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和内容都要紧紧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本文从朗读积累、阅读理解、读写结合等方面入手,聚焦语言文字的运用,阐述了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朗读积累;阅读理解;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段话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做出了十分明晰的界定,即“语言文字运用”。
一、朗读积累,实现对语言文字的个性感知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无疑是教师教学语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金钥匙。在整个小学阶段,朗读的训练也是最为关键的学习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一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是也必须是书声琅琅的,这就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的鲜明特点。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朗读教学的技巧包括:语音(音量、音准、音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感情。
课堂朗读的几种常见形式有:轻声读、大声读、自由读、诵读、美读、赏读、带感情朗读。课堂朗读的常见组织方式有:教师范读、个别朗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竞赛读、配乐朗读、师生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读互评。
采用哪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适合集体朗读;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宜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齐声朗读;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当然要自由朗读;段与段如串珠的,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著读;篇幅长句子拗口的,可以跟着读;对话多的,可以分角色朗读;女性作家笔触细腻的文章,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
在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江苏盐城的陈飞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采取了美文美读的策略。在学生经历“初读课文,感知词美”“精读课文,品悟人美”“赏读课文,体验画美”的学习历程中,以“读”挂帅,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走近“村居”,走入“村居”。学生在读中感知到小儿“卧剥莲蓬”的顽皮美,感悟到“大儿、中儿”的勤劳朴实美,感受到翁媪俩“相媚好”的惬意美。在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中,在活灵活现的品读中,我们仿佛看到安宁的村居生活不仅陶醉了辛弃疾,陶醉了老师,更陶醉了全体学生。村居的意境、原本躺着的文本被读得生机盎然,学生跟随着琅琅的读书声思绪飞扬。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特有的语言结构令人费思量,更何况小学生。来自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湘机小学的周奇老师根据文本和学生特点,通过“读”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古典文化。他在激趣破题后,在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后,并非大侃“之、乎、者、也”,而是让学生谈读文言文的第一印象;接着根据学情,教师顺势配乐带读,学生再反复朗读;老师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反复朗读、读注解、小组合作读等形式去理解“者”“也”的含义,弄清“弗若之”的原因,并对“非然也”产生独特和深入的感悟。学生从而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知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使他们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为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阅读理解,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运用了拟人手法,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清新,有着诗一般的韵律与情怀。教学时,先让学生发现这一语言表达的特点,然后模仿句式进行想象说话练习。在此基础上,再抓住课文中“只有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而没有山中朋友的回应”这一空白点,再次进行句式模仿拓展训练。针对问候的句式,设计出不同身份的回答者,进行回应式的表达。这不仅有句式上的模仿,更有内容上的适切性要求。如此层递式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白,也是对语感的捕捉,还有助于语言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语言文字运用增值。
又如教学微小说《桥》一课时,“同学们,多么可怕的洪水,文中又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描写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至六自然段,迅速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于衷更感人。学生抓住“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朗读,感悟雨水的凶猛和洪水的可怕,领悟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通过环境描写所烘托出来的紧张气氛。
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要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果抓准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月光曲》中的“清幽的月光”,是贝多芬见景生情,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重要触发点。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在教学中,对“清幽”做了浓墨重彩的处理,先是在检查预习效果时听写“清幽”一词,体会“清幽的月光”是怎么样的,接着要求学生用上“清幽”“蜡烛”等词语,说说课文内容;然后在讲读的过程中,在学习课文有关贝多芬弹第二首的环境描写时,老师要求学生想象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的内心活动。又如《鸟的天堂》中描写榕树的句子“……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卧”是个很普通的字眼,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很形象地表达了榕树之大。广东著名特级教师汪秀梅老师教学时,就以“一个‘卧’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题,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实现了“读能启思,深思后必有果”的良好效果。同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例如课文《中彩那天》开头母亲的话便是如此:“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作者的深刻含义。 三、读写结合,学会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
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课堂的四十分钟对浩如烟海的文本来说实在太少,而这正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取舍,也能表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教一点,悟所有”。一篇课文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时往往是不能面面俱到的,必须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准确把握课文的表达方式,实现由阅读点向写作点的迁移。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读字当先,把握表达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吴庆恒老人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等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品读,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海鸥的动作进行品读,感受它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象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一词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深度挖掘文本,领悟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最后根据《老人与海鸥》突出“情义”这一特色,找准读写结合点——作者抓住海鸥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有情有义的海鸥。当作者抬着老人的遗像越走越远时,海鸥们还在紧紧追随……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也学着作者的写法,抓住海鸥的动作,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又如东莞名师廖军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一课,体现的特色是“长文短教,学习白描”。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课文中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是简洁而又精彩的。鲁迅先生很好地抓住了闰土的外貌特点,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廖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進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被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廖老师再点拨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的认识都是从他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这时,廖老师安排了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没有见到老师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而认识。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了这一写作作业。诸如此类的模仿迁移写作,目的是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语言的积累、理解与运用,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积累;阅读理解;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段话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做出了十分明晰的界定,即“语言文字运用”。
