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半年,我区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回升;民生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预期向好。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扭转下行,一季度出现拐点后,呈逐月平稳回升态势,经济效益保持较高增长;二是对外贸易恢复强劲,国内贸易逐月递增;三是农牧业生产形势总体看好,产业化经营的支撑作用突出;四是工业生产高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五是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区域协调发展势头良好,生产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不断推进;六是财政收入高速增长,收支平衡盈余丰厚;七是金融更加稳健,信款结构趋向合理;八是对外开放和内引外联取得新的突破;九是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但也必须看到,在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中,受到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难调控的矛盾突出,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正在显现。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扩散,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快速蔓延并加剧,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其实行的量化货币政策,导致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并刺激流动性、导致国际重要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世界范围贸易保护和摩擦明显增多,世界经济颓势和低增长的持续性及债务危机波及我国。从国内看,抵御旱灾和水患能力比较薄弱,实现全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显现,食品价格继猪肉价格后继续攀升,农资价格高位运行,通胀压力仍未明显缓解,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新的问题。从区内看,局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畜牧业受灾和损失严重;输入型价格上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农牧业和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十二五”开局,节能减排的形势不容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出现总体下降;货币政策的趋紧,对金融创新优化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矛盾需要加大力度化解;阶段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与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矛盾没有缓解。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把握好国内国际经济节奏和宏观调控方向,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工作目标、战略举措,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区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民生发展。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控制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出现大的波动
今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区物价逐月走高,增幅不断扩大。1-6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1%,环比显示为逐月攀升,通胀形势严峻。其中,6月份单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创46个月以来新高。在6月份6.5%的涨幅中,食品推动的涨幅近4个百分点,推升价格76.2%。据调查,全区除成品粮、大豆油价格有所下降外,主要食品价格均有所上涨。
工业企业效益总体增长,但结构性亏损显现。截止5月底,全区主要工业行业,利润总额增长54%,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2.06%。亏损及亏损款增加的主要行业为:轻工制造业(食品、饮料、服装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和电力生产供应;一些优势产业(如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受到物价上涨影响,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一些骨干企业生产增长,企业效益却下降。如包头铝业和希望铝业两户重点企业,到目前累计产铝,累计销售各种铝及铝系列产品,同比分别增长17%和32.%。但两户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比上涨38.4%,累计实现利润3.32亿元,同比下降31.96%。
为此,下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控物价、促效益、保收入上。正确处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关系,正确处理物价上涨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把握好控制物价的节奏和力度。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加粮油肉蛋菜的供应,特别是重点商品和重要时段的市场供应,平抑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辅之行政监督措施,解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不完备的问题;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价格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和建立完善城乡低收入者物价补贴应急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承受力。四是抓住企业效益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加大挖潜改造力度,提高企业内生动力,防止因物价回落,企业效益下滑。
二、继续抓好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
上半年,各地区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发展重点,加大投资力度,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也出现了不少重复建设情况,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如PVC行业、高耗能某些行业产能又有所增加。这些情况在经济上行阶段,产能矛盾还不突出,但在经济下行期,特别像多晶硅等产能在国外需求大幅萎缩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会日益加大。不仅导致部分行业、企业开工不足,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还将加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加剧企业亏损和产业间发展失衡。
针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苗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力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只有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才能为经济发展上水平、增后劲、可持续积蓄力量,才能夯实经济持久发展基础。从长远来说,我区所依赖的资源“比较优势”不可能一直持续。如果不高度重视和抓紧解决以资源开发和转化为主的经济结构,结构失衡、环境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就会越变越窄,将来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高。
力促结构调整,关键是有扶有控。一方面依靠发展规划、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扶持科技创新,保障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有效供给,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移。一方面通过调控环境容量和限制重复建设的约束作用,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新上项目必须分类排队,重点放在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上;对现有优势产业项目,着力点放在内生动力的培育上。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节能环保等技术改造,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并逐步杜绝重复建设,推进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同类产业、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兼并重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双百亿工程”推进力度。对园区和大中型企业通过分类指导,使其尽快实现“双百亿工程”目标。
同时,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方向,不能因为要保证经济较快发展而忽视质量和效益,放松结构调整。而管理通胀预期也要注意和调结构紧密结合,使结构的优化为物价稳定提供长久支撑。
三、把节能减排放在经济运行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节能减排任务完成
