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记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突然感到,我去扶贫的村寨,那个地处泊湖边的团山村民风少见的淳朴。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雾霾里看鲜花的时代,它悄立湖边,既低头也仰望,甚至远不止于淳朴,而应该是醇朴——醇厚、醇香间夹带着质朴,一种能让我品着甜、含着饴、尝着香的味道,这味道似乎到现在还在我唇齿间激情地荡漾着,是一种美到心尖的感觉。
  我的家乡望江县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在今年脱贫摘帽之列。几十年来,我生活、工作一直都在本土,像许多人一样没有真正离开过家乡,一直没断过奶,靠家乡的山水滋养,心绪随家乡的丘陵山冈起伏着。对,家乡的确到处是丘陵山冈、湖汊塘堰,有顺口溜为证:“黄土冈,丈把高,大水淹来就齐腰;湖里游,沟里滚,日晒三天成火坑。”怕涝、怕旱,是家乡一块厚厚的胎记,真的摸不得,一摸必生痛,真的禁不住敲打,一敲打必伤筋动骨。
  我曾在一篇散文中这样描述过:泊湖横跨皖鄂两省,从安徽望江华阳镇进入长江,应该是长江在此长期形成的一截“盲肠”。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泊湖应该是长江这根脐带上拴着的一个孩子,由长江滋养着、灌溉着,历经两千年仍然未割断。然而实际上,人类生存的过程往往就是挣断脐带的过程。
  春节前夕县里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扶贫队长老胡告诉我,春节前每位帮扶人必须走访慰问其帮扶对象户,了解他们春节期间的生产生活,送去关怀温暖、祝贺祝愿。收到这条消息时,我在外地挂职,但这不是可以例外的理由,老胡嘱咐了我。实际上,涉及扶贫的事,几乎是没有可以例外的理由的──我感到,在深度贫困县里,每个体制内的人都具有这样一个身份、这样一份责任,甚至也不仅是体制内,它@了所有人所有单位,我等全部被装进了这个箩筐中。
  今天是星期天,我早早就起来,与我的对象户通了电话。妻子问我为什么那么高兴,我回答不上来,但我知道,在这方面,我比我的那些对象户还要容易满足。因为他们平时都在外务工,一年之中几乎不回来。连面都见不到,怎么帮扶?这个现实让我们这些帮扶人感到责任和压力都莫名的大。
  仅仅打个电话是帮扶吗?双方经常都在这样地追问。
  特别是汪华中,往年要到腊月二十七八才回到村子,而正月我们还没正式上班,他就奔回到了他的打工地。我常常跟他开玩笑,你这几乎是不给我与你见面的机会呀!
  我看了一下日历,今天是腊月二十二,他居然在家,与我通话的语气居然不像往时那样硬邦邦,而是露出了平时少有的绵柔感。我心里格外高兴。他常年一个人生活,父母早年不在了,一个哥哥已成家立业,不在一起生活。他三十出头,人相当老实,腰板相当结实,性格也相当结实,结实到有些刚硬,可能正因为如此,至今他仍然长年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游荡着,徘徊着,找寻着,既无牵无挂,也有牵有挂。我常常想,三十出头的小伙子,上不用养老,下不用养小,咋就成了贫困户?有一次我曾壮着胆问他,他说他就是贫困户,不行吗。他理直气壮,我当然就理不直、气不壮。与他类似的我的帮扶对象户还有一户,只不过年龄小一些,比我儿子还要小,原来属“五保”对象,这样的情况属贫困户就不用壮着胆子问了。他幼时父亲病重,欠下一笔债走了,母亲改嫁他乡,留下他一人。两间破败的瓦房在我还不认识他时就已经坍塌了,屋基上长满了野草,夏末时,比人还高。在乡村,特别是在贫困的乡村,没人的地方总是会长出这样大片大片的野草,长得让人心慌意乱,大约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古人干脆就叫它荒草了吧。好在他母亲改嫁的地方并不远,他不用去管这些荒草是怎样强行霸占他的屋基的。他曾告诉我,叔叔待他也很好,他每年打工回来都在叔叔家过春节,这让我感到,他的家还在。
  在贫困的农村出生并长大,我对贫困当然熟悉到有自己许多不变的标准。有些标准是让我生痛的,从内心里生出来的痛,就像我的帮扶对象,他们那深一脚浅一脚的身影,总是那么沉重,总是让我想起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想起那时时锁着的愁眉像他们的步子一样舒展不开。是因为承载得太多还是乡村的水泥路太窄?然而乡村实际是天地开阔的,是能跑大车小车的,每一辆都必须经过乡村,在乡村掉头在乡村拐弯。田野里,无论是冬季的麦浪,还是夏季的稻禾,都是那样的朴素与亲和,每看到它們,心会旷远,耳会清爽,眼会澄明,甚至就连眼前道路两旁已然枯萎下去的狗尾巴草,在这个冬日的暖阳中仍能让我感到丝丝洁白的暖流,如果我们将它拔出来,它的根必定仍是鲜活脆嫩的,叫人忍不住对着它深深一嗅,感受那充满生命力的泥土香气。
