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早期康复训练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q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床旁早期康复训练在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于2017年1月—2021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n=35)和观察组(n 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床旁早期康复训练。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20)、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社会影响量表(SIS)、子宫内膜癌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LQ-EN24)评价干预的效果。n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 P<0.01)。干预后观察组SIS各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QLQ-EN24各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 P<0.01)。n 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开展床旁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bedside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Methods:Using the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 from January 2017 to Ma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 n=3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 n=45)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edside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t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 (PFDI-20) , Female Sexual Functioning Index (FSFI) , Social Impact Scale (SIS) an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ndometrial Cancer Module (QLQ-EN24)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n 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PFDI-20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FSFI score of th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 P<0.01) .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various fields in SI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 P<0.01) .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QLQ-EN24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 P<0.01) .n Conclusions:Postoperative bedside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can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improv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其他文献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使用范围最广的全氟化合物,PFOA和PFOS具有生物蓄积性,半减期较长,生物监测提示其在人类血液中普遍存在,可能与多种潜在不良健康效应有关.本文综述了 PFOA和PFOS致癌性相关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二者与人类前列腺癌、膀胱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其可能的致癌作用机制涉及氧化应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活、表观遗传改变等.
小儿泌尿外科患儿术后拆除阴茎敷料时,常会使用换药碗当作容器,装盛100~200 ml生理盐水。而现有的换药碗比较浅,导致生理盐水时常容易发生倾倒,而且用于抽吸液体的注射器并无妥当位置,很容易滑落至换药碗液体中,极易造成污染,增加伤口感染风险。因此笔者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不容易导致注射器滑落的内置管架换药碗,现介绍如下。
期刊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不伴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增生(EH)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EH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转归及结局.结果:169例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EH患者的平均年龄(49.98±6.22)岁,平均BMI(25.01±4.05)kg/m2,其中绝经过渡期134例(79.3%),绝经后期35例(20.7%).169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异常子宫出血最为常见[158例(93.5%)].初始治疗全子宫切
目的 初步探讨小胶质细胞内LINC01197/FURIN信号轴调控C-反应蛋白表达以及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发生的关系.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筛选SZ患者与正常人差异表达lncRNA,Starbase 2.0分析lncRNA结合的靶基因.构建BV-2细胞损伤模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LINC01197与FURIN的靶向结合情况.通过慢病毒感染敲低/过表达BV-2细胞LINC01197/FURIN,CCK-8技术评估细胞增殖情况,ELSIA技术检测细胞炎性因子表达情况;RT
目的 探索营养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在医院肿瘤科及呼吸科就诊的首次进行化疗的10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口服营养补充组和对照组,口服营养补充组给予个体化营养教育和口服补充营养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饮食指导,评估营养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患者主观整体评分、部分生化指标和人体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 在4个化疗周期期间,患者主观整体评分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从第2周期开始口服营养补充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第2周期开始至第
目的:对国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护理领域期刊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了解我国TACE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1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收录的有关TACE护理的期刊文献,并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 050篇文献,平均年发文量为186篇;TACE护理文献收录期刊最多的是《介入放射学杂志》,共发文64篇(3.122%);国内形成以沙丽艳、刘凤永等为主的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主要为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影响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儿童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相关学会网站及数据库中与儿童患者PICC置管前后及使用过程中预防血栓相关的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和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评价标准(2016)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通过专家论证,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依据J
目的:调查护理人员的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相关部门及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信息能力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7月31日—8月12日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98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信息能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信息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982份,回收有效问卷982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982名护理人员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125.61±22.79)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护理信息管理能力(4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护士长的护理信息能力现状,为护理管理者信息能力培训方案提供更科学的证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27名护士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信息能力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7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为86.6%。结果:110名护士长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133.54±18.2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过计算机相关技能、参与过护理信息相关学习或培训、科室是影响护士长护理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
目的:了解信息护士研究的脉络、前沿及热点,以期为我国信息护士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信息护士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1年11月1日。采用HistCite Pro 2.1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及高引论文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 246篇文献,美国、巴西、加拿大3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在信息护士领域研究处于主导地位。护理管理者信息能力的探索、患者诊疗数据的管理是近5年的研究前沿;结合临床需求参与设计软件、基于信息数据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