上半年,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环比增长,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量整体上升。据统计局提供的情况,一季度,全区单位GDP能耗上升0.96%,二季度虽有所好转,但与经济平稳增长和国家的要求仍有差距,成为全国八个单位GDP能耗上升的省市区之一。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5225.9万吨标煤(按当量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3.87%。其中,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83.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1.27%;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5042.3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3.97%。
从行业来看,推高我区综合能耗的行业主要是七大高耗能行业,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的93%左右。在这些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的30%左右,成为拉动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行业。纵观上半年能源消耗,“十二五”开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下半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重点跟踪高耗能行业生产,特别是上述四个行业,要严格按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要求,对企业进行监管和限产整改。研究和制定能源消费总量和排污总量控制法,提高环境污染处罚标准。强化企业治污的主体作用,运用能耗、环保和差别电价等政策,引导企业向节能减排方面投资和约束生产。要抓住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给我区上游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带来新增效益,不失时机地对区内高耗能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力争使高耗能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企业的质量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物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形成新一轮绿色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支持。
四、下大力气抓好新项目建设,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上半年,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下滑,但投资结构趋于合理。1-6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0.14亿元,同比增长22.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在各省区市中排倒数第4位。回落幅度较大的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建设性质看,新建工业重点项目开工仅为60%;续建工业重点项目不足90%;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不足年度计划的30%。从行业看,采矿业完成投资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投资比重上升。这是我区投资结构更趋合理的具体表现。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滑的势头必须尽快扭转。
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列入年内新开工的工业重点项目要逐个进行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问题,要责任到人。二是抓好续建项目资金落实。主要是利用金融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的应争取发行企业债或政府债,解决续建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农牧林水等符合国家信贷支持的产业投资力度,对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项目,应尽快组织开工。四是要做好项目储备,确保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五是在加快河北和辽宁出海通道建设的同时,尽快建设和完善区内与之配套的相关项目建设,使其早日发挥效益。六是探索研究“以资源项目建设,带动民生工程建设的补偿机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五、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投放质量
上半年,随着货币政策趋紧,贷款投放力度减缓,多项贷款增速下降。到6月末,全区贷款余额8861.42亿元,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比去年少增贷款30.3亿元。从获贷企业规模看,截至5月末,大型企业贷款余额2650.69亿元,同比下降2.35%,少增74.03亿元;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469.76亿元,同比少增128.76亿元;小型企业贷款余额1536.37亿元,同比增长68.65%。这是我区中小企业相比沿海地区,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少的直接原因。但银根抽紧给大中型企业生产和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商业银行为保全年收益势必压缩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由此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和建设项目的起动资金需。二是商业银行应对短期资金需求的能力有所下降,对企业发放贷款增加了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营计划的实施。所以,下半年针对企业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要突出抓好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信贷质量。
(一)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节奏,避免大起大落。密切关注及时掌握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二)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一是在贷款规模和投向上实行差异化管理,保证居民生活所需物品的生产销售供应贷款投放;二是担保体系建设降低银行授信风险,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三是规范发展小额贷款组织,鼓励企业直接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渠道融资,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三)调整和优化信贷期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中长期贷款质量,防止下半年信贷政策放松对经济实体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向重点项目倾斜,保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与开工,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六、保收入、促就业,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上半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强劲,特别是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快增长。调查显示,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5元,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月份反馈的情况排在全国第10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55元,同比增长25.3%。从收入构成看,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财产性收入为39.5%;增长较慢的是转移性收入,仅为10.9%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样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低于季节性工资收入。表明我区社会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养老金、物价补贴等政府性保障转移收入分配,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应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扩大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范围。
