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教育改进的想象与实证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和实证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而言,就好比是教育改进的一台机器上的两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元件,想象是它的发动机,是动力源、营养源;实证是它的控制器,是教育的免疫系统、保健系统,清除教育机体内的陈腐、病毒成分。或者说想象是教育改进的进食装置,实证是教育改进的排泄与消毒装置,二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想象和实证是教育病的对症之药?
   为何要开展教育改进,如何开展教育改进?我不能说有什么万能钥匙,但可以说针对中国当下的种种教育问题,确实有比较通用的工具,那就是“想象”和“实证”。
   当下中国教育的病是什么?的确问题不少,提出批评指责的人不少,大多数人并未真正做出准确完整的诊断,也就难以找到对症有效的改进方式方法。即便有人胸有成竹地说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就行了,也只是找到了单项或具体的某个问题在封闭或隔离环境下的解决方案或对策,却无法解决外部众多问题纠结在一起的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单项问题解决过程中,由于整体问题尚未解决,依然不能让教育整体上健全发展,也难以真正彻底解决单个问题,于是教育改进整体上长期以来陷入困局。
   走出整体困局的路在何方,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践中能够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带上点干粮走出困局”,或者是让他们懂得有效使用一种相对通用的方法和工具自主地寻找到走出困局的路径。这条路径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还会存在巨大的分歧,比如当事人和非当事人,政府和民间,研究者和执行者;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也是不一样的,需要依据各自的起点和现状、目标而定,需要每个人依据自身条件、需求、能力和面对的具体问题自主寻求解决方案。但无论你的现状如何,若能充分运用好想象和实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殊途同归,找到共识,明确方向,形成合力,改变自说自话盲人摸象的状态,形成方向接近的合力,推动整个社会的教育改进。
   根据本人对教育的几十年调查,中国教育最普遍性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缺思想,没有思想,不能思想,因循、依赖、沿袭乃至抄袭,固守在多数人属于常态。想象是创造和思想的起点,有了想象就会打开创造和思想的大门,就能为教育拓展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就可用思想滋润化解各种教育改进的阻力。另一类是中了比较深的毒,这些毒有教条的、主观臆断的、功利催生的、权力裹挟的,而实证是消毒的有效工具。当下教育上各种流行的概念、理论、模式、典型等很多,良莠不齐,其中一些是有效或有价值的,然而只要稍稍用实证对它们做些推敲,就会发现它们不少是泡沫。没有实证人们就不能做出辨别,就会把泡沫当理想。有些毒菌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甚至几千年,但由于人们没有充足的实证能力,或根本就没有有意识地对它们怀疑、实证,甚至还无意识、从众地加以宣扬,所以病毒长期存在。实证是有效的消毒剂,没有它就不能准确判断现有教育中哪些是落后的、有毒的、虚幻的、欺骗性的。
   将想象与实证有机配合使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推动教育改进,提升教育品质。
   这是对当下中国教育改进路径的整体判断,现实中的教育改进或需要采取分项解决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每个人都要善于利用想象和实证应对你周围的教育环境和存在。想象是人的天性的自然外显,健全的人都会想象,但现实的教育中常常会斩断孩子们的想象,损伤孩子们的天性。前几天见到一位家长诉说:老师问大雁为何列队飞行,学生答“是为了借用气流省力”,老师说“不对,是由于大雁遵守纪律”。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在这个例子上,既有想象不够的表现,又有实证不足的表现,如果老师稍稍实证一下,也不会给孩子这样荒唐的“标准答案”。面对这样的现实,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任何一位教育当事人都应该而且有权利阻止、改变,一件件积累起来就是教育改进。
   想象和实证的结合能营造良性教育环境。
   现实的教育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其存在的理由还不在于要维护那些经不起实证的标准答案、教条、主观臆断,而是要养成孩子们的服从特性。因为在不少教育从业者或教育工作的委托者看来,不服从的孩子是不安全的,是不便于利用的,是废品或者危险品。为了便于利用,就要设法堵塞学生生成不服从特性的各种可能,一方面就是尽可能压抑孩子的想象和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就是避免孩子对所教的内容加以认认真真的实证。在现有教育体制中,堵塞想象,避免或回避实证已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机制性存在,这一机制的载体就是以“标准答案”和考试分数为支撑的整个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答案一致就给分数,如果你进行过多的想象和实证,就可能和标准答案不一致,或通过实证将标准答案证伪推倒,即便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开始,也要扣你的分,让你无法通过考试进而上不了更好的学校,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于是就这样把一代代青年学生引向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过富足安定的生活,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特权,甚至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非通过丰富想象发展他的创造力进而成为一个创新人才,通过想象而唤醒人性中善良的种子进而成为一个追求真理的崇高的人,通过实证发展他的申辨能力而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追求者和维护者,成为一个见识高远的人。由此,由于想象和实证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知性不够健全,进而转换为在德性上缺少正直和道德判断能力,导致整个社会的正气不足。
