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天的文学研究界,对文 梳理 ……却几乎看不到对文学自学本身的忽视已经成了心照不宣 身的探讨。文学对于文学研究者的秘密。翻阅近年来出现的那些 来说,往往只是一个入口或通道,最为精彩的文学专业论文,我们 他们过于匆忙地由此出发,走向往往会看到对作家思想内涵的揭 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示与解读、对作品发表环境的钩 以及人类学等相邻学科,却不愿沉与发掘、对历史情境的还原与 稍稍驻足,看一看文学自身的旖旎风光。于是,文学日益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文学研究自身的边界也正是在这一潮流中日渐模糊。似乎在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 “文学热 ”后,人们对文学本身的热情早已耗尽,再也提不起什么兴趣。
应该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固然与当下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准滑落,让读者极其失望有关,而更为内在的原因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 ”的“春风”虽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变毕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使得以文学为代表的思想文化界在第一时间成为彼时最为活跃、热闹的空间。而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也往往以文学的形式被首先提出。不过,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邓小平 “南巡”讲话之后,全面推进的改革进程,每天都在强有力地改写着当代中国的社会面貌,这就使得曾经聚集在文学领域里的巨大能量获得了施展拳脚的空间,开始迅速耗散并流溢到其他领域中去。于是,人们为纷繁变幻的现实世界所吸引,再也无暇顾及文学,而当代文学也渐渐丧失了理解和回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开始故步自封,过多地关注叙事形式和人的内心隐秘世界。
所以,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阅读吴晓东的新著《临水的纳蕤思 —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在使我感到意外的同时,又不由得生出几分感动。从副标题可以看出,这本著作讨论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笔下具有母题性质的一系列意象,属于典型的文学内部研究。在注重思想性和新史料的研究潮流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到这样专注于对作品进行诗学分析的研究了,这就使这本著作显得极为特殊。在文学的各类体裁中,诗歌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形式感的。诗人,特别是从事新诗创作的诗人,永远在进行语言方面的试验,并努力寻找合适的艺术形式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而诗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创造出一种与自己的美学理想相契合的诗歌形式。在吴晓东看来,三十年代的现代派就是 “具 这一诗学意象既构成了现代派诗有相对成熟的诗艺追求的派别 ”, 人认识自我的审美中介,也成为因为卞之琳、何其芳、戴望舒等 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包括诗人笔下的 “诗歌意象世界与作 何其芳、戴望舒、卞之琳、李广家心理内容高度吻合 ”,独特的艺 田、废名、林庚在内的一大批现术形式凝聚着作家的生命与情感, 代派诗人都曾从纳蕤思那里获得并最终生成带有 “原型意味的艺 启发,创造了众多临水自鉴的诗术模式和艺术母题 ”。这就是吴 歌意象。晓东在这本著作中着重分析的意 必须承认,临水的纳蕤思是象—临水的纳蕤思。 一个有着丰富诗学内涵的意象。在古希腊神话中,俊美的纳 俊美少年在水边专注地望着自己蕤思为自己在池塘里的倒影所吸 的倒影,意味着对自我的过分迷引,久久不愿离去,最终郁郁而 恋、心无旁骛的沉思状态、对理终,化为水边生长的水仙花。这 想世界的憧憬、对外部世界的拒个故事是欧洲文学中的常见主 绝……他是如此义无反顾地追随题,到了十九世纪末,更是在瓦 着美丽的幻影,以至于忘记了日雷里、纪德等人那里演变为象征 常生活中的一切,最终在死后留主义诗学的重要资源,成为 “诗 下一株脆弱而优雅的象征物 —人对其自我之沉思 ”的象征。这 水仙花。在这个意义上,临水的样一种植根于欧洲文学传统的诗 纳蕤思分明正隐喻着一位全身心学资源,在三十年代被梁宗岱、 地投入到艺术创造里的唯美主义卞之琳等人译介到中国,在东方 艺术家。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由于何 什么中国现代派诗人对这个意象其芳、戴望舒等人都有着自恋的 如此倾心,他们在其中看到的正心态、强烈的孤独感、对社会生 是自己的身影,因而有着自恋式活的拒绝以及对完美诗歌形式的 的情感认同,并将其在诗中反复执著,恰好和纳蕤思临水自照的 书写。纳蕤思,这株来自欧罗巴形象有着高度的契合,这就使得 的水仙花,就这样在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 “开出娇妍的花来 ”了。
