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一夜
让我们再回到那一夜。虽然,那个夜晚寒冷得让人不愿去回想。那个夜晚,连皎洁的月光都显得那么冷冰冰。
“24日13时30分,随着广州人徐健洵最后一个跑上船,‘大舜’号徐徐启动,离开烟台港。可是,‘大舜’号在前进途中遭遇到的风浪越来越大,被迫返航。16时20分,船在转弯过程中摇晃剧烈,停在底舱的汽车挣断了加固链,互相碰撞,导致油箱起火。船员们放了4条水龙带救火,直到机舱不能供水。‘开动水雾灭火系统!报警求援!疏散乘客!’船长下达命令。船舱里的乘客穿好救生衣,被服务员带到甲板上。得知‘大舜’号底舱起火,每个乘客都胆战心惊。船上有不少妇女儿童,哭喊声一片,仿佛‘泰坦尼克’号的悲剧重演。17时30分,第一个赶来救援的是一辆大货轮,但由于风浪太大,货轮无法靠近。”(《广州日报》)
“‘大舜’号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在海上漂流了几个小时。天更冷了。在甲板上冻了几个小时的乘客被服务员带回船舱。深夜时分,‘大舜’号滑向左边,随后,‘大舜’号右侧又扑上两个大浪,仅仅三五分钟的时间,‘大舜’号向左舷翻扣,随即沉没。”(《南方都市报》)
“小邵一伸手,牢牢抓住了船上伸过来的手臂——他爬上大船,精疲力竭。他看到一个女人刚刚伸出手臂,将要被拉住的时候,一个浪打来,女人被打进海里,瞬间在海里消失了。船上渐渐救上了几个人。每个人都露出了悲喜交集的神色。一个男人狂喜地叫了几声后,继而又放声大哭——他的两个兄弟都葬身海底了。”(《羊城晚报》)
“徐建洵的半个身子刚上救生筏,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徐建洵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对相互紧紧抱在一起的母女。徐建洵将手伸过去,那名妇女抓住了徐建洵的手腕,不料一个巨浪打来,将母女俩无情地抛开了,她俩抓断了徐建洵的手表,随巨浪向大海深处飘去……徐建洵说,这将给他这辈子留下永远的内疚和遗憾。”(《广州日报》)
“我看到了一条橡皮救生筏,上面的男人拼命伸出手,但是风高浪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法爬上去,旁边一个准备登筏的男人,毫不犹豫向我游来,与筏上人一道将我弄上去了。可是,一个巨浪将海里那位大哥卷走,给我留下了此生无法抹去的残酷记忆。”(《广州日报》)
“那些尸体还没有冷,很重,就像喝醉酒的人。他抬了四五具,都是些男尸。这时候岸边已经摆了几十具尸体,很多尸体的裤子被海浪打掉了。看着这些尸体,贺业军突然感到了莫名的恐惧。”(《南方周末》)
“有个小伙说他的女朋友在船上,两人就要结婚,听说我见到了获救时唯一的一个女性,便跑来问我那个女的长得什么样,我们俩都很小心地说着互相知道的女性的模样,男青年听的时候一脸茫然,他说他再去问问别的幸存者,但他就是不肯去见被救的那个女士。我很理解他心里的感受。”(《辽沈晚报》)
……
刺目的红苹果
冰冷的文字并不足以描述冰冷的事实。那些已经逝去的亡灵,他(她)们知道自己其实离海岸已经很近了吗?在风雪交加的冰海之中,脆弱的生命已无力穿越这段距离。当他(她)们在错误的时间被送到暴怒的大海中时,他(她)们的无力早已成为必然。
仅仅只有3公里,站在岸上都能看见沉船的船底。生命的彼岸是那么接近,又是那么遥远。对许多人来说,那个彼岸也许只是一个手臂的距离。
也许,让他(她)们死不瞑目的是,“大舜”号何以顶风出海?11月24日的天气预报表明当天将是大风天气,最高风力可达9级。事后证实,这天海面上最高风力很可能达到10级。24日下午,烟台港原定在下午开出的4个航班均予取消。即使抗风能力最强、船况最好的“棒锤岛号”,也老老实实地呆在海港之内。而在烟台港退了票的50余名乘客转乘“大舜”号开始了死亡之旅。
对于多大的风力轮船不能出海,海运上并无具体规定。但是作为船舶技术性能指标之一,每艘船都有抗风等级。在烟大航线上只属于中等水平的“大舜”号,抗风等级最多也就在7~8级之间。据了解,以往就经常发生其它港口因风浪大而停开航班,而烟大公司照开不误的事。