   想象能够产生教育改进的需求,禁锢想象就难以产生教育改进的需求。不少教育当事人做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由于没有改进的需求而长期没有进步。由于缺乏想象,導致不少人思维过于单一、单向,不愿意对复杂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喜欢线性地、一元地和善恶对立,非此即彼地简单看待和解释事物,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简单使用“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方式思考问题,在现实中不断出现大量“愤青”。
   由于缺乏实证,在不少人的周围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在自己无法做出判断的时候就想当然地选择从众,或过度相信权威、金钱、权力,或用世俗的观念作为自己的救生衣,穿行于利禄人世,似乎人人都如此,也相安无事,却缺乏底线,不只影响教育,也限制特定社会里生活品质的提升。    想象和实证本身会带来不断的变化,它与长期以来仅仅强调传承的教育存在内在特性的冲突,甚至对既有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方式、教育评价制度和标准形成挑战。所以无论是课程改革、以高考招生为主的教育评价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等,在提出讨论的时候大家期望很高,正式方案敲定的时候“温度”下降,实施的时候不断遇到各种明钉暗扣,以致几年下来成效不大。此时,需要更丰富的想象和更充分的实证实现教育改进的突破,放弃想象和实证就会停滞或倒退。
   想象和实证的充分发挥和运用以及两者结合使用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质性转变,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培养每个人在每件事上的想象和实证,就会培养思维品质良好的学生个体。在宏观上,想象和实证常常是通过理念作为媒介改进教育,想象产生新理念这点很好理解,而无论新理念还是旧理念都有善、恶之分,实证是鉴别善恶、适合与不适合的程序,这两者的结合就能营造良性的教育环境。
   锻炼运用“想象实证法”推动教育改进。
   在教育领域关掉人们的想象,教育就不可能有所改进,也就不可能办好;在教育领域抑制或钳制人们的想象,投入再多的资金和人力,填充再多的知识和标准答案,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和社会振兴,没有想象的教育也不可能对社会发展发挥作用,不能担负社会复兴的责任。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想象,充分运用想象就要包容多样性,让不同教育人的个性和趣味获得充分发展,让每个人的主体性都得到彰显,而不是强调过度的“同一性”。在过去很长时期,中国文化尚同不尚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想象,也阻止了当下的教育改进。
   当下中国教育由于缺少想象和实证,改进遇到的困局是不少人分不清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假问题,常用错误的方法在虚假问题上兜圈子,辨别真假需要先用想象厘清各种存在的内在关联,然后再用实证的方法证实。想象和实证的结合才能走出这一困局。
   在中国当下,实现教育由行政化、单一化向专业化、多样化的转变是教育改进的大方向。真正的教育和学校多样化才能满足天性不同的孩子作自主选择的需求,才能谈得上寻找最适合的教育。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都需要释放教育当事人的想象空间,也需要实证挤掉各种泡沫和虚无缥缈的幻想。
   有意教育改进的朋友,需要从方法和原理两个层面理解想象与实证结合。从方法上说,想象与实证结合就是有效的教育改进方法,或称之为“想象实证法”,需要不断锻炼这种能力,熟练使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当下教育、判定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形成新的教育图景并寻找实现路径。
   从原理上说,想象与实证结合就是在教育上的天人合一,想象是人的独有天性,想象是否与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一致,就要看它是否经得起实证的检验。因此,既要把想象与实证充分结合当作推进教育改进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日后的教育改进中充分有效使用,又需要当作一条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验学校建设、教育家精神普及、中小学心靈教育、学业测试、校园安全的各项实际工作中。
   每一个人,每个教育组织或机构,熟练掌握了想象实证的方法和原理,就能成为一个有活力、积极进取的教育实体,再寻找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坚持不懈一项一项地改进积累,教育就会办得越来越好。
  (光明日报)
