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热带气旋登陆位置、移向路径、登陆时间、登陆强度、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统计并分析了2004—2012年对肇庆地区有影响的热带气旋,为做好今后热带气旋的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统计分析;广东肇庆;2004—2012年
中图分类号 P458.1 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60-03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也是十大自然灾害(不含干旱和农业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2];其自身强度由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定义,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19201—2006),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6 个等级。广东省南临南海,东面濒临西太平洋,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和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据统计,1949—2004年间,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1个(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省是指热带气旋影响责任海区出现6级以上大风或广东出现暴雨以上降水)[3]。在华南沿海登陆的台风绝大多数都能带来暴雨,其中约70%的登陆台风能造成大暴雨(24 h降雨≥100 mm),其中特大暴雨(24 h雨量≥200 mm)占30%。主要由强台风造成。7—9月是华南台风暴雨盛期。大约80%的台风暴雨集中在这个时期。台风暴雨的分布与台风路径密切关联,同时也与华南地形关系密切。统计发现[4-5],台风在华南沿海登陆后,大多以西移路径为主,其次是北上路径。登陆后西移的台风,暴雨一般出现在台风前进方向的左侧,而北上台风的暴雨一般在右侧。暴雨中心常出现在华南沿海的迎风坡或喇叭口地形区。登陆华南的台风所造成的大暴雨过程,一般都是在台风与周围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类系统主要有西风槽、副热带高压、热带辐合带和地面冷锋。特别是冷空气与台风的相互作用是华南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形式,大约有20%的特大暴雨是由这种形式产生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热带气旋外围环流的影响不容小觑。如2008年热带气旋“风神”给肇庆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共计722间房屋被浸,18间房屋倒塌,公路塌方超7 000 m3,2座桥梁倒塌,受浸农作物3 200 hm2,造成1 019万元经济损失。为了对影响肇庆市的热带气旋有更加系统的认识,为今后的热带气旋预报提供一定的预报指导参考,对2004—2012年影响肇庆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
1 影响肇庆市区的热带气旋统计分析
经过统计(表1),2004—2012年间对肇庆市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共有27个,年平均3.3个(影响肇庆市的热带气旋是指肇庆市各区及各县出现25 mm及以上降水)。
1.1 热带气旋登陆位置统计
对历年影响肇庆市的热带气旋,按登陆地点进行统计分类:福建类8个;粤东类(饶平—汕尾)2个;粤中类(惠东—上川岛)7个;粤西类(阳江—徐闻)6个;海南岛类4个。
其中,2004—2012年间对肇庆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在福建登陆的共有8个,占29.6%;在粤东登陆的共有2个,占7.4%;在粤中登陆的共有7个,占25.9%;在粤西登陆的共有6个,占22.2%;在海南登录的共有4个,占14.8%。
1.2 热带气旋路径与肇庆地区降水的关系
根据2004—2012年热带气旋登陆位置,通过对其登陆后的路径走向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热带气旋路径归纳概括为以下5类(表2)。第1类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图1):①登陆后折向西南方向,热带气旋进入广东省内;②登陆后向西方向移动,进入江西省。第2类登陆粤东的热带气旋,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江西省内(图2)。第3类登陆粤中的热带气旋(图3):①登陆后沿西北方向移动,进入广西;②登陆后向北移动。第4类登陆粤西的热带气旋(图4):沿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广西或广西沿海。第5类登陆海南的热带气旋(图5):①登陆海南后沿偏西路径移动,穿越海南;②登陆海南后沿偏北路径,登陆阳江—电白一带。
1.3 登陆时间统计
对热带气旋的登陆时间进行统计,6月有2个,7月有8个,8月有9个,9月有7个,其他有1个。
