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馈”的讨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杨沐《关于对策的断想》一文很值得一读,但有一个疑问。文章说:“后进国家在技术进步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资金和外汇的缺乏,产生正反馈或良性循环的关键是能否获得更多的资金和外汇,为下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创造条件。”在这里,“正反馈”似应改成“负反馈”。负反馈是一种趋向目的行为,是目标差减少的过程。而正反馈是目标差不断增大的过程。以文章所说的技术进步和资金外汇的关系为例,技术进步为系统I,资金外汇为系统Ⅱ,如果系统I由于某种原因稍偏离了目标,那么系统Ⅱ所产生的反应是使系统I下一次的状态更加偏目标。这样,在互相作用中,它们各自偏离目标越来越远,这样的耦合关系就叫正反馈。在许多场合,正反馈现象也叫“恶性循环”。所以,按文章的内容,应该是“负反馈”。
  
  云南大学中文系李彦山
  《读书》编辑部转来李彦山同志的信,很高兴能有机会讨论经济社会系统中的反馈问题。
  不同的控制系统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并采取不同的反馈方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在最简单的控制系统如内燃机、蒸汽机的调速器里,由于系统目标是恒定的速度,因此采用最简单的负反馈来保证系统自动地减少目标差。但控制系统的种类远不至于简单控制,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在他的《经济控制论导论》中就列举了简单控制、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复合控制等六种。除简单控制外,在其他各种控制形式中的控制目标都是可变的。在有些情况下,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还要有正反馈。
  正反馈是反馈的一种最复杂的形式。“追捕问题”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饿狼发现了羊,脑子里立即形成一个生物目的,追上去并吃掉它,同时形成达到这一目的相应的“程序”。为了追上羊,它不得不随时根据眼睛所获得的信息,修正自己的追捕路线,而不是按一开始发现羊的方向跑。这种反馈是正反馈,但决不是目标差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
  不能不分对象地把任何一个控制系统,都理解为是一个目标恒定的简单控制系统。特别是当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包括众多因素的经济社会时,系统的控制过程就更为复杂。一方面它需要有一个灵敏的调节系统,通过各种负反馈来及时平衡供需间可能出现的不平衡,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它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通过增加的国民收入对投资的正反馈,来加快经济的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缩短和其它国家的差距。在我那篇《关于对策的断想》的文章中,谈的是技术进步和资金外汇的关系,基本上是属于第二类的控制(当然任何投资都应考虑如何保持各部门间的平衡)。当技术进步的方向正确,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国民收入获得较快增长,有更多的资金能用作下一个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这样,每个周期新增的国民收入越来越多,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这种用于投资的新增的国民收入是一种正反馈。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呈良性循环。相反,如果它是负反馈的话,即当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由于决策不合理,不能在预定时间里得到预期收益,下一个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只能减少,国民收入就只能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重复简单再生产。
  从一个控制系统来说,反馈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目的性的。所以,苏联的茹科夫在《控制论的哲学原理》中不同意把简单控制中导致系统目标差越来越大的反馈叫正反馈。他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不是控制,无宁说是失去调节。”我认为,这种失控的反馈和控制系统中的正反馈有本质的区别。
其他文献
一个富有性灵的作家,本身就是个文学人物,他的性格就是首动人的诗。诗作是诗人的注脚,是“血管”或“水管”的流出物。袁宏道说:“子畏诗文不足以尽子畏,而可以见子畏”(《唐伯虎全集·序》),堪称知音之论。唐寅自己也于诗文不甚为意,以为“后世知我不在此”。而能“尽子畏”的甚至也不是他的画和别的创作,而是他的人生形式。  他佯狂使酒、佻达自恣、奇情时发、号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其性格就是首浪漫瑰奇的诗。“
