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及案例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在教学设计时好好创设课堂教学导入时的问题情景,以击中学生的兴奋点。笔者就几年来对小学数学教学法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即复习设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教具演示导入法,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而教师仅仅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我们的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感兴趣,而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于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创设适当的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教师课堂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巩固原有知识,传授新的知识。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一、复习设问导入法
  复习设问导入是传统教学方式中以及当前被较多使用的教学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通过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性的对旧知识的复习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形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提出新的学习任务。
  案例: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导入:师;今天,有一位快乐老人来到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他是谁?
  生:圣诞老人。
  师:圣诞老人想让我们帮他分分礼物,你们愿意吗?
  生:我们愿意。
  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哪些礼物?
  (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小朋友)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呢?
  生:2个。
  (课件出示2个桔子和2个小朋友)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桃子呢?
  生:1个。
  师:像这样,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什么分法?
  生:平均分。
  师: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礼物?
  生:有一个蛋糕。
  (课件出示一个蛋糕和2个小朋友),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呢?
  生:一半。
  师:一半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不能。
  师:那么,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分数,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
  评析: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知道,学习者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的知识。小学数学知识之间联系很紧密,在课堂导入环节中,老师经常使用复习导入法,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新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以上导入过程是在学生的参与下回顾“平均分”内容,在强化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出现当被分对象变为“1”时,自然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提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复习设问导入法就是教师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前后知识有效衔接,不仅复习了已有知识,同时也让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的内容服务。这种导入法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环环相扣,从而在脑海里形成知识链。小学数学每章内容的各节知识之间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适合使用该导入法,尤其是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部分。但复习设问导入过程教师的“设疑”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本节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二、故事导入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开始时引入一个故事,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此有效地避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单调、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能利用一故事作为导入方法,可极大增强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数学教学内容的开展。
  案例: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
  导入:师:我们这节课来探索一些有趣的规律。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山,……
  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不断重复。
  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
  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师:这种讲不完且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我们的数字王国中也有这样一类数,它也具有这个特征,那就是循环小数。
  评析:这一导入案例从学生十分熟悉的故事开始,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就产生了疑问,难道这么滑稽、取笑的故事中还包含着一个数学问题?于是达到老师导入设计的目的——让学生带着“不断重复、讲不完”两大特征去体会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因此,整节课都围绕这一两大特征展开,从而实现了循环小数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故事是最能吸引其兴趣和好奇心的,然而导入环节无疑是课堂之初的“收心”之举。   与小学数学学科有关的故事不胜枚举,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与本节课相关的故事设计为教学导入。叙述故事能迅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也要求教师在导入过程中注意自身的语言艺术,并在适当时候加以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演绎,这样才能使此导入方法发挥更好的效果。因此,故事本身严密的逻辑不仅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入课堂,同时也增加了小学数学学科的趣味性,让学生学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
  三、设置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悬念导入就是以认知冲突的方法设疑、以学生强烈关切心情为特点的导入方法。悬念让学生产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但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又无法解决,因而可触发学生求知的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非知不可的学习动机。这一方法有效利用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易调动学习兴趣,使学生紧跟老师步伐,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体积与体积单位”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是最聪明的鸟吗?
  生:——
  师:是——乌鸦!据动物行为学专家研究: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这要求乌鸦要有比家犬复杂得多的脑细胞结构.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乌鸦竟然在人类以外的动物界中具有独到的使用甚至制造工具达到目的的能力,即使人类的近亲灵长类的猿猴也不过只能使用工具(借助石块砸开坚果),而乌鸦还能够根据容器的形状准确判断所需食物的位置和体积,“乌鸦喝水”的故事就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愿意来看着图给大家讲一讲。(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
  指名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生:乌鸦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这样乌鸦就喝到水了。
  师: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评析:这一导入方法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话题——乌鸦喝水的故事设置了一个开场话题,老师出乎意料地转折至另一方向并质问,数学知识能破案,你们相信吗?通过对案例的阐述,老师留下悬念,迅速引起学生的质疑,这是根据什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呢。同时,此举会暗示学生,这一定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认真学习本节内容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教师的每一教学环节甚至每句话都将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答案、解答疑惑。于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由被动到主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由于体积、容积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从原理入手教学往往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常常令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学习中容易形成对本节内容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挖掘体积、容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离学生近一些的事物上加以设计导入新课。悬念的问题比一般的问题更具艺术魅力.作为数学老师,我们需要收集典型的数学问题,并将其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我们也要经常寻找一些能吸引学生注意、能使学生感兴趣的、能够验证所学数学概念的问题.将这些问题设置成悬念,将其引入课堂,以刺激学生思维,引起学生注意.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设置悬念时,要以符合学生实际,提高教学效果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具演示导入法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将其运用于生活,解决身边问题并为生活服务。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课程,而数学中的原理规律则表现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演示实验作为导入方法,这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在课堂中推究现象背后的原理。
  案例: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
  道具准备:一根细绳,一个有重量的小物体。
  导入:师:同学们,在你们手中的细绳的一端系上一个有重量的小物体,然后抓住细绳的任意一个部位,快速地用力甩动手臂,你们看到什么?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生:圆。
  师:变换你们抓细绳的部位,继续不断地甩动,你又发现些什么?
