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井冈山”春意闹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本村,闽南的井冈山,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红色地理坐标,闽南革命的摇篮,这是个了解闽南革命非去不可的地方。
  车本村在漳浦县、南靖县、平和县的交界处,这里山高林密,过去,这里道路崎岖难走,交通不便,人们进出村落困难。但是现在,车本村的命运因为红军,因为红色革命而改变。
  如今,四车道的红色旅游公路穿山越岭,经过闽南革命中心村龙岭、山城,直达闽南革命摇篮车本村。
  四车道的公路手抱着高山,脚蹬着峡谷,在陡峭的山间像一条蛇一样穿来穿去。一路的险峻,让人惊撼,我心里不由生出了对红军的敬佩之情,红军竟然能够克服如此的困难,用双脚在偏僻的车本村跟敌人捉迷藏,顽强地成长,艰难地战斗,用穿草鞋的双脚画出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红色版图。
  我们开车沿着红色旅游公路来到了车本村,看到村牌了,那是写着“革命老区车本村”的浅黄色花岗岩石竖碑,中间刻着五角星,字用红漆漆的。
  车来到了一片空阔的广场,旁边写着红军公厕。车停在广场上,我听到了狗叫声,又听到了鸡鸣声。拐过一个弯,车本村那老旧的燕尾雨厝,像一个个精灵,向我们扑过来。这些精灵,一个个在雾天里,披着白纱,凡人仿佛也成了仙人,穿行在雾里,走进了仙境。
  走进村里,经过车本村委会,我们向东来到了红军故居,先是一座二层的雨厝,黑色的木板,黑色的屋瓦,粉白的墙上刷着红字:“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旁边一个柴门,门边挂着一个铜牌,写着几个黑字“闽粤边区苏维埃車本合作社旧址”。
  我一看,不由得怀起旧来。1934年和1935年,由于敌人的不断清剿,红三团在闽南实施合作社形式,群众、地方政府、红军三方出资入股,办起合作社,以货郎担的形式走村串户,流通货物,解决红军的供养问题。车本合作社主要帮助解决红三团部队和闽粤边特委机关的供养问题。不难想象,当时红军和车本村百姓是一家人,他们你买我卖,和和气气。我仿佛听到货郎叮当叮当地摇着铃铛,走村串户地吆喝卖货。
  走过一条小溪,放眼看去,山边有三座房子,成品字排开。前边是一片空阔地,一条小溪向东流去,走过小桥,旁边有个红军井。沿着小溪,再走过一条小桥,我们走进中座,这是一座两层的雨厝,三间四伸手,三间为二层,四伸手为盖瓦平房。八十多年前,这里是闽南革命的中心,是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也是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闽南特委、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机关所在地,这,就是我们要瞻仰的红军圣地,闽南革命的摇篮。
  我走进屋内,大厅中间,挂着中国共产党党旗,党旗左边是毛泽东主席,戴着军帽,右边是红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匾下面摆着一只八仙桌,桌旁摆着两只竹交椅。
  每间屋都布置着红三团革命历史史迹的图片,我从门边一个个地看过去,了解红三团在车本、在漳浦、在闽南大地上的革命活动。
  两张图片吸引了我:邓子恢山城抗收“飞机捐”。毛泽东主席在漳州芝山红楼接见邓子恢和王占春,建议创建闽南小苏区,设立红三团小红军,把红旗插遍闽南。
  邓子恢,是闽南红三团的缔造者,他于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长,并兼任代理土地部长。1931年12月,调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巡视员,指导漳浦、龙溪、云霄、平和等县土地革命,亲临漳浦县山城指导抗收“飞机捐”,领导漳浦革命。他遵从毛泽东主席的嘱托,把闽南红军游击队发展为闽南红军独立第三团,亲任党代表,创建闽南革命根据地。建国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
  一张张图片,记载着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我仿佛置身于革命战争年代。
  参观完“红军之家”,我心中不由得有了种崇敬感,闽南红军太不容易了,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他们自生自长,把闽南革命的烽火烧遍厦漳泉,烧遍了闽粤大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我站在门槛边,望着车本四周的山,那在雾里的山,似乎有话要跟我说,我的思绪随着这山凹,向着山峰飞翔。我想起了闽南红三团的三大事件,一是红三团政委王占春之死;二是车本战役。三是卢胜再创红军,带领红军北上抗日。多年来,我脑子里一直酝酿着这段历史,想把它酿成百年的茅台酒,让它飘香万里。
  王占春,闽南红三团的主心骨,红三团政委。1905年生于漳州龙溪县(龙海)邹塘村,1919年春,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占春深入漳州城组织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活动,开辟了从漳州城至偏僻山区,方圆100余里的红色区域。1931年8月成立闽南红军游击司令部,任司令员,创建革命根据地。1932年4月率部积极配合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城,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曾任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常委。 1932年5月,闽南游击队扩编为闽南红军独立第三团,邓子恢任党代表,王占春任政治委员,与冯翼飞团长率部在闽南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2年6月,在石榴崎溪寨仔村的突围战斗中,为掩护部队突围,他身先士卒,打出缺口,不幸中弹,回到车本村,因伤势过重牺牲了,年仅27岁。
