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素质的提高是依靠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的学科都具有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在培养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就如何利用好各种实验形式,使学生的能力全面得到发展,谈一点自己个人的做法。
  一、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演示实验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挖掘实验素材、创设情景,有的放矢地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时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达不到1/5的原因是什么?质疑之后,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争辩而得到结论,学生难以忘却,水的体积达不到1/5的可能原因是:装置不气密;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的温度未冷却到室温等。另外,由于化学实验多数是在试管中进行,小小的试管中所发生的变化现象要让后排学生看清楚是不可能的,这样使后排的学生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允许应用实物投影仪,提高观察的细微变化程度,使一般难以观察的细微变化清晰的展现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演示实验既生动、直观、有趣、强烈的刺激了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指导学生细心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利用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而技能、能力、方法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这一化学认识过程来培养和训练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展开,以便学生把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边讲边实验是实现认识过程展开的有效途径,边讲边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而且便于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未变化,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经过无数次实验都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质量守恒,教师再用原子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三、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教学中,更能形成学生实验技能的还是学生实验,利用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首先布置实验预习题,让学生的预习时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和操作,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严肃实验纪律,在实验前强调操作的关键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规范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在实验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如在做二氧化碳倾倒实验时,不仅要求学生用玻璃片挡住,且要求学生倾倒时动作要慢,当低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使学生对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次培养学生对实验成败的分析和根据所掌握知识情况进行实验的增改,如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时,用注射器改进实验,学生兴趣大增,且掌握了气密性检查的简便方法,通过认真上好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逐步形成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利用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最可贵的素质,创造能力是对学生素质的较高要求,应在平时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上化学课离不开在课堂上演示或学生实验,因为实验生动、直观,有趣的特点,所以学生不满足于课堂上的那些完全通过看和有限的做,他们更有兴趣自己操作,探究,所以适当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可以迎合他们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家庭小实验的开展并坚持下去,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每次的家庭小实验都是在教师的布置下进行的。首先启发学生沿着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实验得出的结论这个思路去设计实验方案,其次结合实验内容提出几个思考题,最后讲清楚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做实验前已经心中有数。比如在学习了二氧化碳以后,要求学生做人呼吸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对比家庭实验,学生为完成这个实验,首先学生用文字和装置图描述出自己的设计原理,然后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可用的东西作为仪器进行实验,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找仪器和药品,以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有了学生自己的创造和发明,因此,又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当然,家庭小实验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对一些没有危险的可以让学生带回去做,而不安全的就不做,或带到学校来做,以减少伤害事故。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对身边的人、事、物,都应该留心观察,教会学生抓住特征和关键,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多一份用心,多一双眼睛去观察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节。   一、加强扩展语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师情感投入,使学生乐于探究。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应该是
期刊
人们往往用“朗朗书声”来形容校园。学生背起书包,走进校园,每天的晨读,每日的课堂,都是离不了它的。可以说朗读一直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一、朗读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交流的介质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流畅的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饱含感情地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的念出来,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的一项具有创造性语言艺术。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优美诗
期刊
摘 要:阅读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对作品内容的挖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认真揣摩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以致使学生的阅读水平逐渐提升。   关键词:学生主体;个性发展;价值取向   一、值得深思的个性阅读体验   一位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时,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倡导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激发创造性,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评价文章的人物,要求有自己独到的
期刊
小组学习起源于上世纪的美国,它又被称之为合作学习,主要是以破除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提高课堂效率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拓展能力和展示能力的一种教学相长的学习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小组学习在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管理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使其不流于形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小组构
期刊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即让思想品德
期刊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志地获
期刊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物理课堂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体验。要完全执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笔者认为必须首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享受新课改给他们带来的权利,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笔者在强化新课程理念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强化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形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