通过吴晓东的细致分析,我们会发现临水的纳蕤思的确是现代派诗歌最重要的艺术母题,几乎所有诗作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回溯到这个母题,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意象。翻开这本书的目录,读者可以看到各章的标题依次是辽远的国土、扇、楼、居室与窗、独语与问询、乡土与都市、镜等现代派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相互关联又各不相同的意象既源自同一个艺术母题 ——临水的纳蕤思,又以自身的特点具象化地诠释了后者的某些特征。例如,以“辽远的,辽远的山 ”(何其芳:《墓》)、“在远海的岛上 ”(李广田:《灯下》)以及 “在异乡 ”(徐迟:《故乡》)等多种形式出现的诗歌意象,被吴晓东归入 “辽远的国土 ”(戴望舒:《我的素描》)这一类别下予以总体论述。在他看来,这些意象隐含了诗人对于想象中的乐园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拒绝。而想象与现实之间的遥远距离,使得诗人的情感因反复出入于二者之间而生发出诗歌的内在张力。诗人笔下的“辽远的国土 ”之所以动人,就来自这种张力产生的美感。而在纳蕤思临水自鉴的姿态中,同样蕴涵着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因此,无论 “辽远的国土 ”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从临水的纳蕤思中衍生出来的意象。
于是,在吴晓东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解读中,临水的纳蕤思就好像一条神奇的锁链,将扇、楼、窗、镜等意象一一串联起来,揭示出其美感的来源。应该说,研究艺术母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普洛普就曾以这一方法对俄国民间故事的母题进行了出色的探讨。不过这类研究往往有着某种对于分类的“迷思 ”,执著地在作品中寻找人物、主题、事件、意象等事物中的差异与共性,并据此划分出不同类别。这就使得这一研究路径往往失之琐碎,细腻有余而整体感不强。而吴晓东的研究正与此相反,他虽然同样梳理中国现代派诗歌所使用的意象,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但那些意象并非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意象,而是被临水的纳蕤思统摄在一起,勾勒出现代派诗人共同分享的意象体系。 如果说观扇、登楼、凭窗、对镜、独语等意象是散落在现代派诗歌世界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那么吴晓东则用临水的纳蕤思将它们勾连起来,组成了夜空中的美丽星座。它呈现出现代派诗歌的美学特质、捕捉到现代派诗人的心灵空间和美学理想,并显影了他们面对现实世界时的梦想、憧憬、痛苦与彷徨。
正是因为将临水的纳蕤思作为理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总体视野,使得很多晦涩难懂的诗篇都
得到了精彩的解读。例如,我一直很喜欢林庚的短诗《细雨》中那些美丽而迷离的诗句,可诗人的运思逻辑却总让我感到困惑。而纳蕤思在水边憧憬理想世界的沉思状态,启发吴晓东注意到这首诗总是交替出现近距离的窗前风雨和对远方的种种联想,使得整个诗歌结构就像是电影中现实与回忆、彩色与黑白两组镜头的切换,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
吴晓东最后指出,林庚的这首诗 “遥远与切近的两组意象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和秩序,构成了想象和现实彼此交叠映照的两个视界,从而使乌托邦远景真正化为现实生存的内在背景 ”,将《细雨》的内在逻辑和美感生成机制解释得非常到位。
