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天地之大美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a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青年艺术家中,书画兼善并对理论有自觉认识的不算多,陈濂波老师算是其中的一位。 陈濂波出生于皖北乡村,受祖父启蒙,小学二年级时即对写毛笔字产生兴趣,且自幼便显示出较高的书法天赋。有一年过春节,伯父让他抄写些春联内容给他,他写完后让堂弟拿过去,伯父看到这些毛笔字,竟不相信这是他写的。到了中学时陈濂波受到席伦君、陈秋萍先生的指导,开始研习唐楷颜、柳和魏碑。在老师的悉心指点下,他进步很快,小小年纪在当地就已小有名气。
  除了老师的教导与启示外,他的书法学习途径主要还是自学。1987年前后,他除了篆书外,其它诸体均有所涉猎,但主攻是楷书、魏碑。为了使自己的书法内涵不断丰富,他对汉隶和墓志又下了一番工夫,同时也临习“二王”一路行草书。
  1991年他到中原求学,时值中原《墨海弄潮》书法展的崛起并在全国产生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书法进步很快,并开始学习了章草、竹木汉简书法。此外,他临习了索靖《月仪帖》《出师颂》、晋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十七帖》等,同时关注民国时期书法大家的作品及其生平事迹,如沈曾植、马一浮、于右任、王世镗、王蘧常、郑涌先等。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更加奔放、消散、舒朗。1993年,他开始参加中国书协的展览,至1996年,短短三年间他前后共入大展六次。这更激发了他的学书自信和兴趣。
  陈濂波在中学时期曾经对中国画一度沉迷,在他练习中国画的同时,又涉猎西画素描、水粉、油画。后来,他考上了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对书画的爱好并未减淡。河南大学百年老校,人文积淀深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反而为他丰富的综合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他坚持书画同步发展,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2004年,陈濂波以导师全票通过考入了北京画院杨延文工作室,成为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杨延文先生的入室弟子,这一经历,对他的艺术影响是巨大的。他在《随安精舍琐语》中写道:“在杨延文先生工作室的学习,我的绘画观念、创作理念、创作手法有了质的提高与飞跃。新的思想新的认识犹如源头活水……” 在北京学习期间,陈濂波开始琢磨宋元明清山水画家的作品,他尤其酷爱明代沈周,清代八大山人、龚贤。他一边临摹,一边深入大山大水写生。他多次深入太行山区、深入黄土高原体验大自然的奇幻变化,去感受西北粗犷雄浑的气象,《黄土高原》《太行家园》系列可为代表。这类作品的视野更加开阔,似乎站在高处观看蓝天白云下的群山壮野的运动,黄土下裸露的石骨,远水的鳞次栉比,白云的状如叠山,小树的横亘如带,如见波翻云涌,如闻山风狂浪,有着更加说不清的神秘感,从这系列作品中如论其艺术渊源,可见远法宋代范宽,近参黄土画派的痕迹,也不乏当代北派画家的启示。近几年以来,陈濂波以《山水清音散我怀》系列为标志,从大西北怀古回到《梦萦家园》画贴近江南生活的幽情美韵,画中的笔墨幽雅变化反映了陈濂波在画境的构筑中,对南秀北雄兼容,形成他既有江南婉约流美又有北方雄浑的山水画意境。
  在当下多如牛毛的画家群中,画山水的越来越多,一部分太接近于写生,缺乏精神方面的寄托,另一部分太注重传统笔墨,缺乏生活的感受。陈濂波从书法、西画转入中国山水画不过十年时间,他的山水画在不断进取中始终保持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遐想,和同辈画家一样,他的山水画自觉地承载了时代巨变和精神漂泊所赋予山水画的使命,从画《梦萦家园》系列开始,升华了自己的艺术感受,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筑造闪耀记忆影像与宁静致远的精神家园。
  中国画讲究以书入画,由于他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所以他在山水画方面进步很快也就不足为奇了。他毕业创作展的两幅大作品《旷野清气》《太行深处有人家》顺利通过。
  陈濂波的山水画最早取法黄宾虹、黄秋园、陈子庄诸家,带有文人山水画意趣。考入北京画院后,导师杨延文强调中西合璧的绘画思想,既注重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强调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提炼,又在用色用彩上、在形式样态上留意对西方艺术的借鉴和化通。这是与他之前的绘画路径并不相似的另一种追求,他努力寻找新路径与自己原有模式相嫁接的契合点,并以一种崭新的作品面目呈现。
  他的作品多描绘西北部黄土高坡和太行山村等,有小景,也有大幅。小幅作品,率真洒脱,纯朴自然;大幅画作,气势雄浑,境界宏大。他的作品具有北派山水的气质,但他同时能兼具南北画风之优长。总之,他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山水语言,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他的作品有情趣、有味道,值得人们喜欢。(编辑/可敬)
其他文献
