纷提出了“谁在玩?玩什么?玩出了什么?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等属于自己的问题。不应只是学习上的佼佼者青睐质疑,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学生质疑,学会提“两类问题”:一类是自己懂了,但用来“考”别人;另一类是自己不理解、不懂或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肯定每一个有意义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大组讨论、师生评议等多样化的形式来扩大学生主动活动的空间,营造人人参与、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每个学习者的潜能。
  三、引领质疑的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质疑,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问点,设法为学生的质疑铺路搭桥,使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方向,避免提问的盲目性。学生的问点,需要教师精心地选择,要能以点带面,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点往往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更是教师训练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古人说得很好:“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语言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当简单地表现为把经过整理的一批批现成知识“送给”学生,而应该“教之以疑”,挑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充分参加探求知识的认识过程,“自己去拿”。让学生善于见疑是“教之以疑”的基础。此外,课文中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与表现中心有直接关系,而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课堂上教师抓住这些细微之处,引导学生探幽发微,寻根究底,领悟课文思想精深,笔法婉曲“看似无疑却有疑”的特点,培养学生钻研思考的习惯,训练和提高他们见疑的能力。“教之以疑”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解疑,“破疑即是悟”。在学生破疑过程中,有些教师的习惯作法是,学生因疑而问,教师据问作答,看似各司其职轻便省事,然而学生思维的火花却往往在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下泯灭了。教师应把自身的主导作用放在学生创造解疑的条件上。帮助学生精读深思,沟通新旧知识联系、辩析解答的正误优劣,引导学生朝着破疑的目标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使解疑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开展智力活动训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把小学语文课堂变成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主阵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于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一篇课文的教学,什么时候应该关注质疑环节,应根据教材、学生特点确定,一切从实际出发。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课堂更富有实效性,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个问题。文章首先阐明其可行性,然后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其培养方法(从词汇、句子和话题三个方面),最后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英语教学 ; 发散思维; 可行性; 培养方法; 注意事项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 语言能力的主渠道;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
期刊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需要全方面开展,就生物教学而言,在巩固生物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论文联盟WWW.LWLM.COM整理文化和教育价值,并将生物学知识与素质教育完美的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和智力开发的高效性。中学生物学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将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完美结合,将适应力与创造力完美兼具的优秀人才。只有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
期刊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无数如湍急流水的感情时而撞响心灵的闸门、时而撞击着我们的灵魂。灵与肉的体悟,让我更加珍惜这每一次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所谓的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识知识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进其情感发生变化。由此看来,情感因素不仅对学生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
期刊
【摘要】电大开放教育的班级同全日制高等教育一样具有班级是个爱的集体这个共性。但是电大开放教育因其学员群体、学习方式等的不同,其班级和一般的班级存在着差异性。针对电大开放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为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组建高效班委、强化班级管理、建立班级联系网络、班主任日常教育服务技巧与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于与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同仁共同探究。    【关键词】基层电大;
期刊
【摘 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引领学生享受阅读乐趣。  【关键词】引领;阅读;乐趣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还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呢?  一、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初中的作文教学更显举足轻重,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影响较大。因此,初中的作文教学不容忽视,要让学生有一个好的结果,就得有一个好的开端。教师就要创设情境适宜于作为教学。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师;学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生三年的语文学习中
期刊
【关键词】球;各种;练习球是体育课中最常用的器械,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器械。无论是足球、篮球,还是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都有着许许多多的“粉丝”,它们的群众基础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在平时体育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各种各样的球。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些“球”的练习方法,愿与大家共享。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一、原地练习  (一)双脚夹抛球  1、学生原地站立,将足球夹于两脚中间,然后通过收腹摆腿将
期刊
数学探究性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数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本文结合数学实践来谈谈如何迸行探究性教学。  一、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
期刊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头脑聪明的孩子,考试却与100分无缘。究其原因有多种,针对形成的原因,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和态度,促使他们能真正的与100分结缘。  【关键词】反思;聪明;学不好;原因及对策我有一个外甥,头脑聪明,但是从小学起数学成绩就一直不理想,100分一直和他无缘。初中更是拉了后腿,中考的时候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而没有考上理想高中。  我自己
期刊
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设疑的形式进行教学。巧妙的设疑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疑的范围不要大,学生的思维没有目标,范围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为了克服设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