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应力降特征分析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S波观测记录位移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校正的基础上,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估算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335次ML2.0~5.3地震的应力降,分析了应力降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Δσ≥10.0 MPa的高应力降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的东川、巧家及其以北地区和元谋、武定一带。小江断裂带北段、中段、南段Δσ≥10.0 MPa的地震所占比例分别为10.2%、10.9%和1.6%,据此结合地震活动性分析了该断裂带不同段的强震危险性。结合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得到的震源位置精确定位结果,分析了应力降和震源深度变化情况及其所反映的断层深部延伸和分布情况。
  
  关键词:应力降;中小地震;小江断裂带
  
  中图分类号:P31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1)04-0498-06
  
  
  0引言
  
  小江断裂带作为一条大型活动断裂和强震发生带,是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江断裂带呈近南北走向,全长约400 km,北起巧家,在会泽蒙姑以南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在建水西南交于红河断裂,西支达通海盆地。该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以来断裂表现为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以及两侧地块垂直差异运动(毛玉平,韩新民,2003)。断裂带由多条次级剪切断层和张剪切断层组成,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毛玉平,韩新民,2003)。小江断裂带以地震频度低、强度大著称。1500年至今,小江断裂带曾发生过11次6.0~6.9级地震,3次7.0~7.9级地震,1次8.0级地震(1833年嵩明8.0级地震)。2005年小江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中小地震活动明显增强,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4级以上地震18次,仅2010年8~12月巧家就连续发生了3次4级地震。
  
  钱晓东和秦嘉政(2008)、易桂喜等(2008)根据地震b值分析了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地区未来强震的潜在危险性;闻学泽(1993)进行了小江断裂带的破裂分段与地震潜势概率估计;钱晓东(2010)采用破裂时间法模拟了发生在小江断裂带上的19次主震事件的前兆地震序列能量加速释放过程,并对小江断裂带未来中期6~7级强震的可能危险区进行了预测。
  
  本文利用1999~2010年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小江断裂带及其邻区(23.5~28.5°N,102~104°E)ML≥2.0地震的数字波形记录,估算了该地区335次ML2.0~5.3地震的应力降,分析探讨了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强震危险性的指示意义。
  
  1方法和资料
  
  要想得到震源参数,必须设法区分地震记录中的震源效应、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目前一般采用Atkinson和Mereu(1992)提出的三段几何衰减模型来计算传播路径的影响(黄玉龙等,2003;刘杰等,2003),采用多台、多地震联合反演的Moya方法(Moya et al,2000)计算台站场地响应。本文使用苏有锦等(2006)研究得到的云南地区非弹性衰减Q值关系Q(f)=238.0f 0.388和刘丽芳等(2007)反演的云南区域数字台站场地响应结果。
  
  先在观测谱中扣除传播路径效应、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因素的影响,得到震源位移谱,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震源位移谱进行拟合,得到震源谱参数零频振幅Ω0和拐角频率fc,再根据Brune模型(Brune,1970,1971),利用下列表达式计算地震矩M0、震源半径r和应力降Δσ(Keileis-Borok,1959;Brune,1970)
  M0=4πρv3sΩ0Rθφ,(1)
  r=2.34vs2πfc,(2)
  Δσ=7M016r3.(3)
  式中,ρ为密度,取2.9 g/cm3;vS是S波速度,取3.5 km/s;Rθφ是辐射花样系数,由于没有每次地震的断层面解,所以对水平向的S波取震源球上的平均值为2/5。
  
  地震研究34卷
  第4期
  刘丽芳等: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应力降特征分析
  
  笔者利用S波数据进行分析,对每个记录进行波谱资料处理(刘杰等,2003;苏有锦等,2006)。按照每个地震至少被3个以上台站记录到、每个台至少有3条记录和2倍信噪比的原则,最终挑选并计算得到了335次ML≥2.0地震的应力降,其中2.0~2.9级地震171次,3.0~3.9级地震136次,4.0~4.9级地震23次,5.0~5.3级地震5次,用于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应力降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应力降空间分布特征
  
  应力降是地震瞬间错动时位错面上的应力随变形增长而下降的现象,通过分析研究地震的应力降可以了解地震过程中的构造应力释放水平,从而间接地认识地震发生地区构造背景应力和构造破裂过程。因此,笔者重点分析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
  
