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 华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红色文化”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传承在民族基因中。追寻红色记忆,回顾红色历史,长泰县坂里乡“知青缘”无疑是绝佳去处。
  万绿丛中一抹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地方,相看不厌,久之想念,坂里乡就是其中一个。它是“藏”在长泰县域西北部的“全国环境优美乡”,与华安县、安溪县交界,面积12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这个出尘安逸的小镇,森林覆盖率76%,拥有一望无际干净纯粹的山丘和田野,李花开了,坂里是纯白的;樱花开了,坂里是粉红的;稻子熟了,坂里是金黄的;瓜果熟了,坂里是五彩的……但无论四季如何变幻,坂里都是碧绿的,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坂里都是火红的,因为“知青”这个充满激情和回忆的字眼,给这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绿色坂里怀抱里熠熠发光的一抹红。
  坂里乡是漳州市知青上山下乡的重要聚集地,从1969年开始,前后接收过厦漳泉等周边地区2000多名知青,其中大多数来自漳州芗城区及其他各县市,占当时坂里乡当地人口近1/5。与知青群体的浓厚情谊,促使坂里用自己的方式铭记历史,留住回忆——打造全省唯一以“知青”为主题的文化园。这座知青公园于2009年始建,2012年2月落成。公园坐落在坂里乡政府旁边,依山而建,占地面积170多亩,目前已完成知青博物馆、知青书画馆、知青缘广场、重文阁文化广场及环山休闲步道等景观节点建设。浓烈的知青文化氛围及厚重历史积淀,让“知青缘”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往探访。
  牛车拉来的记忆
  交通不便的年代,坂里人在连绵山谷间,凿出一条步行土路,乡人称为“牛车路”,宽度足够容纳牛车行驶,不少老知青仍能回想起当年是如何沿着“牛车路”走进坂里的。1969年2月,第一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在漳州马肚底体育场开完欢送大会,胸前戴着大红花,肩上扛着锄头扁担,从漳州乘车到浦南,从浦南乘船到华安沙建浦仔脚,上岸后沿着“牛车路”一步步走向坂里,走入大山里未知的农村生活。往后的时间里,知青们赶着牛车,将坂里的粮食、蔬菜运至浦仔脚,装运上船、上火车,经水路、铁路运达漳州、厦门,同时也将其他生产物资购回,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来来回回走的都是这条“牛车路”。多年以后,很多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戏称这段回忆是“牛车拉来的记忆”。
  追寻知青们的脚步,驾车沿着连绵青山一路靠近坂里,到达了知青缘景区,一个清晰而饱满的形象跃然而出。40多年前,一群青年离家奔赴广阔的农村,走过青春年华,走过艰苦凄清,气馁过、奋斗过,用青春许诺,为时代、为国家奉献全部,这里为我们还原了那段红色的时光。
  站在知青缘广场上,环顾四周,“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胸怀朝阳何所惧,敢将青春献人民”,墙壁上的知青年代的标语、口号让人读了热血沸腾。广场四周则林立着几组由坂里老知青们捐建的雕像:
  石雕《明理》位于广场西侧的荷花池,由一黑一白两个半圆结构、两种颜色石头雕刻而成,形成强烈的反差,象征知青历史交给岁月评价,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石雕《跋涉》位于广场北侧,由三块石头组成良岗山形象,山体遍布深浅大小不一的脚印,底下是一只男鞋一只女鞋,象征着知青群体走过漫长道路,在大山中艰苦奋斗的岁月,细看雕像背面的《题记》——
  “公元1969年的春天,我们160名20岁左右的知青从漳州、厦门等地来到群山环绕、不通公路的长泰县坂里公社坂新大队上山下乡。
