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倡学生全方面发展,努力提升综合素养的教学理念逐渐被贯彻落实到课堂当中。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与课堂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井然有序的课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握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对促进学生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适当的换位思考,相互尊重,共同探讨进步方法,交流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创造性以及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工作中的实践浅析几点个人观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农村;效率;学习
前言
由于我国国情的因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各个地方教育政策和实施方针也大不相同。选用教材以及授课方式因教育环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而大部分的教育环境以及学生所处的环境都在农村,因此,如何提高农村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良好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的营造
1 课堂纪律的制定与实施
开学季,多数同学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已回到校园,可并不能马上将心思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在学期初,制定合理有效的课堂规则是开展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老师应该将制定的纪律明确告诉学生,并强调出现违规行为所面临的后果以及惩罚,如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迟到,就必须义务打扫教室卫生,时间与次数根据违规的严重性一次递增。纪律一定落实,作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按时授课,不提前离开,上课前关掉手机,不占用课堂处理个人私事等,同学之间应相互监督,严己律人,不以恶小而为之,将坏习惯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防微杜渐。老师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开,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一视同仁,威信是建立在言必行,行必果的基础上的,若前后言行不一,可能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局面,没有话语权,将变得非常的被动。
2 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充满兴奋好奇的学习和郁闷压抑的学习,效果竟然有天壤之别。足以说明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有的老师课堂轻松愉悦,下课铃响,同学们仍然络绎不绝,问题一个接一个,完全沉浸在课堂氛围当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但在有的课堂中,学生如坐针毡,气氛极其严肃,学生在心里默默盼望着早点下课。因此,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心情预约的情况下,求知欲会被大大的激发,大脑也会得到释放,能力被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1]。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濃郁的氛围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老师的授课心理以及教育方式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截然不同的课堂气氛对于老师的情绪,讲解思路,注意力的集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 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沟通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关系中教师占据主动性,是平等关系的缔造者,应当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压迫,更加不是替代,本着鼓励尊重的原则,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一定程度的表扬,学生的学习以及行为得到认可,学习的积极性便会被激发,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交流,两者思维的碰撞,才会产生美妙的火花,真正意义上有效的课堂管理才会慢慢实现[2]。
二、课堂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1 因材施教,进行个体化管理
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当中,每个人的性格迥异,行为习惯也会不同。因此会有个别自控力差,自由散漫的学生出现,在课堂当中,思想容易抛锚,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等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对于此类学生,不可一味的批评责怪,应该间接的在课堂中对其进行提问,让其频繁的回答问题,通过小小的鼓励慢慢引导,改掉坏习惯,树立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约束力。而作为学习中的中流砥柱尖子生们,他们大多属于刻苦学习类型,上课注意力集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很强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教师可以使其成为榜样示范,让其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树立其威信,采取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督促学习落后的同学们,明确其责任,例如将学习优异的同学与学习落后的同学的作为编排在一起,相互搭配,相互影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用心传授,传递美好之声
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离不开老师课前课后的呕心沥血,氛围良好的课堂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语言感染力密不可分,声音的形式特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是否发自于内心深处,如,虽然有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音质和音色并不突出,但是他在课堂上始终抱着关爱之心去授道解惑,尽自己所能,用最大的能力去解读,描绘知识的绚丽以及内涵,这个时候,知识就变得活了起来,不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它是跳动的,艺术得到最完美的升华,而学生也不再是读死书,死记硬背,更好的去理解,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与此同时,有的老师虽然能言善辩,具备先天性的音色及天赋,却始终无法走进学生们的内心,未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该怀有理想跟抱负,以授道解惑为己任,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激情和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意义,让学生们流连忘返[3]。
3 重视对课堂学习及课堂管理的反思
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堂结束之后及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这是质的变化,也是教学工作者极大的改变,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反思并未切入实际性痛点、难点,主要以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为主,对于课堂中的重点知识学生是否消化理解,难点题目学生还不会做等,而忽视了课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行为,情感,缺乏交流、沟通,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基本上视而不见,或者事不关己,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并未提出落实,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师生关系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良好的学习氛围便无法营造,需要注意的细节应做到进一步改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行为细节的观察,善于发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及消极行为,积极赞扬和肯定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待不适合的行为习惯给予批评以及指点。对待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指出错误的学习方法,对于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鼓励,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从内心喜欢学习。
三、结束语
学生的学习习惯除了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之外,还跟自身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学生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慢慢去引导,切勿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独有的天分和特长,教师需要多加努力,去思考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多点耐心,相互理解,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郭素云.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7(10):170-171.
[2] 张向妮.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11):121-121.
