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ug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鉴于职校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是很好,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恐怕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用数学建模的方式或许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数学建模是通过数学的思维来总结分析数学问题,以字母、数字、图表以及其他等式的形式进行模型建构,以此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主要对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讨论。
  [关    键   词]  职校学生;数学建模;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04-02
   一、前言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数学建模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是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对职校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充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并引导他们进行建构,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中。通过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方式,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让学生产生新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当前,数学建模思想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之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职校的教师也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基本原則
   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数学建模思想穿插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能够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除此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数学素养,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时候,也要遵守相应的原则,才能有更好的培养效果。
   (一)认真审题
   一些学生做题的时候往往粗心大意,题目还没看仔细,便开始落笔答题了,这很容易导致遗漏掉题目中的一些重要信息,且数学题目有些看似简单,实则稍不注意便会落入陷阱。没能认认真真地进行审题是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一直无法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审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对题目能够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基于此再对数学建模思想的方向和目的进行明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学题目,这是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基础条件。
   (二)简化教学
   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职校的学生往往对此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当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需要注意语言讲授上的简化,不要讲得太过于复杂,把握好数学建模思想的切入点,将整体的教学进行简化,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包含了很多的概念理论和公式,教师要抓住其中的重点和关键点来向学生进行讲解,而不是一股脑地全都塞给学生,同时强化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
   (三)模型求解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到实际的数学问题中去。教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要善于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联系起来,将具体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重塑和展示,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过程,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能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体现,比如参数变量可以以坐标轴的形式进行建立,数学概念可以以公式的形式进行展示,数学关系可以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等,加强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深化数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四)返回解释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不只是为了将其应用到解决以及简化数学问题中,还要将其深化到解释层面上,如果学生已经能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那就说明数学建模思想已经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进行求解验证,要让学生不只是关注数学建模所得出的结果,而是要进一步关注到原型问题解释,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价值,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策略
   (一)概念教学中的数学建模
   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和内容,如果教师只是从字面上为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很多学生就不能真正地理解透彻,而数学中的概念又是教师进行之后教学的一个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连概念都没能理解透彻的话,就更加不能够理解之后的数学教学了,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数学建模思想了。教师首先需要对数学概念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找出其中的切入点,再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将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化、简单化,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之后的学习。
   比如,函数在数学教学中一直都属于重难点的一项内容,很多学生对此都存在着很大的困惑,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而函数其实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进行数学建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就像在水中扔一块石子,水中会激起波纹,且不断往外扩展,这个时候扩展后圆的面积与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便可以用函数来表示。有了现实生活中的模型来进行建构和理解,教师再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和学习,就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推出函数的相关概念,既能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印象,又能够让学生对此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好地吸收、掌握函数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情境教学中的建模思想
   情境教学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高效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身就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且生活中也包含了很多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条件,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应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进行模型的建构,使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更加自然地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对此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使数学建模的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
   比如,在教学不等式这一内容的时候,虽然比函数要简单一些,但是要想在解决问题中拿满分,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等式的题目看上去比较复杂,但实则整体的题系比较简单,而学生往往只能够看到表面,教师就可以以情境创设和数学建模的方式设置相关的例题,假设旅游团来到民宿居住,已知旅游团的人数,如果都住在一楼,4个人一个房间,房间会不够,5个人一个房间则又会多出来,如果都住在二楼,3个人一个房间,房间会不够,4个人一个房间又会多出来,求解的是民宿一共有多少房间。
   这种题目学生初看会觉得文字很多,看着很复杂,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进行解答,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算式的形式来进行建模,将复杂的文字转换为简单、清晰的算式,将未知数设为x,然后根据已知的条件将不等式羅列出来。为了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楚、直观,可以将不等式都呈现在坐标轴上,最后找到有关x的范围,从中取整便能够得出最后所要求的答案。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之后,不仅能够让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更近一步,还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和问题,且利用了数学建模思想之后,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解决问题。
   (三)自主探究中的建模教学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都习惯于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教学,很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课堂上也缺乏互动交流,这对职校数学的教学效果就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便将被动转为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再将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进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好奇和求知欲,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数学建模方式。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最考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便是应用题,学生往往对此无从下手,教师便可以设置相应的例题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假设在一家商场中以每箱60元的价格分别卖出了两箱不同品牌的牛奶,其中一箱盈利了25%,而另一箱却亏损了25%,总的来看,卖出两箱是盈利还是亏损?学生或许看了题目之后一头雾水,教师便可以为学生简单地理清整个题目的思路,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以数学建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将相应的关系式列出来,求取方程,最终得出两箱牛奶分别的进价,得出结论。小组自主探讨的时候,学生互相交流,能够很好地打开思维,再通过数学建模思想对问题进行梳理和分解,问题就能够变得清晰、易懂。
   (四)拓展延伸中的建模教学
   数学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思维逻辑性以及多样性,每一道题目的解法都不是唯一的,且每个知识点有多种不同的考查方式,因此数学教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教师在拓展延伸教学的时候,也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来深化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除了在拓展延伸教学中,日常的教学中同样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数学建模思想来解决问题,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水平。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本身便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职校的学生能够更加简洁、清晰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能促使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何正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J].理科考试研究,2019(17).
   [2]马凤敏,李英芳.浅述数学建模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学周刊(下旬),2014(21).
  ◎编辑 郭小琴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过积极干预,使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能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就业。方法:通过采取对政策、云平台的充分利用,职业生涯的指导,与岗位接轨的课程和人培方案的设置,职业人格倾向的调查,行业资源的充分利用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五年制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良好就业。结果:五年制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就业。结论:对毕业生就业的有效干预能很好地提升就业质量
[摘 要]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诊断与改进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大数据是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所产生的,目前已经实现了与教育领域的充分融合。大数据技术从思维与技术这两个层面促进了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为教学诊断注入了新的活力。基于此,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下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问题,希望为教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业财一体化将是会计变革发展的一大趋势.会计实训教学在新时代和新变革下面临着巨大挑战,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才是提升
[摘 要] 结合现阶段医学院校实习管理模式,引入“互联网+”思想,设计适应于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的实习系统,并检测分析基于过程管理的实习系统对医学生实习效果提升的帮助。  [关 键 词] 临床实习;实习管理系统;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82-02   一、引言   临床实习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理念改革和教育体系的创新,智慧教室作为信息化教育的一种全新载体形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学工作中。探讨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如何开展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 键 词] 智慧教室;高职院校;内科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856.5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
[摘 要]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从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以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努力将学生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工匠精神;高职教育
[摘 要] “FPGA在汽车系统中的应用”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高职高专学生在编程方面的基础薄弱,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地讲解编程语句会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是将书本知识转变成一个个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由不同的工作任务组成。每个工作任务中都包含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通过技能训练引出相关概念、设计技巧,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健康、和谐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愿景.开展“幸福校园”建设,增强师生幸福感,是弥补当前高职院校不
[摘 要] 高职医学教育是培养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的重要途径,为适应新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对卫生人才的需求,提高基层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能力,围绕高职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从课程整合、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及提升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对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方法及措施,从而培养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基层卫生人才,加大公共卫生与防疫医学等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关 键
以安徽省合肥市家庭托育服务需求以及合肥现有托育场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合肥市托育服务供需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托育机构的研究建议,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