  小江断裂带及其邻区335次ML2.0~5.3地震的应力降Δσ计算结果介于0.03~18.25 MPa,应力降平均值为3.69 MPa。其中,应力降Δσ<1.0 MPa的地震60个,占总数的17.9%;1.0 MPa≤Δσ<5.0 MPa的地震191个,占总数的57.0%;5.0 MPa≤Δσ<10.0 MPa的地震60个,占总数的17.9%;Δσ≥10.0 MPa的地震24个,占总数的7.2%(图1)。
  
  图1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应力降Δσ分布比例
  
  Fig.1Proportion of stress drop Δσ in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
  断裂带及邻区中小地震的应力降主要在1.0~10.0 MPa范围内(占总数的74.9%),了应力降的空间分布情况。由图2可见,Δσ≥10.0 MPa(高应力降)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的东川、巧家及其以北地区和元谋、武定一带。
  
  小江断裂带沿南北走向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自巧家经蒙姑到东川小江村,呈单一结构;中段自东川小江村分成东、西两支,往南分别经寻甸到宜良、嵩明到阳宗海,两支相距12~16 km;南段自宜良、阳宗海往南,东、西两支断裂各分成2~4条分支平行发育或斜裂交叉,宏观上呈辫状(皇甫岗等,2010)。
  
  进一步对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北、中、南三段的应力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北段(东川以北区域)98次ML2.0~5.3地震中,应力降Δσ<1.0 MPa的地震8次,占总数的8.2%;1.0 MPa≤Δσ<5.0 MPa的地震58次,占总数的59.2%;5.0 MP≤Δσ<10.0 MPa的地震22次,占总数的22.4%;Δσ≥10.0 MPa的地震10次,占总数的10.2%。中段(东川—宜良区域)110次ML2.0~4.6地震中,应力降Δσ<1.0 MPa的地震19次,占总数的17.3%;1.0 MPa≤Δσ<5.0 MPa的地震53次,占总数的48.2%;5.0 MPa≤Δσ<10.0 MPa的地震26次,占总数的23.6%;Δσ≥10.0 MPa的地震12次,占总数的10.9%。南段(宜良—建水区域)127次ML2.0~5.2地震中,应力降Δσ<1.0 MPa的地震33次,占总数的26.0%;1.0 MPa≤Δσ<5.0 MPa的地震80次,占总数的63.0%;5.0 MPa≤Δσ<10.0 MPa的地
  
  图2小江断裂带及邻区中小地震应力降Δσ空间分布
  
  Fig.2Distribution of stress drop Δσ of moderate-
  
  and smallearthquakes in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
  震12次,占总数的9.4%;Δσ≥10.0 MPa的地震2次,占总数的1.6%。图3给出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北、中、南三段应力降的分布情况。总体而言,在同等震级范围内,南段Δσ<5.0 MPa的地震所占比例达89%,明显高于北段(67.4%)和中段(65.5%)的地震所占比例。北段、中段、南段Δσ≥10.0 MPa(高应力降)的地震所占比例分别为10.2%、10.9%和1.6%。
  
  中段Δσ≥10.0 MPa的地震主要分布在武定至元谋一带,构造上与汤郎—易门断裂和元谋—绿汁江断裂相关,该区及附近地区自1999年以来中强地震频发,6级地震多达5次。而且Δσ≥10.0 MPa的地震与该区及附近地区的中强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如2000年8月21日武定5.1级地震的3次3级余震的应力降值分别达16.45、15.78和14.52 MPa;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6.1级地震前,3级地震的应力降值最高达12.69 MPa。
  
  北段Δσ≥10.0 MPa的地震有两个方面特点:一是5级地震的应力降偏高。1999年以来小江断裂带北段共发生4组6次5级地震,最大震级为5.3级,2003年11月15日鲁甸5.0级地震和2005年8月5日会泽5.3级地震,应力降分别为18.25 MPa和15.35 MPa;二是高应力降的中小地震对5级地震的指示意义不明显,6次5级地震发生前的3个月,出现明显的高应力降的震例仅占1组2次。图4给出了小江断裂带北段的应力降时间进程曲线。由图4可见,Δσ≥10.0 MPa的地震共9次(含2次5级高应力降地震),其中仅有1次高应力降的3级地震后3个月内对应发生了5级地震,即2006年7月17日大关3.6级地震应力降达10.65 MPa,随后的4天和1.2个月对应发生了7月22日盐津5.1级地震和8月25日盐津5.1级地震。据此笔者认为,小江断裂带北段高应力降地震比例偏高,可能反映了该区的高应力背景。张天中等(2000)和秦嘉政等(2005)认为,地震前的震源应力背景越高,地震的应力降越大。从目前的地震活动背景来看,小江断裂带自1966年东川6.5、6.2级地震至今已有44年未发生6级以上强震。笔者计算所得的高应力降地区与张世民和谢富仁(2001)根据鲜水河—小江断裂强震区的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特征和闻学泽等利用历史地震破裂空
  