2 严重影响肇庆市区的热带气旋个例
2.1 2006年台风“派比安”
2006年台风派比安具有云系广、降雨大的特点。从2006年8月3日22:30(即“派比安”登陆后)的卫星红外云图可以看到,“派比安”的云系覆盖了粤、桂、琼三省(区),其外围云系甚至影响到台湾、福建东部等地,主要的密云区集中在其东南象限,宽广的云系使得上述地区普降大雨。因受“派比安”外围的云系影响,肇庆市各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四会、广宁、高要、肇庆高新区、鼎湖等地降雨尤为严重,其中,四会部分地区降雨高达300 mm,出现较大面积的洪涝灾害。由于在“派比安”的西南方有一条来自南海和菲律宾的强劲气流,并一直持续到8月3日,其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派比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在台风登陆后,南海海面区域转由偏南风控制,偏南风直接将水汽输送到粤西地区,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2 2008年台风“风神”
2008年6月19日,华南处于弱高压脊和西南低槽之间,等压线准南北走向,之后高压脊东退减弱,广东省地面风力减弱,逐渐受“风神”外围下沉气流影响,6月23—24日肇庆市出现高温天气。25日“风神”登陆后,形成的台风倒槽明显,南边的西南季风也很明显,给肇庆市带来持续性强降水,25日和26日肇庆市降水量分别为80.7、90.3 mm。持续性的强降水造成国道321线肇庆市境内100余处不同程度的塌方,塌方达到35 000 m3以上。
2.3 2009年台风“莫拉菲”
7月19日0:50台风“莫拉菲”在深圳市南澳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登陆后,“莫拉菲”继续向偏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相继穿过东莞、广州、佛山、肇庆等市。“莫拉菲”具有“强度强、发展快、移速快、风雨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其中,移速快是由于在500 hPa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脊线位于北纬25°~30°之间,华南位于其南侧的偏东气流影响之下。在“莫拉菲”进入巴士海峡折向西北西运动的时候,500 hPa副高同步加强西伸,这导致“莫拉菲”在进入南海后移速逐渐加快,平均移速接近30 km/h。而200 hPa的南亚高压呈带状分布,中心位于青藏高原到长江流域一带,华南和南海北部受其南侧的强盛的东风流场的影响,其辐散场为 “莫拉菲”进入南海快速加强提供了有利的高层条件。 2.4 2011年台风“纳沙”
2011年台风“纳沙”是为数不多的在海南登陆并能对肇庆市区产生影响的台风。“纳沙”于9月27日14:00进入南海后具有移动路径稳定、强度强、移速较快、暴雨范围大的特点。分析500 hPa大尺度环流背景表明,“纳沙”27—30日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和其南侧强盛的东南气流引导下,平均以22 km/h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蒙古有一横槽南压,北支锋区位置偏南,压制了副高脊线北抬的可能,使副高脊线一直稳定在北纬25°附近,是有利于“纳沙”移动路径稳定,移速较快的原因。此外,“纳沙”低压东部稳定深厚的东南风气流将南海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广东上空,为持续性的暴雨产生提供足够的水汽。
3 结语
(1)对肇庆市区造成影响的台风主要集中在中路和西路,也即广东省陆丰到徐闻一带。其中大部分偏西路径台风都会对肇庆市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特别关注偏西路径台风。
(2)对肇庆市区产生影响的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也正是台风登陆广东省最多的月份,其中8—9月有影响的台风最多,这与控制热带气旋路径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春到夏逐渐北移,从夏到秋逐渐南移的季节变化有关。
(3)通过对严重影响肇庆市区的台风进行分析,发现除了台风自身强度较强外,还需要有偏南风配合输送水汽,因此在预报时需要特别关注偏南风对台风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陈联寿,丁一汇.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王继志.近百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序)[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3] OU Jinping,DUAN Zhougdong,CHANG Ling.Typhoon risk analysis for key coastal cities in southeast China[J].Nat Hazands,2010,54:827-837.
[4] 林爱兰,万齐林,梁建茵,等.登陆华南热带气旋过程将水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65-73.
[5] 杨玉华.我国登陆台风引起的大风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6):633-642.