经过漫长的居家“云备考”,推迟一个月的高考终于来了。这届考生的“人生大考”遇上了全球性的“疫情大考”,让2020年的高考显得格外不一般。为了让学生们更快放松下来、拿出更好的状态应对高考,各地学校绞尽脑汁展开各种减压方式,跳绳、跑步、吹气球,拍照、游戏、扔纸飞机 ……考生们开开心心、尽全力参加每一场减压活动。欢声笑语中不但缓解高考前的紧张情绪,也为彼此留下很多珍贵的回忆。同学们纷纷表示:“就喜欢这种
四百多年前,有一位亲王世子,在父王遭诬获罪后,筑土屋于宫门之外,席蒿饭蔬,孑孑独处十九年;及父死,他又力辞王爵,视名利如草芥,淡泊自处。在朝野引起极大震动,被称为“天潢中之异人”。他以执着的毅力、拖久病之躯,毕生从事科学和艺术探索,在乐律、天文、数学、计量、舞蹈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留下了百数十万字的文化遗产。他一人独创六个世界第一,尤其是他创立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世界音乐文化
自由本来是个美好的字眼。欧美有“不自由毋宁死”的说法,早在清末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传入我国了。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由一词似乎成为一个贬义词了。西方有所谓“自由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搞过什么“自由欧洲”和“自由中国”之类的电台向我们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在我们革命队伍内部,早在抗战初期,就曾批判过涣散组织、削弱纪律的“自由主义”,近几年来则是反对所谓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总之,
读了张德信同志和我商榷的《海瑞罢官事件真相》(载《读书》一九八二年第十期),使我得知有一康熙刻本《高文襄公文集》,而且也收录有我引用的《高文襄公全集》中的材料,有所得益。  我在那篇短文中就说到,过去只是根据一些正史以及徐阶、海瑞、张居正诸人的文集来探索海瑞罢官事件的真相,没有利用主要当事人之一高拱的书信等资料,所作判断,很不全面。张文认为我“仅凭高拱的一面之辞来判断这一历史事实”,这就误解了我的
近年来,词学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假若我们作个总体考察,可以发现,词学研究的范围基本上还局限在作家作品方面。对词学理论,特别是对有清一代大量词学理论著作的研究,除《人间词话》外,几乎还是空白。最近,齐鲁书社出版的《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为后人开展研究,作了相当有益的基础工作,正如程千帆先生在《序》中说的:“上不负作者之苦心,下有益于来学之佳事。”  本书的出版提供给我们一本迄今为止最完备
美国作家马丁·马尔蒂(MartinMarty)新作《在自己土地上的朝圣:美国宗教五百年》(PilgrimsinTheirOwnLand:500YearsofAme-ricanReligion)在美国受到好评。评论者认为,本书反映出他文笔优雅的特点。他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扎根一直讲到七十年代,讲述了各种各样宗教的传统,把一本美国宗教史讲得淋漓尽致,即使是了解这些材料的读者也会被吸引住。这本书唯一的缺陷
“我们的一切改革,都必须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进行智力开发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广大青少年,广大工人、农民和积极分子加速提高文化技术水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了求得有益的知识,更好地进行智力开发,可以有多种途径。《读书》编辑部就阅读中外古今的基本著作的问题,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五日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向在京的专家、学者请教。各位同志发言要点如下。 
“潇湘”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但是解释不一。《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对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一诗中的潇湘,其注释是:“潇湘,二水名,在永州界。”《古文观止》(清吴楚材等选注)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潇湘一词的注释是:“潇、湘,二水名,在九江之间。”这两个注释都有一个共同点:说明潇湘是指两条江,但地理位置都交待得很笼统。《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岳阳楼记》
一个美国人爱德华·N·鲁特瓦克,美国有名的强硬派作家,去年在英国出版了一本《苏联大战略》。我已基本不搞国际问题的研究,但对这方面的兴趣还没有完全摆脱,所以有时也还找时间翻翻这类资料和议论。这是一本新书,又是讲苏联战略问题的,也就是讲苏联国际关系的,因此拿来随便看看。这就惹来了麻烦。我除每天翻下《中国日报》之外,久不动整本的英文书。这本书,字小行密,和我目前的视力很不适合,而且常常撞见似曾相识的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