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复兴与创新

来源 :歌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8383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赫哲族的传统乐器并不发达,从相关文献和实际生活中可知口弦琴和萨满神鼓是赫哲族仅有的两样常用传统乐器,且口弦琴也濒临消亡。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推动下,赫哲族传统乐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复兴态势。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人的努力,通过对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的口述实录及其所制作乐器形制的描述,窥见赫哲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以及在认同的驱动下对自己民族乐器的复兴与创新、执着与热爱。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乐器;口述实录;复兴与创新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赫哲”一词最早见于《清圣祖实录》卷八载:“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1663年5月)命四姓库尔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学术界称“赫哲族”始于凌纯声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于1957年正式定族称为“赫哲”。
   当下赫哲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街津口赫哲族乡、饶河四排赫哲族乡、抚远等地,人口仅有四五千。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支,无文字,赫哲族通用汉文,会说赫哲语的人已经不多。2018年4月清明节期间,本人来到赫哲族聚居地调查,调查目的是对赫哲族所有音乐品种及相关艺人进行普查,了解赫哲族音乐的现状及变迁,调查期间有幸在抚远结识赫哲族传统乐器制作人尤军并与其进行深入交流。
   一、口述实录
   尤军(尤克勒·军),赫哲族, 1960年4月5日出生,高中毕业。现今是抚远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赫哲族研究会理事抚远分会会长,抚远市赫哲族传统文化开发产业基地主任。尤军大方脸,微胖很富态,谈吐幽默、实在,学识渊博有独到见解,不随波逐流,为人谦逊,话里话外都透着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一)口述实录1
   时间:2018年4月4日下午
   地点:尤军朋友的工作室
   口述者:尤军(赫哲族)
   记录者:李艳双
   尤军口述:我认为,萨满文化是赫哲族文化的中心轴。在早(以前),赫哲族没有什么音乐,萨满那就算音乐,赫哲族音乐在100年以前没有现在成熟,也没有多少音符,尤其是唱萨满神歌时也就三四个音符。我是纯粹的演绎萨满①,赫哲族现在有几个有神儿的,但都不太……我认为懂得多了自然就是萨满了。饶河有一个叫尤雪松的背包来找我,我问他跳萨满之前为什么要射三箭,他说不知道,我告诉他,咱们和汉族一样,都有个故事讲述天上曾经有三个太阳,第一箭没有射到太阳,后两箭才射到太阳,所以在跳萨满前要先射三箭。萨满舞是这几年才出现的词,在早(以前)叫跳萨满,没有“舞”,“舞”的是现在的风格。萨满鼓声有大有小,有紧有慢。此外,我觉得赫哲族文化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这个我跟孙玉森也说过,他也赞同我的观点。首先,演出服饰有问题,这是根与魂的问题,不能什么民族的服装都用。其次,乌日贡大会{1}的会歌也要统一,现在是每一个地方开一次乌日贡大会就会产生一个会歌,都不一样。再次,关于萨满的问题要好好研究,因为这是赫哲族文化的中心轴。再有,赫哲族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正确的判断。例如,赫哲族与汉族文化不同,赫哲语在其通古斯语中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能用汉语来套(用汉语标记赫哲语的发音)赫哲语,如果赫哲老人都离世了,用汉语来套也就成立了,但现在用汉语套的赫哲语与俄罗斯那乃那边都沟通不了,如果用满族语法解释赫哲语就很好解决了,在单词上,赫哲语与满语比较相似。此外,赫哲族讲究韵律,有时候韵押在前边,押后韵的也比较多,可能跟老人说话方式有关系。