关键词 热带气旋;台风;暴雨;统计分析;广东肇庆;2004—2012年
中图分类号 P458.1 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60-03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也是十大自然灾害(不含干旱和农业灾害)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灾害[1-2];其自身强度由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定义,根据《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19201—2006),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6 个等级。广东省南临南海,东面濒临西太平洋,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和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据统计,1949—2004年间,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有5.1个(热带气旋影响广东省是指热带气旋影响责任海区出现6级以上大风或广东出现暴雨以上降水)[3]。在华南沿海登陆的台风绝大多数都能带来暴雨,其中约70%的登陆台风能造成大暴雨(24 h降雨≥100 mm),其中特大暴雨(24 h雨量≥200 mm)占30%。主要由强台风造成。7—9月是华南台风暴雨盛期。大约80%的台风暴雨集中在这个时期。台风暴雨的分布与台风路径密切关联,同时也与华南地形关系密切。统计发现[4-5],台风在华南沿海登陆后,大多以西移路径为主,其次是北上路径。登陆后西移的台风,暴雨一般出现在台风前进方向的左侧,而北上台风的暴雨一般在右侧。暴雨中心常出现在华南沿海的迎风坡或喇叭口地形区。登陆华南的台风所造成的大暴雨过程,一般都是在台风与周围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类系统主要有西风槽、副热带高压、热带辐合带和地面冷锋。特别是冷空气与台风的相互作用是华南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形式,大约有20%的特大暴雨是由这种形式产生的。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热带气旋外围环流的影响不容小觑。如2008年热带气旋“风神”给肇庆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共计722间房屋被浸,18间房屋倒塌,公路塌方超7 000 m3,2座桥梁倒塌,受浸农作物3 200 hm2,造成1 019万元经济损失。为了对影响肇庆市的热带气旋有更加系统的认识,为今后的热带气旋预报提供一定的预报指导参考,对2004—2012年影响肇庆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统计分析。
1 影响肇庆市区的热带气旋统计分析
经过统计(表1),2004—2012年间对肇庆市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共有27个,年平均3.3个(影响肇庆市的热带气旋是指肇庆市各区及各县出现25 mm及以上降水)。
1.1 热带气旋登陆位置统计
对历年影响肇庆市的热带气旋,按登陆地点进行统计分类:福建类8个;粤东类(饶平—汕尾)2个;粤中类(惠东—上川岛)7个;粤西类(阳江—徐闻)6个;海南岛类4个。
其中,2004—2012年间对肇庆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在福建登陆的共有8个,占29.6%;在粤东登陆的共有2个,占7.4%;在粤中登陆的共有7个,占25.9%;在粤西登陆的共有6个,占22.2%;在海南登录的共有4个,占14.8%。
1.2 热带气旋路径与肇庆地区降水的关系
根据2004—2012年热带气旋登陆位置,通过对其登陆后的路径走向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将热带气旋路径归纳概括为以下5类(表2)。第1类登陆福建的热带气旋(图1):①登陆后折向西南方向,热带气旋进入广东省内;②登陆后向西方向移动,进入江西省。第2类登陆粤东的热带气旋,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江西省内(图2)。第3类登陆粤中的热带气旋(图3):①登陆后沿西北方向移动,进入广西;②登陆后向北移动。第4类登陆粤西的热带气旋(图4):沿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广西或广西沿海。第5类登陆海南的热带气旋(图5):①登陆海南后沿偏西路径移动,穿越海南;②登陆海南后沿偏北路径,登陆阳江—电白一带。
1.3 登陆时间统计
对热带气旋的登陆时间进行统计,6月有2个,7月有8个,8月有9个,9月有7个,其他有1个。
2 严重影响肇庆市区的热带气旋个例
2.1 2006年台风“派比安”
