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对鲁迅的认识现状研究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鲁迅的作品是很好的范文,值得选入教材,但其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学毕业生对鲁迅的认识情况,并根据小调研分析学生认识与课标要求之间的差距及原因,最后結合实际,对提升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的效果提出方法、建议。
   关键词:中学语文 鲁迅 认识研究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鲁迅的作品是很好的范文,值得选入教材,但其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那么经过中学的学习,学生心目中的鲁迅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就是本文要浅析的内容。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篇目,一共十二篇,初中阶段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等九篇,高中阶段有《纪念刘和珍君》《祝福》《拿来主义》等三篇,这些作品分别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与之前教材相比,数量呈下降趋势,删除了部分与现在青少年的生活、思维不符,在教学过程中因隔阂难以开展的文章,但这并不能否认鲁迅经典作品的教育价值,其作品呈现出的丰富的艺术性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在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去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完鲁迅经典作品后产生的认识,以此来更好地反思教学,推进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中学毕业生对鲁迅的认识情况
   根据对昌吉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的调查,笔者了解到了他们眼中的鲁迅。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大多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中学课本的文章,二是自己课外读物的积累。
   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作业文稿中,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对鲁迅的认识,说他爱国、心胸宽广、有原则、能坚持乃至爱设计、爱晒娃、爱吃零食等等。不少同学从鲁迅弃医从文等的生活经历,去谈鲁迅印象;还有一些同学从课本内容入手,认为鲁迅是那个致力打破“时代笼子”的人,是历史不可磨灭的火炬,照亮了无数中国人的心,使死气沉沉的中国变得熠熠生辉,为新中国的成立也做出卓越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敬畏、值得我们纪念的人。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沉痛哀悼死去的刘和珍,为她的敢于发声而高兴,又为军阀势力的恶毒而愤恨。即使面对旧势力的胁迫,他也坚强不屈,这种直面危险的勇气是当时众多人无法比拟的,这也是鲁迅先生在其中所写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种不畏艰辛、勇敢面对的精神在鲁迅先生的文笔中显现出来,他也是凭借这种精神坚强地为中国人民发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是他们在认识中常常提到的。由此可见,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鲁迅对中华民族和国民最炙热、无私、真挚的热爱,有着端正的态度去学习经典著作。
   二.学生认识与课标要求的差距
   对于鲁迅的认识大家众说纷纭,但是语文教学有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分析课标,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鲁迅”构成了现代中国的传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值得我们、也需要我们不断重返。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第四学段中阅读要求可知,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要产生情感体验,能够领悟文章的内涵,收获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启示,可以根据课文中感人的情境形象,表达独特的体会,学会去品味作品语言的表现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第八条中提出,学生要学会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培养欣赏、鉴别和评价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作品的能力,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结合以上课标要求,撇开对识字写字等的基本要求,经过中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学习了鲁迅的作品之后达到的水平应该有如下三方面:一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二能领悟作者的内涵,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独立品格以及想要救国救民的伟大愿望,从中获得启示;三是学会鉴赏文章,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成前两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从作业中能体会到学生对鲁迅深深的赞美之情,但学生尚不能将对鲁迅的赞美转化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价值选择,形成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和合作共赢的集体意识,使得我们人文素养的教学效果没有内化。
   三.导致差距的原因
   (一)从社会层面看,“去鲁迅化”的舆论所致
   课本“去鲁迅化”思维,距今已有10余年了,不能不影响新一代学生对鲁迅形象的认识,导致他们对鲁迅这个人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了。
   随着时代潮流的滚滚向前,当红明星成了孩子们追逐喜爱的对象,虽说以明星为目标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像鲁迅这样的文化精神的先驱也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在各种潮起潮落中,去“鲁迅化”实则是把鲁迅暗示为时代潮流当中的“过时”者,理应“去”掉,以便迎来更新的。这对于判断力较弱的中学生来说,很容易让他们觉得鲁迅的作品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不去阅读,由此造成他们对鲁迅认知层次的差异。
   (二)从教师层面看,教学差异和解读角度所致
   我国大部分教师德才兼备,素质较高,但教师队伍质量不均衡现象也仍是存在的。例如: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原有的基础较差,有的教师所学专业并非他所教的专业;加之,代课教师比例较大,稳定性较差等等,均会影响教师的质量。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的惰性影响,许多教师仍执著于传统的一套做法,不重视而且也未真正认识到在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弘扬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与个性。甚至有的人在学习与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上本能地消极对待或抵触,依然按照原有的标准去解读,不向核心素养靠近。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差异定会造成学生理解作品的差异。这次调查的大一新生,他们来自祖国的各个地方,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城市……这个原因造成的鲁迅认识的差异性非常大,不同生源学校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最后学生的认识与收获也是具有较大差异。    (三)从学生层面看,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所致
   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并提升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课业繁忙,部分效率低的学生,就会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品读经典,但对于课外阅读量大的学生,他们往往积累多,视野广,思维更为活跃,那么对课内经典文本学习,就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产生的认识也会更加全面、客观。例如“去鲁派”认为当今文明社会,孩子们接受的应该是和谐文明的思想,鲁迅以“人吃人”的描写直击人性之恶,发出的“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的怒号是应该从课本中删除的,但如果孩子们阅读过同时期其他作者的作品,或者阅读过历史书籍,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他们就会理解文本所传达的真谛,而不是机械地用当今国泰明安的社会现状,对鲁迅的文章进行分析,造成曲解。因此,学生阅读的差异也会造成课本学习的差距。
   四.提升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舆论引导要正确,倡导学习优秀经典作品
   “去鲁迅化”这种舆论指向是对经典文化的部分否定,是不科学的。我国闻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①鲁迅对于我国的影响是重大的,社会层面应该提倡中学生去阅读鲁迅的作品,理解其忧国忧民、勇于质疑的精神品格,不要让他们在狭隘的舆论引导下,在认识上轻视,这样一来更不会仔细去品味作品本身的美了。因此,正确的舆论引导非常重要。