通过探讨母题意象,吴晓东成功地揭示出中国现代派诗人群的艺术世界与诗学特征,是极为精彩的形式分析。而人们对形式分析的最大诟病,就在于它往往把目光聚焦在琐碎的形式特征上,忘记了作品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世界。其实,真正出色的形式分析从来不会仅仅局限在形式内部。正如卢卡契所说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在形式的方面。”诗人总是在寻找最为合适的形式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给诗人施加的种种压力也会在形式上留下印痕。因此,精彩的形式分析总是会突破形式自身的藩篱。在吴晓东的分析中,纳蕤思临水自鉴的形象一方面表达了中国现代派诗人的诗学理想,另一方面则显影了他们在三十年代中国社会中的尴尬处境。无论是何其芳、卞之琳,还是废名、戴望舒,他们都是敏于思考而怯于行动的零余者。面对 匆匆走过未名湖时的对话。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民族矛盾日 我带着初读这本著作的兴奋与他益激化的社会现实,现代派诗人 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他则以温深感不满却又不愿涉足其间。于 柔平和的语气,一边低调而不无是,登楼、凭窗、对镜、独语等 自得地说,“我想写这本书,只是意象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笔下,象 为了解读那些我喜欢的现代派诗征着诗人与社会保持距离、选择 歌”;一边却又不安地坦言,“这在孤寂中从事艺术创造的文化姿 本书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和今天的态。他们最终在孤芳自赏的纳蕤 学术界对话 ”。这样的著作当然没思那里找到共鸣也就显得顺理成 有办法和今天的学术界对话,我章了。吴晓东还进一步指出,现 们这个时代又有哪些学者愿意为代派诗人在纳蕤思临水自鉴的母 几首自己喜欢的短诗专门写一本题意象中,成功地投射了自己的 书呢?这样的努力背后,正是无美学理念和社会处境,让他们在 法抑制的对于文学的热爱。翻开三十年代的中国成为诗艺最为成 《临水的纳蕤思》的注释和参考文熟的艺术群体。然而,这些东方 献,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里面并没的“纳蕤思 ”把“自我的建构内 有太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反而有化到镜像的艺术形式之中,形式 大量出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又反过来催生了镜像化的幻美主 著作,其中一些冷僻的小书早就体”,使得他们只能躲入狭小的艺 已经被人遗忘了。这不仅仅是吴术之宫,无法成为历史中的行动 晓东博闻强识,而是因为书中的主体。 很多思考来源于他在八十年代中可以说,《临水的纳蕤思》既 期考入北大中文系后所做的读书系统呈现了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成 笔记。因此,这本著作中对诗歌熟诗艺,又时刻在历史语境中反 的热爱、对文学的专注,其实并思其艺术局限,堪称形式主义诗 不生发自我们这个时代,而是直学研究的典范。而尤其让我感慨 接来源于那个已然逝去的八十年的,则是和吴晓东在寒冷的冬夜 代。当文学研究者纷纷 “逃离 ”文学的时候,吴晓东却初心不改,以这样的著作表达了自己不死的文学理想。在这个意义上,《临水的纳蕤思》就好似一团于寒冰中燃烧的死火,在一个对文学丧失兴趣的时代里,守护着我们对文学的憧憬、热爱与执著。
(《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五年版)
应该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固然与当下文学创作的艺术水准滑落,让读者极其失望有关,而更为内在的原因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 ”的“春风”虽然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变毕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就使得以文学为代表的思想文化界在第一时间成为彼时最为活跃、热闹的空间。而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也往往以文学的形式被首先提出。不过,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邓小平 “南巡”讲话之后,全面推进的改革进程,每天都在强有力地改写着当代中国的社会面貌,这就使得曾经聚集在文学领域里的巨大能量获得了施展拳脚的空间,开始迅速耗散并流溢到其他领域中去。于是,人们为纷繁变幻的现实世界所吸引,再也无暇顾及文学,而当代文学也渐渐丧失了理解和回应时代变化的能力,开始故步自封,过多地关注叙事形式和人的内心隐秘世界。