与船共沉的船长性格耿直,每当海上刮起大风,他总是拒绝出航。他妻子说,为动员他出航,有人曾几次把他的老父亲搬出来说服他。
这几个月正是烟台苹果丰收的季节,往外地运苹果的货车骤然增多,“大舜号”的航运表被排得满满的。沉船后,沙滩上满布冲上岸的苹果,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红得刺目。
严密的事故调查正在进行之中。但交通部长黄镇东已表示:“不把旅客和货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导致海难事故的直接原因。”
令人震撼和愤怒的是,“大舜”号沉没前一个月的10月17日,也是这家公司的另一艘客货混装船“盛鲁”号因为起火在大连附近海域沉没。同一家公司、同一条航线、同一种类型的船因为看上去相似的原因,在一个多月内两次沉没,这在世界航运史上是罕见的。因救助及时,当时仅1人死亡1人失踪,但从10 米高空跳下求生断脚折腰的情景仍是异常惨烈。
“盛鲁”号海难发生之后,11月29日,交通部长黄镇东亲赴烟台召开现场会,勒令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停业整顿,要求烟大公司吸取3大教训:一是对混装船的危险品运输要加大检查力度;二是要加强船员救生的培训;三是确保消防灭火设施具备良好的技术状况。但现场会后不到一个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盛鲁”号的沉没和营救工作的调查节目还未播出,“大舜”号就和200多条生命一起沉入海底。难怪愤怒的部长说:“今后要立个规矩,企业不管老百姓死活,交通管理部门就不给企业活路。”
沉没的心
“大舜”号的沉没是一个意外悲剧,但是,这也许是一个“注定”要发生的意外。
对一个在1个多月内沉掉两条船和200多个生命的公司来说,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价值能让他们“敬畏”?还有什么是非善恶值得他们“辨别”?还有什么神圣原则会让他们“坚持”?道德谴责、法律惩处都不足以让他们“敬畏”,而只会让他们抱怨“运气”不佳罢了。如果说以前那一点残存的“传统思想”还会让许多人担心死后下地狱、遭报应。现在,这个脆弱的约束也已消失。没有“敬畏”(信仰),即使是生命也没有什么神圣可言,不过是利益天平另一端的筹码和赌注而已。
当乘客们购买船票时,他们是在把自己的一份信任、安全和生命托付給烟大公司。但是,它能够承受这份“托付”吗?而无法承受这种“托付”的又何止是烟大公司。
就在烟台海难发生的前后,各地又有数起交通事故发生。在长途客运中因司机疲劳开车,几乎每年都要翻车一批、撞车一批;吃死人的假药、假酒、有毒猪油等频频出现;因过量使用而屡屡爆炸的啤酒瓶;“杀人”的劣质热水器;不断垮楼、垮桥的豆腐渣工程;血汗工厂的火灾总是带走数十个打工仔、打工妹的生命;提心吊胆的手术台;胡作非为的败类警察;无法主持正义的腐败法官……就在一年前,我乘坐的某航空公司的客机在跑道滑行时突然停止。问询后得到的答复是:“小问题——刹车有点毛病。”
每年的“3·15”消费者保护日,专家都要教给我们一些辨别假货的技巧。但没有一项技巧能取代彼此信任。
在一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我们的安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但我们的信任又将托付给谁?安全和信任就像空气,如果需要我们费力地去寻找,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社会就像是走到了一个泥潭里,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个互不信任的社会必定会大大增加运转的成本。
难道我们在每一次进餐之前都要先去进行专业的化验?在走进每一座大楼、走过每一座大桥时都要先去测试其牢固程度?在每一次出航之前都要去咨询气象局?在每一次长途旅行中都要紧紧地盯住司机?在每一次穿过街道、行走夜路时都要跟在警察的后面——像一个惊恐的儿童?
