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诗而生或最初的可能(访谈)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俊明:路人丁你好,每个写诗的人都会为自己寻找一个笔名,或者说这个笔名将会成为他的一个精神代言人或者替身,也是一种“借诗而生”的特殊方式。“路人丁”这个笔名我在网上搜过了一下,居然有好几个。你作为一名 90后在诗歌写作这条道路上确实算名副其实的新人,写作也正处于起步阶段或者黑暗期。那么,还是问一个老问题吧,是什么使得你选择了诗歌?
  路人丁: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写诗这条路上仅仅是个初学者,以前断断续续也会写一些很短的文字,一半是因为喜欢,一半是为了给一些情感一个正当的发泄方式。后来开始学着写诗,开始认真的去对待写作,依然是为了这两个原因,这让我觉得踏实、安心。
  霍俊明:我注意到你简短的个人简历中有一个当下人巨虎都具有的一个特征,即社会的流动性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客居者甚至异乡人。你是甘肃通渭人,现在在镇雄的一个中学工作,那么谈谈你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情况吧。
  路人丁:我是一个不擅长说话的人,不经意间都会说错话,工作以后,生活的环境也变了,为了避免这种麻烦,既麻烦别人,也麻烦自己,干脆少说话。一个人管住自己的嘴是容易的,但有些感情和情绪是不经过嘴的,你管住了嘴它又会从心里跑出来,好像除了文字,再没有更好的办法可以安置这些情感。所以我选择了写点东西。
  霍俊明:任何一个写作者尤其是诗歌写作者除了有一个阅读和练习的准备期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文体观念,即诗歌是什么?什么是好的诗歌?什么是具有重要性的伟大的诗歌?诗歌的功能是什么?当然就诗歌这一文体来说其复杂性和可能性已经超出了每一个诗人、评论家和普通读者的认知,那么你是如何认识诗歌的呢?
  路人丁:我一直觉得写诗很难,诗是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最深厚的情感,所以每个字都不简单,它一定是那个写诗的人精挑细选、精心打磨才创造出来的。等到我自己开始学着写诗,这种感觉更强烈,但同时我也慢慢发觉,其实有时候字反而不是最重要的,真心实意的感情才是诗的灵魂,一定是因为有了十分的感情,才会挑出那一个与之相配的字或者词,那首诗因此才会美好。
  霍俊明:我认可你的这种语言态度以及对诗歌的认知,确实对于很多写作者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写作者来说诗歌应该具有真实可靠的因素,这既关乎情感也同时指向了语言和修辞能力。当事物进入到诗歌中的时候就成了一种语言的现实和内在化的精神现实,这个值得很多写作者重视,外在现实不等同于诗歌现实。
  路人丁:在我自己的认知里,这种感情,应该有了解,有想象,有过去,有现在……不管单薄还是富裕,它一定是真的,哪怕只是创作片刻短暂的存在。有时候我会想,感情到底催生了这个世界多少的事物,又根植于多少事物之中,结果我不得而知,但它一定存在于我的内心,让我不至于过分单薄。
  霍俊明: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性,一个人观察世界和体验生活的方式对写作来说非常重要。作为离开故乡在外省工作和生活的人来说,从大西北一下子到了大西南会本能地对异地、故乡、故地和亲人持有一种更为特殊的感情,“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 /云南大地上,一次拼命呼吸的脉搏 /三年后我仍然小心翼翼 /它太小了//苍天过于吝啬,只一条河,几座山 /把它铺开。生命开始抱紧彼此 /用土擦净铁锈 /种出粮食,交换食盐 /在一个山头拜了天地 /从此和一只鸟、一条河生死相依 //多少年,旧人老去 /新人如我一样到来 /白水江畔悄悄盖起了新房 /你打开盖子 /放出了酒和桂花”(《五德》)。最初读到你的《借一个通渭》以及指向了“北方”的系列诗作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个面目越来越清晰的异乡人和还乡者。那么,就谈谈你的故乡以及故乡对你的写作影响吧!
