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总玩游戏不陪你?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选择了不长大,把自己脆弱的孩童状态一直保持到童年,通过自己的“病态”来吸引“爱心过度”的人。
  经常有女孩子向我抱怨:她好像爱上了一个躯壳,她对那人爱得死去活来,那人却对她无动于衷。你看,他激情澎湃的时刻大多发生在“非人之处”,比如网络,比如酒精作用下,还有卧室……有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离魂症的男人,实在不少。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女孩子爱上一个迷恋网游的男生,她照顾他的起居饮食,甚至他失业了也养着他,她想了很多方法让他振作起来,可是他就像是“烂泥糊不上墙”。
  首先我们要确认的是网游本身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迷恋网游的人。很多人都玩网游,但并未因此影响到生活,所以网游只是一个“药引子”而已。
  那么为什么网游对这个男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以至于让他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活,不惜牺牲掉现实感,牺牲了自己的自理能力而狂热地迷恋?
  网络游戏充满了打打杀杀,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变得很简单,一切都按照“丛林法则”行事,看谁不爽,就可以立刻手起刀落。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成为“一方豪强”(当然在网络游戏成为一种体育项目的今天,要真正成为“武林高手”还需要一定技巧和天赋)。网络游戏可以给人提供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虚拟世界的日子比现实生活更好过,这就吸引了相当一批现实生活中的失意分子,让他们有了“桃花源”,可以躲避难忍的痛苦。
  那么第二个问题出来了,他们在躲避什么?在心理学角度上,游戏就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倒影,如果这个游戏充满了血腥味,那么在他眼中的现实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他把现实看得比游戏那个恐怖世界还可怕,自然就不愿意回到现实中。
  在心理学的视野中,有一类人会有“成瘾特质”,也就是说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对某种事物产生“瘾症”,比如赌徒、物质滥用者(吸毒者、酒精成瘾)、网络游戏上瘾,等等。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容易进入一个他们创造的虚拟空间,以这个虚拟的现实替代现实生活,试图创造一个壳,然后永久地躲在里面,否认现实的存在。
  如果我们看了茨威格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就会对这种成瘾者的特点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在茨威格这部小说里,一个贵族女子见证了一个赌徒是如何在她面前崩溃的,当她被他的脆弱所打动,并资助他一笔钱以后,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他拿着可以自救新生的钱重新回到了赌台前……
  那么这样的人,为何对某些女人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这首先要从这些具有成瘾特质的人说起。一般而言,具有成瘾特质的人,往往会有一种“病态美学”,也就是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将他们种种脆弱、崩溃以及无助公之于众,而毫无顾忌,他们甚至以自己的病态为食,供他们顾影自怜,反复把玩。
  或者说,他们这样公然兜售他们的可怜和软弱,就像是《怪物史莱克》里面那只大眼睛的猫侠盗一样,一旦它用那双孩童般清澈而无辜的眼神看着你的时候,往往会有一批女人被打动。这些女人往往是母爱过重乃至泛滥的,她们随时准备投入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救赎运动”。更何况,这些“脆弱”的小灵魂们,往往因为长期浸泡在诗意的“病态”中,往往因为敏感而很有才华和天分,有着让人赞叹的创造力和感染力。
  他们具有一种很强的“穿越能力”,这种穿越能力来自他们的边界的透明感,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他们选择了不长大,让自己脆弱的孩童状态一直保持到成年,一个孩子是最没有边界感的。所谓边界感就是指一个人是否有自己的原则和自我感,一个处于童年早期的孩子,比如3到5岁的孩子,他们是很难有边界意识的,他们的人生主要任务是发展依附关系和安全感,而不是从依附中走出来。但可惜的是,似乎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了这个时期就时针停止了。他们为什么会将自己一直保持在孩童的没有自我的状态呢?