当最基本的信任——生命信任——都不能充分获得,遑论更高层次的商业信用、政治信用……
著名社会学家福山在《信任——社会道德和繁荣的创造》一书中写道:“在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同样重要的时代,只有那些拥有较高信任度的社会,才有可能制造较稳定、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而市场经济的社会法则,必将是追求私利和公众福祉的平衡。
“大舜”号在倾斜之前,良知的天平已经倾斜。
而沉没的不仅是200多具躯体,还有我们的心。□
(摄影:方迎中 朱文海)
让我们再回到那一夜。虽然,那个夜晚寒冷得让人不愿去回想。那个夜晚,连皎洁的月光都显得那么冷冰冰。
“24日13时30分,随着广州人徐健洵最后一个跑上船,‘大舜’号徐徐启动,离开烟台港。可是,‘大舜’号在前进途中遭遇到的风浪越来越大,被迫返航。16时20分,船在转弯过程中摇晃剧烈,停在底舱的汽车挣断了加固链,互相碰撞,导致油箱起火。船员们放了4条水龙带救火,直到机舱不能供水。‘开动水雾灭火系统!报警求援!疏散乘客!’船长下达命令。船舱里的乘客穿好救生衣,被服务员带到甲板上。得知‘大舜’号底舱起火,每个乘客都胆战心惊。船上有不少妇女儿童,哭喊声一片,仿佛‘泰坦尼克’号的悲剧重演。17时30分,第一个赶来救援的是一辆大货轮,但由于风浪太大,货轮无法靠近。”(《广州日报》)
“‘大舜’号在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在海上漂流了几个小时。天更冷了。在甲板上冻了几个小时的乘客被服务员带回船舱。深夜时分,‘大舜’号滑向左边,随后,‘大舜’号右侧又扑上两个大浪,仅仅三五分钟的时间,‘大舜’号向左舷翻扣,随即沉没。”(《南方都市报》)
“小邵一伸手,牢牢抓住了船上伸过来的手臂——他爬上大船,精疲力竭。他看到一个女人刚刚伸出手臂,将要被拉住的时候,一个浪打来,女人被打进海里,瞬间在海里消失了。船上渐渐救上了几个人。每个人都露出了悲喜交集的神色。一个男人狂喜地叫了几声后,继而又放声大哭——他的两个兄弟都葬身海底了。”(《羊城晚报》)
“徐建洵的半个身子刚上救生筏,突然听到背后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徐建洵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对相互紧紧抱在一起的母女。徐建洵将手伸过去,那名妇女抓住了徐建洵的手腕,不料一个巨浪打来,将母女俩无情地抛开了,她俩抓断了徐建洵的手表,随巨浪向大海深处飘去……徐建洵说,这将给他这辈子留下永远的内疚和遗憾。”(《广州日报》)
“我看到了一条橡皮救生筏,上面的男人拼命伸出手,但是风高浪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法爬上去,旁边一个准备登筏的男人,毫不犹豫向我游来,与筏上人一道将我弄上去了。可是,一个巨浪将海里那位大哥卷走,给我留下了此生无法抹去的残酷记忆。”(《广州日报》)
“那些尸体还没有冷,很重,就像喝醉酒的人。他抬了四五具,都是些男尸。这时候岸边已经摆了几十具尸体,很多尸体的裤子被海浪打掉了。看着这些尸体,贺业军突然感到了莫名的恐惧。”(《南方周末》)
“有个小伙说他的女朋友在船上,两人就要结婚,听说我见到了获救时唯一的一个女性,便跑来问我那个女的长得什么样,我们俩都很小心地说着互相知道的女性的模样,男青年听的时候一脸茫然,他说他再去问问别的幸存者,但他就是不肯去见被救的那个女士。我很理解他心里的感受。”(《辽沈晚报》)
……
刺目的红苹果
冰冷的文字并不足以描述冰冷的事实。那些已经逝去的亡灵,他(她)们知道自己其实离海岸已经很近了吗?在风雪交加的冰海之中,脆弱的生命已无力穿越这段距离。当他(她)们在错误的时间被送到暴怒的大海中时,他(她)们的无力早已成为必然。
仅仅只有3公里,站在岸上都能看见沉船的船底。生命的彼岸是那么接近,又是那么遥远。对许多人来说,那个彼岸也许只是一个手臂的距离。
也许,让他(她)们死不瞑目的是,“大舜”号何以顶风出海?11月24日的天气预报表明当天将是大风天气,最高风力可达9级。事后证实,这天海面上最高风力很可能达到10级。24日下午,烟台港原定在下午开出的4个航班均予取消。即使抗风能力最强、船况最好的“棒锤岛号”,也老老实实地呆在海港之内。而在烟台港退了票的50余名乘客转乘“大舜”号开始了死亡之旅。
对于多大的风力轮船不能出海,海运上并无具体规定。但是作为船舶技术性能指标之一,每艘船都有抗风等级。在烟大航线上只属于中等水平的“大舜”号,抗风等级最多也就在7~8级之间。据了解,以往就经常发生其它港口因风浪大而停开航班,而烟大公司照开不误的事。
