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

来源 :教育信息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w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高校创校初期,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照搬别校的问题,新时代,民办高校必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体现了高校的办学能力和发展方向,具有整体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民办高校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十分有必要。结合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实践,讨论实现民办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其他文献
阐述OBE理念的概念、OBE理念与中国画毕业创作之间的关系,论述基于OBE理念的中国画毕业创作指导方法,旨在通过对中国画毕业创作指导方法的分析,梳理OBE理念对中国画毕业创作指导的作用,提出新形势、新观念下中国画毕业创作改革趋势,以期为中国画毕业创作教学指导提供新思路。
通过研究甘农2号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Gannong No.2’)与3种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的最佳混播组分和混播比例,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混播组分,副区为混播比例。试验测定了3个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品种绿箭1号(‘Lvjian No.1’)、绿箭2号(‘Lvjian No.2’)、绿箭431(‘Lvjian 431’)与甘农2号小黑麦在不同混播比例(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举措之一。对于以教学为中心的高等院校来说,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能让自己朝着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的重要措施。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搭建教学资源平台、创建知识学院网络平台和提高工作效率三个方面探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毕业后从事创业和商业经营的比例相对较高。东北石油大学通过对创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创业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融合,在教学中融入企业经营模拟软件,合理设置理论课学时和实践课学时,实现“以学促赛、赛教结合、专创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诚信经营意识和灵活应变的市场反应能力,以期为其他专业和其他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经济新常态是指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强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把握经济新常态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科学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经济新常态,指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就业需求量萎缩、就业结构性矛盾、就业能力新要求等挑战,提出大学生应通过精准进行环境扫描、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能力前置培养等认识、适应、把握就业新常态,从而把握就业新机遇、应对就业新挑战。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面对大学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研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要认识总结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基于此,分析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善建议。
基于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发挥的深化沟通、改善环境、关注个体、整合资源等作用,重点围绕专业化程度、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方式、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动态把握以及网络化结构体系等方面,就辅导员有效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加以探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课堂参与度,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大学生情绪管理这一课程内容为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适度调整,以实现课程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采用线上线下授课的模式,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将教学成果转化为育心育人成果。
随着国家一流课程的推行,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将慕课及翻转课堂应用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慕课的价值,并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虚拟仿真平台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数据技术的应用型实验平台,该平台能够通过人机交互技术来搭建实验模型,并且通过一定的计算机指令操作来实现对模型的设计与研究。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平台建设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及其发展困境,并且重点阐述虚拟仿真实践共享平台多模块的框架内容,来探究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