上半年,我区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供需总体平衡,登记失业率和总体就业及再就业形势好于全国,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需求与岗位空缺比有所下降。市场上以体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以脑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过于求。调整就业结构,扩大脑力为主的服务业岗位,转变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所以,下半年在民生工作方面,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措施,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创造条件让城多居民拥有更多合理的、持续的财政转移性收入;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继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牧区劳动 力转移,提高农牧民工资收入,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把保增长与促就业、保民生与促稳定紧密结构起来,进一步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的同时,引导富裕人员向体力为主的服务业转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三是下大力气化解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历史积累的社会矛盾和应当解决的个人诉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机制建设。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但也必须看到,在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中,受到国际国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难调控的矛盾突出,有些新情况、新问题正在显现。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扩散,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快速蔓延并加剧,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其实行的量化货币政策,导致主权信用评级下降并刺激流动性、导致国际重要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世界范围贸易保护和摩擦明显增多,世界经济颓势和低增长的持续性及债务危机波及我国。从国内看,抵御旱灾和水患能力比较薄弱,实现全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存在不确定因素;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显现,食品价格继猪肉价格后继续攀升,农资价格高位运行,通胀压力仍未明显缓解,经济持续增长面临新的问题。从区内看,局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畜牧业受灾和损失严重;输入型价格上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食品价格上涨推动农牧业和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十二五”开局,节能减排的形势不容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出现总体下降;货币政策的趋紧,对金融创新优化提出新的要求;社会矛盾需要加大力度化解;阶段性、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与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矛盾没有缓解。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把握好国内国际经济节奏和宏观调控方向,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工作目标、战略举措,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区经济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民生发展。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千方百计控制食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效益出现大的波动
今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我区物价逐月走高,增幅不断扩大。1-6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5.1%,环比显示为逐月攀升,通胀形势严峻。其中,6月份单月全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创46个月以来新高。在6月份6.5%的涨幅中,食品推动的涨幅近4个百分点,推升价格76.2%。据调查,全区除成品粮、大豆油价格有所下降外,主要食品价格均有所上涨。
工业企业效益总体增长,但结构性亏损显现。截止5月底,全区主要工业行业,利润总额增长54%,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2.06%。亏损及亏损款增加的主要行业为:轻工制造业(食品、饮料、服装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和电力生产供应;一些优势产业(如机械设备制造业)生产受到物价上涨影响,企业效益开始下滑。一些骨干企业生产增长,企业效益却下降。如包头铝业和希望铝业两户重点企业,到目前累计产铝,累计销售各种铝及铝系列产品,同比分别增长17%和32.%。但两户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比上涨38.4%,累计实现利润3.32亿元,同比下降31.96%。
为此,下半年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控物价、促效益、保收入上。正确处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关系,正确处理物价上涨与农牧民增收的关系,把握好控制物价的节奏和力度。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增加粮油肉蛋菜的供应,特别是重点商品和重要时段的市场供应,平抑食品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辅之行政监督措施,解决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不完备的问题;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价格违规违法行为。三是和建立完善城乡低收入者物价补贴应急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承受力。四是抓住企业效益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加大挖潜改造力度,提高企业内生动力,防止因物价回落,企业效益下滑。
二、继续抓好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
上半年,各地区围绕党委政府经济发展重点,加大投资力度,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也出现了不少重复建设情况,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如PVC行业、高耗能某些行业产能又有所增加。这些情况在经济上行阶段,产能矛盾还不突出,但在经济下行期,特别像多晶硅等产能在国外需求大幅萎缩时,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会日益加大。不仅导致部分行业、企业开工不足,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还将加大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加剧企业亏损和产业间发展失衡。
针对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苗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力促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只有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才能为经济发展上水平、增后劲、可持续积蓄力量,才能夯实经济持久发展基础。从长远来说,我区所依赖的资源“比较优势”不可能一直持续。如果不高度重视和抓紧解决以资源开发和转化为主的经济结构,结构失衡、环境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就会越变越窄,将来要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高。
力促结构调整,关键是有扶有控。一方面依靠发展规划、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扶持科技创新,保障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有效供给,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在区域间有序转移。一方面通过调控环境容量和限制重复建设的约束作用,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扩张,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新上项目必须分类排队,重点放在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上;对现有优势产业项目,着力点放在内生动力的培育上。继续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节能环保等技术改造,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并逐步杜绝重复建设,推进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沿线”经济带同类产业、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和兼并重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双百亿工程”推进力度。对园区和大中型企业通过分类指导,使其尽快实现“双百亿工程”目标。
同时,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方向,不能因为要保证经济较快发展而忽视质量和效益,放松结构调整。而管理通胀预期也要注意和调结构紧密结合,使结构的优化为物价稳定提供长久支撑。
三、把节能减排放在经济运行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节能减排任务完成
