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是随机的,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契机,才能创造高效课堂,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动态信息 捕捉 整合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2-01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真实自然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或生生的有效互动,这种动态生成是随机不可预见的,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教学资源。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这种不确定的动态信息,创造高效课堂,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六年级语文为例谈谈着眼点:
一、捕捉学生的“已知”和“不知”。
这种的“知”与“不知”可以通过课前检查预习情况,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来实现,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说出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已知”和“不知”,寻找教学新知识的“落脚点”,并沿着这个“点”推动教学环节的进行。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沿用这样一个习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查预习,交流已知信息和质疑未知信息,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起点,从而确定教学的着眼点进行有效教学。如我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在交流已知信息时,学生由浅入深交流了生字的认读、组词,“卓有成效、人声鼎沸”等词语的理解运用,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课文的主要内容等。在质疑未知信息时,学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物理专用词语,如:放射性元素镭,天然放射性,人工放射性等。还提出重点句子的理解: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及对课文题目进行了质疑:“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什么样的魅力,百年指什么?”有了这些信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便集中在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品质,从而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这样教学既集中、重点突出、省时高效,而又灵活便于操作,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种 “知”与“不知”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上下大功夫,下狠功夫。
二、捕捉学生的“疑问” 和“ 错误”。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多质疑并善于捕捉这些疑问。有意识的质疑是我们在教学中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目的是深层地了解学生头脑中具备的最初资料,并把握哪些可以作为新知识教学的营养剂,以便通过释疑来推动课堂教学。如:在教学《桃花心木》这课时,学生质疑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1)老人的一番话为什么使“我”非常感动?(2)最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而桃花心木为什么也不再枯萎了?(3)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教学中我仅仅抓住这些疑问,让学生合作探究,在释疑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环节的发展,最后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表面上写如何种树,实际上告诉我们育人的道理,尤其是年轻人不要娇惯成温室里的花草,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
捕捉“差错”的意义在于让师生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主动接受和掌握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新信息。我们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对待生活中的垃圾颇为相似,认为垃圾就是废物,必先摒弃而后快,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垃圾只有放错了的资源。在课堂上尤其是在讲大型公开课时,我们惧怕学生的错误,怕课堂不能按自己的预设而来,出差子,殊不知学生的错误,是最真实的、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它是一面镜子,以错误为镜子,可知学生的不足与缺陷,发现教学的得失,从改变教学策略,及时弥补过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捕捉学生的“创见”和“意外”。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是开放的,问题的答案也是多元的。对于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谈看法,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课程下的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经常会有与课前设计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如何随机调控,化意外为精彩,就成了一门学问。我在教课文《顶碗少年》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评价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成功吗?在自由讨论后,让我出乎意料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并不精彩,是失败的表演,他们的言辞也是有理有据:(1)少年的前两次表演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碗都掉下来了。(2)从观众反应来看,观众中有人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也附和起来。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应该是一次就成功而不是第三次。在我的预设中,两种观点应是平分秋色的,甚至是认为成功的、精彩的表演居多,这样才符合文本的初衷意图。
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表演的表面上,心里压根儿没有被少年败不馁的精神所触动,怎么办?此时我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及有理有据的阐述都给予了肯定,然后适时地从表演过程和表演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引导。(1)从表演过程来看,如此隆重的场合两次失败,并不算精彩、成功,但从少年表演中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敢于拼博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他第三次表演的成功。(2)如果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成功了,观众欣赏到的只是一次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有了两次失败后的第三次表演,观众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 的杂技表演,而且从少年身上感受到了敢于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一场没有失误的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看过表演的观众,都时常会想起那位少年的那次演出,因为他们或许从中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遇到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此时,学生才真正从心里认可了少年表演的精彩,对少年有了原本就该有的尊重和敬佩。