  路人丁:小的时候,我痴迷于放羊,但我们家没有羊,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她还要养我们三个“小狗”,哪里有时间有精力养其他东西,但我可以跟着村里放羊的人,他们并不会太嫌弃我,而且我有固定的跟随对象,村那头的一位阿姨,我只跟着她。她赶着羊去哪里,我就去哪里。通常都是山上,我一点都不害怕,不会走很远,而且我们家就在所谓的山下,穿过树枝,都能看到我妈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多少年就这样过去了,我规规矩矩地成长,读书求职,变成了一个和生活对抗的成年人,离开了我的乡村,离开了那些努力生活在农村的女性,我的妈妈,放羊的阿姨,还有更多背对太阳扎根土地的妇女,她们没有离开,孩子可以无所顾忌地奔向未来,她们却要守着土地和粮食,守着远方人空虚的精神,守着日渐消瘦的年华,直到岁月真正停止。有时候我回过头来看,都是她们的笑脸,疲惫,满足,清白,那是善待岁月后得到的馈赠。少年时代,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情感丰富的人,不管是真实还是想象。但直到成年工作以后,才真正对感情有了成熟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距离,但也正是因为这份难以言表的距离,我心里的情感才被放大,被正视,我的故乡,亲人,甚至整个北方大地,都变成了我的精神源泉,变成了我的诗。当我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我离开了北方,突然变成了一个异乡人,从此岁月都变成了不可言说的痛,家在北方,北方在天边。时间走向北方,把我留在了南方。我想念这一切,这种想念让我难过,只有写字才能让我理直气壮地哭出来,喊出来,在我那些不成熟的诗里,每个关于故乡的记忆和草木,每次提到繁忙的四季和妈妈,都是我的一次呐喊和对自己的安慰,这种回忆和想念的方式既痛苦又幸福,但也只有这种方式不会让我觉得羞耻惭愧。所以我热爱自己那些不成熟的文字。
  霍俊明:最初的写作者更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多”,往往怕自己的诗作别人读不懂所以就会过于煽情和滥情——也更容易在诗歌中发表议论和感想,因为急于表达而把诗歌写得满满的而不留余地,从而成了散文化的作文式的心灵鸡汤的东西,而诗歌的真理却是“少即是多”,对于诗歌写作者来说学会在诗歌中做“减法”以及平衡感性和智性都是比较关键的。
  路人丁:是的,刚开始写的时候,感觉自己总想抒情,希望有人能看懂,会明白那些字的含义。慢慢到现在,才发现其实全說出来未必会打动人,我还应该有所克制,让我的情感更加规范,它不是决堤突然泛滥的洪水,毫无章法。它应该是一条清澈的溪流,细水长流。就像北方我的村庄,每年冬天都会降雪,小时候每次扫完雪,爸爸都会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永远是《记一次劳动》,对我而言,这就是我写作朴素的开始,到现在一直也没有结束,因为每次我都可以想起多少年时候的事,那些从前老旧的事情,现在都开始变得清晰,清晰如文字,当我越写它就越清楚,好像一棵中途停止的树又重新回到自然,重新生长。也正是因为这些记忆,我的人生才多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在这条路上,我才开始前行,我庆幸有人给我指路,带我前行,虽然慢,但因为有了那些帮助和鼓励,才走得更稳。
  霍俊明:有时候诗歌不是生活,生活也不是诗。希望你能在诗歌这条路上走下去,不要浅尝辄止,也希望你的生活一切安好。
  路人丁:永远不要结束,让这一切都变成一首长诗,好让我永远记得生活所带给我的那些爱和安慰,永远可以在繁琐的人情世故之外和生活以外守住一方随意开怀的土地,生活和生活的边缘,正在慢慢拥有,这就够了。谢谢霍老师。
其他文献
1  彝人远祖  扔下一块带血的牛皮  天地间便有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来自于屠宰的血液  来自于生育的血喷  神话中,宫血浸透的土地上  有了生命的意义  2  放下弓弩的彝人  扶起坚硬的犁铧  年复一年的猎猎荒火  苏醒了沉睡千年的这片红  有了风雨,有了骄阳  筑起了红土寨墙  播下青稞,种上荞麦  选定一棵大樹  安置祖先的魂灵  找一眼山泉供人畜饮水  这片土地便成了彝人的家园  3  
