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恩教育是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一是选好感恩题材的课文,加强语文课感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二是充分利用感恩题材为主要内容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授课,并在课堂中渗透思想教育;三是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阅读关于感恩题材的优秀文章、故事等;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与感恩相关的活动。这些是在语文课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尝试,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学会感恩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告诉我们:“感恩教育是当今语文德育教育的一项新课题,是语文创新德育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如果在学生中“受恩”与“感恩”不能平衡发展,那么人们的关系就会出现中断或分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许多感恩教育的经典范例,如“投桃报李”,这个成语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人类的情谊中普遍存在着受恩与感恩的现象,又如“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具有一颗感恩的心,让他们自小养成受了别人的施恩,会主动报答的欲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需要教师教育学生健全和凸显这种品格。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将语文课文跟感恩教育相关的内容挖掘出来,并且加以适当的处理和应用,有利于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小学主要课程之一,语文应该主动承担起德育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的功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不仅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极其有益。因此,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激父母之恩,感念祖国之恩;感谢自然之恩。
  1. 引导学生感恩社会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好好利用历史中那些知恩图报的感人故事及身边的地域资源。如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大将韩信,曾得到漂母的“一饭之恩”;番禺区大龙街沙涌村流传的鳌鱼传说中的“状元高中,为鳌鱼簪花挂红”的感恩故事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感恩思想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地利用这些地域资源。
  2. 引导学生感恩父母
  为什么小学语文教材中会选中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呢?在教学中,老师就要告诉学生,是因为这首诗充满了深深的母爱和儿子强烈的报恩欲望,特别能体现这种代代相传的以人为本的亲情关怀。在这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受到了深刻的感恩教育。
  3. 引导学生感恩友情
  在大量的唐代诗歌中还有很多的送别诗也体现了感恩的精神品格,譬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重情重义的千古名句,从小浇灌孩子的心灵,播下感恩的种子。不但让学生回味无穷,更让学生感慨振奋。
  4. 引导学生感恩祖国和革命先辈
  只有一个国家的强盛才能够对所有人民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略祖国的进步和发展,让学生看到我们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对伟大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如《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感恩革命先辈的课文,也是语文感恩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利用好这些课本资源,就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和爱国情怀。
  三、在语文课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选好感恩题材,加强资源建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选好感恩题材的课文,加强语文课感恩教育资源的建设与运用,充分挖掘和利用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像前面提到的父母之恩、自然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感恩的课文也有很多,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种父爱感天动地,《慈母情深》这种母爱在平凡中彰显伟大……描写自然的课文《桂林山水》把我们带入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黄山奇石》展现出一个个神奇的童话……课文中的几十首古诗,《长城》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能让孩子们感知英烈的祖国之心、民族之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让读者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青少年的关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感受来自社会上的陌生人的生命再造之恩;《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这些课文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思想深度上来说,都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好好汲取感恩的素材,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资源。对这种资源不断地开发与建设。为此,教育者要结合时代的特点,在实施感恩教育中也要不断丰富其中的时代内涵,使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和力与凝聚力,让学生既能乐于接受,又能产生积极学习的效果。
  2. 做好感恩题材课文讲授和思想渗透教育
  (1)教师在利用这些感恩题材的课文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深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还要根据不同感恩类型的题材课文,有侧重地收集课外事例,用以丰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注意利用课文中正面、健康的感恩心理进行渗透教育。首先,教师必须讲清楚课文中报恩的因果关系,其次,着重分析当事人那种无私、正面、健康的感恩品质;然后再合理地拓展和运用收集整理好的课外事例进行佐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被人帮助或去帮助别人,都要出于真心实意,绝对不能带有什么功利企图。
  3. 着重推荐和引导学生对优秀感恩题材文本的阅读   (1)教师对感恩题材课文的讲授以及渗透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达到巩固,并且让这种理念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效果,那还得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优秀感恩题材文本进行阅读。对感恩思想表现得比较含蓄的文章,就需要教师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思考,甚至组织讨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使他们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让他们进一步懂得质朴的报恩心理和高尚思想品德。
  (2)教师还可以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精选出一些优秀的文章,复印成资料发给他们,或好好利用现代的信息平台,分享到Q群、微信群等,利用这些渠道,推荐给孩子们阅读。让他们广泛阅读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或体会,然后再作引导。通过不断努力,学生良好的报恩品德就渐渐形成了。
  4. 有针对性结合感恩题材进行作文强化训练
  (1)课堂上进行感恩渗透教育,说到底,也只是理念的培养与灌输,而感恩素质的提高,还是要结合感恩题材,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的强化训练。只有通过他们思考、体验与发现,他们的思想境界才会提高到时一个新的层次。