这些“意外”正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催化剂,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思维步入正轨,为课堂教学增添一抹色彩。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动态信息 捕捉 整合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72-01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进行,真实自然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或生生的有效互动,这种动态生成是随机不可预见的,往往潜藏着巨大的教学资源。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捕捉学生这种不确定的动态信息,创造高效课堂,取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以六年级语文为例谈谈着眼点:
一、捕捉学生的“已知”和“不知”。
这种的“知”与“不知”可以通过课前检查预习情况,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师生对话来实现,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胆说出已经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已知”和“不知”,寻找教学新知识的“落脚点”,并沿着这个“点”推动教学环节的进行。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沿用这样一个习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查预习,交流已知信息和质疑未知信息,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的起点,从而确定教学的着眼点进行有效教学。如我在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在交流已知信息时,学生由浅入深交流了生字的认读、组词,“卓有成效、人声鼎沸”等词语的理解运用,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课文的主要内容等。在质疑未知信息时,学生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物理专用词语,如:放射性元素镭,天然放射性,人工放射性等。还提出重点句子的理解:如:“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及对课文题目进行了质疑:“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能跨越百年,什么样的魅力,百年指什么?”有了这些信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便集中在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品质,从而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这样教学既集中、重点突出、省时高效,而又灵活便于操作,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种 “知”与“不知”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上下大功夫,下狠功夫。
二、捕捉学生的“疑问” 和“ 错误”。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多质疑并善于捕捉这些疑问。有意识的质疑是我们在教学中较常用且有效的方法,目的是深层地了解学生头脑中具备的最初资料,并把握哪些可以作为新知识教学的营养剂,以便通过释疑来推动课堂教学。如:在教学《桃花心木》这课时,学生质疑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1)老人的一番话为什么使“我”非常感动?(2)最后种树的人不再来了,而桃花心木为什么也不再枯萎了?(3)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教学中我仅仅抓住这些疑问,让学生合作探究,在释疑的过程中推动教学环节的发展,最后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是水到渠成的。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表面上写如何种树,实际上告诉我们育人的道理,尤其是年轻人不要娇惯成温室里的花草,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
捕捉“差错”的意义在于让师生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主动接受和掌握课堂教学中所传授的新信息。我们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对待生活中的垃圾颇为相似,认为垃圾就是废物,必先摒弃而后快,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垃圾只有放错了的资源。在课堂上尤其是在讲大型公开课时,我们惧怕学生的错误,怕课堂不能按自己的预设而来,出差子,殊不知学生的错误,是最真实的、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它是一面镜子,以错误为镜子,可知学生的不足与缺陷,发现教学的得失,从改变教学策略,及时弥补过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捕捉学生的“创见”和“意外”。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堂是开放的,问题的答案也是多元的。对于一个问题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谈看法,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新课程下的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经常会有与课前设计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如何随机调控,化意外为精彩,就成了一门学问。我在教课文《顶碗少年》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评价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成功吗?在自由讨论后,让我出乎意料是大部分同学认为并不精彩,是失败的表演,他们的言辞也是有理有据:(1)少年的前两次表演由于没有把握好平衡,碗都掉下来了。(2)从观众反应来看,观众中有人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也附和起来。真正精彩、成功的表演,应该是一次就成功而不是第三次。在我的预设中,两种观点应是平分秋色的,甚至是认为成功的、精彩的表演居多,这样才符合文本的初衷意图。
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表演的表面上,心里压根儿没有被少年败不馁的精神所触动,怎么办?此时我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及有理有据的阐述都给予了肯定,然后适时地从表演过程和表演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引导。(1)从表演过程来看,如此隆重的场合两次失败,并不算精彩、成功,但从少年表演中体现出来的不怕失败,敢于拼博的精神来看,他的表演是十分精彩成功的。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有了他第三次表演的成功。(2)如果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就成功了,观众欣赏到的只是一次成功的杂技表演而已,有了两次失败后的第三次表演,观众不仅看到了“精彩、成功” 的杂技表演,而且从少年身上感受到了敢于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远比看一场没有失误的表演更有意义。每一位看过表演的观众,都时常会想起那位少年的那次演出,因为他们或许从中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遇到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此时,学生才真正从心里认可了少年表演的精彩,对少年有了原本就该有的尊重和敬佩。
这些“意外”正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催化剂,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思维步入正轨,为课堂教学增添一抹色彩。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