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126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金属热处理》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概念和原理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如何把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的教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因而有必要改革原有的理论教学方法,采取强化专业理论、激励学习积极性等教学方法以及开展综合性实验、开放课程设计等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以后在就业以及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金属热处理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TF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9-01
  一、引言
  《金属热处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概念抽象、专业术语多且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1]。针对教材与学生的特点,笔者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的教给学生,并培養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为教学中的重点,以便为学生专业培养技能和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金属热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而繁,涉及到金属学、热处理、材料学三大教学板块,是一门理论、实践兼重的课程,故而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主要依靠教师。教师的自身素质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积极地学习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材料科学技术与方法。只有学到了最新的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为学生上好课、开阔学生的视野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专业理论
  《金属热处理》知识系统性较强,新旧知识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讲授新课程,综合已学过的有关概念,揭示它们之间的内部联系,比较它们之间的本质特点,发现它们的异同。围绕以上一些内容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更快的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激励学习积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由于《金属热处理》课程中讲授的大多是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甚至牵涉到很多的公式计算,这样会使学生觉得枯燥难记,上课的时候听不进去。面对这种情况,主讲老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另外要重视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以一种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方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这样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将多媒体与网络结合
  《金属热处理》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有许多基础的术语和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工艺方法多样。对这些内容单纯地采用讲授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图声并茂,既能对视觉产生冲击,又能刺激其听觉。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未能理解的难点和课外遇到的问题。利用网络,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也不会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及时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1.实验室开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一直实行实验室开放计划,学院也对本专业学生一直开放材料学实验室、材料分析实验中心以及工程材料教学实验中心。学生通过预约同时在实验指导教师现场协助和指导的情况下就能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所涉及实验进行操作。
  2.综合性实验
  《金属热处理》课程设计的实验要求掌握奥氏体晶粒度的显示与测量、马氏体、贝氏体、回火组织形态、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以及化学热处理组织观察等。以前将该课程的实验设计为奥氏体晶粒显示和晶粒度测定、马氏体组织形态观察与分析、贝氏体组织形态观察、钢的淬透性测定等几个实验,纵观设计的实验很多同学反应多而复杂,重要的是存在重复性,针对这个问题将马氏体组织形态观察与分析、贝氏体组织形态观察、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化学热处理组织观察等几个存在重复工作的实验设计成综合性试验。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金属热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实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3.开设课程设计
  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专门为大四毕业生开设《金属热处理》课程设计,该设计通过给学生某种机器零件以及服役条件,要求学生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确定其性能和材料,制定热处理工艺。在该基础上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课程设计报告。该设计持续三周,并且在进行毕业设计前开设,既能够让学生温习以前所学基础知识,又能开阔其思路,为后来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更能够提高其以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四、结论
  《金属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较好。随着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坚持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行下去,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为其以后在就业以及工作中更具竞争力,同时也能反过来提高大学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崔小娟.搞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的几点认识[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4):65-66.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多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广东医学院创办了新校区——东莞校区,新校区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东莞校区临床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研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融入了教学模式当中——MOOCS模式。他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所授课教学资源网络化、数字化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对高职物流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分析,针对高职物流所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出发,对物流课程教学进行探究,指出了MOOCS对当代社会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基于MOOCS下实施物流教程的改革,充分提高校园的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出
【摘要】数学建模能力是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数学应用能力,本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问题驱动式学习模式,从“问题设置——分组研讨——解决问题——课上汇报——教师指导”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数学建模课程中问题驱动学习模式的具体的实施步骤与过程,这一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两轮的教学检验,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有利手段。  【关键词】
【摘要】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支撑就是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集生产性和教学性于一体的人才培养途径,一般情况,包括学校独资建设、政府资助建设、校企合资创新建设、校企合作四种。本文主要介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含义和创新建设建设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创新建设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立足并不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确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目标,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以衢州职
本文以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为例,系统的阐述了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T
由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主办的“2017年中国航天自动驾驶仪与控制情报网(中国航天第四专业信息网)学术交流会”拟与2017年第三季度召开,现面向国内征集会议学术论文。一
功能梯度材料是具有独特微观结构的新型材料,其连续变化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可以满足在单一材料内部的不同部位实现不同功能的需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组元磁导
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站长米保广,在二十多年的党的新闻工作中,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探索,加倍努力,向新的高度攀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84年到1985年,他有
一、对于基础的基本要求rn上部结构各种各样,包括建筑物、桥梁、上下水道设施、港湾结构物、电力设施、各类厂房、储罐等,其用途不同,所承受的荷载也不同,对基础的要求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