   此外,尤军还讲到赫哲族的开江节和大马哈鱼洄游节。他说:“开江节和大马哈鱼洄游节是以前三月三、九月九的延续。三月三时赫哲族祈求、许愿,希望能够获得丰收,到了九月九时,如果丰收了就要还愿,这是一个首尾相接的活动,有三月三就得有九月九,凡事有开头儿就得有结尾。现在的开江节也是要祭祀的,应该在谷雨的前两三天举行,祭祀活动一般是早晨太阳出来时开始,晚上太阳落山后活动结束。温吉尼是萨满祭祀之后,为了庆丰收,开始跳鹿神,有点像汉族的扭秧歌一样,扭到谁家,就得出来几个人跟着一块跳。另外,关于大马哈鱼洄游节,我认为一定不要当成一天的节日过,要当成一个月的节日来过,这期间要吃鱼、加工鱼等多项活动参与进来。为什么要当成一个月的节日来过呢?以前赫哲族没有机船,都是划着船打鱼,白露来时,大马哈鱼也就来了,女人和孩子送丈夫父亲外出打鱼那个场面是非常难受的,我深有体会。女人孩子思念丈夫父亲,丈夫父亲也思念妻子和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大马哈鱼洄游节要在一个月里分出几个主题段落来做,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旅游业,也更凸显赫哲族文化特色。”
   从尤军的口述内容可以看出,尤军共阐述二个问题:
   1. 他作为一个局内人,认为他们的萨满文化是赫哲族文化中心轴,赫哲族一切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萨满文化中得到解释,要深入研究萨满文化。
   2. 关于如何建设赫哲族传统文化,他提出现今赫哲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首先,演出服饰混乱,缺乏本民族特色,要具有本民族特色;其次,乌日贡大会会歌要统一。此外,他提出要坚持本民族的判断而尽量不受他民族影响,并针对如何更好地传承赫哲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关于如何运作大马哈鱼洄游节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讲,尤军提出的如何解决赫哲族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承赫哲语、构建赫哲族节日等,都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如何更好地构建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身份,彰显民族社会地位问题。
   (二)口述实录2
   时间:2018年4月5日全天
   地点:尤军的工作室
   口述者:尤军(赫哲族)
   记录者:李艳双    早上8点多,尤军带我们来到了他的工作室。一进门的右手边靠墙有一个柜子,柜子上摆满了各种乐器,其中口弦琴居多,工作室里还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几根粗细不等的桦树枝干。
   尤军说:“架子上所有的乐器都是我制作的,为了研制这些乐器,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外出学习、寻找资料,终于制作出一批赫哲族民间传统乐器。”话音刚落,尤军便换上了他的民族服装,为我们弹奏他自己常玩的口弦琴。弹奏完毕,尤军说:“口弦琴出不来几个音,所以说不能弹奏太复杂的歌曲,如果加强练习可能会好一点儿。口弦琴发声原理是以口腔为共鸣腔,舌头的前后左右影响音的高低。例如,舌头越是往后音高越低,相反,越往前音高越高,如果舌头快要粘在簧片上就会出现泛音,所以说要想弹好口弦琴就得天天练。我一共制作了20多把口弦琴,前几个制作得不好,主要是我对铜这个材料不清楚,这个铜有点硬,结果就整坏一个。我儿子在青岛给韩国老板打工做过首饰,他说这个东西(制作口弦琴的铜棒)必须加热变红,然后自然凉才能做成想要的形状,我按照我儿子说的尝试着制作,结果就成功了,但是制作口弦琴很费时间,现在赫哲族会制作的人也太少了!”
