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行业。本文首先阐述了机械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生产组织方式,概括了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说明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5个突出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成本管理理念落后、缺少可行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成本核算手段落后、采购环节控制不规范。最后,针对5个突出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提高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建立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改进核算方法和手段、加强采购管理。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机械制造业现状及生产组织方式
1.行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大而不强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现状,该行业门类齐全,但产能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多数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相对发达工业国家有一定距离。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机械制造逐步向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2.生产组织方式
机械制造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车间主要按工艺布局(例如,生产油压机的企业,生产布局大多分为板焊、喷漆、机加、装配等车间)。机械制造企业大多按订单组织生产,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主。机械类产品规格多,涉及的零部件也多。
从产品生产过程的加工方式来看,机械制造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原材料投产后,在各个步骤进行平行加工,制造成产成品所需的各种零件和部件,再将各生产步骤的零部件组装成为产成品。
二、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内容。
成本规划是对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确定整体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计算是把企业的各种耗费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出机械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控制是为实现企业成本降低或成本改善的目的而实施的活动。业绩评价则是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
三、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永远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内外成本逐年提高,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无论经营规模大小,要想在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重视成本管理。
四、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不少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对成本管控,高层重视,但中下层轻视;甚至有些企业从上到下都不重视,认为成本只是财务部操心的事情,只要按时做出产品交货,员工按时拿到报酬就可以了,在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忽视成本管控。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长期以来,企业领导人大多出身于营销或生产部门,这些企业大多把产值、销量目标作为企业核心工作内容,在精细化管理上比较疏忽,特别是管理者对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企业上下对成本控制都不够关心。
2.成本管理理念不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是关注成本核算(即便这点也没做好),并且把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上,由于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产品成本的大部分,这种狭窄片面的成本管理模式,很难在生产环节挖掘出多大的降耗潜力,而其它如原料采购、销售过程和售后等环节的成本管控也是无法忽视的。
3.缺少可行的成本考核体系
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升高,有合理原因造成的(如人工和社保费用增加),也有不合理原因造成的。不合理的原因通常源于自身管理的问题,那些不合理的原因导致的成本增加往往找不到相应环节的责任人,也就无法采取对应措施。
找不到责任人的原因,往往与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有关。一个企业,应有合适的财务指标来细化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年度经营目标,并以这些指标来考核各部门的管理效果,比如制定合適可行的预算作为企业的行动目标,但很多企业通常只有一个大概的经营目标,笼统规定产值、收入、成本、投资等几个计划数字,并没有进一步制定翔实可靠的行动细化方案,也没有规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哪个部门是否完成成本降低目标、承担什么责任,都没有相应的措施约束,成本超支自然找不到相应的责任人。
4.成本核算手段落后
由于诸多原因(比如对财务不够重视),国内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的简单电算化水平上。机械制造企业涉及的产品批次多、规格多、零部件繁杂,核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有些企业虽然引进ERP系统管理,但其作用更多体现在减轻核算工作量上,对提升成本管理没起到多大帮助。此外,负责把成本基础数据(物料收发存、各种工时等)传递给财务部的其他部门采集数据不够严谨完善,也不够及时,财务部最终核算得出的成本数据比较零散、准确度不够,并且企业核算人员不注重或不擅长成本分析,也就无法就成本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采购控制制度不完善
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这个环节对企业成本影响实在太大,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的成本高企,追根究底是因为企业没有严格、完善的材料采购控制制度,不能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也不能有效预防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导致购进的物料质次价高,从而大大推高了企业产品成本。
五、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改善对策探讨
1.提高企业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
企业应营造成本节约的文化氛围,把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关心成本控制的文化。一是要培养员工的价值取向,员工为企业工作,也是为自己工作,为企业降低成本,也是为自己降低成本,增加自己的福利。二是把成本控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成本控制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三是公司领导层要以身作则,带头重视成本管理,带头节约。 成本控制不是靠企业个别领导、个别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参与。如何发挥每个成本相关者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是企业成本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成本控制不能建立在人人自觉的美好愿望之上,应当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节约成本与控制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利用奖惩的办法将企业被动成本控制转换为全员的主动成本控制。