一、朗读积累,实现对语言文字的个性感知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无疑是教师教学语文、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金钥匙。在整个小学阶段,朗读的训练也是最为关键的学习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一节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应该是也必须是书声琅琅的,这就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的鲜明特点。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有声化,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方法。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朗读教学的技巧包括:语音(音量、音准、音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感情。
课堂朗读的几种常见形式有:轻声读、大声读、自由读、诵读、美读、赏读、带感情朗读。课堂朗读的常见组织方式有:教师范读、个别朗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竞赛读、配乐朗读、师生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读互评。
采用哪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适合集体朗读;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宜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的,最好齐声朗读;描述似精雕细刻的,当然要自由朗读;段与段如串珠的,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著读;篇幅长句子拗口的,可以跟着读;对话多的,可以分角色朗读;女性作家笔触细腻的文章,轻声朗读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让学生入境,获得丰富的真实感受。
在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来自江苏盐城的陈飞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采取了美文美读的策略。在学生经历“初读课文,感知词美”“精读课文,品悟人美”“赏读课文,体验画美”的学习历程中,以“读”挂帅,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走近“村居”,走入“村居”。学生在读中感知到小儿“卧剥莲蓬”的顽皮美,感悟到“大儿、中儿”的勤劳朴实美,感受到翁媪俩“相媚好”的惬意美。在多层次的阅读对话中,在活灵活现的品读中,我们仿佛看到安宁的村居生活不仅陶醉了辛弃疾,陶醉了老师,更陶醉了全体学生。村居的意境、原本躺着的文本被读得生机盎然,学生跟随着琅琅的读书声思绪飞扬。
文言文是汉语言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特有的语言结构令人费思量,更何况小学生。来自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湘机小学的周奇老师根据文本和学生特点,通过“读”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古典文化。他在激趣破题后,在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后,并非大侃“之、乎、者、也”,而是让学生谈读文言文的第一印象;接着根据学情,教师顺势配乐带读,学生再反复朗读;老师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反复朗读、读注解、小组合作读等形式去理解“者”“也”的含义,弄清“弗若之”的原因,并对“非然也”产生独特和深入的感悟。学生从而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知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使他们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为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阅读理解,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如《山中访友》第五自然段运用了拟人手法,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清新,有着诗一般的韵律与情怀。教学时,先让学生发现这一语言表达的特点,然后模仿句式进行想象说话练习。在此基础上,再抓住课文中“只有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而没有山中朋友的回应”这一空白点,再次进行句式模仿拓展训练。针对问候的句式,设计出不同身份的回答者,进行回应式的表达。这不仅有句式上的模仿,更有内容上的适切性要求。如此层递式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白,也是对语感的捕捉,还有助于语言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语言文字运用增值。
又如教学微小说《桥》一课时,“同学们,多么可怕的洪水,文中又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描写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至六自然段,迅速画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于衷更感人。学生抓住“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朗读,感悟雨水的凶猛和洪水的可怕,领悟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通过环境描写所烘托出来的紧张气氛。
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要与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如果抓准了一个词语,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月光曲》中的“清幽的月光”,是贝多芬见景生情,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重要触发点。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在教学中,对“清幽”做了浓墨重彩的处理,先是在检查预习效果时听写“清幽”一词,体会“清幽的月光”是怎么样的,接着要求学生用上“清幽”“蜡烛”等词语,说说课文内容;然后在讲读的过程中,在学习课文有关贝多芬弹第二首的环境描写时,老师要求学生想象贝多芬在清幽的月光下的内心活动。又如《鸟的天堂》中描写榕树的句子“……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卧”是个很普通的字眼,但在具体的语境中,却很形象地表达了榕树之大。广东著名特级教师汪秀梅老师教学时,就以“一个‘卧’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题,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实现了“读能启思,深思后必有果”的良好效果。同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教会他们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等来理解句子。例如课文《中彩那天》开头母亲的话便是如此:“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作者的深刻含义。 三、读写结合,学会语言文字的迁移运用
语言学家及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课堂的四十分钟对浩如烟海的文本来说实在太少,而这正好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取舍,也能表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是“教一点,悟所有”。一篇课文的信息量很大,学习时往往是不能面面俱到的,必须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准确把握课文的表达方式,实现由阅读点向写作点的迁移。
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读字当先,把握表达方法”,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吴庆恒老人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等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品读,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海鸥的动作进行品读,感受它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象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一词中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深度挖掘文本,领悟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最后根据《老人与海鸥》突出“情义”这一特色,找准读写结合点——作者抓住海鸥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有情有义的海鸥。当作者抬着老人的遗像越走越远时,海鸥们还在紧紧追随……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请同学们也学着作者的写法,抓住海鸥的动作,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又如东莞名师廖军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一课,体现的特色是“长文短教,学习白描”。白描,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课文中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是简洁而又精彩的。鲁迅先生很好地抓住了闰土的外貌特点,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廖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進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被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廖老师再点拨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的认识都是从他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这时,廖老师安排了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没有见到老师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而认识。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了这一写作作业。诸如此类的模仿迁移写作,目的是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体现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语言的积累、理解与运用,注重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