  王占春的牺牲是闽南革命的巨大损失。至今,在漳浦苏区石榴镇的村村落落,一说起红三团,老百姓就会说起王占春的革命故事,虽然过了这么多年,但是,红军在苏区人民的心中依然活着。
  走出“红军之家”,我们来到了红军散骸烈士集中安置处,爬上建在小山上的红军纪念碑。站在高高的陵园里,我仰头看着红军的雕塑,眼前闪过了那惨烈的车本战役。
  车本战役,是将车本村写进中国革命史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给闽南革命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给革命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告诉全党全军指战员,革命过左过右都会给党给红军带来巨大的损失,只有实事求是,贯彻落实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1932年6月23日,国民党第49师师长张贞率领4000人,对靖和浦革命根据地中心区龙岭、山城、车本进行围剿。红三团总指挥蔡协民错误地估计了敌人的兵力,决定利用车本有利地形,与敌人决一死战。
  红军兵分五路,死守苏区。红三团在车本村四周构筑工事,设置三道防线。敌人向车本村压来,只有500多人的红三团,要抵挡4000多敌人的进攻,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战斗,红军战士死守硬拼,但是通往漳浦内过溪的那路防线失守,敌人从平和欧寮攻入车本村。敌人向车本村压过来,三条防线皆被攻破,团长冯翼飞在蛇仔轮岭战斗中壮烈牺牲。红三团战士拼死突围,突围到龙岭村,只剩下100人。四百多个红军,倒在车本的阵地上。
  我想:历史如果有假如,我們给车本战役来个假设,也许四百多个战士不用牺牲,革命蓝图被重新设计,革命形势蒸蒸日上。但是,没有假设,历史就是历史,四百多个抱着革命理想的红军战士,用他们年轻的鲜血保卫了车本村,保卫了闽南革命根据地。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车本的山山水水。红军战士为了人民,为了苍生,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去弘扬啊!
  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红军雕塑。眼前仿佛有无数的红军战士挎着枪走过,有无数在靖和浦根据地战斗过的共产党人走过。他们有邓子恢、卢胜、张长水、王占春、曾志、卢叨、吴庭坚、张太西、李克己、陈容、柯永麟……
  卢胜,我想起了卢胜,想起了“漳浦事件”,那就是红三团一千人在漳浦县运动场被国民党军队全体缴械,之后,被关押在漳浦文庙。当夜,卢胜带领骨干干部潜出漳浦文庙,上了清泉岩红军洞,重新组建红三团,就任团长,在关键时刻拯救了红三团。卢胜就成了闽南红三团的最后一任团长,他把红三团从车本村带到抗日前线,书写了红三团革的命新篇章。我们浏览一下卢胜中将辉煌的历史:
  卢胜,1911年11月5日出生于广东省乐会县(今属海南省琼海市)。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南红三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独立营营长,第四支队支队长、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在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等。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政委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三军政委、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四、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97年9月23日逝于福州。著有《卢胜回忆录》。
  卢胜中将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回到车本,看望当年永远留在车本这地方的战士们,缅怀他们……
  车本村脱掉了农民装束,换上了灰蓝色的红军装,戴上五角星的红军帽,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坚强战士。
  车本村的山山水水,充满了春意,到处树木郁郁葱葱,鲜花盛开。
  在这个红色的旅游圣地,你会看到飘扬的红旗,你会感受到浓浓的红军精神,你会体验到盎然的春意,你会油然而生不想离开的情思。
其他文献
赞歌  不管是路过,还是寻踪,在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口,目光总会被硕大岩石上鲜红的字吸引:“龙江颂歌”。  好奇心很容易就爆棚了:这是怎样史无前例的赞歌呢?居然被高调唱红大江南北,被几十个剧种争相演绎!被周恩来总理指定来招待外宾!让毛泽东主席说出充分肯定的金句:  “这个戏很好,让水,不争水!龙江精神,这是共产主义风格!你们为五亿贫下中农演了一个好戏。我们国家将近六亿人口,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戏还只
期刊