  
  (a)北段;(b)中段;(c)南段
  
  Fig.3Proportion of stress dropn Δσ in diffetent section of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northern section;(b)middle section;(c)southern section
  段对小江断裂带强震危险性所作的分析闻学泽,杜方,易桂喜,等.2010.红河断裂带以北的云南地区大地震危险背景的讨论[R]//云南新一轮强震活跃期强震危险性研讨会报告.具有一致性。
  
  3应力降随深度的变化
  
  震源位置的精度主要受台网布局、震相判定、地震波到时读数精度和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的影响(Pavlis,1986;Gomberg et al,1990)。在地震层析成像过程中加入震源项,同时确定三维速度结构和地震震源参数,即震源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Crosson,1976;Pavlis,Booker,1980;Spencer,Gubbins,1980;Thurber,1983;刘福田,1984;Michael,1988;Kissling et al,1994),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得到速度结构,这有助于对地震的孕震环境提供物理解释。笔者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方法(周龙泉等,2009;马宏生,2007),结合马宏生(2007)反演的川滇地区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利用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3个及以上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报告,计算得到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ML≥2.0地震震源位置精确定位结果刘丽芳,周龙泉.2010.西南地区震源位置及区域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R]//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全国地震活动状态动态评价系统的研制”(200708020)分项研究报告.,分析了小江断裂带沿纬度方向应力降随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重新定位前,35.8%的地震没有给出深度,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23 km;重新定位后,仅有5%的地震不能给出深度,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47 km范围内,平均值为7.53 km,震源深度下界(95%以上地震数)17.7 km,0~15 km深度范围内的地震占总数的92.0%。震源深度剖面与应力降之间的关系表明,大多数地震发生在0~15 km的上地壳内(图5)。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
  由图5可见,小震活动和应力降变化具有分段活动性,这反映了活动断裂几何结构和活动性状的变化,表明小江断裂带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很强。小江断裂带南段,地震分布较分散、高应力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可以勾画出倾向北东、低角度的逆冲断裂,地震主要分布在断裂的上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显示出复杂的地表断裂活动,发育有倾向北东、倾角60°~80°、右旋逆冲性的曲江断裂以及倾向北东、倾角60°~80°、右旋压扭性的石屏—建水断裂(毛玉平,韩新民,2003)。小江断裂带寻甸—东川和会泽—巧家地区,地震活动相对集中,沿深度剖面呈高倾角陡立状,高应力值地震密集并随深度增加,显示出典型的走滑断裂垂向结构特征,也与地表断裂活动性质基本吻合。小江断裂带北段地震活动分散,高应力降值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较浅。重新定位后的震源深度和应力降变化情况可以大致显示出断层不同段的深部延伸和分布情况。
  
  4讨论和结论
  
  高应力状态下发生的一些中小地震,可能反映了中强地震前后的应力状态和介质性质。局部非均匀性和交汇构造能产生应力集中(Andrews,1989)。Jones和Helmberger(1998)研究认为,高应力降地震可能与断层存在剪应力背景有关。因此,笔者分析了小江断裂带及邻区335次ML2.0~5.3地震的应力降时空特征,得到以下结论:
  
  (1)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地震的应力降Δσ范围为0.03~18.25 MPa,其中Δσ≥10.0 MPa的地震占总数的7.2%,这些高应力降地震主要分布在小江断裂带东川、巧家及其以北地区及元谋、武定一带。小江断裂带北段、中段、南段Δσ≥10.0 MPa的地震所占比例分别为10.2%,10.9%和1.6%,结合小江断裂带不同段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小江断裂带北段高应力降地震比例偏高,可能反映了该区的高应力背景。
  
  (2)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大多数地震发生在0~15 km的上地壳。小震活动和应力降变化具有分段活动性,断裂带南段及昭通以北地区地震分布较分散、高应力值地震震源深度较浅,断裂带上的寻甸—东川和会泽—巧家地区,地震活动相对集中,震源沿深度剖面呈高倾角陡立状,高应力值地震密集并随深度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断层深部延伸和分布情况,也有助于对孕震环境提供物理解释。
  
  
  参考文献:
  
  黄玉龙,郑斯华,刘杰,等.2003.广东地区地震动衰减和场地响应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46(1):54-61.
  