  记得上次来时,道路两旁还是满田野满山冈的金黄,现在如释重负了,远远望去只见黑黄的稻茬,一个个草垛错落在田埂上,有牛犊缓步,有鸡鸣狗欢,有三五棵灌木青绿在薄薄的冰凌中,给人一种畅爽的感觉。老胡把车停在路边,说,你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咋那么矫情?我又回答不上来。是矫情吗?是,也不是。这个村子虽与我的老家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也有隔河隔岸的不同,“三里不同言,五里不同天”。我虽不与它朝夕相处,但来去之间,鞋帮上免不了沾上了它的泥土,手掌上免不了沾了些它青涩的草香,心自然就有了某种牵挂与期许,人与人,人与村庄……概莫能外,华中、护斌、艳伢……每一个名字都带有了岁月的厚重与纯净。即便不被我们牵着挂着,他们也仍然在他们自己的那个星座上二十四小时地奔波,三百六十日地忙碌,面容生动,笑盈盈的。
  我先是到了护斌叔家,老两口都已年近八十,没有儿女,他曾告诉我,早年抱养过一个女孩,又乖巧又漂亮,刚满十八岁那年打农药,不幸中毒早夭。谈至此,二老脸上短暂的兴奋转为沉重的漠然,是“悲苦”二字无法形容的。时间让他们白发丛生,时间磨灭痛苦,裂痕虽或除去,但磨损也非常之大,像磨刀石一样比原来要低矮了许多。自此老两口相依为命,生活没再起任何波澜。他自己右腿早已经行动不便,到田间地头劳作都要靠电瓶车助力,妻子肺部、腰部都做过手术。村里为他俩办了低保,领了慢性病证。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我每次到他家,他都是笑呵呵地迎接,那种对生活的坦然的确让我心生敬重,当然,这敬重里也有道不明的心酸。
  他养了两头牛、三十只鸡,还种了两亩玉米,获补贴三千元,菜园里有菜,银行里还有下半年的低保补贴没取呢。他如数家珍,我也像听新闻,而这新闻有盐有油有柴火,就是一道上好的土菜,又像刚进他家门时他提着的篮里的那几棵白菜,清淡可人。我注意到,他用的仍是上个世纪常见的菜篮子,而非塑料袋,这道风景在我的家乡仍然普遍。村民们制造的垃圾,他们自己基本能处理百分之六十,比如说厨余的东西可以喂畜禽,比如说果皮、果壳直接就是有机肥,剩下的百分之四十,除化肥、农药外,几乎全是城里人带过去的,又或是过度的包装,或尿不湿塑料瓶之类。   我掰着指头算垃圾账,他则指着篮子里的白菜说,经过霜冻的白菜好吃,又香又脆。这些永远被我们俯视、匍匐在大地上的白菜啊,我们实际需要弯下腰俯下身去才可采摘。而无论经过多少风霜雨雪,它们总是一脸青翠地面对,一心洁白地生长,甚至每遭霜打一次,其味就愈加香脆一分。
  我家园里的菜自己吃,不下肥,不打药。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白菜烧肉吧。没在我家吃过一餐饭,过年了,也该吃一餐。你放心,肉也称回来了,鸡也顺了,鸭也顺了,就在那儿。他用手指着吊在那里的一大串猪肉,足足有一二十斤。我叫村里干部来陪你,我家也不是那样脏呀。我知道老人在用激将法,他比那棵白菜还要善良与洁净。记得有一回,我看见他家茶几上有因农忙而没来得及擦去的尘灰,便拿起抹布想帮着擦一擦,老人一下子激动起来,连连说那不得了,要五雷轰顶了。他把自己压得那么低,把我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看得比什么都矜贵。
  我说不是那意思,护斌叔,我从小就在地里爬,田里滚,我们家也是吃泊湖里的水。你家到我家只隔两个湖汊,很近,说脏,我们一样脏,说干净,您老比我们干净多了。主要是我今天必须见一下汪华中,约好了。
  那你去吧。见我如此,老人不再坚持,告诉我华中在家,刚才去园里摘白菜回来时看见了他。华中这孩子有喜事了。你知道不?我说我不知道,什么喜事呀。他要结婚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难怪今天早上讲话的语气都不一样了。
  从护斌叔家出来,刚走上村中正路,远远就看见华中站在门口喊金哥。一声金哥朴素而真诚,就像他家刚贴上去的大红双喜字。没有了上次见面时胡乱穿着的邋遢,长久围困他的沧桑此时被一身崭新的西服赶走了。
  金哥,真得感谢你,帮我拿到了修房子的钱,你看我这房装得怎么样?华中说的是危房改造资金,他家符合这个条件。我说是村里乡里帮你把资金申请到位的,我真的没帮上什么忙。华中为我倒水时,我注意了一下他家装修一新的三间平房。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房子也爽着,那些家具也爽着,那曾经漏过雨水的地方,现在严丝合缝,只透出喜气,泪痕一样的污迹再没有了,他的媳妇在灶间忙碌着,真是有女人忙碌的地方就有男人安稳的家。他说他和媳妇是去年在一个厂子打工认识的,准备正月初六办个喜酒。到时你一定来喝一杯,要像帮我脱贫一样,帮我撑个面子。