所以,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阅读吴晓东的新著《临水的纳蕤思 —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在使我感到意外的同时,又不由得生出几分感动。从副标题可以看出,这本著作讨论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人笔下具有母题性质的一系列意象,属于典型的文学内部研究。在注重思想性和新史料的研究潮流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到这样专注于对作品进行诗学分析的研究了,这就使这本著作显得极为特殊。在文学的各类体裁中,诗歌无疑是其中最具有形式感的。诗人,特别是从事新诗创作的诗人,永远在进行语言方面的试验,并努力寻找合适的艺术形式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而诗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创造出一种与自己的美学理想相契合的诗歌形式。在吴晓东看来,三十年代的现代派就是 “具 这一诗学意象既构成了现代派诗有相对成熟的诗艺追求的派别 ”, 人认识自我的审美中介,也成为因为卞之琳、何其芳、戴望舒等 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包括诗人笔下的 “诗歌意象世界与作 何其芳、戴望舒、卞之琳、李广家心理内容高度吻合 ”,独特的艺 田、废名、林庚在内的一大批现术形式凝聚着作家的生命与情感, 代派诗人都曾从纳蕤思那里获得并最终生成带有 “原型意味的艺 启发,创造了众多临水自鉴的诗术模式和艺术母题 ”。这就是吴 歌意象。晓东在这本著作中着重分析的意 必须承认,临水的纳蕤思是象—临水的纳蕤思。 一个有着丰富诗学内涵的意象。在古希腊神话中,俊美的纳 俊美少年在水边专注地望着自己蕤思为自己在池塘里的倒影所吸 的倒影,意味着对自我的过分迷引,久久不愿离去,最终郁郁而 恋、心无旁骛的沉思状态、对理终,化为水边生长的水仙花。这 想世界的憧憬、对外部世界的拒个故事是欧洲文学中的常见主 绝……他是如此义无反顾地追随题,到了十九世纪末,更是在瓦 着美丽的幻影,以至于忘记了日雷里、纪德等人那里演变为象征 常生活中的一切,最终在死后留主义诗学的重要资源,成为 “诗 下一株脆弱而优雅的象征物 —人对其自我之沉思 ”的象征。这 水仙花。在这个意义上,临水的样一种植根于欧洲文学传统的诗 纳蕤思分明正隐喻着一位全身心学资源,在三十年代被梁宗岱、 地投入到艺术创造里的唯美主义卞之琳等人译介到中国,在东方 艺术家。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土壤。由于何 什么中国现代派诗人对这个意象其芳、戴望舒等人都有着自恋的 如此倾心,他们在其中看到的正心态、强烈的孤独感、对社会生 是自己的身影,因而有着自恋式活的拒绝以及对完美诗歌形式的 的情感认同,并将其在诗中反复执著,恰好和纳蕤思临水自照的 书写。纳蕤思,这株来自欧罗巴形象有着高度的契合,这就使得 的水仙花,就这样在三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 “开出娇妍的花来 ”了。
通过吴晓东的细致分析,我们会发现临水的纳蕤思的确是现代派诗歌最重要的艺术母题,几乎所有诗作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回溯到这个母题,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意象。翻开这本书的目录,读者可以看到各章的标题依次是辽远的国土、扇、楼、居室与窗、独语与问询、乡土与都市、镜等现代派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相互关联又各不相同的意象既源自同一个艺术母题 ——临水的纳蕤思,又以自身的特点具象化地诠释了后者的某些特征。例如,以“辽远的,辽远的山 ”(何其芳:《墓》)、“在远海的岛上 ”(李广田:《灯下》)以及 “在异乡 ”(徐迟:《故乡》)等多种形式出现的诗歌意象,被吴晓东归入 “辽远的国土 ”(戴望舒:《我的素描》)这一类别下予以总体论述。在他看来,这些意象隐含了诗人对于想象中的乐园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拒绝。而想象与现实之间的遥远距离,使得诗人的情感因反复出入于二者之间而生发出诗歌的内在张力。诗人笔下的“辽远的国土 ”之所以动人,就来自这种张力产生的美感。而在纳蕤思临水自鉴的姿态中,同样蕴涵着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因此,无论 “辽远的国土 ”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从临水的纳蕤思中衍生出来的意象。
于是,在吴晓东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解读中,临水的纳蕤思就好像一条神奇的锁链,将扇、楼、窗、镜等意象一一串联起来,揭示出其美感的来源。应该说,研究艺术母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普洛普就曾以这一方法对俄国民间故事的母题进行了出色的探讨。不过这类研究往往有着某种对于分类的“迷思 ”,执著地在作品中寻找人物、主题、事件、意象等事物中的差异与共性,并据此划分出不同类别。这就使得这一研究路径往往失之琐碎,细腻有余而整体感不强。而吴晓东的研究正与此相反,他虽然同样梳理中国现代派诗歌所使用的意象,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但那些意象并非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意象,而是被临水的纳蕤思统摄在一起,勾勒出现代派诗人共同分享的意象体系。 如果说观扇、登楼、凭窗、对镜、独语等意象是散落在现代派诗歌世界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星辰,那么吴晓东则用临水的纳蕤思将它们勾连起来,组成了夜空中的美丽星座。它呈现出现代派诗歌的美学特质、捕捉到现代派诗人的心灵空间和美学理想,并显影了他们面对现实世界时的梦想、憧憬、痛苦与彷徨。
