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教学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初中生进步和发展的外在动力。基于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分析和把握,认为结合乡土地理问题采取案例教学、结合教材活动建议突出活动教学、结合学生探究兴趣实施引趣教学、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设计互动教学、结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推进和谐教学等是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地理;方法;课程标准
有效教学理论源于$%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这一概念的问世,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效能理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实质性进步或进展,具体是指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存在有效教学研究领域狭隘和研究视角偏差的不足,表现为重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忽视课后有效教学探讨;注重教师有效教法研究,轻视学生有效学法探讨;偏重主科有效教学研究,淡化副科有效教学探讨。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要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围绕课程标准,在把握有效教学内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地理新课程标准对有效教学的界定
1.1 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也是有效教学的目标之一。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人文事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然而调查发现,不少初中生觉得学习地理没兴趣,这会诱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怕学厌学等问题。其中有初中生地理基础薄弱和学习目的惘然等内因;也有教师教法陈旧和教学资源欠缺等外因,归根结底是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地理有效教学不应简单理解为向学生传授多少书本知识、解决多少作业难题,更主要还是在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兴趣上。通过有效教学,消除学生地理学习恐惧和厌烦心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1.2 塑造地理基本素质
首先,地理有效教学就是让初中生较好地掌握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同时,熟练运用图形(标)、符号、公式等表示地理现象和规律,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初具地理技能和技巧,奠定地理和其它后续学习的基础。其次,有效教学是让学生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构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规律,并能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作出推理判断。最后,地理教学作为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要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最终使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之情得以充分展露,养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1.3 拓展地理科学思维
有效教学不仅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既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需要,也是终身发展的需要。地理拥有思维训练的课程优势,思维拓展理所当然是地理有效教学的标尺之一。例如,让学生在描述地理现象、地理事实材料和建构地理概念中拓展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揭示地理环境形成、发展与变化中拓展逻辑思维;让学生在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中拓展辨证思维;让学生在分析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中亦能拓展抽象思维。科学思维是地理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而有效教学是科学思维塑造的重要途径。
1.4 解决乡土地理问题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取材于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而有效教学应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种有效教学具有形式开放性,内容灵活性,效果综合性等特点,即由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由教师选定学习内容转变为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探究内容,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综合运用所建构的知识技能,通过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认识家乡地理环境,达到认识乡土地理现象并解决乡土地理问题之目的。而学生对乡土地理现象和问题的洞察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即实施有效教学。为此,有效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现象,激发学生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的智慧和热情。
2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2.1 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地理事实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目的是加强地理感知印象,增强对理性知識的理解,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实例获取地理知识#,教材设置"认识区域#教学模块,就是提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案例学习情景,即使学生对所学事物有所体验。为此,要编写生动、丰富、新颖的教学案例。
2.2 实施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通过设计创造性、实践性、教育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为特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方位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2.3 采取引趣教学
所谓引趣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和心理特点,设置形式多样的趣味性问题,进行有效教学。
2.4 设计人机互动式教学
人机互动的地理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人机之间具有比师生之间更强的交互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更便捷,真正实现"从以知识点为基础向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转变#的有效教学。
2.5 推进和谐教学
教师通过语言、行为、服饰、品性、学识、魅力等,刻意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避免初中生出现消极、抵触和失望的情绪,尤其是因知识灌输而对教师产生的过度焦虑和愤怒,培植师生之间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相互理解的情谊,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地理。同时,教师也只有把地理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教学,具体表现为思路的清晰性、表达方式的清晰性和教学计划的清晰性等方面,它能融洽教与学的关系、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再者,通过创新各种教研活动来淡化师生等级关系,如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尤其是野外教学,让师生一起欣赏自然人文美景、陶冶情趣、共同克服困难,培植和谐的教风学风。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6(11).
[2]叶汝坤,论大学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作者单位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四川省邻水县 638500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地理;方法;课程标准
有效教学理论源于$%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这一概念的问世,丰富和发展了教育效能理论。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实施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实质性进步或进展,具体是指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存在有效教学研究领域狭隘和研究视角偏差的不足,表现为重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忽视课后有效教学探讨;注重教师有效教法研究,轻视学生有效学法探讨;偏重主科有效教学研究,淡化副科有效教学探讨。初中地理有效教学要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围绕课程标准,在把握有效教学内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地理新课程标准对有效教学的界定
1.1 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也是有效教学的目标之一。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人文事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感和探究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然而调查发现,不少初中生觉得学习地理没兴趣,这会诱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怕学厌学等问题。其中有初中生地理基础薄弱和学习目的惘然等内因;也有教师教法陈旧和教学资源欠缺等外因,归根结底是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地理有效教学不应简单理解为向学生传授多少书本知识、解决多少作业难题,更主要还是在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兴趣上。通过有效教学,消除学生地理学习恐惧和厌烦心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1.2 塑造地理基本素质
首先,地理有效教学就是让初中生较好地掌握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同时,熟练运用图形(标)、符号、公式等表示地理现象和规律,并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初具地理技能和技巧,奠定地理和其它后续学习的基础。其次,有效教学是让学生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建构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规律,并能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作出推理判断。最后,地理教学作为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要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最终使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之情得以充分展露,养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1.3 拓展地理科学思维
有效教学不仅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这既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需要,也是终身发展的需要。地理拥有思维训练的课程优势,思维拓展理所当然是地理有效教学的标尺之一。例如,让学生在描述地理现象、地理事实材料和建构地理概念中拓展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揭示地理环境形成、发展与变化中拓展逻辑思维;让学生在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中拓展辨证思维;让学生在分析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中亦能拓展抽象思维。科学思维是地理有效学习的根本保证,而有效教学是科学思维塑造的重要途径。
1.4 解决乡土地理问题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取材于家乡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因而有效教学应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种有效教学具有形式开放性,内容灵活性,效果综合性等特点,即由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由教师选定学习内容转变为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探究内容,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综合运用所建构的知识技能,通过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认识家乡地理环境,达到认识乡土地理现象并解决乡土地理问题之目的。而学生对乡土地理现象和问题的洞察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即实施有效教学。为此,有效教学应立足于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现象,激发学生解决乡土地理问题的智慧和热情。
2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2.1 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地理事实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目的是加强地理感知印象,增强对理性知識的理解,进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实例获取地理知识#,教材设置"认识区域#教学模块,就是提倡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案例学习情景,即使学生对所学事物有所体验。为此,要编写生动、丰富、新颖的教学案例。
2.2 实施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通过设计创造性、实践性、教育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主动创造为特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方位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2.3 采取引趣教学
所谓引趣教学,就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和心理特点,设置形式多样的趣味性问题,进行有效教学。
2.4 设计人机互动式教学
人机互动的地理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人机之间具有比师生之间更强的交互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更便捷,真正实现"从以知识点为基础向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转变#的有效教学。
2.5 推进和谐教学
教师通过语言、行为、服饰、品性、学识、魅力等,刻意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避免初中生出现消极、抵触和失望的情绪,尤其是因知识灌输而对教师产生的过度焦虑和愤怒,培植师生之间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相互理解的情谊,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地理。同时,教师也只有把地理内容清晰地表达出来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教学,具体表现为思路的清晰性、表达方式的清晰性和教学计划的清晰性等方面,它能融洽教与学的关系、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再者,通过创新各种教研活动来淡化师生等级关系,如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尤其是野外教学,让师生一起欣赏自然人文美景、陶冶情趣、共同克服困难,培植和谐的教风学风。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6(11).
[2]叶汝坤,论大学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作者单位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四川省邻水县 63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