其他文献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杜甫   代亚琼,一个如栀子花般恬淡的人,一个把爱献给了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同行们说:“她是一流的学科带头人。”领导们说:“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教育改革先锋。”同事们坦言:“她是校长,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学生家长更是直言不讳:“有这么好的校长,孩子放在她们学校,我放心着哩!”等等。作为武功县实验小
期刊
第一堂课:感谢至爱亲人   在全球国民幸福指数报告里面,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很多充斥着贫穷、战乱和疾病的非洲小国。我觉得:不幸福的根源,是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虽然中国人的物质现实已经逐渐改善,但是远远不能企及欲望扩大的速度。这就会产生痛苦,幸福指数自然很低。一个人,被给予的物质越多就会越痛苦。同样一个人,要求的越少,给予别人的越多就会越快乐。这是我浅陋的认识。  
期刊
古城西安,悠悠文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默诉着她的沧桑,13个王朝于此建都见证着她的辉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她当仁不让地书写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华美壮丽的篇章。   文脉千载,薪火百年。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也滋养了无数的圣园奇葩。放眼远眺,其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朵,无疑是历经百年沧桑的陕西省西安中学(以下简称“西中”)。1905年,在“废八
期刊
优先——形成机制聚合力   “创教育强县奠千秋基业,建和谐岐山树教育强梦”。2011年12月8日,在全县教育工作大会会场,主席台两侧这副对联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它道出的是现场所有人的心声。县委书记张海建等领导为21个先进单位和99名优秀个人颁奖,一次性100万元的奖励资金省市鲜见。   早在2007年全县“两基”复审验收后,县委、县政府就确立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发展战略:“岐山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期刊
目前在我们国家,公民意识相对还比较薄弱。在高考制度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智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缺乏对社会性事务的关注意识、参与意识。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学生心目中,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的、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欠缺,或者不健全,而公民意识的养成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
期刊
本刊讯 为确保今年秋季中小学顺利有序开学,陕西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决定从8月31日起至9月10日,开展秋季开学工作大检查,重点检查校园校舍安全、开学准备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此次检查的重点涉及中小学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校車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校舍安全及特种设备安全等校园校舍安全情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情况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4字”)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价值表述,分别指向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道德准则),其中“爱国、敬业
期刊
近日,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定位,针对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馆藏质量不高、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意见》的实施对于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馆保障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
期刊
泾阳县云阳镇初级中学学生马瑞,今年14岁,这个暑假过得很快乐,很充实。她去了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父母那里,和父母生活了30天,这是她三岁离开父母后与父母呆在一起最长的时间。之后,她还去了上海、南京、苏州和杭州等大城市,参观了上海世博园、中山陵、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用她的话说“这段时间过得很快,比以往任何时候似乎都快,当然也很有意义。”   和马瑞一样,一起来到父母打工的江苏昆山,享受着天伦之乐,欣赏
期刊
学校掀起搜查手机的突击行动。全校大会上,分管主任发话:如果学生私带手机没有上交老师保管,一旦搜出,就会被当场砸烂。5月25日晚自习,武汉某高中高二某班,老师搜出3部手机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摔碎。对于这一“严打”行动,学生们大都觉得有点过头。家长们支持严查,但反对摔坏手机。  老师当众摔烂学生手机   高二女生小肖是武汉为明中学的学生。25日的晚自习,她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因为当晚在学校严查手机的突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