   尤军口述:据相关文献记载,这个口弦琴是在男女谈情说爱时使用的,口弦琴一弹奏,便互相产生了好感。但据我个人研究发现,口弦琴可能是萨满祭祀时使用的乐器,例如图瓦共和国里的萨满祭祀中就会使用口弦琴。先用口弦琴表现风声、雨声、涛声、水声等,而后开始出现“嘣,嘣”的鼓声,萨满伴随着鼓声(嗒 /嗒 /嗒 /通嗒嗒 / 通嗒嗒/ 通嗒嗒 / 通嗒嗒 / 通 /通 /通/ 通…通嗒嗒)就开始跳了。当神要来的时候,萨满就开始发出“嗬/ 嗬/ 嗬/ 嗬 ”的声音,在这种空旷的意境下,萨满开始围着祭品跳。这说明口弦琴在通古斯地区有一种召唤的意思,我们赫哲族也有这样一个说法,吹鹿箫也有这个召唤的意思。
   尤军口述:鹿箫一般是木制的,也有用牛角制作的,比如那乃的鹿箫就是木制的。在前金时期打仗全用这个东西(鹿箫),这是一个很有气势的东西,先是三声鹿箫号,然后击鼓“哐、哐”。鹿箫越大声音越低沉,鹿箫发出的声音类似于鹿或狍子叫的声音,所以根据它所发出的声音而定名。2017年,我开始研究制作鹿箫,我制作的这个鹿箫是用桦树皮卷成的,再用胶水粘起来。虽然我的“叫叫”(鹿箫)制作过程简单,20多分钟就能制作一个鹿箫,但是要想获得制作鹿箫的材料却不容易,必须得在开春时把桦树皮扒下来做准备,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我还制作了手沙鼓、鱼皮鼓、手铃、手杖等打击类的乐器。手沙鼓、鱼皮鼓和手铃是一套乐器,手沙鼓小一点的声音比较清脆。鱼皮鼓是我根据那乃族人的照片资料制作的,制作鱼皮鼓的主要材料是桦树皮、大马哈鱼皮。演奏时挂在身上用鼓棒敲击即可。我还制作了la、mi音的二弦子,这是用一整块柞木抠出来的,松木板做后背,前面再用鱼皮蒙上,弦是花钱买的二胡弦儿。这个乐器是我在中俄交流时看那乃老头弹奏过的,这个乐器应该也是咱们赫哲族的。
   至于二弦子是不是赫哲族本土的乐器有待考证,不能仅仅依据那乃族人使用二弦就定论这个乐器一定是赫哲族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讲,认同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构建,是主观的赞同与许可,个体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产生归属感,就会与其文化保持一致并积极主动创新自身文化,这是一种社会心理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变迁的本质所在。赫哲族与那乃族人原本是同一民族,互相认同,赫哲族根据那乃族人的传统文化有选择地构建和创新他们现在的文化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二、乐器形制
   (一)口弦琴
   1. 牛骨口弦琴:琴体呈乳白色,牛排骨制成。长约12cm ,琴库宽端上刻有“JY”,是制作者尤军名字的首字母。琴身刻有波浪式的条纹,琴库与琴簧连接方式是在琴库上打孔,再用铜丝铆上。琴簧是钢片制成,9—12cm,琴簧外端呈90度弯曲,琴盒由桦树皮制成,并刻有花纹。
   2. 铜棒制口弦琴:琴整体呈锥子形,长约6.5cm,琴库宽端呈圆环形,簧片是钢片制成,7—9cm,琴簧外端呈90度弯曲,声音清脆明亮。
   3. 铜片制口弦琴:外观呈站立的鸟形,琴库宽端是鸟头,呈圆环型,长约8.8cm ,簧片由钢片制成,8—12cm,琴簧外端呈90度弯曲,琴盒由桦树皮制成。此外,尤军还制作过马头、鱼头形状的口弦琴。
   3. 銅片制近长方形口弦琴:整体近似长方形,长约11.6cm,簧片由钢片制成,8—11cm,琴簧外端呈90度弯曲,琴盒由桦树皮制成。
   (二)鹿箫
   鹿箫,尤军又称其为“叫叫”,由桦树皮制成,长约56cm,内直径2—5cm,箫体刻有花纹装饰,声音类似鹿或狍子的叫声,清脆明亮。
   (三)鱼皮鼓
   鱼皮鼓主要由大马哈鱼皮、桦树皮、松树木等材料制成,属于打击乐器。鼓身由桦树皮围成,鼓面由松树木和大马哈鱼皮构成,鼓槌早年都用柳木棒或柳木板,并在上面包上狍子腿上的皮制作而成,这样的鼓槌比较软不会伤到鼓面,现在主要选用不太硬的泡沫PP板代替,手柄的尾端有吊坠,图7中的鱼型是参照鲤鱼制作而成。
   (四)手沙鼓
   手沙鼓,主要制作材料为桦树皮、松树木、大马哈鱼皮,属于打击乐器。沙锤里面装有小颗粒儿的鹅卵石。手柄30cm,大手沙鼓的直径约9cm,高约12cm,小手沙鼓的直径约7cm,高约5cm。大手沙鼓的声音比较低沉,小手沙鼓的声音更加清脆明亮。
   (五)手铃
   手铃由柳树木、铁丝、铃铛、铜钱、丝绸构成,属于打击乐器。用于手抓的木棒约20cm,半圆形的铁丝上串着6个小铜钟和7个小铜铃,铜钟和铜铃之间用两个铜钱间隔开,共计14个铜钱,手柄的两端用红色和黄色的绸缎装饰,摇晃起来清脆悦耳。
   (六)手杖
   手杖由柳木制成,是赫哲族跳舞时经常使用的乐器,由两根木棒构成,手柄处缠着麻绳,在手杖的下端镶嵌了四个铃铛,手杖上刻有螺旋式的花纹,长约110cm,直径约2.5cm。舞动时敲击地板的声音与铃声交织在一起,既有气势又很神秘。    (七)二弦子