与船共沉的船长性格耿直,每当海上刮起大风,他总是拒绝出航。他妻子说,为动员他出航,有人曾几次把他的老父亲搬出来说服他。
这几个月正是烟台苹果丰收的季节,往外地运苹果的货车骤然增多,“大舜号”的航运表被排得满满的。沉船后,沙滩上满布冲上岸的苹果,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红得刺目。
严密的事故调查正在进行之中。但交通部长黄镇东已表示:“不把旅客和货物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导致海难事故的直接原因。”
令人震撼和愤怒的是,“大舜”号沉没前一个月的10月17日,也是这家公司的另一艘客货混装船“盛鲁”号因为起火在大连附近海域沉没。同一家公司、同一条航线、同一种类型的船因为看上去相似的原因,在一个多月内两次沉没,这在世界航运史上是罕见的。因救助及时,当时仅1人死亡1人失踪,但从10 米高空跳下求生断脚折腰的情景仍是异常惨烈。
“盛鲁”号海难发生之后,11月29日,交通部长黄镇东亲赴烟台召开现场会,勒令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停业整顿,要求烟大公司吸取3大教训:一是对混装船的危险品运输要加大检查力度;二是要加强船员救生的培训;三是确保消防灭火设施具备良好的技术状况。但现场会后不到一个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对“盛鲁”号的沉没和营救工作的调查节目还未播出,“大舜”号就和200多条生命一起沉入海底。难怪愤怒的部长说:“今后要立个规矩,企业不管老百姓死活,交通管理部门就不给企业活路。”
沉没的心
“大舜”号的沉没是一个意外悲剧,但是,这也许是一个“注定”要发生的意外。
对一个在1个多月内沉掉两条船和200多个生命的公司来说,很难想象还有什么价值能让他们“敬畏”?还有什么是非善恶值得他们“辨别”?还有什么神圣原则会让他们“坚持”?道德谴责、法律惩处都不足以让他们“敬畏”,而只会让他们抱怨“运气”不佳罢了。如果说以前那一点残存的“传统思想”还会让许多人担心死后下地狱、遭报应。现在,这个脆弱的约束也已消失。没有“敬畏”(信仰),即使是生命也没有什么神圣可言,不过是利益天平另一端的筹码和赌注而已。
当乘客们购买船票时,他们是在把自己的一份信任、安全和生命托付給烟大公司。但是,它能够承受这份“托付”吗?而无法承受这种“托付”的又何止是烟大公司。
就在烟台海难发生的前后,各地又有数起交通事故发生。在长途客运中因司机疲劳开车,几乎每年都要翻车一批、撞车一批;吃死人的假药、假酒、有毒猪油等频频出现;因过量使用而屡屡爆炸的啤酒瓶;“杀人”的劣质热水器;不断垮楼、垮桥的豆腐渣工程;血汗工厂的火灾总是带走数十个打工仔、打工妹的生命;提心吊胆的手术台;胡作非为的败类警察;无法主持正义的腐败法官……就在一年前,我乘坐的某航空公司的客机在跑道滑行时突然停止。问询后得到的答复是:“小问题——刹车有点毛病。”
每年的“3·15”消费者保护日,专家都要教给我们一些辨别假货的技巧。但没有一项技巧能取代彼此信任。
在一个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我们的安全寄托在别人的身上。但我们的信任又将托付给谁?安全和信任就像空气,如果需要我们费力地去寻找,那样的生活、那样的社会就像是走到了一个泥潭里,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一个互不信任的社会必定会大大增加运转的成本。
难道我们在每一次进餐之前都要先去进行专业的化验?在走进每一座大楼、走过每一座大桥时都要先去测试其牢固程度?在每一次出航之前都要去咨询气象局?在每一次长途旅行中都要紧紧地盯住司机?在每一次穿过街道、行走夜路时都要跟在警察的后面——像一个惊恐的儿童?
当最基本的信任——生命信任——都不能充分获得,遑论更高层次的商业信用、政治信用……
著名社会学家福山在《信任——社会道德和繁荣的创造》一书中写道:“在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同样重要的时代,只有那些拥有较高信任度的社会,才有可能制造较稳定、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而市场经济的社会法则,必将是追求私利和公众福祉的平衡。
“大舜”号在倾斜之前,良知的天平已经倾斜。
而沉没的不仅是200多具躯体,还有我们的心。□
(摄影:方迎中 朱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