  (2)以“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方式,着重抒写以亲情、友情和乡情为内容的题材。作文不同于回答问题。要写好这样一篇作文,学生就必须去思考。现在,由于各种关爱包围着独生子女,良好的环境和丰裕的物质条件,往往使他们忽视了这份可贵的真情。现在我们呼唤真情,提倡报恩,不仅仅是作文的需要,更是学生做人的道德需要。这对构建和谐家庭,特别是促进他们美好品格的形成,都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3)鼓励学生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或参与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报恩行动回归到生活中,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真实素材,更利于他们写作素材的积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开展与感恩话题有关的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既学得有趣有益,又巧妙地渗透了感恩教育,真是相得益彰。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感恩品质的重要时期。除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些课程外,语文感恩课文对这种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渗透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重要资源,在语文课堂中,既落实感恩教育,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把他们塑造成为品德高尚的国家未来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红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广西教育,2009(10).
  [3]王从吉.小学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渗透[J].新课程,2011(06).
  [4]王伟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J].学周刊,2010(11).
  [5]岳成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07).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等多种网状的关系。而语文学习过程是一种体验过程,必须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才能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为了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引领学生在自读自悟活动中学会感悟,在师生交互活动中学会合作,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探究,在情境表演活动中学会表达。  【关键词】语文教学;体验活动;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语文
【摘 要】在确立“儒韵”为裕源小学教育主题之后,裕源小学形成儒韵教育理念和系统,传承国学经典,彰显办学特色。构建儒韵教育的识别系统;以儒家文化的精髓,规范学生行为,创新德育形式;经典诵读引领,传承传统活动,丰富儒韵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与艺术体育结合,深化儒韵教育的内涵。裕源小学通过多种方式对“润先贤厚泽,育儒韵学子”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儒韵教育;国学经典;德育形式;课程建设体系
【摘 要】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更是关注数学过程性学习的体现。关注操作性活动经验,生活性活动经验,探究性活动经验和思维性活动经验,有助于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学数学,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活动经验;操作性;生活性;探究性;思维性  关注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标的目标之一,更是关注数学过程性学习的体现。在关注过程教学的课堂中,学生能经历所学知识产生的过程,知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广大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不尽如人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写作素材,培养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创设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模仿作文。  【关键词】作文;兴趣;阅读习惯;仿写  农村小学生初学作文,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写作时常常出现“假”、“空”、“抄”等现象,这与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他们见识少,可供阅读的书籍非常匮乏,缺
【摘 要】闲暇生活是初中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但由于年龄、家庭、学校、社会等原因,使他们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本文主要从学校的角度,提出开展初中生闲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中学教育;初中生;闲暇教育;教育方法  闲暇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完全由个人支配的自由活动或心境,是体现人类自我发展的存在空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闲暇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
【摘 要】针对目前小学英语合作学习中没有落实语言目标、语言枯燥单调以及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等无效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总结,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无效现象;对策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等学习语言,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
【摘 要】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有科学素质,而小学科学课程承担了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责任。通过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保持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笔者反思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自身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和学校外部因素,思考有效推进课程实施的几点建议,以备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影响因素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
【摘 要】兴贤小学在开展武术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增强学生武德修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实践到理论提升武德教育,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糅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如何在武术教育活动中渗透武德精神,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学校特色;武术特色;武德教育;思想品德  一、了解武术内涵,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型模式,以其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凸显别具一格的使用价值。绘本使传统的英语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让刻板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本文从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出发,探究小学生阅读英语绘本的好处以及进行英语绘本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英语绘本;绘本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改革后,对学生的语境表达、阅读语段能力要求更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教材资源贫乏、教学评价制度只注重考试结果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综合与实践”这一领域的课程形同虚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借助数学绘本辅助“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欣赏数学的独特之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