   二弦子(俗称鱼皮二弦子),由柞木、松木板、大马哈鱼皮制成,琴头是站立的小鸟,琴箱是鱼型,琴弦是二胡的弦,能发出la、mi两个音,音量适中,琴身约83 cm。
   以上乐器都是尤军手工制成。口弦琴、手沙鼓、手铃、鱼皮鼓、手杖等制作工艺比较成熟,并且已经应用到实际的演出当中。其中,制作口弦琴的材料在原来以铁、铜为主的基础上又发展到了使用牛骨,口弦琴宽端即手持部分不仅局限于圆环形状,还有鸟头、方形等。手沙鼓、手铃、鱼皮鼓等乐器,充分体现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乐器制作材料的影响,如松树木、柳树木、桦树皮、大马哈鱼皮等,都是赫哲族所生活在北方环境中特有的材料。同时,鱼皮鼓、二弦子的出现以及口弦琴琴头形制和制作材料的多样化,无不体现赫哲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三、调研后的思考
   从已知文献记载和实际生活中可知赫哲族的乐器并不发达,只有口弦琴以及萨满使用的神鼓,并且口弦琴一直是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例如, 2009年版《赫哲族简史》载:“赫哲族的乐器早已散失,流传至今的有萨满用的椭圆形鼓与阿哈玛法用的鼓以及普通人家用的鼓。赫哲族的乐器还有口弦琴,赫哲语称为‘空康吉’或‘空木含给’是用铁丝钢片制成的乐器。赫哲族将其半含在口里以手弹奏,其声悠扬、悲哀。现在能熟练演奏此乐器的人已寥寥无几。”{1}据多年来对赫哲族音乐的持续性研究,此次调研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 。赫哲族传统乐器的复兴与创新,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密切关系:
   (一)“非遗”政策的推行直接影响赫哲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爱,挖掘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大大提高。“非遗”政策下,赫哲族的伊玛堪、嫁令阔、口弦琴、鱼皮画、桦树皮工艺等都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建立了传承人、传习所机制,不仅有效地调动了传承人挖掘、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非传承人的积极参与。
   (二)赫哲族人口仅有几千,无论是语言上的濒临灭绝,还是在血缘上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等因素,使赫哲族多少存在某种小民族生存危机感或心理焦虑,随着文化自信的提高,这种危机感和焦虑转化为赫哲族积极复兴构建民族文化的原生动力。
   (三)乐器的产生与发展、传承与传播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归根结底,乐器制造的背后是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而产生乐器。从尤军的个人背景可以看出,尤军是抚远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赫哲族研究会理事抚远分会会长、抚远市赫哲族传统文化开发产业基地主任。其个人一直视复兴构建民族文化为己任,不辞辛劳,其本质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建构民族身份,彰显民族社会地位的具体体现。
   四、结语
   綜上所述,从某种程度上讲,赫哲族深知本民族人口不多,仅有几千人,并且长期与汉族杂居通婚,民族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统一,故而,一些赫哲族积极发掘复兴、构建创新本民族文化特色以区别于他族。可以说,赫哲族传统乐器的复兴、再现与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赫哲族民族身份的标识。以此类推,赫哲族其他文化的复兴也正是赫哲族构建自己民族文化、标识自己民族身份的具体体现,如伊玛堪的传承与发展、赫哲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赫哲语的抢救与发展等。
  参考文献:
  [1]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 王锐.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俗与音乐[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
  [3] 《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 杨润,李丹丹.赫哲族口弦琴历史与现状分析[J].艺术科技,2016(5).
