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鉴的两极

来源 :中华民居·重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en87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鉴
  重庆人,今年48岁,重庆合信建筑设计院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重庆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重庆规划委员会专家。
  在这个城市之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师。其中之一的杨鉴属于真性情的那类人。他斯文清瘦的外表下有一颗活泼的心,朋友说他“会生活”,他说自己是“耍娃”。在他的世界里,设计从来都不会变成享受生活的负累。他反而乐在其中,自在非常。
  要说起来,杨鉴的祖籍为杭州,爷爷奶奶是抗战时期来到重庆的下江人。那时负责管理商务运输,后来掌管新华书店。而杨鉴的外公则是当时重庆第一届政协委员,被称为“重庆一条牛”。杨鉴算得上是大家族之后人,从小时候开始,他就是家里那个最随意的孩子。
  对于杨鉴来说,从事建筑行业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父亲是以前重庆建院(现重庆大学)建筑光学的博士生导师,属于最早一批带博士的导师,母亲也是建院毕业的,所以杨鉴从小就跟父母在建院长大,在杨鉴读大学的时候也读了与建筑相关的专业。
  和大多数人一样,杨鉴最怀念最喜欢的还是童年时期的重庆。“我最喜欢的重庆还是小时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七星岗走过来,一号桥那附近的建筑风貌特别舒服。但这些都是出于我对这些建筑的一种感官,我喜欢那种小尺度的空间,人与人交往的空间更丰富,更利于人的一种整体性发展。” 那时候住在学校,周末可以到解放碑来看望爷爷奶奶,对杨鉴来说就是最平常的童年生活。
  所以对于住宅设计,杨鉴一直有一种希冀,“我希望在现代的住宅里创造出更多邻里交流的空间”。可是,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毕竟这些投入来自开发商。就算设计师设计出很好的作品,最后也不一定能真的能修成。
  静? 安分的建筑设计师
  大学毕业时,杨鉴仅仅20岁,接着被分配到重庆机械部三院工作。在23岁的年纪,就因为在设计院里做成重大项目,而破格成为工程师。后来不到30岁又破格成为高级工程师。不管是设计投标还是什么,杨鉴中标的机会一般都很大。从读书时候的设计竞赛就拿过不少的奖项,在机械部的时候,青年典型、技术骨干也同样被他一人包揽。
  杨鉴说自己是个很顺利的人,用他的话来说,“我没有多大的追求,无欲则刚,随遇而安”。工作前几年,所有别人不愿意干的小项目也好,特殊的项目也好,杨鉴都扛下来。他把握住了毕业的黄金五年。
  直到在三院做到副总建筑师,杨鉴选择了离开体制。他对个人的经历总是轻描淡写。那个年代有铁饭碗是一件非常让人艳羡的事情,但是骨子里的杨鉴又是个比较随性的人。三院那种大企业的管理方法相对比较死板,自己的想法多少有些影响。“我有过一些挣扎,但还是选择了离开,就算出来拖个板板车我也认了。”谈笑间透露着乐天的派头。凭着自身的扎实努力,杨鉴不光开办了自己的设计院,还进军了房产业,一切都还做得有声有色。
  在重庆的城市里,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出自杨鉴团队设计的建筑:新桥医院门诊部、两江新区办公楼、重庆市三院等,都已经在城市中驻扎了多年,成为一个个地标。比如两江新区办公楼,当时的面积并不大,只有几万方。根据重庆的发展战略“向北发展”这个理念,杨鉴想到了用门的表现形式,通过这个门与城市对话,当时能看到水晶郦城。而门的宽度为30米乘以30米的立方体,三三得九,变成中国最吉祥的一个数字。
  回过头来看城市,杨鉴告诉我们,建筑是“遗憾的艺术”,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的审美在改变,思考的角度在变化,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不会设计得更好。现在想来,杨鉴总觉得有的建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对他来说,又有另一面意义,每个时期的设计,也正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反映了那个时期最朴素最真实的状态。
  一路走来,杨鉴从建筑、设计、方案、施工图都在做。通宵对他来说完全是家常便饭。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计算机,只能趴在板子上画图。睡觉也只用马凳铺个凉板和谷草当床。“现在有了电脑软件,设计的条件好了很多,但随着时代发展,对设计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那个年代,画出来基本都通过。而现在,业主的要求也高了很多”。