  这顿酒我一定来喝,不请我也要來。我问他去年挣了多少钱。他笑着说,反正我办喜事不用借钱。“滑头”中透着憨厚。他又甜甜地喊着他媳妇,我没听清她的名字,但听清了他叫媳妇把准备好的东西拿给我。
  金哥,这是我俩的一点心意,你一定得收下。我一看是两条中华烟和两瓶酒,一下站了起来,你这是什么意思?他俩也激动起来,一个拉,一个拽。我说,那个危房改造是你应得的,就连乡里村里也不用感谢,更何况是我。我边说边挣脱边往外跑,跑出了门,华中居然追了出来。我严肃起来,华中,我告诉你,你再跟着我,我可翻脸了。见我一脸认真,他愣住了。快回去,媳妇还等你烧饭呢,初六我来喝喜酒。
  车子发动后,我看见华中仍然愣在那里,一动不动,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冬日的阳光下,他一脸莫名的茫然,憨憨的像做错了事,他手中装着中华烟的红方便袋,一晃一晃的,有暖意,也有无邪的深情。
  回来的路上,扶贫队长老胡说,两条中华烟和两瓶酒,可能要花上他们半年的积攒呀!这些村民仍然秉持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信念。而我知道,即便是滴水之恩,实际上我也没有真的给予他们,是他们自己,一步一步地坚毅前行,一锹一锹地铲土培植,一锄一锄地辛勤挖掘,才使他们的温情善良如村庄旁的溪流那样慢慢渗透入脚下这片坚实而贫瘠的土地,这些丘陵山冈是因这良善温厚的灌溉而麦子抽穗,稻花飘香。
  责任编辑:沙爽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心肌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入院治疗的85例心肌病患者。随机法分组后,A组43例采取整体护理,B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B组,A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  (二)方法  B组采取常规护理,即监测生理指标和心电图,进行用药管理和生活指导。A组采取整体护理:  1.健康教育。入院后向
期刊
摘要: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在面对学习生活学习过程中而逐步养成的一种心态,它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成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塑造正确的学习心理。但是,面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的自我成长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带领他们建设正确的学习心理,帮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从正确看待问题、合理解决问题、进行反思交流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对学生进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改革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地注重教学的效率。在当下的很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发现在进行授课时的教学效率都非常的低,且老师要耗费很多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以老师要采用一些有趣生动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期刊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的进步与收获,教师通常会设计很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对应的作用。那么在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是小组合作,由教师布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在学生充分配合的基础上能够带来很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谈一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该如何有效应用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创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式教学  小组合作