  生:有时圆大,有时圆小。
  师:抓住细绳的任意一个部位不动,在甩动细绳的同时,不断地移动自己的位置,又发现些什么?
  评析:教具演示导入法有别于其他导入方法,往往在实施之处便会使学生兴奋起来。它借助教具表演代替教师的口头叙述,突破常规,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也更吸引学生眼球。通过此演示,学生会观察到圆的大小与细绳的长度有关,且圆的位置会随着人所站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种方法一方面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能有效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去探究并认识实验背后的数学知识,彰显了数学学科的生活性、科学性、趣味性特征。
  巧妙的运用教具演示法导入新课,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中使用教具是现代小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具的使用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它不仅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发展。
  五、儿歌导入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占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数学课程在小学生心目中,似乎被定位为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所学的内容就是一些数字运算和图形测量等抽象的东西。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身边化、生活化。对于小学生而言,朗朗上口的儿歌,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生动、易学、易记的儿歌让孩子们备感亲切。因此,让儿歌和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会更快乐、更轻松。
  案例:
  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
  导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评析:小学生喜欢儿歌,儿歌能带给小学生快乐、愉悦的心情。孩子们在歌声中发现了数青蛙歌的规律,同时察觉到数青蛙歌是唱不完的,并且越到后面数字会越来越大。此时老师顺势引导学生,这个问题用数学中的知识能够解决,从而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
  儿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度而有效地把儿歌引进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通过编排一些简短、浅显、朗朗上口的儿歌,则可将小学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得到适当缓解。让我们去感受儿歌在数学教学中带来的收效,让孩子们去感受更富有魅力的数学知识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的方法还远不止这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小学生的年轻特点和对知识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的导入方法,给小学生制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导入艺术在课堂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版
  [2]《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杨庆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3]《小学数学教学法》,张晓霞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8月
  [4]《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陈清容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5]《教育学》,朱家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
其他文献
3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在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展(CCBN)作主题报告,指出:张海涛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数字化是广播电视升级换代的基础,是广播电视生存发展的根本,
摘 要: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简称高效课堂。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其教学效率、效果均高于普通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较难教学任务、达成较高教学目标、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关键词:备课;了解;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近年来频繁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们拿来研究,关于高效课堂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最简单的定义是,投入的最
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应该是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求走向师生互动,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是我们中
摘 要: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当前语文作业的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老师按照传统的单一的作业方式和类型,这对于现在提倡的有效教学的实现存在严重的阻碍。成功的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能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课外作业;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目前处于一个很尴尬和困惑的境地。学
目的本研究将阐明自噬和凋亡对气道上皮细胞的调控及作用机制,揭示平喘颗粒对气道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干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以48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分别是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平喘颗粒组)。采用卵蛋白雾化吸入法制备哮喘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Beclin-1、LC3
摘 要: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通过地理课程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形成各学科间融会贯通,为课程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各类知识相互支撑,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科整合;地理 ;教学质量  地理是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学科的综合学科,它把两类科学的许多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涵盖知识面广,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加强地理学科和其他
课改之路,我们伴携着反思而行。一路来,我们曾经欣喜过、失落过,却一直带着思困之痛快乐追寻着,其间那份执着与热情可想而知。迷茫中思寻,猛然发现孜孜不倦求索的“道路”就是被披上面纱的教学价值的实效性。  一、数学实效性——教学行为的航标灯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首要关注的是什么?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都有失激进。针对学习个体而言,学习的总体方向(“学习的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做好群众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就要主动适应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确立民本、发展、公平、法治等新型工作理念,及时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使群众工作的方法更加具备感召力和渗透力,真正实践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宣传群众,认真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在新时期,人
目的:通过对广西区7-12岁学龄儿童屈光状态的分析,了解儿童散光的患病情况、发生发展规律、与其他屈光不正间的关系及壮、汉族间的差异性比较。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采取
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中央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总要求,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