正是因为将临水的纳蕤思作为理解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总体视野,使得很多晦涩难懂的诗篇都
得到了精彩的解读。例如,我一直很喜欢林庚的短诗《细雨》中那些美丽而迷离的诗句,可诗人的运思逻辑却总让我感到困惑。而纳蕤思在水边憧憬理想世界的沉思状态,启发吴晓东注意到这首诗总是交替出现近距离的窗前风雨和对远方的种种联想,使得整个诗歌结构就像是电影中现实与回忆、彩色与黑白两组镜头的切换,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
吴晓东最后指出,林庚的这首诗 “遥远与切近的两组意象之间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张力和秩序,构成了想象和现实彼此交叠映照的两个视界,从而使乌托邦远景真正化为现实生存的内在背景 ”,将《细雨》的内在逻辑和美感生成机制解释得非常到位。
通过探讨母题意象,吴晓东成功地揭示出中国现代派诗人群的艺术世界与诗学特征,是极为精彩的形式分析。而人们对形式分析的最大诟病,就在于它往往把目光聚焦在琐碎的形式特征上,忘记了作品之外还存在着更为广阔的世界。其实,真正出色的形式分析从来不会仅仅局限在形式内部。正如卢卡契所说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在形式的方面。”诗人总是在寻找最为合适的形式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给诗人施加的种种压力也会在形式上留下印痕。因此,精彩的形式分析总是会突破形式自身的藩篱。在吴晓东的分析中,纳蕤思临水自鉴的形象一方面表达了中国现代派诗人的诗学理想,另一方面则显影了他们在三十年代中国社会中的尴尬处境。无论是何其芳、卞之琳,还是废名、戴望舒,他们都是敏于思考而怯于行动的零余者。面对 匆匆走过未名湖时的对话。当时,阶级斗争异常尖锐、民族矛盾日 我带着初读这本著作的兴奋与他益激化的社会现实,现代派诗人 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他则以温深感不满却又不愿涉足其间。于 柔平和的语气,一边低调而不无是,登楼、凭窗、对镜、独语等 自得地说,“我想写这本书,只是意象频繁出现在他们的笔下,象 为了解读那些我喜欢的现代派诗征着诗人与社会保持距离、选择 歌”;一边却又不安地坦言,“这在孤寂中从事艺术创造的文化姿 本书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和今天的态。他们最终在孤芳自赏的纳蕤 学术界对话 ”。这样的著作当然没思那里找到共鸣也就显得顺理成 有办法和今天的学术界对话,我章了。吴晓东还进一步指出,现 们这个时代又有哪些学者愿意为代派诗人在纳蕤思临水自鉴的母 几首自己喜欢的短诗专门写一本题意象中,成功地投射了自己的 书呢?这样的努力背后,正是无美学理念和社会处境,让他们在 法抑制的对于文学的热爱。翻开三十年代的中国成为诗艺最为成 《临水的纳蕤思》的注释和参考文熟的艺术群体。然而,这些东方 献,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里面并没的“纳蕤思 ”把“自我的建构内 有太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反而有化到镜像的艺术形式之中,形式 大量出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又反过来催生了镜像化的幻美主 著作,其中一些冷僻的小书早就体”,使得他们只能躲入狭小的艺 已经被人遗忘了。这不仅仅是吴术之宫,无法成为历史中的行动 晓东博闻强识,而是因为书中的主体。 很多思考来源于他在八十年代中可以说,《临水的纳蕤思》既 期考入北大中文系后所做的读书系统呈现了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成 笔记。因此,这本著作中对诗歌熟诗艺,又时刻在历史语境中反 的热爱、对文学的专注,其实并思其艺术局限,堪称形式主义诗 不生发自我们这个时代,而是直学研究的典范。而尤其让我感慨 接来源于那个已然逝去的八十年的,则是和吴晓东在寒冷的冬夜 代。当文学研究者纷纷 “逃离 ”文学的时候,吴晓东却初心不改,以这样的著作表达了自己不死的文学理想。在这个意义上,《临水的纳蕤思》就好似一团于寒冰中燃烧的死火,在一个对文学丧失兴趣的时代里,守护着我们对文学的憧憬、热爱与执著。
(《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吴晓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五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