期刊
摘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为此部分教师已经从原本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实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和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状态,对于提升学生的素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门需要依靠实验展开的学科,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环节中,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此保证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实验教学;创新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环节,部分教师认
期刊
摘要:英语几乎遍及我们的生活,不仅仅是在国外,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原则,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丰富,学好英语是重中之重;而且国内需要用到英语的地方也有很多,现在,英语几乎是从我们有了记忆,就伴随着我们的一种语言,尤其是现在学生,从小家长就会报各种兴趣班,当然其中也包括英语启蒙班。尽管这样,英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具有挑战的一个学科。面对职高学生,他们的基础更差一点,所以英语也会相对来说也更难一些
期刊
一  五月下旬,我们买了水缸,放在门前木台上。清早,天光亮透了,杏树下却还暗着,树冠浓重的阴影漫过来,水缸的深褐色染上了些薄绿,略微青幽幽的。傍晚夕阳西沉,深褐色里隐藏的火影也逐渐转暗,天地开始沉静下来。水缸身旁有板凳,还有雨靴、草笠,还有小塑料桶,都是因水缸来了,慢慢聚集到一起的。一样事物身后往往跟着另一样事物,有时候是添加,有时是重新归类。变动和秩序,这时都一同进入了夜色。一只孤单的鸟立在缸沿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指老师和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且良好沟通交流的同时,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的理想课堂。现如今各种行业各种领域的学习都需要数学作为基础,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值得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就像一座建筑物打造地基的过程,只有地基建造稳固房子整体才会牢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
期刊
石元依旧,马鞍塘已不在。  2019年4月18日,心血来潮跑了一趟青川。别人开车。又走了江油关—石坎—马公—枫顺路线。去年6月只走到江油境内的枫顺便折回青溪了。这次我们一直向前,过六合、雁门到了石元。  第一次走这段路,江油的山区,还是有一点新奇感。青龙峡的麻柳树在正午时光有一种开阔的寂寞。雁门很熟悉,包括场镇和场镇上方的宝成铁路大桥。相隔三十年(如果不多的几次乘火车经过不算的话),看见的一瞬还是
期刊
村子,一个闽南地区极普通的村子。村子在国道边上,多年前就有一条铁路绕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有外商来投资,上规模的企业给村子注入了现代元素。然而,村子最热闹的地方却与这些无关,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藏在一座庙里。  寺庙很气派,闽南寺庙惯有的龙凤花卉金粉木雕,这里一概都有。屋顶的双龙戏珠浮雕生动耀眼,门头、斗拱、柱础石也都考究。庙里供奉的是古时候的一位将军,陈元光的得力部将辅顺将军,闽南已有多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