2.更新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已不是单纯指财务核算上的生产或服务的直接成本加上期间费用的概念,企业成本管理应从“生产成本”扩展到“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是指机械制造企业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所发生的所有支出。产品成本形成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要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应提倡“有效节约运营成本”的理念。“有效”是指成本节约要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兼并重组,发展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精简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也都属于成本节约的范畴。
3.建立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
首先,应依据不同的环节,确定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对象,按照员工的岗位职责,设计出相应的成本目标。其次,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和职能部门、人员的职权范围,将企业内部劃分为若干不同层次的责任实体,形成一个全员参予的控制体系。再次,根据费用的性质及责任实体职责,确定本责任实体的可控成本费用指标。最后,要设置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责任实体落实情况进行奖惩。这样,每个环节,每个责任实体都清楚自身的成本控制责任,有了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4.改进核算方法和手段
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把电算化条件下的事后信息变为实时在线的信息、相对单一的信息变为联结企业各环节、各部门的整合信息。
企业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至少应具备这样的功能:一是能有效控制物料收发存,并能实时查询到产品物资的收发存情况及消耗情况、相关费用的实时统计。二是能及时预警超出定额的成本费用项目,比如及时预警各责任部门的费用是否超出预算。三是方便成本费用项目对比分析(比如实际成本与历史先进成本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或目标成本对比)。 四是方便与其他部门共享,以便各部门能及时了解自身的控制结果,及时进行纠偏。总而言之,这个成本信息处理系统要能及时告知各责任部门成本控制是否偏离目标。
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应该让操作人员觉得不那么复杂难用(特别是对数据录入人员、汇总计算人员及成本分析人员而言),得到的结果应该能让相关部门易于理解,否则这套系统肯定无法让大家维持长久的热情来进行操作,如果大家都觉得不好用,后果就是敷衍应付,导致数据不准确,更谈不上帮助控制成本。
作业成本法相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企业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提升方向,但是这种方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企业的软硬条件都无法保证有效实施。以传统的方法为基础,真正把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也能较好达到目的。
5.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和内部控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预防在采购过程中发生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预算、请购、授权人的批准权限、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同时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进入企业的供应商建档管理,及时掌握各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资信等情况。还要重视加强物资的计划管理,合理采购物资,避免盲目采购和超额采购,有效节约采购成本。
六、结束语
成本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290.
[2]唐耀武.机械制造业成本管理[J].财经界,2015年第20期:106.
[3]张琴.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7年第8期:286.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一、机械制造业现状及生产组织方式
1.行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大而不强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现状,该行业门类齐全,但产能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多数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相对发达工业国家有一定距离。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机械制造逐步向智能化、柔性化、信息化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2.生产组织方式
机械制造属于比较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车间主要按工艺布局(例如,生产油压机的企业,生产布局大多分为板焊、喷漆、机加、装配等车间)。机械制造企业大多按订单组织生产,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为主。机械类产品规格多,涉及的零部件也多。
从产品生产过程的加工方式来看,机械制造企业属于装配式复杂生产:原材料投产后,在各个步骤进行平行加工,制造成产成品所需的各种零件和部件,再将各生产步骤的零部件组装成为产成品。
二、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等内容。
成本规划是对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确定整体思路和总体要求。成本计算是把企业的各种耗费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出机械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控制是为实现企业成本降低或成本改善的目的而实施的活动。业绩评价则是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
三、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成本控制永远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问题。机械制造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内外成本逐年提高,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无论经营规模大小,要想在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重视成本管理。
四、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全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不少企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对成本管控,高层重视,但中下层轻视;甚至有些企业从上到下都不重视,认为成本只是财务部操心的事情,只要按时做出产品交货,员工按时拿到报酬就可以了,在意识上和行动上都忽视成本管控。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管理水平比较落后,长期以来,企业领导人大多出身于营销或生产部门,这些企业大多把产值、销量目标作为企业核心工作内容,在精细化管理上比较疏忽,特别是管理者对成本管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企业上下对成本控制都不够关心。
2.成本管理理念不与时俱进
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传统成本管理主要是关注成本核算(即便这点也没做好),并且把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上,由于产品设计阶段就已经决定了产品成本的大部分,这种狭窄片面的成本管理模式,很难在生产环节挖掘出多大的降耗潜力,而其它如原料采购、销售过程和售后等环节的成本管控也是无法忽视的。
3.缺少可行的成本考核体系
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升高,有合理原因造成的(如人工和社保费用增加),也有不合理原因造成的。不合理的原因通常源于自身管理的问题,那些不合理的原因导致的成本增加往往找不到相应环节的责任人,也就无法采取对应措施。