  设计就是一个万精油,什么都要学。杨鉴参与过诸如殡仪馆、监狱、医院等的设计。他告诉我们,作为设计师一定要有广泛的知识,并且涉足不同的领域。设计师一定要博,但对专业知识一定要精。从学校里学来了大原则,但是结合实际设计,还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规定和模式,比如监狱要避免相互递纸条、床不能有尖角、镜子必须是不锈钢抛光的。了解这些东西后,所设计出来的建筑至少就合理了,可以拿来用。
  就算是在工作中遇到些许挫折,对杨鉴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将这些风浪归咎于“知识分子的社会阅历不够”,“力气是个怪,用了还在”。不管是设计也好,还是别的事情,今天累了,明天力气又回来了。对于杨鉴这种乐天的心态来说,就算再辛苦,他总能找得到方法来调剂自己,“休闲与设计的结合,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吧”!
  动?放逐自我的生活家
  在杨鉴身上,一面是安静的设计,一面是狂野的越野,这两个极致都同时存在。“设计除了要有理想的分析,还要有激情的创造。可能再过几年我就真的是‘老顽童’了”。
  杨鉴一直觉得在自己身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唯一的就是生活过得很充实。和一帮朋友在一起,一年坚持去一次时间比较长的自驾游。在青海湖边扎营、晚上在湖边把酒问天看星星,没有酒杯就用矿泉水盖子当酒杯。不知不觉已经走完了黄河源头,又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扎过帐篷,这是他生活的必需品,工作完了一定要出去玩,感受各种风土人情。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杨鉴是他们单位最早买车的人,从最初十几万的车到越来越贵。之后换奥迪、奔驰、宝马、牧马人……因为,有车后让杨鉴的活动空间变大了,这让他得以自由地“飞翔”。
  他好玩:建筑,室内,家具,装置艺术样样都来,还有男人喜欢机械的那一面,他喜欢车,喜欢表,他还收藏了各种表,有万年历的、有专门潜水的,甚至曾经还动了考飞机师驾照的心。“不偏重,但都擅长”。工作之外的时间,他最大的爱好是和朋友越野,在杨鉴的手机里,存储的照片和视频几乎都与他开车有关,其中一张越野照片里,还能看到车轮里夹着一条鱼。   杨鉴总能通过这种越野的方式得到身心的释放。越野是对自身的挑战,开越野车有时会很怕,人有时候在车里只能看到天,或者只能看到地。有时候坐在车上都能摸到窗外的石头。“用自己的能力战胜越来越多的极限,这是对自我极限的一个探求”。
  杨鉴对越野颇有心得,“越野是对驾驶技巧、能力的一种考验。同一条路,比如有的人能开车通过普通人开不过去的路。这其中也有很多技巧,比如攀石头的时候,一定要让车子轮胎接触石头后再加油,不是一下就满的直接开上去。一方面伤车,一方面还可能开不上去。因为越野,修车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越野和设计很像,从想到一个东西,再用实际手段来实现,这些都是相通的。从越野中,我学会了判断的能力,这是最宝贵的能力。”
  杨鉴崇尚的是寓教于乐。旅游到各地,看不同的地方,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汲取建筑灵感。他遇到过很多事,包括危险的、开心的、不开心的。他遇到过狭窄的峭壁、突然涨来的洪水、旅途上小孩的袭击,也遇到过老乡杀羊的款待、小孩赠送的水果……对待不开心的,他总是一笑而过,对好的事情,他抱以感恩。
  在杨鉴的家里总能看到他从全国各地带回来的玩意儿,哪怕是一把光秃秃的扫把、当地的一块石头,也能成为他的心头好。正是这些普通的玩意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性情的杨鉴。一面在建筑里安静地沉淀着,另一面正经历着不断的自我放逐。
  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音乐有节奏和韵律,而建筑也要有节奏和韵律。音乐是有情感的,建筑通过建筑语言表达后也会体现不同的情感。比如教堂、办公楼、居住的空间关系是不一样的,教堂讲究的是一种宗教思想,它体现出一种精神上与上帝交流的一种空间形式,所以建的空间很高。而纪念类建筑,体现的是对人心情的一种交流。
  同时,我觉得建筑又是传统文化的史诗,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淀下来的建筑形式,不同的年代,就是那个时代年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集中表现。
  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难找到城市间建筑的一些大的差异了,可以说,现在正面临着一种千城一面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区分和记住每个城市的符号?