2006年台风派比安具有云系广、降雨大的特点。从2006年8月3日22:30(即“派比安”登陆后)的卫星红外云图可以看到,“派比安”的云系覆盖了粤、桂、琼三省(区),其外围云系甚至影响到台湾、福建东部等地,主要的密云区集中在其东南象限,宽广的云系使得上述地区普降大雨。因受“派比安”外围的云系影响,肇庆市各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四会、广宁、高要、肇庆高新区、鼎湖等地降雨尤为严重,其中,四会部分地区降雨高达300 mm,出现较大面积的洪涝灾害。由于在“派比安”的西南方有一条来自南海和菲律宾的强劲气流,并一直持续到8月3日,其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派比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在台风登陆后,南海海面区域转由偏南风控制,偏南风直接将水汽输送到粤西地区,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2 2008年台风“风神”
2008年6月19日,华南处于弱高压脊和西南低槽之间,等压线准南北走向,之后高压脊东退减弱,广东省地面风力减弱,逐渐受“风神”外围下沉气流影响,6月23—24日肇庆市出现高温天气。25日“风神”登陆后,形成的台风倒槽明显,南边的西南季风也很明显,给肇庆市带来持续性强降水,25日和26日肇庆市降水量分别为80.7、90.3 mm。持续性的强降水造成国道321线肇庆市境内100余处不同程度的塌方,塌方达到35 000 m3以上。
2.3 2009年台风“莫拉菲”
7月19日0:50台风“莫拉菲”在深圳市南澳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登陆后,“莫拉菲”继续向偏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相继穿过东莞、广州、佛山、肇庆等市。“莫拉菲”具有“强度强、发展快、移速快、风雨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其中,移速快是由于在500 hPa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脊线位于北纬25°~30°之间,华南位于其南侧的偏东气流影响之下。在“莫拉菲”进入巴士海峡折向西北西运动的时候,500 hPa副高同步加强西伸,这导致“莫拉菲”在进入南海后移速逐渐加快,平均移速接近30 km/h。而200 hPa的南亚高压呈带状分布,中心位于青藏高原到长江流域一带,华南和南海北部受其南侧的强盛的东风流场的影响,其辐散场为 “莫拉菲”进入南海快速加强提供了有利的高层条件。 2.4 2011年台风“纳沙”
2011年台风“纳沙”是为数不多的在海南登陆并能对肇庆市区产生影响的台风。“纳沙”于9月27日14:00进入南海后具有移动路径稳定、强度强、移速较快、暴雨范围大的特点。分析500 hPa大尺度环流背景表明,“纳沙”27—30日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和其南侧强盛的东南气流引导下,平均以22 km/h的速度向西南方向移动。由于蒙古有一横槽南压,北支锋区位置偏南,压制了副高脊线北抬的可能,使副高脊线一直稳定在北纬25°附近,是有利于“纳沙”移动路径稳定,移速较快的原因。此外,“纳沙”低压东部稳定深厚的东南风气流将南海大量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广东上空,为持续性的暴雨产生提供足够的水汽。
3 结语
(1)对肇庆市区造成影响的台风主要集中在中路和西路,也即广东省陆丰到徐闻一带。其中大部分偏西路径台风都会对肇庆市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要特别关注偏西路径台风。
(2)对肇庆市区产生影响的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也正是台风登陆广东省最多的月份,其中8—9月有影响的台风最多,这与控制热带气旋路径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春到夏逐渐北移,从夏到秋逐渐南移的季节变化有关。
(3)通过对严重影响肇庆市区的台风进行分析,发现除了台风自身强度较强外,还需要有偏南风配合输送水汽,因此在预报时需要特别关注偏南风对台风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陈联寿,丁一汇.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 王继志.近百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序)[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3] OU Jinping,DUAN Zhougdong,CHANG Ling.Typhoon risk analysis for key coastal cities in southeast China[J].Nat Hazands,2010,54:827-837.
[4] 林爱兰,万齐林,梁建茵,等.登陆华南热带气旋过程将水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3,19(增刊):65-73.
[5] 杨玉华.我国登陆台风引起的大风分布特征的初步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6):63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