阿里入股高德后,成从武将不是一个人面对和百度地图的竞争。成从武有两个身份。作为一名高尔夫球爱好者,他希望和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打上一局;可作为高德软件CEO来说,现实让他和太极门徒马云走得更近。  2013年1月的一天,成从武来到杭州,第一次见到马云。“我们早就该见面了”,常见寒暄的背后意味深长:他们可不打算欣赏冬日里的西湖风景,是一个对本地化生活服务生意的美好想象促成了这次的见面。  “地图对于阿里
期刊
从一名普通的脚夫到一个著名的富豪,他和妻子共同创立的“佐川捷运”垄断了整个日本的货运,年营业额超过3万亿日元,名列日本商业第一。他的成功被视为日本战后的一大奇迹,大众传播媒介更将其称为“现代的神话”。  不屈于命运转变  在日本语里,“脚夫”是江户时代传下来的,以送信件、金钱和其他物品为职业的人。虽然在今天,名义上的脚夫制度已经没有了,但是脚夫这种行业还是存在的,只不过换了一种名称而已,那就是运输
期刊
与王石相伴的关键词一直颇为单纯:万科、登山、自律、勤奋。不论企业家的圈子、学术圈还是媒体圈,称赞他的人都远多于批评他的人。  与一直备受争议的任志强不同,在2013年“红烧肉”事件之前,王石只遭遇过两次相对较大的“公关危机”:一次是2007年的“拐点论”事件,另一次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捐款门”事件。  企业家圈子  与王石关系最好的“圈内人”是冯仑,在王石的新书《大道当然》中,冯仑这个名字
期刊
王水福是一个时刻留心身边机会的人。他说自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但他坚持一条基本的战略主线,即坚持“资本多元化、产品专业化”。  王水福喜欢“隐”在杭州北山路新新饭店五楼的西子会所里。天气晴朗的日子,西湖边的梧桐叶会通过一层通透的玻璃映入这座历史悠久的饭店房间。  作为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西子联合”)董事长,王水福喜欢独处,也喜欢与各色人等聊天并从中汲取养分,务必不让自己陷入公司的具体事务
期刊
在洛阳市西南部,八百里伏牛山脉源头,一片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原始森林旅游景区正在向世人展示她的魅力与多姿。这便是嵩县莲花山。  自然与人文资源得天独厚  莲花山位于伏牛山脉东端,因九道山岭形似九朵莲花而得名,是伏牛山腹地重要的原生态森林旅游区。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主峰海拔2200米。莲花山群峰绵延,层峦叠翠,云环雾绕,山水相映,洞幽、林密、竹茂,被誉为原生态旅游度假胜地。被世
期刊
近年来,钟海涛的章草越来越被书坛所关注和熟悉。河南省书协主席宋华平先生评价其章草:“尚古意、化笔法、呈文人志趣。”其以高古大气的章草作为艺术创作载体,以古雅朴茂的笔调,书写卓异才情、深厚学养 ,体现出“以文化书,以书呈文”的书法内涵,在当代章草书家中鹤立而独行。  钟海涛对章草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统研习章草的阶段,这一时期,其对书法的学习,涉猎的面非常广。对汉、魏、六朝碑版中圆
期刊
6年的法律学习,没有换来律所里的西装革履,反而换来了炒勺和围裙,卖米粉的北大硕士生张天一,更看重的是一个不在流水线上生成的人生。  这次他火得如此彻底,这把火从《非你莫属》的演播大厅一直烧到北京环球金融中心地下那间不足40平方米的“伏牛堂”米粉店。这让今年要毕业的24岁北大硕士研究生张天一有些手足无措。  凌晨两点,他安静地守在一锅牛骨汤前,这里面藏着第二天120位食客味觉冒险的全部秘密。6年的法
期刊
站在一个制高点,没有看不清楚的问题。像大师一样,境界到了,不需要给人家交流,就自成一家。做人也好,办企业也好,都要活得明白。不活到这个层次,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企业关键是当家人、决策人的思路和能力  我曾问过很多人,世上上千年的企业有多少?没人答得上来。据我了解,德国和日本上千年的企业最多。这类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很关键,就像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牺牲了很多家人,可以说大爱无疆。
期刊
在过去,快消品公司多是寄希望于通过高强度的广告投放等方式来增加消费者的频次,强化品牌形象。简单说,这种联系更多通过时间节点、空间节点实现,但是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有没有一些新的节点可以挖掘,旧的节点有没有一些翻新的玩法?  “当我把产品卖给你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这是互联网时代特别看重的用户理念,即不仅卖产品,而是通过产品这个媒介,和消费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持续的互动,进
期刊
在“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的原野,注定没有“把猪吹上天”的风口。而有“食神”之称的林国荣,硬是依靠“脚踏实地”,把自己的食品王国做成了上市公司。  61岁的林国荣最近迷上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  一句解说词深深地打动了他——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好些时候,他都觉得影片中那些在田野上耕耘抑或在大山里采摘的人,仿佛就是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