  我们的建筑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当地建筑的特性和建筑语言,也要有这份责任感来推动建筑地域特点的展示,这个是建筑设计师的首要责任。当然,这个做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要做出当地有特色的建筑特色,不止是建筑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还需要业主的认同。现在浮躁的商业社会,追逐利益最大化,业主审美还没有达到一个层次,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你去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很多建筑,有何建筑物曾打动过你,并是你倾心欣赏的?
  应该说比较多,由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美国国家博物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北京的香山饭店、苏州的苏州博物馆等是我特别喜欢的。比如苏州博物馆,虽然表面看起很现代,但它内部的空间语言给人一种很传统的感觉。伟大的建筑就是那么奇妙,你只要走近它,你总能感受到它的情感。
  你喜欢出去看,同时还鼓励员工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能够给你们带来些什么?
  做设计的人,一定要多出去看。通过旅游看民居,看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比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属于亚热带地区,野生动物比较多,对通风的要求特别高,所以在建筑的底部要架空,一是通风需要,二是防止动物侵害。而西藏由于日照强烈,在设计房屋时,一定要注意房屋的朝向。不同的地方,总能给我很多建筑的感悟,这些都只有边走边看。
其他文献
根据最近统计,全球气候变化及相关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40年中平均上升了10倍。仅就中国而言,由于极端气候事件而引发的气象灾害就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以
要说“公馆菜”,当然有别于一般大众吃的“市井菜”,不如百家饭,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或者说不是谁都懂吃。公馆菜历来深藏在深宅大院之中,是专供官员、富人享受的专用品,是满足个人及家庭需要的“非卖品”,如今,把公馆菜搬上市场这张“大桌子”,是大众之口福。  旧时的达官显贵、文化名流们对衣食住行极为讲究,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才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公馆内的珍品,就叫“公馆菜”。比起全国知名
期货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中国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期货交易的"高风险、高收益"特点,其自身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中国期货市场自1994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
本文对一类离散时滞θ-Logistic模型和一类Leslie-Gower型离散捕食与被捕食系统的稳定性和分岔进行了分析.全文共有三章.   第一章简单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现状,并
利用株型差异显著的特大粒粳稻品系TD70和籼稻小粒品种Kasalath为亲本配制组合,以单粒传方法构建含240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选用838对SSR引物进行亲本多态性筛选,共检
In order to form an algorithm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routing,an automatic routing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hortest p
自催化化学反应系统的速率方程本质上是非线性的.这种非线性可以导致混沌的自发生成.对混沌化学反应系统的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的新挑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了一类混沌化学反应模型Minimal-Willamowski-Rossler系统(MWR系统)的控制问题.首先,讨论了 MWR系统的平衡点情况,利用Hartman-Grobman定理验证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庞特里亚
学位
近年来,算子代数中导子的研究逐步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主要集中在导子与导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全可导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伴随着导子的逐步发展,高阶导子
隐式曲面在判定点与曲线和曲面的位置关系、曲线曲面求交等操作相对于应用广泛的参数曲面具有较大优势,近年来,隐式曲线曲面的研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外形分析是
近年来,无线移动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完善等诸多特点在移动办公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在无线局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