  我们落户生产队,住土厝石屋,砍柴割茅草,养猪种自留地,和社员一起出工、挣工分。春天,绵绵阴雨中耕地插秧;夏天,炎炎烈日下抢收抢种;秋天,挑着百余斤稻谷,盘跚在良岗山崎岖小路上;冬天,破薄冰修田筑路,迎寒风垦荒造林。时历“批林批孔”“揭批四人帮”等运动。
  夜以继昼,日月如梭。至1979年,我们陆续离开第二故乡,返城就业、上学……
  悠悠岁月,刻骨铭心。我们曾经艰难跋涉过,孜孜探索过,不懈追求过……
  是以《跋涉》《明理》为纪念。”
  寥寥数语,朴实无华,却概括了一个群体在青葱岁月中的奋斗与磨难,读来不禁有些泪目。
  石雕《孺牛》位于知青缘广场西侧,以两头奋力耕耘的牛和犁具相组合,刚劲有力、奋力向前的姿态象征着知青群体不惧命运多舛、不畏前途险峻,在山乡努力耕耘,不断成长。
  走进广场左侧的知青缘博物馆,犹如进入时光隧道,一下被拉回到那段刻骨铭心的知青生活,青石板、旧蓑衣、犁耙、箩筐、水桶、扁担、打谷机、鼓风柜、旧式房、老瓷碗、票据袖章等知青文物;上山下乡通知书、欢送会、田间劳作、宣传娱乐、夜间学习等,300多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下了当时鲜活的生活,在灯光效果营造下,散发出历史的光芒。经常能看到来参观的老知青,或是三三两两围看照片,热烈交谈,笑语盈盈;或是獨自一人神色肃穆,默立良久,静静凝视。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总能想起美国电影《奇迹男孩》里的台词:“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不是历史的亲历者,大概很难真正体会他们心中的酸甜苦辣,庆幸现在,这个群体最终达成了与时代、与岁月的和解。
  广场右侧是知青书画馆,展出60多幅知青书画作品及30多幅坂里风光照片。老知青们以知青岁月为题材进行了创作,并把书画摄影作品,捐赠给了书画馆,用每一个细腻描摹的笔触、每一个深情回顾的眼神,记录下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参观完两个展馆,沿着山的石台阶步入休闲步道,再沿着呈田螺状的休闲步道盘山而上。步道一边是一大片繁茂的知青林。“知青缘”建设初期,引起了广大知青的情感共鸣,他们自发组织,采购来木棉、香樟、刺桐树、美人树等树种,并义务为园区种植。如今,知青林已绿意盎然,与大片的竹林、小叶紫薇林、杨梅林、桃花林、樱花林、西柚林等相映成趣。一年四季,姹紫嫣红的花海依次绽放,花开成景,花落成诗。
  步道尽头处建有一座重文阁,刚好耸立于田螺状山丘的最顶端,秀丽祥和而又端庄大气,与良岗山遥遥相望,登阁极目远眺,坐看云卷云舒,整个集镇区尽收眼底,一派悠然田园景象。
  坂里乡处处是知青留下的足迹,处处弥漫着知青曾经的气息。他们当中,有人定期回第二故乡,跟当年插队寄居的老房东亲如一家,保持几十年的友谊往来;有人成为了医生,成为前往坂里义诊团队当中固定的一员,默默提供服务;有人为当年插队的村社捐建知青亭,捐献办公用具、家电等,改善村居条件;有人为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提供资金支持,为山乡老年人老有所乐做出贡献;有人积极奔走促成坂里与永漳高速连接线的建设,彻底解决坂里多年来交通不便的难题;有人积极参与“知青缘”建设,献计献策、捐资捐物、义务植树、创作书画摄影作品;有人积极奔走宣传,把“知青缘”景区建设信息和坂里乡每年在这里举办的红酒节传播出去,为坂里打开一扇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知青群体,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回到坂里,触景生情,满满是青春的回忆。当时年轻的他们,是怎样在偏僻的山乡里艰难奋斗?夏季冒着高温烈日抢收抢种,冬季开山造林种果修路,在广袤的山地间建设阳泉林场、竹仔山林场,平整“加老洋”“西岩片”耕地,开通岩坂公路、正高公路、阳泉公路、坪顶公路……当时年轻的他们,是怎样真正融入了坂里的山山水水?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第一次挑起扁担、第一次抡起锄头、第一次弯腰插秧、第一次收获庄稼、第一次执起教鞭、第一次进行科研、第一次背起药箱……当时年轻的他们,是怎样保持苦中作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们的欢乐无可比拟,田间放歌、地头舞蹈、劳作竞赛、喜悦丰收及后来悄悄萌生的朦胧爱情……当时年轻的他们,其实大都还只是稚嫩的学生娃!