  让我们假想一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在一个母爱甚重的环境下长大,他发现自己努力成为男子汉的行为并不能得到妈妈的真心喜欢,而只有当他生病的时候,当他流泪的时候,当他脆弱和可怜的时候,妈妈才会对他温柔。于是他是这么定义爱的:爱=脆弱。他从小被训练得具有超级表达脆弱的能力,他的脆弱是被鼓励和支持的,因为妈妈需要有一个小孩子来永远抱着,于是他就选择不再长大,来满足妈妈想要永远抱着孩子,永远能照顾孩子的愿望。
  这样的小孩子,是不愿意进入社会成为成人的,因为他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妈妈或者爸爸的暗示,那就是当他具有独立性乃至成长的时候,他就不能再获得爸爸妈妈的爱。于是他是这么定义爱的:只要我一直当一个脆弱的小孩,我就会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如果我要长大,那么就会没有这样的爱。
  所以这样的孩子一旦到了成人年龄,他们往往会将自毁进行到底,因为他们通过将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而让自己进入熟悉的爱的模式。将自己毁得不成样子,是因为他们只会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爱;所谓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只是寻找一个愿意像他妈妈那样永远用这种让他生病的方式爱他的人而已。
  或者说,他们的情感形态就是“索取者”,索取者在爱情中的姿态就是不断通过自己的“病态”来吸引“爱心过度”的人来咬饵,以此获得他们想要的爱。
其他文献
要论花香,照我看来,在几种既常见也有名的香花里面,玉兰的消散得快,桂花的稍嫌腻了些,鸡蛋花的飘不远,非得鼻子凑近了闻不可。数来数去,还是以茉莉为佳,浓、久、清、远,令人精神一爽。  嵇含在《南方草木状》里说,末利花是胡人从西国移植到南海的,岭南人爱它的芳香,都争着种。曾经奉刘邦之命出使南越(就是当时的广州了)的陆贾说,南越这个地方,五谷没味道,百花也不香(广大南越人民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是不是
期刊
2015年11月19日,在臨沂蒙阴桃墟镇第一书记卢中彬的带领下,《祝你幸福》一行人走进日新月异的桃墟镇。久违的阳光慷慨地照耀着热忱的土地,似乎在向我们炫耀着桃墟镇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  一枚老铃,伴随学子30年  这枚老铃,伴随了蒙阴陡山小学整整30年,多少学子都是听着悠扬的钟声完成学业的。现在的它,成为了一个见证,见证了美丽乡村生机勃勃的成长。  设施齐整的实验室  在很多地方,市级的重点小学也
期刊
晚上9点,地铁里站着几个疲惫的年轻人。一个小伙子讲着电话:“跟你们说了不是加班,北京错峰下班都这个点!我工作不累,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地铁到站,一大拨人挤上车。小伙子有点慌:“就这样嘛,你们照顾好自己……”一边说,一边抱歉地冲旁边的同事笑,好像生怕他们戳穿。  其实,谁会不理解呢?我遇到的大部分年轻“北漂”,都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再苦再累,只字不提,净拣好听的说。有些人是为了
期刊
2015年的年度大事盘点肯定少不了天津大爆炸。当我看到,18岁的消防员在医院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战友拨通母亲的电话说:“妈,爸,我疼,眼睛疼。”当我看到,一个牺牲消防员的母亲趴在消防中队里儿子的床上,将头埋在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里,想闻一闻被子上儿子留下的气息,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我的眼睛也一下子湿润了。  天津大爆炸牵动数千个家庭和众多的生命,带来无数的痛苦和生死别离。米兰·昆德拉有句话:
期刊
睡觉也能玩游戏?  有没有想过,做梦的时候也可以畅玩游戏?《梦游先生》就是这么干的!  游戏开始后,梦游先生会从画面里的某个角落里走出来,然后沿着一定的路线走向屏幕的另外一个角落。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他行进的过程中为他保驾护航,清除一切危险:搬开障碍物,赶跑小动物,撩开电线晾衣绳等。很多道具和机关需要联动生效,而且大多有时效性,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在恰当的时候发动恰当的机关——你需要一双慧眼,第一时间
期刊
半夜响起的电话声,总是意味着不好的消息。果然,叔辈的哑巴大爷去世,这消息来得实在突然。  虽是哑巴,但大爷身体一向健硕,突发脑溢血,就这么没了。等弄清楚诱因,心里唏嘘不已,原来大爷执意要用积攒了一輩子的积蓄,盖一套新房。  大爷一辈子单身,勤勤恳恳从泥土地里刨食,辛辛苦苦才攒下20万,没有子嗣。大家都劝他不必折腾,他却坚持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虽没法表达,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想给两个侄辈的孩子留下点家业
期刊
周末一大早,我家的窗外传来一阵陌生的咕咕声。推窗一看,空调室外机里竟然住了一窝鸽子。老婆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连连高呼,惊醒了喜欢赖床的儿子。儿子睡眼惺忪地过来围观,伸着胖嘟嘟的小指头数给我们看:两个鸽子,两个鸽子蛋。  窗外空调机声隆隆,这么噪的地方竟然住着鸽子真有点意外。大概是天气太冷,这里比较暖和吧。  今天是周末,嫂子带着外甥来我们家玩。一落座,嫂子顺手打开了空调,刚一启动儿子就把它停
期刊
第一题:  济南 张萱  看了这道题目,我真是感慨万千。主人公不仅名字跟我很像,而且命运也相同。主人公家里一定很穷,负担不起大学的费用,但如果不上大学就没法改变命运,所以家里咬牙供着她再读一年。但是主人公有自己的打算,并没有真得去复读,而是假装去了外省,却偷偷在书店打工赚钱。一年后她将再次“落榜”,然后早早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  东营 张丰恺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陪在身边”并不一定真在身边,这
期刊
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突然在微信上对我说,“我把亲戚给打了。”我的第一反应是问,“你被盗号了?”对方说,“没有啊,真事。”  他是那种教养极好的人。能让他忍无可忍的,估计接近某种意义上的罪恶。  原来,他的奶奶一直跟着他们家生活,老人家有5万块钱,让朋友的父亲存到银行,用了他父亲的名字。这事被朋友的大伯知道了,愤愤不平,三番五次来到朋友家,声称他父亲贪了老人的钱,朋友多次劝说无效后气得动了手。  这之
期刊
作者介绍:何立伟,作家、画家。出版有《小城无故事》《天下的小事》等20余部小说及散文集,并出版《失眠的星光》《何立伟漫画与戏语》等10余部文人漫畫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