找不到责任人的原因,往往与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有关。一个企业,应有合适的财务指标来细化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年度经营目标,并以这些指标来考核各部门的管理效果,比如制定合適可行的预算作为企业的行动目标,但很多企业通常只有一个大概的经营目标,笼统规定产值、收入、成本、投资等几个计划数字,并没有进一步制定翔实可靠的行动细化方案,也没有规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这样一来,哪个部门是否完成成本降低目标、承担什么责任,都没有相应的措施约束,成本超支自然找不到相应的责任人。
4.成本核算手段落后
由于诸多原因(比如对财务不够重视),国内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的简单电算化水平上。机械制造企业涉及的产品批次多、规格多、零部件繁杂,核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有些企业虽然引进ERP系统管理,但其作用更多体现在减轻核算工作量上,对提升成本管理没起到多大帮助。此外,负责把成本基础数据(物料收发存、各种工时等)传递给财务部的其他部门采集数据不够严谨完善,也不够及时,财务部最终核算得出的成本数据比较零散、准确度不够,并且企业核算人员不注重或不擅长成本分析,也就无法就成本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采购控制制度不完善
采购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这个环节对企业成本影响实在太大,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的成本高企,追根究底是因为企业没有严格、完善的材料采购控制制度,不能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也不能有效预防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导致购进的物料质次价高,从而大大推高了企业产品成本。
五、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改善对策探讨
1.提高企业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
企业应营造成本节约的文化氛围,把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形成关心成本控制的文化。一是要培养员工的价值取向,员工为企业工作,也是为自己工作,为企业降低成本,也是为自己降低成本,增加自己的福利。二是把成本控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成本控制目标要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三是公司领导层要以身作则,带头重视成本管理,带头节约。 成本控制不是靠企业个别领导、个别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所有相关人员的参与。如何发挥每个成本相关者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是企业成本控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成本控制不能建立在人人自觉的美好愿望之上,应当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节约成本与控制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利用奖惩的办法将企业被动成本控制转换为全员的主动成本控制。
2.更新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已不是单纯指财务核算上的生产或服务的直接成本加上期间费用的概念,企业成本管理应从“生产成本”扩展到“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是指机械制造企业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所发生的所有支出。产品成本形成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要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应提倡“有效节约运营成本”的理念。“有效”是指成本节约要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企业的兼并重组,发展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精简组织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也都属于成本节约的范畴。
3.建立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考核体系
首先,应依据不同的环节,确定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对象,按照员工的岗位职责,设计出相应的成本目标。其次,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和职能部门、人员的职权范围,将企业内部劃分为若干不同层次的责任实体,形成一个全员参予的控制体系。再次,根据费用的性质及责任实体职责,确定本责任实体的可控成本费用指标。最后,要设置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各责任实体落实情况进行奖惩。这样,每个环节,每个责任实体都清楚自身的成本控制责任,有了问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4.改进核算方法和手段
企业要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会计信息生成与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把电算化条件下的事后信息变为实时在线的信息、相对单一的信息变为联结企业各环节、各部门的整合信息。
企业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至少应具备这样的功能:一是能有效控制物料收发存,并能实时查询到产品物资的收发存情况及消耗情况、相关费用的实时统计。二是能及时预警超出定额的成本费用项目,比如及时预警各责任部门的费用是否超出预算。三是方便成本费用项目对比分析(比如实际成本与历史先进成本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或目标成本对比)。 四是方便与其他部门共享,以便各部门能及时了解自身的控制结果,及时进行纠偏。总而言之,这个成本信息处理系统要能及时告知各责任部门成本控制是否偏离目标。
一套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应该让操作人员觉得不那么复杂难用(特别是对数据录入人员、汇总计算人员及成本分析人员而言),得到的结果应该能让相关部门易于理解,否则这套系统肯定无法让大家维持长久的热情来进行操作,如果大家都觉得不好用,后果就是敷衍应付,导致数据不准确,更谈不上帮助控制成本。
作业成本法相对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企业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提升方向,但是这种方法对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企业的软硬条件都无法保证有效实施。以传统的方法为基础,真正把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也能较好达到目的。
5.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和内部控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材料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企业的材料采购活动,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预防在采购过程中发生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规定材料采购的预算、请购、授权人的批准权限、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责任、各种材料采购的规定和方式、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同时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对进入企业的供应商建档管理,及时掌握各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资信等情况。还要重视加强物资的计划管理,合理采购物资,避免盲目采购和超额采购,有效节约采购成本。
六、结束语
成本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高低,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290.
[2]唐耀武.机械制造业成本管理[J].财经界,2015年第20期:106.
[3]张琴.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经济师,2017年第8期: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