  [5] 初征.解读赫哲族口弦[J].大众文艺,2012(6).
其他文献
落雨大
期刊
甘宗容(艺名甘露)老师,一九二五年生,壮族人,广西著名声乐教育家,曾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等重要职务。自20世纪60年代扎根广西艺术学院任教以来,她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表演家与声乐教育家,时至今日仍在广西艺术学院教书育人,是当代广西地区最具成就的声乐教育家。   专业老师亦师、亦友、亦家人,是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中最熟悉的人,跟随专业老师引领的步伐,对专业老师教学理念的深刻认识,并对其
期刊
[摘 要]2018年8月24日,李卓群编剧导演的大型民国戏桂剧《破阵曲》于桂林大剧院首演,剧作构思复杂、意蕴丰富、立意深刻,具有丰富的戏剧张力。从“五个男人一台戏”、主副线交织、新旧戏映衬与剧中穿插的音乐等层面探析戏剧张力的多重生成。  [关键词]《破阵曲》;戏剧;张力   2012年到2017年,《惜·姣》《碾玉观音》《春日宴》三部曲和《大宅门》相继上演,京剧界似乎刮了一阵“李卓群旋风”,“
期刊
马若云 回族,一级演员,著名彩调表演艺术家,广西第一代刘三姐舞台剧扮演者,广西红十字金凤凰艺术团团长。1958年参加南宁市群众艺术文艺辅导队,1960年参加广西全区《刘三姐》会演,会演后任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主演赴京汇报演出。担任演员的同时,兼任编剧、导演,创作了大型彩调歌舞剧《花山情祭》、改编桂剧《哑背疯》、编写壮族歌舞剧《达妮》等。  自从与艺术结缘以来,我曾在数个剧种中扮演了数十个不同时代、
期刊
她,1958年参加广西南宁市群众艺术文艺辅导队,从此踏上了艺术人生的道路,迄今为止整整七十年,先后从事过舞台演员、编剧、导演等工作,时光如水,她的心却从未离开过那片舞台。  她,就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彩调表演艺术家,第一代舞台剧《刘三姐》扮演者之一——马若云。在她从事演员工作的生涯中,因为出演大型彩调歌舞剧《刘三姐》而扬名祖国的大江南北。1960年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上京为国庆献礼汇报,从一百个“
期刊
在新时代陽光里歌唱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戏曲“南移”现象较为普遍;京剧是个例外,不易通过移植产生新的戏剧品种。但是,现代京剧可以在尊重京剧创作原则基础上,融入地方戏曲创作元素,进行民族化打造,这种“南移”更具重要性及现实意义。这方面,广西现代京剧《不孤塆》作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不孤塆》;“南移”;现代京剧;民族化   所谓戏曲“南移”,指的是北方及中原一带非南方戏曲剧种,随着历史嬗变及文化传播,向南方地区
期刊
当圣诞节的灯光在大街小巷上闪耀,又有谁记得春节红彤彤的纸灯笼?当人们因为异域的神而欢欣鼓舞,又有多少人记得门神的身影?在文化交融的今天,《小门神》用最现代化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用现代的故事包装传统文化。虽然尚有疏漏,但是《小门神》的出世依然是传统文化动画化的一次突破。那古老的小镇、细密的雨滴、河边响起来的鞭炮、放飞的孔明灯,每次出现都把我们带入回忆的漩涡之中,让我们想起曾经的林林总总。  《小门神
期刊
走過红树林
期刊
[摘 要]广西本土作曲家吕军辉的五首器乐作品:木管三重奏《三道道蓝》、西洋管弦乐《大西北》、民族管弦乐《绿城春语》、西洋管弦作品《玛吉阿米》、民族管弦乐《花容雲裳》首演于第六(2017)、七届(2018)“中国—东盟音乐周”。从陕北风格浓郁的《三道道蓝》与《大西北》,到广西地方风韵的《绿城春語》;从大唐盛世的《花容雲裳》,到献给永恒母爱的《玛吉阿米》……当面临传统与现代孰轻孰重的抉择时,吕军辉用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