  皇甫岗,陈颙,秦嘉政,等.2010.云南地震活动性[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刘福田.1984.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I)——理论和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7(2):167-175.
  
  刘杰,郑斯华,黄玉龙.2003.利用遗传算法反演非弹性衰减系数、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J].地震学报,25(2):211-218.
  
  刘丽芳,苏有锦,刘杰,等.2007.用Moya方法反演云南数字地震台站场地响应[J].地震研究,30(1):39-42.
  
  马宏生.2007.川滇地区强震孕育的深部动力学环境研究[D].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毛玉平,韩新民.2003.云南地区强震(M≥6)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钱晓东,秦嘉政.2008.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强震危险性分析[J].地震研究,31(4):354-361.
  
  钱晓东.2010.破裂时间法在云南小江断裂带强震预测中的应用[J].地震研究,33(2):138-146.
  
  秦嘉政,钱晓东,叶建庆.2005.2001年施甸MS5.9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研究[J].地震学报,27(3):250-259.
  
  苏有锦,刘杰,郑斯华,等.2006.云南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值研究[J].地震学报,28(2):206-212.
  
  闻学泽.1993.小江断裂带的破裂分段与地震潜势概率估计[J].地震学报,15(3):323-330.
  
  易桂喜,闻学泽,苏有锦.2008.川滇活动地块东边界强震危险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51(6):1719-1725.
  
  张世民,谢富仁.2001.鲜水河—小江断裂带7级以上强震构造区的划分及其构造地貌特征[J].地震学报,23(1):36-44.
  
  张天中,马云生,黄蓉良,等.2000.1995年陡河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及其相互关系[J].地震学报,22(3):233-240.
  
  周龙泉,刘杰,马宏生,等.2009.2003年大姚6.2级、6.1级地震序列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J].地震,29(2):12-29.
  
  Andrews D J.1989.Mechannics of fault junctions[J].JGR,94(B7):9389-9397.
  
  Atkinson G M,Mereu R F.1992.The shape of ground motion attenuation curves in southeastern Canada[J].BSSA,82(5):2014-2031.
  
  Brune J N.1970.Tectonic stress and the spectra of seismic shear waves from earthquake[J].JGR,75(26):4997-5009.
  
  Brune J N.1971.Correction[J].JGR,76(20):5002.
  
  Crosson R S.1976.Crustal structure modeling of earthquake data,1,Simultaneous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of hypocenter and velocity parameters[J].JGR,81(B17):3036-3046.
  
  Jones L E,Helmberger D V.1998.Earthquake source parameters and fault kinematic in the eastern California shear zone[J].BSSA,88(6):1337-1352.
  
  Kissling E,Ellsworth W L,Eberhard-Phillips D,et al.1994.Initial reference models in local earthquake tomography[J].JGR,99(B10):19635-19646.
  
  Michael A J.1988.Eff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on the seismicity of the 1984 Morgan Hill,California,aftershock sequence[J].BSSA,78(3):1199-1221.
  
  Moya C A,Aguirre J,Irikura K.2000.Inversion of source parameters and site effects from strong ground motion record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J].BSSA,90(4):977-992.
  
  Pavlis G L.1986.Appraising earthquake hypocenter location errors:a complete,practical approach for single-event locations[J].BSSA,76(6),1 699-1 710.
  
  Pavlis L G,Booker J R.1980.The mixed discrete-continuous inverse problem:application to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arthquake hypocenters and velocity structure[J].JGR,85(B9):4801-4810.
  
  Spencer C,Gubbins D.1980.Travel time inversion for simultaneous earthquake location and velocity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in laterally varying media[J].Geophys J R Astron Soc,63(1):95-116.
  
  Thurber C H.1983.Earthquake locations and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Coyote late area,Central California [J].JGR,88(B10):8226-8236.
  
  
  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of the Stress Drop in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LIU Lifang,YANG Jingqiong,QIN Jiazheng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224,Yunnan,China)
  
  
  Abstract
  
  Doing the propagation path correction,site effect correction,and instrument response correction,etc. for the observational Swave data,we obtained source spectra for the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Using Brune Source Model and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inversion technique,we calculated the stress drop of 335 earthquakes(MS2.0~5.3)in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adjacent area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features of the stress drop showed that earthquakes with higher stress drop(Δσ≥10.0 MPa)mainly distribute in Dongchuan,Qiaojia and the areas in the north of Qiaojia,Yuanmou,and Wuding region. The earthquakes with Δσ≥10.0 MPa account separately for 10.2%,10.9% and 1.6% of the total in the northern,middle and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ity in the Zone,we analyzed the strong earthquake risk in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Zone. On the basis of the preciselyrelocated results from the simultaneous inversion of location and velocity structure,we also analyzed the variation of stress drop and focal depth,and the exten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Zone in the deep Earth.
  
