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理念的特种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 :高等建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CDIO是当前高等教育较为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基于CDIO理念,文章以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目标,系统介绍了特种结构课程的改革措施,即课程的教与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从教案、授课、研讨、考核等几个环节实施系列改革。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也能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设计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特种结构;CDIO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4-0096-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指出: 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列为未来 10 年内中国全日制工科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1]。土木工程专业是工科中的传统专业与基础专业。和大部分工科专业一样,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专业内容涵盖建筑、桥梁、地下空间等方向,构成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行业。建筑结构建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新型的建筑结构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如何顺应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落实土木工程行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目前土木工程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0年以来,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机构,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知识[2]。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用项目取代传统的课本,而教师则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CDIO作为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在工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3-5]。
  一、特种结构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特种结构课程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选修课,课程主要涉及烟囱、筒(贮)仓、输电塔、广告牌结构等。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特种结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程结构中特种结构的结构型式、受力特点、分析方法、截面设计和施工技术及构造要求,培养学生对特种结构形式进行结构布置、结构分析、结构计算,以及利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更为全面的结构设计理念,为今后从事同类项目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是在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等前期课程基础上开设的。
  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内容多、专业性强,并且比较抽象。同时,由于授课内容繁杂,学时有限,因而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也较难把握[6]。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较为枯燥,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机械地讲授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时较为被动,缺乏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考,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考核模式也比较单一,教师以考试或学生提交的课程论文作为最终的评判依据,并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多数学生只是应付了事,甚至相互抄袭或从网上抄袭。而且,单一的考查方式无法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难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无法科学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无法科学地评价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情况。自主式学习[7]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形式,无论合作式、参与式、互动式,其学习过程均以自主式学习为基础,因此,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尤为重要。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特种结构课程改革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依据CDIO教育理论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部分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在教学新模式下,课程教学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教案、授课、研讨、考核等教学环节均随之有所改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讨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在构思与设计阶段,鼓励学生自由组队,结合特种结构课程要求及自身兴趣,搜集文献资料,把握特种结构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对构思难度适中且适合大学生开展的课题,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实施,特别是要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RP)以及结构设计竞赛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RP项目研究作为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种新型实践教学形式[8]。在实现和运作阶段,学生可以凭借课程考核成果进一步参与到RP项目中,利用所学知识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拓展性研究。经过严格的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及结题答辩等环节的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对课程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教师则以控制项目研究方向和项目研究进度的把关人角色参与其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实施过程中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实验平台为基础,为实践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如提供项目实施所必需的加载测试设备及装置(振动台、切割机、鼓风机、多向静力加载装置、激光位移计、加速度计等)、模型制作所需要的竹材、木材、胶水等材料以及活动场所。另外,课外研学指导小组及大学生科技协会的全程参与也为过程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课程考核也改变以往单一的论文形式,以论文答辩、创新模型展示、模型加载三种方式进行,由学生自由组队选择。论文答辩需选择一种或一类特种结构形式,撰写课程论文,并制作PP进行现场答辩(图1);创新模型展示需制作长宽高均小于400 mm的一种特种结构模型,制作材料不限,还需提交展板,阐明功能用途、设计理念及创新点等,并在现场作介绍(图2、图3);模型加载需按照题意要求采用指定材料及尺寸制作结构模型,现场加载计分,并提交计算书(图4)。
其他文献
摘要: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国际大背景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促使中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文章深入探讨了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沈阳化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适应“卓越计划”要求的教学改革措施及实践情况,并总结了阶段性成果。此研究对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卓越工程师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管理;教学改革;教学实
期刊
摘要: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基于交流的“场环境”对建筑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当前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主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学专业设计系列课程“场效应”教学模式及其实践操作方法。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场效应;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100920
期刊
摘要:无障碍设计是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针对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多,无障碍设计知识点分散,不容易形成系统的现象,提出在建筑设计课程群中,建构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并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以西南科技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落实了知识点与课程的对应关系,在强调实践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原理课程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对接。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知识体系;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呈现多样化,以地方普通高校为主体的学校逐渐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近年来,环保行业对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采用“2+1+0.5+0.5”的培养模式,从教育教学、师资等方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并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人
期刊
摘要:稳定性是钢结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配合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同济大学在国内率先构建了钢结构多功能教学实验平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钢梁整体稳定实验是观赏性较强的教学实验,然而,数年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原钢梁夹支支座会导致整体稳定承载力偏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准确模拟钢梁的约束条件,文章对原有支座进行了改进,使实验结果更加接近理论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最直接有效的环节。但是,目前中国较多高校的实验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专业课程实验的特点,即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和授课时段的零散性、实验课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针对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整合实验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建设、注重实验教师素质培养、量化实验考核標准、开放实验资源等一
期刊
摘要: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启动了毕业设计配套课程即工程设计方法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该课程设置“综合设计知识”“绘图设计知识”“产品设计知识”三大类教学模块,邀请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资深设计师和技术人员开设讲座课,讲授与实际工程设计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课后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得到学生高
期刊
摘要:侨生作为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是华侨高等院校的主要培养对象。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侨生本科教学的重要必修课程。文章从侨生的中学理工科教育背景、侨生的学习兴趣、土力学的学科特点、土力学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等角度,分析了在土木工程专业侨生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华侨大学为例,结合该校侨生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提出一套适合侨生的土力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关
期刊
摘要:房地产作为一项重要资产,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教育是推动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房地产教育经验有助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房地产人才。文章立足于澳大利亚房地产教育,研究其房地产教育的特色,结合中国当前房地产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中国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澳大利亚;API;大学;房地产教育;课程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收稿日期:2013-01-15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2YJC710026)“高校师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10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35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10年度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专项项目(CDJSK100037)“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证研究”;高教马克思主义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