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语文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推动学习的进程。
  1.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开始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积极评估,鼓励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你有独立的见解”、“老师还没有想出来,你已经想出来了,真了不起!”……这一声声的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文字这一工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怎样让这些简单的文字符号转变为复杂的人文思想呢?笔者认为,只能充分依赖于语言这根“纽带”。一位好教师可以通过深厚的语言底蕴唤醒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可以通过灵动的语言表达润泽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可以通过高超的语言智慧影响孩子一生。所以,课堂教学语言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语言规范严谨   语文教学对孩子们学习、运用语言都有很强的示范性,所以老师
在近十年的教学中,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是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造成的,致使学生越学越难,厌烦作文的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要克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就必须构建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实施新课程以来,我结合自己的学习运用系统
我出生在濑户内海的一座小岛屿上,这个名为小豆岛的地方,有当地知名的企业——农业生产法人、井上诚耕园。而我就是井上家三子中最小的儿子,也是该企业的第三代园主。井上诚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新论述中,就住房问题作了多次重要指示.我们理解最重要的有两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和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明确肯定了住
期刊
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应对国际竞争、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经贸委日前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要把握
七月的上海,正值盛夏时节,世博会精彩正酣。7月26日,另一场科技文化的盛宴——“相约张江”却先行落下帷幕,“相约张江”的最后一个重头戏——“国家高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
近十年来,全国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中介机构也借势发展迅速,日益壮大.但发展中的房地产中介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作为三线城市的房地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笔者认为,与
期刊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要实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就必须落实思想教育的教学任务,而语文学科又不同于思想品德课,需要在教学中巧妙渗透,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