  Key words:stress drop;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Xiaojiang Fault Zone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山东地区7个地电场观测台的概况,选取各台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从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包括相关系数和归零差值)、数据变化及受干扰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各台地电场观测资料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数据能够满足分析预报使用的要求。从数据质量来看,郯城、菏泽、陵阳和大山台的数据较好,其相关系数大于0.95,更换电极后归零差值控制在1 mv/km左右,可为地震
期刊
摘要:根据地脉动测试获得的安宁河和邛海周边地区45个场点的地脉动数据,采用谱分析方法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场地条件对地脉动谱曲线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了该区地脉动频谱特性,给出了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建议值,所得结果可以为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场地背景资料和分析依据,也可为西昌市以后的工程场地选址、场地类别划分和结构抗震设计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昌市;地脉动;卓越周期;谱分析方法
期刊
摘要:介绍了新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通过其在赤城地震台、后郝窑水化观测站和阳原地震台试验观测,证明了二氧化碳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在二氧化碳断层气和溶解气测量方面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不仅可用于台站断层逸出气、地下水溶解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观测,在改变供电模式和通信模式的情况下可望在无人职守的二氧化碳观测台阵和活动断层探测等方面发
期刊
摘要:在Matlab环境下,通过构造sVM,建立地震序列特征参数与序列类型之间的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对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分类预测。依据我国1970年以来的Ms≥5.0地震序列资料,使用sVM对震后1、2、3、5、7天5个时间尺度的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预测,识别效果较好,处理速度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地震序列;SVM;统计模式识别;序列类型;早期预测
期刊
[摘要]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组分复杂、水质变化大等特点,且染料中的有毒成分如硝基化合物和胺基化合物等具有很大的生物毒性,可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生物法处理此类废水,但由于大部分染料的可生化性较差,生物法仅可对染料起吸附作用而不是降解作用,并且染料中Cu、Cr等重金属还会是微生物中毒而失去活性,因此该法处理效果差。而光催化氧化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新方法,具有运行稳定、处理效果
期刊
[摘要]地面磁法勘测技术在寻找地下铁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勘测方法。地面磁法是根据自然界中各种岩石和矿石所产生的不同磁场出现的磁异常来确定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磁测仪器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所采集到的数据越来越精确,地面磁法在地质勘探方面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磁法 勘查铁矿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
期刊
摘要:通过对芦山7.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附近地壳水平变形的动态变化分析,认为汶川8.0级地震对芦山7.0级地震具有促进作用,芦山地震震前存在明显的中长期地壳水平形变孕震背景。并利用有限断层面解,借助球面位错模型,计算了芦山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场,对比震中附近GPS基准站SCTQ高频观测资料处理结果,认为芦山地震同震影响范围较小。  关键词:芦山地震;汶川地震;地壳水平变形;同震响应  中图分类号:P3
期刊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高台地震台JCZ-1超宽频地震计LP通道垂直分量记录进行分析,提取了固体潮汐信息,并与PET重力仪观测数据及重力固体潮理论值提取的固体潮汐信息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JCZ-1地震计LP通道垂直分量信号记录到了明显的固体潮汐信息,通过FFT频谱分析提取到了清晰的日波、半日波振幅谱,而1/3波振幅谱反应不明显,该结果与同台的PET重力观测数据及重力固体潮理论值所求得的结果相一致。  
期刊
摘要:以CNEM08-I型电扰动仪原有的采集方法、计算方法为基础,保留其数据采集模块原有的工作模式,对其工控机内部软件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工作更为稳定、数据完整率得到大幅提高,仪器通讯符合中国地震局“十五”前兆通信规程。  关键词:CNEM08-I型电扰动仪;“十五”数据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0)04-0371-05  0
期刊
摘要:对新沂地震台地电场与地磁场H分量、连云港地震台体应变进行日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沂台地电场变化受地磁场、固体潮变化的共同作用,其中地电场NS向的变化比地磁场H分量的变化略微滞后,同时夹杂固体潮的作用,其日变形态以双峰单谷为主,还存在双峰双谷、近似三峰三谷形态。EW向日变形态变化与固体潮的变化形态相似,基本都为双峰双谷形态。此外,地电场还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最后讨论了新沂台地电场变化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