  “上山下乡”改变了知青群体的人生轨迹,是一个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或许,这正是“知青缘”适合作为一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原因吧,我们透过这样一个媒介,给两代人的思维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给两代人的情感一根互相渗透感染的纽带。这样直观的冲击、碰撞,远比我们从安安静静的课本、从平铺直述的语言当中,努力去遥想那个年代,要生动得多!
  据说未来知青缘景区还将增建知青餐厅、知青茶庄、知青农场,让游客能够更深入、直接地体验知青生活,不禁很是向往,等不及想要规划再次探访。除了知青缘景区之外,坂里乡还散落着十多处保存较为完好的知青点,那些珍贵的记忆,想必会成为未来规划里重要的一环。
  给历史打个电话
  参观完知青缘景区,内心久久未能平静,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写:“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那一代人的青春,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生活是缓慢受锤炼的过程。带着感慨,与几位老知青交谈,仿佛跟历史通了一次电话,深受教育,隐去他们的姓名,我只想把这些感人的话语记录下来。
  知青甲说:“我们是时代的勇者,我们昂着头,直面了磨难,所有貌似不可逾越的困难,都是为了淘汰掉懦夫,仅此而已。”
  知青乙說:“我不想过早评价那段历史,考验、困扰和痛苦不可否认,但青春无悔和卓绝奋斗也同样不容忽视,值得铭记。遭遇过的快乐和痛苦在时过境迁后,它们都将是时间的礼物。”
  真是一个让人敬佩的群体,他们并没有在艰辛中迷失方向、茫然无措,反而收获了对生命的真实感动和对国家、对社会的理性思考。经过那些年的积累和准备,知青一代中的很多人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史为鉴,看到不合时宜的现实,更应该看到奋斗不息的影子,这才是知青缘景区作为红色文化承载地的全部内涵。惟愿它存在久一点,以历史的光芒,照亮温暖的日子。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我调离闽南日报社,主编《南方》杂志(即现在的《闽南风》),殚精竭虑地想搞点好看的文章,在与友人们聊天中,多次听到了市公安局芗城分局“110”报警服务台的故事,语气赞叹钦佩,还有点神化。说者无心,听者可有意,这个老百姓关注的群体立刻进入视野。与市公安局政治处联系后,组织了采访。为了印证传说中的故事,我同采访人连续三个晚上与接警的干警一起奔赴现场,亲眼目睹了年轻的干警如何处理那些突
期刊
打开漳州地图,在平和县南胜镇、文峰镇与龙海县程溪镇、漳浦县石榴镇三县交界的连绵深山密林之中,有一个村名叫欧寮,而在它的周围,还有邦寮山、外寮、中寮尖等带有“寮”字地名的村庄。“寮”说文解字有小屋、小窗,而在闽南一带还有小村庄的意思。可见,在欧寮周边这些带寮的村庄零散分布、人口密度不大,应该说,是一个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民风淳朴,又不会引起过多关注的地方。恰恰是这样一个偏僻、不起眼的山旮旯
期刊
几年前,在广州遇见一个曾经囊中羞涩的朋友,他告诉我,这几年做生意赚了钱,在城里买房买车,银行还存着七位数。他招待我时岀手阔绰、毫不吝啬。  那一刻,我的心灵被唤醒,仿佛有种声音在不停地告示我:“你为什么不去做点生意?也许你就是这方面的天才。”为此,我兴奋了很久,仿佛自己将会慢慢步入大款的行列。于是,我辞去广州的工作,回乡和邻村几个熟人合伙批发沙糖桔。  两个伙计在广西负责收购,我和同伙阿钦押运到哈
期刊
