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出血气切拔管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32例因脑出血行气切拔管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将治疗前及治疗30d后2组患者的才藤氏吞咽评级及电视荧光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2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才藤氏吞咽障碍评级、VFSS评分(咽喉期、總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NF技术与肌内效贴联合应用于脑出血气切拔管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临床上脑出血患者常因严重呼吸功能障碍需气管切开并留置套管以保证呼吸通畅,但气切后由于声带功能受损、声门下气压改变、喉部敏感性下降、咳嗽反射有效性下降等因素,导致其吞咽障碍发生率可高达43-83%[1],拔管后仍存在不同程度吞咽障碍,以咽期最常见。吞咽障碍影响患者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误吸风险增加,甚者可窒息,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观察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出血气切拔管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旨在探求一种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手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气切拔管后存在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接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男8例,女8例,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分别为:42-88岁、43-86岁,平均值分别为:(57.13±2.36)岁、(57.56±2.34)岁,病程分别为:4d-23d、5d-22d,均值分别为(15.21±2.26)d、(15.63±2.41)d,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符合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出血诊断标准,经电视荧光透视吞咽造影检查(VFSS)确诊存在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②生命征平稳,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③既往无吞咽障碍病史。
排除标准:①病情严重,生命征不平稳,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加重需停止治疗等患者。②严重认知障碍、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③其他病因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④中途放弃或停止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①冰刺激:将冰棉签快速轻擦软腭、舌根、咽喉壁等处,刺激完后嘱患者空吞咽。②咳嗽训练:患者取坐位,教患者腹式呼吸数次后,再用力暴发咳嗽。③门德尔松训练:将拇指和食指放在患者环状软骨的下方,感觉喉上抬,能主动配合者嘱其在上抬位置维持数秒,不能配合者,轻捏其喉结并往上推数秒。④电刺激:采用美国DJO公司制造的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通道1两个电极水平放置于舌骨上方;通道2两个电极水平放置于甲状软骨上方,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刺激强度。以上训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30天为一疗程。
1.2.2研究组 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PNF技术联合肌内效贴贴扎技术。①采用PNF技术训练咽喉部肌群:嘱患者头部往水平方向前伸,对颏下肌群施予向上的阻力,再让患者低头来对抗阻力,并同时要发辅音“k”。再运用对角线模式对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颈阔肌等双侧进行训练。以上训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30天为一疗程。②训练结束后采用李宁牌肌内效贴布(规格5m×5cm,北京力方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剪成1条Y形贴布,取仰头位,避开气切口愈合处,取下颌下缘为锚点,将贴扎胶布固定于该处,贴扎的尾端以自然拉力经由舌骨及甲状软骨两侧延展至胸锁关节上,如患者无出现过敏等不适,可维持粘贴24h,间隔1天更换胶布,15次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才藤氏吞咽7级评价表:7级:正常,吞咽无困难。6级:轻度,需改变食物形态进食,口腔残留物少,不存在误吸。5级:口腔期,摄食时间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多,需改变咀嚼食物性状,进食时需他人提示,无误吸发生。4级:一般摄食吞咽时有误咽,但经过姿势、一口量等进行调整后可以防止误吸发生。3级:饮水误吸,改变摄食方式不能阻止误吸发生,改变食物形态后能咽下部分食物,但摄取不到充分能量。2级:食物误咽,改变食物性状也不能起效,水和营养的摄入基本靠静脉供给。1级:唾液产生误咽,无法进食、饮水,不能进行直接吞咽训练。疗效评定;①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等级提升2级以上。②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等级提升1级。③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等级无明显提升或下降。本文中显效及有效归纳于有效。
1.3.2电视荧光透视吞咽造影(VFSS)评分 :采用VFSS评分评价患者吞咽及误吸情况,分别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期(0-3分)、咽喉期(0-3分)和误咽程度(0-4分)各项评分和总分(10分),分数越低表示吞咽障碍程度越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级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才藤氏吞咽障碍评级有效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