窗外的树木不断向后隐去,十里之外,汽车开始上坡并持续在山谷间盘旋。左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它们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大或小,呈条块状把山脉切割成无数峰峦,并随着汽车的移动变换着它们的样貌。  山路又弯又窄,汽车像蜗牛在爬行,缓慢而费力。道路弯转处,师傅总是不停地按着喇叭,以免与迎面扑下的车辆发生亲密的接触。每次交汇都是精彩的太极表演。“山区的雾说来就来,如果遇上云雾,那真是伸手不见五指,你看不到山,
期刊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红色文化”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传承在民族基因中。追寻红色记忆,回顾红色历史,长泰县坂里乡“知青缘”无疑是绝佳去处。  万绿丛中一抹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相看不厌,久之想念,坂里乡就是其中一个。它是“藏”在长泰县域西北部的“全国环境优美乡”,与华安县、安溪县交界,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这个出尘安逸的小镇,森林覆盖率76%,拥有一望无际干净纯粹的山
期刊
漳浦县石榴镇有一座两进廊式带天井的老宅见证了闽南革命,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创建靖和浦苏区的第一枪,红色烽火熊熊燃起,开始出现新的革命局面,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靖和浦苏区革命根据地。这座老宅,也成为闽南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承载者,成为人们瞻仰革命前辈的地方。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同一天毛泽东在漳州芝山红楼接见邓子恢、王占春,听取关于闽南革命斗争情况汇报。毛泽东强调
期刊
羅曼·罗兰的名句:“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你就能发现美就在身边、美就在眼前,美,无处不在。  小城南靖就是个美丽的地方,生于斯长于斯,对这里的一史一迹、一景一区、一山一水、一花一树都生出无限爱意来。我以为我所居住的小城是人间的四月天,她举世闻名,坐拥世遗景点土楼、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水谣、有古韵悠悠的东溪窑、有太极水乡塔
期刊
一  一大片绿地广场,一排排挺拔苍劲的树木,青青的草地上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小花,在草丛中轻舞飞扬,一片绿意盎然的春天景致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眼前。漳州市中山公园,山水交融的布局风格,融合时代发展背景,一直是人们休闲散步的绝佳去处。园内景致独特,植被茂密,是芗城区重要的生态绿化公园。作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象征点,时光已远,而它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岁月,见证了一段段沧桑。  中山公园
期刊
周末的时候,我又一个人到办公室坐着,打开电脑,想着能写点什么。  这是最近常有的生活模式。  现在,我在当地县级报社做一份编辑、记者的工作。每周一、周二负责编排两个A3大小的历史文化版面,周二晚上加班,对报纸所有8个版面的文字进行最后的总校对、定稿,完成每周一期的出版任务。周三到周五,则是不定时的新闻采访,回来要马上写完稿件,在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传播。有时,周末值班采访,从早上到晚上,直到深夜加
期刊
在盛夏,去参观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天气炎热,内心也是热烈的,澎湃着一种激情。尽管来了多次,但有些历史值得一再重温,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曾经来过。  从仰圣山庄大门口右转,行走数十米后左转,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就以小巧别致的姿态出现在眼前,其实纪念馆就在仰圣山庄后面。这是一幢两层的建筑,不大,只有一个门厅两个展室。没有什么花样,纪念馆朴素地存在,布展也是图片、文字和为数不多的一些当年实物,但就是这些东西,
期刊
振成巷不长,振成巷也不宽。  从古城的西门入口进来,振成巷就敞亮地展现在你面前。这条巷在民国时期叫振民巷,20世纪70年代曾被改名红旗路。如果你是个对老建筑感兴趣的游客,又不喜热闹,你来振成巷就对了。  走过游客广场,你便看到了一条幽静的小巷。巷口的老屋门沿低矮,有老者在半掩的门扉后泡茶。巷的尽头就是振成巷32号。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民居,烟炙砖砌成的门边挂着一竖形木牌,黑底上写金色大字“中共福建
期刊
走进石埔村便望见英雄路。一条僻静的乡村小路以“英雄”命名,自有来头——它通向的是“东山战斗纪念馆”。在这里,聚集着东山保卫战中阵亡烈士的墓葬群落。  硝烟散尽,英烈长眠,迄今已六十五年。火红的凤凰木为路引,沿着阶梯拾级而上,东山战斗纪念碑巍然矗立在园区中央,两侧三处墓区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烈士公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一军烈士公墓”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八O团烈士公墓”。四百五十方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