期刊
每一个去红土地的人  都想和他照一张像  狗依偎在老人身旁  羊皮袄穿在身上  毡帽为他遮挡风霜  花白的胡子  脸上刻满岁月的滄桑  烟斗有草烟的醇香  狗和他的目光  望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期刊
这风,是童话里的风  是活着的火的风  它有家,在老龙树下  在长翅膀的云朵上  在我深深隐忍着  从不轻易吐露的诗句中  如风的我,多少年了  在文字里養蜂放羊  种下洋芋苦荞,也种下  岁岁年年的皱纹、沧桑和伤痛  在风之内,在风之外  我美丽的外衣里灵魂  漏雨漏光,但从不走漏  我绵长的思念和依恋  秋天,暖日无语  影子低而矮,歌声渐高渐亢  五彩缤纷的音符里  红土地的风刮起来了  火
期刊
哈萨克族人的泡泡糖  對旅行者来说,阿勒泰的禾木一向是作为远方而存在的。这座无法脱离神的法则存在的村庄,以惊人的古老形象与神秘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世人面前——那散发着松木清香的木质尖顶小屋,如乐谱般跃动的栅栏,毗连着一座乡村纹理的精神元素,在夜晚与清晨呈现出它的清晰轮廓。直到今天,我仍记得自己第一次到这座图瓦人村庄时,它带给我的惊讶——  在这里,我看见的是时间与人生的缓慢幽暗,它就像一片从未经
期刊
1  太阳隔着树丛照着水面,湖水镜子一样反射出光亮。老寇把眼睛眯起来,还是看不清鱼竿尽头的情形。美国风景是好,他在心里赞叹一声,这一望无际的湖水,除了偶尔飞过的鸟,没人,就他跟老伴,还有不远处一个老美在写生。蓝天白云,他钓鱼,老伴是赔钓。这一片湖水,浅而不清不混,看似风平浪静,每一个气泡里都藏着鱼的眼睛。当初他一踏上湖边小路,看到水面的瞬间,就认定:这里有鱼。  空气里充盈着淡淡的温暖,无味,却飞
期刊
流星出现的时候  我左手握一根红线  右手拿着绣花针  在流星消失之前  我的红线已穿过了针孔  向流星许个心愿  下世活成你的模样  不争不求不依靠  一個姿势站成永恒  冷暖不惊  绝世而冷艳  独傲山头  静观岁月斑斓  将生命中的年华轻轻弹唱  始终有一个角落  蕴着芬芳  责任编辑 胡兴尚
期刊
即使带上黑呢的毯子帽,他的个头也没有超过一米七,站在一群牛高马大的搬运工面前,他显得单薄瘦小,看上去那个身穿迷彩裤的大块头完全可以用一只手托起装满货物的大箱子,另一只空闲的手顺便把他夹起。  他大步游走在他们中间,不停地用手指指点点,并且快速按动计算机,在一只绿皮子的小本上记下数字:毛巾,牙膏,矿泉水,奶粉,华夫饼干。他在边记下这些名称的时候,顺便清楚记录下它们的型号,规格,毛重,净重,成本价,得
期刊
一記:印象云水  我毕业的时候,工作包分配,我们是被动的。作为外招生,应该可以选择。不过是厂选我们,不是我们选厂。至于云水厂是怎么选中我的?我根本不知道,估计选的是我的工种。我是钳工。我们学校流传着一句话,万能的钳工,伟大的车工,不要脸的铣工,吊儿郎当的电工。其实,钳工是手艺活,全靠一双手。车、铣、刨、磨全都得靠机床。至于电工,是我们最羡慕的工作了。拎着个电工包,哪个车间有事,还得请,才过来接电维
期刊
父亲唱了一山又一山  唱了石头唱河流  唱了花木唱小鸟  他把歌唱得尖亮  他把身子贴在山水石头上  唱了这山唱那山  父亲的歌  唱了一拨又拨  唱了一箩又一箩  父亲的歌  我记住清凌凌的两句  多少人山上山下劳作  多少人田地间种豆又薅草  声调穿过白云  我把歌藏在耳朵里  泪流满面  泪水洒在泥巴里  灑在悬崖上  多少人唱歌又不唱歌  多少人不唱歌又唱歌  父亲不唱歌的时候  我把泪水
期刊
如果要问我为什么写作,或者说为什么走上写作之路,我会明确地说是因为童年。  我出版的第一本书(散文集)《隐秘的乡村》差不多都是写童年、写出生地的。之前,属于纯粹爱好的阶段,已经写过多次、写废过多次。我手头正在编辑一个写童年的小说集,叫《1976年的广播》,收录了我近年写的 6个中篇 3个短篇,其中就包括这次在《滇池》发表的《不被待见的孩子》。我是上世紀 6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应该说距离童年很遥远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