上半年,全区综合能源消费量环比增长,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量整体上升。据统计局提供的情况,一季度,全区单位GDP能耗上升0.96%,二季度虽有所好转,但与经济平稳增长和国家的要求仍有差距,成为全国八个单位GDP能耗上升的省市区之一。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5225.9万吨标煤(按当量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3.87%。其中,轻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83.6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1.27%;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5042.3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3.97%。
从行业来看,推高我区综合能耗的行业主要是七大高耗能行业,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的93%左右。在这些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的30%左右,成为拉动工业能耗增长的主要行业。纵观上半年能源消耗,“十二五”开局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下半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重点跟踪高耗能行业生产,特别是上述四个行业,要严格按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要求,对企业进行监管和限产整改。研究和制定能源消费总量和排污总量控制法,提高环境污染处罚标准。强化企业治污的主体作用,运用能耗、环保和差别电价等政策,引导企业向节能减排方面投资和约束生产。要抓住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给我区上游企业和高耗能企业带来新增效益,不失时机地对区内高耗能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力争使高耗能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企业的质量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要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物产业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形成新一轮绿色经济新增长点。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支持。
四、下大力气抓好新项目建设,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上半年,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下滑,但投资结构趋于合理。1-6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0.14亿元,同比增长22.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在各省区市中排倒数第4位。回落幅度较大的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从建设性质看,新建工业重点项目开工仅为60%;续建工业重点项目不足90%;工业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不足年度计划的30%。从行业看,采矿业完成投资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投资比重上升。这是我区投资结构更趋合理的具体表现。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下滑的势头必须尽快扭转。
为此,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对列入年内新开工的工业重点项目要逐个进行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问题,要责任到人。二是抓好续建项目资金落实。主要是利用金融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多的应争取发行企业债或政府债,解决续建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农牧林水等符合国家信贷支持的产业投资力度,对前期工作比较充分的项目,应尽快组织开工。四是要做好项目储备,确保建设项目的持续发展。五是在加快河北和辽宁出海通道建设的同时,尽快建设和完善区内与之配套的相关项目建设,使其早日发挥效益。六是探索研究“以资源项目建设,带动民生工程建设的补偿机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五、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投放质量
上半年,随着货币政策趋紧,贷款投放力度减缓,多项贷款增速下降。到6月末,全区贷款余额8861.42亿元,同比回落2.82个百分点,比去年少增贷款30.3亿元。从获贷企业规模看,截至5月末,大型企业贷款余额2650.69亿元,同比下降2.35%,少增74.03亿元;中型企业贷款余额1469.76亿元,同比少增128.76亿元;小型企业贷款余额1536.37亿元,同比增长68.65%。这是我区中小企业相比沿海地区,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少的直接原因。但银根抽紧给大中型企业生产和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商业银行为保全年收益势必压缩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由此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和建设项目的起动资金需。二是商业银行应对短期资金需求的能力有所下降,对企业发放贷款增加了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经营计划的实施。所以,下半年针对企业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要突出抓好优化信贷结构和提高信贷质量。
(一)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节奏,避免大起大落。密切关注及时掌握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二)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一是在贷款规模和投向上实行差异化管理,保证居民生活所需物品的生产销售供应贷款投放;二是担保体系建设降低银行授信风险,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三是规范发展小额贷款组织,鼓励企业直接从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渠道融资,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三)调整和优化信贷期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一是提高中长期贷款质量,防止下半年信贷政策放松对经济实体造成较大影响。二是向重点项目倾斜,保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与开工,促进经济与金融的协调、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六、保收入、促就业,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
上半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强劲,特别是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有较快增长。调查显示,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5元,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月份反馈的情况排在全国第10位。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4555元,同比增长25.3%。从收入构成看,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财产性收入为39.5%;增长较慢的是转移性收入,仅为10.9%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样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低于季节性工资收入。表明我区社会保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养老金、物价补贴等政府性保障转移收入分配,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同时,应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扩大农牧民工资性收入范围。
上半年,我区就业形势总体向好,供需总体平衡,登记失业率和总体就业及再就业形势好于全国,但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就业需求与岗位空缺比有所下降。市场上以体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以脑力为主的服务人员供过于求。调整就业结构,扩大脑力为主的服务业岗位,转变失业人员就业观念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所以,下半年在民生工作方面,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政策措施,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创造条件让城多居民拥有更多合理的、持续的财政转移性收入;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继续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牧区劳动 力转移,提高农牧民工资收入,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把保增长与促就业、保民生与促稳定紧密结构起来,进一步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加大就业资金投入的同时,引导富裕人员向体力为主的服务业转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三是下大力气化解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着力解决历史积累的社会矛盾和应当解决的个人诉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和机制建设。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