[3] 肖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23):35-35.
关键词:课堂教学;农村;效率;学习
前言
由于我国国情的因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各个地方教育政策和实施方针也大不相同。选用教材以及授课方式因教育环境的不同而略有差异,而大部分的教育环境以及学生所处的环境都在农村,因此,如何提高农村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良好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的营造
1 课堂纪律的制定与实施
开学季,多数同学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已回到校园,可并不能马上将心思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在学期初,制定合理有效的课堂规则是开展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老师应该将制定的纪律明确告诉学生,并强调出现违规行为所面临的后果以及惩罚,如学生未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迟到,就必须义务打扫教室卫生,时间与次数根据违规的严重性一次递增。纪律一定落实,作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按时授课,不提前离开,上课前关掉手机,不占用课堂处理个人私事等,同学之间应相互监督,严己律人,不以恶小而为之,将坏习惯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防微杜渐。老师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开,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一视同仁,威信是建立在言必行,行必果的基础上的,若前后言行不一,可能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局面,没有话语权,将变得非常的被动。
2 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氛围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充满兴奋好奇的学习和郁闷压抑的学习,效果竟然有天壤之别。足以说明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有的老师课堂轻松愉悦,下课铃响,同学们仍然络绎不绝,问题一个接一个,完全沉浸在课堂氛围当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但在有的课堂中,学生如坐针毡,气氛极其严肃,学生在心里默默盼望着早点下课。因此,创造良好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心情预约的情况下,求知欲会被大大的激发,大脑也会得到释放,能力被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1]。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濃郁的氛围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老师的授课心理以及教育方式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截然不同的课堂气氛对于老师的情绪,讲解思路,注意力的集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 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平等沟通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关系中教师占据主动性,是平等关系的缔造者,应当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不是压迫,更加不是替代,本着鼓励尊重的原则,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一定程度的表扬,学生的学习以及行为得到认可,学习的积极性便会被激发,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建立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交流,两者思维的碰撞,才会产生美妙的火花,真正意义上有效的课堂管理才会慢慢实现[2]。
二、课堂管理以及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1 因材施教,进行个体化管理
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当中,每个人的性格迥异,行为习惯也会不同。因此会有个别自控力差,自由散漫的学生出现,在课堂当中,思想容易抛锚,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等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对于此类学生,不可一味的批评责怪,应该间接的在课堂中对其进行提问,让其频繁的回答问题,通过小小的鼓励慢慢引导,改掉坏习惯,树立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约束力。而作为学习中的中流砥柱尖子生们,他们大多属于刻苦学习类型,上课注意力集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备很强的探索欲与求知欲,教师可以使其成为榜样示范,让其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树立其威信,采取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督促学习落后的同学们,明确其责任,例如将学习优异的同学与学习落后的同学的作为编排在一起,相互搭配,相互影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用心传授,传递美好之声
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离不开老师课前课后的呕心沥血,氛围良好的课堂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语言感染力密不可分,声音的形式特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是否发自于内心深处,如,虽然有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音质和音色并不突出,但是他在课堂上始终抱着关爱之心去授道解惑,尽自己所能,用最大的能力去解读,描绘知识的绚丽以及内涵,这个时候,知识就变得活了起来,不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它是跳动的,艺术得到最完美的升华,而学生也不再是读死书,死记硬背,更好的去理解,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与此同时,有的老师虽然能言善辩,具备先天性的音色及天赋,却始终无法走进学生们的内心,未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该怀有理想跟抱负,以授道解惑为己任,在课堂上一定要有激情和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意义,让学生们流连忘返[3]。
3 重视对课堂学习及课堂管理的反思
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堂结束之后及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这是质的变化,也是教学工作者极大的改变,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反思并未切入实际性痛点、难点,主要以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为主,对于课堂中的重点知识学生是否消化理解,难点题目学生还不会做等,而忽视了课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行为,情感,缺乏交流、沟通,对于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基本上视而不见,或者事不关己,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并未提出落实,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下降,师生关系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良好的学习氛围便无法营造,需要注意的细节应做到进一步改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行为细节的观察,善于发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及消极行为,积极赞扬和肯定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待不适合的行为习惯给予批评以及指点。对待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指出错误的学习方法,对于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应给予充分的鼓励,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从内心喜欢学习。
三、结束语
学生的学习习惯除了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之外,还跟自身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学生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慢慢去引导,切勿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其独有的天分和特长,教师需要多加努力,去思考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多点耐心,相互理解,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郭素云.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语文学刊(教育版),2017(10):170-171.
[2] 张向妮.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6(11):121-121.
[3] 肖洛.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2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