   (二)教师素养要提高,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教学需要教师给予认真对待和科学引导。我们在对师范生进行培养时,在对在职教师培训时,可帮助、引导大家去阅读关于鲁迅作品研究的一些论文,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对作品的内在特征及其语言风格和批判思想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并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关注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将课文与时代、民族进行关联,解决学生个体经验的有限性和经典文本历史性之间的距离问题,从而输出正确且有独特见解的文本解读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同理,有关其他作家及著作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
   (三)学生阅读要加强,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活动
   新课标提出的“整本书阅读”是当今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教材单篇短章居多,只读课本上的文字,学生常常局限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认识会有所偏差,因此,提倡学生多对经典著作進行整本阅读,不仅能在思想上有所碰撞,对于学生阅读、写作都有所帮助。
   本文通过对昌吉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的一次小调研,结合新课标要求,浅析了中学生对鲁迅的认识情况,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去分析了中学毕业生对鲁迅的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原因,并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我们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希望通过对鲁迅认识情况的分析给当下语文教学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赵顺莲.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J].新课程学习(下),2012(05):187.
   [2]段逸.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3]丁波.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21(12):6-7.
   注 释
   ①转引自念艳芳,戚汝义.感悟鲁迅精神[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02):136-137.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北宋为叙述背景,讲述了一个庶女如何在古代家庭礼教中成长蜕变的传奇励志故事。由于制作精良的服化道,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及剧中呈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该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泛好评。该剧女性角色盛明兰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对于当代女性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盛明兰 通透 隐忍   网络文学,经过21年的发展,凭借着媒介的便利,庞大的
内容摘要:受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国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水平近年来有所提升,但在一些公共课程的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而大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则正是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以中小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为对比,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围绕《大学语文》中诗歌的语言鉴赏教学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大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展开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大学
内容摘要:中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山水的欣赏有三重层次: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三重层次,既是三重境界,同时又往往是诗人历经的一个过程。   关键词:层次 境界 过程 托景寄情   中国的文人墨客对于大自然山水的欣赏正如禅师参禅的过程一样,有三重层次: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三是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内容摘要:自十九世纪以来人们旅行不仅仅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贸易、商业交易、外交、流放、移民、朝圣、传教,这些都是吸引外国旅行的典型方式。在20世纪,随着快速、可靠、廉价和长途运输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世界范围的国外旅游的推动者。旅行写作随之兴起。旅行写作同时具有着文学的艺术美感和议论文的思想深度。通过探究毛姆的《在中国的屏风上》为例,浅析旅行写作的特特色。   关键词:旅行写作
内容摘要:张贤亮曾经是浪漫张扬、激情澎湃的诗人,却因一首《大风歌》被剥夺创作权力、强制劳动改造,他的诗人才情和青春岁月在宁夏贺兰山的劳改农场一起被消磨殆尽。后来,他通过《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重返文坛,至今还没有哪个作家像他那样细腻、逼真地展现落难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和复杂心理,在当时略显寂寥的宁夏文坛上,张贤亮的出现,如同荒凉大地上长出的一株大树,为当时的宁夏文学注入了血液与
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著名乡土小说代表作之一,承载着独特的民族区域文化和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独特的民间习俗和人物优良的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生学习。本文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要求,着眼于小说的文化价值分析,以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从语言学习、人物分析、民俗风情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四个方面,初探小说中蕴含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思维培养、文学艺术赏析与价值评判观念树立等,都属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要培养项目。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影射出时代背景、阶级统治关系与社会思想等,透过人物形象可以更好理解文章立意以及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初中阶段作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引导、思维启发与价值观念教育等。深度学习就提供了一套相对全面的教学体系,其蕴含的建构主义
内容摘要:相较于城市初中语文,农村初中语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学水平和学生生活也不同,通过开展农村生活化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生活真谛,并且丰富与完善他们的语文知识,那么需要针对初中生这一生活主体,转化成他们的内在需求,使其通过生活实践掌握语文知识,并且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情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生活化作文教学具备的特点以及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对策。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先提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然后总结了几点“面向职业”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措施,主要包括明确教学重点内容和改革方向、更新语文教材、设计专业化语文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旨在顺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满足“面向职业”的培养需求。   关键词:面向职业 中职 语文教学   目前,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提升迅速,中
内容摘要:从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不难看出,在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同问题,问题的出现影响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应该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重点与关键,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采取适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职业能力   在高职教学中,语文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工作的更好落实,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识,拓展学生知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