因诗意而钟情  来到南胜镇,沿着长长的水泥国道行走,走过镇政府,随即就来到我们校园的外圍墙。在围墙的转角处一拐,这时你会发现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意境在这里出现了,不过更符合这里景象的描述应是:缘路行,忽逢桃花林,夹道数十步,中有海棠,芳草鲜美。走进了校园,这里的桃树更是随处可见,春天一到,粉嫩嫣红就妖妖灼灼地缀满枝头。其实一直都不太喜欢过于妖
期刊
漫游全国许多城市,常见导游绘声绘色宣传本地红色旅游,并引以为豪。由于人杰显示了地灵,对于观光的游客自有一番吸引力。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中国人民在近现代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革命老区经
期刊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红军直下龙岩之后,去了哪?  “玉在山而草木润。”因出紫芝草而得名的芝山,人文荟萃,钟灵毓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有一脉相传流传至今的漳州文脉,也蕴藏着丰饶的红色宝藏。从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胜利西路拐进园林式的芝山大院,闯入你眼帘的有满目的绿,也有耀眼的红。五月,木棉树盛开如火炬的英雄花已经谢了,花开如火焰的火焰木却开得正旺
期刊
党的97岁诞辰前夕,在举国上下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浓烈气氛中,我再次走进东山岛谷文昌纪念园,瞻仰被习总书记多次评价和赞扬的谷文昌。坐上小车,从东山岛县城沿西陈公路,约摸15分钟,就到了所在地赤山林场。沿途两侧,触目皆是绿树鲜花,就连昔年风沙弥漫,仿佛千顷白晒埕的“白埕村”,也是一派绿树森森、绿色茵茵的田园风光。在将近8公里处的山只村,车子向左开进了一个绿色世界,浓郁苍翠的木麻黄树,遮天
期刊
故乡,犹如一根多愁善感的丝线,牵扯着我魂牵梦萦;故乡,仿佛一盘无绪的麻苎搅得我心慌意乱;故乡,酷似一坛陈年醪醴,把我醉得稀里糊涂。  多少年过去了,那条潮落潮起的海港,那艘橹声欸乃的舢舨船、那箱飘动在海湾里的渔排、那条摇头摆尾的黄瓜鱼、那个富有爱情传奇故事的后舍滩、那口源远流长的古井,还有祖母、舅舅、表叔,我的童年伙伴、同学和朋友,这些,仿佛罗源湾里澎湃而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漩涡,让我难以走出对故乡
期刊
赞歌  不管是路过,还是寻踪,在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口,目光总会被硕大岩石上鲜红的字吸引:“龙江颂歌”。  好奇心很容易就爆棚了:这是怎样史无前例的赞歌呢?居然被高调唱红大江南北,被几十个剧种争相演绎!被周恩来总理指定来招待外宾!让毛泽东主席说出充分肯定的金句:  “这个戏很好,让水,不争水!龙江精神,这是共产主义风格!你们为五亿贫下中农演了一个好戏。我们国家将近六亿人口,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戏还只
期刊
窗外的树木不断向后隐去,十里之外,汽车开始上坡并持续在山谷间盘旋。左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它们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大或小,呈条块状把山脉切割成无数峰峦,并随着汽车的移动变换着它们的样貌。  山路又弯又窄,汽车像蜗牛在爬行,缓慢而费力。道路弯转处,师傅总是不停地按着喇叭,以免与迎面扑下的车辆发生亲密的接触。每次交汇都是精彩的太极表演。“山区的雾说来就来,如果遇上云雾,那真是伸手不见五指,你看不到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