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建立健康档案的背景
健康档案是记载有关社区居民健康的系统资料(包括疾病记录)。如,某居民患某种疾病的自然史情况、治疗经过、健康检查记录、保健状况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有关情况。健康档案为社区医生更详细地掌握自己所服务的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为有计划地为服务对象开展诊断、治疗、保健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慢性病己成为危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杀手。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一些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疾病等。据WHO统计,仅2005年死亡的5800万人中,就有61%的人死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慢性呼吸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可以预见,在今后未来的几十年中,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的发病率肯定会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另外,目前,慢性病已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我国的“脑卒中”一项为例,专家测算,其在2003年造成的直接住院经济负担即达107.53亿元,占国家卫生总费用的3.02%。慢性病虽无法治愈,但多数可以预防,利用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连续性服务和主动性服务,可使慢性病获得良好的诊治和预防机会。
2健康档案的内容
健康档案一般包括家庭问题的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按国际标准,多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记录方式,内容主要包括:
2.1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②健康行为与既往史:如,吸烟、酗酒、饮食习惯、性格、就医与遵医嘱情况等。既往史包括曾患过的主要疾病情况、曾发生过的生活事件等。③过去家庭生活史和生物学基础资料:如,家族和遗传病的历史、家庭成员的主要疾患和健康状况,血压、血糖等,以及其健康检查资料。④危险因素:如,药物过敏、变态反应、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等。
2.2问题目录。指过去已经影响、现在和将来仍要影响本人健康的异常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明确的诊断、症状、体征、化验检查和影像检查资料等。问题目录一般分为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记录较长时间存在的慢性病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记录暂时的、急性或一次性的问题。
2.3流程表。对长期保持联系的慢性病人设立,为某一个主要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进展情况的摘要,主要概括与某一问题有关的一些重要指标的动态情况。如主诉、症状、化验结果、用药效果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健康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
3.1明确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关于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可采取或设立于社区医院,由社区医院负责管理;或设立于社区的行政管理部门,由其负责管理:或设立于心理咨询研究机构,由其负责管理;或将有关部门结合起来,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对此,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设置。
3.2利用档案制订慢性病防控方案,结合保健对象的健康情况或病情,制订出个人健康状况危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或循证医疗保健的具体方案,力求做到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的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娱乐、生活方式、行为矫正、心理调适),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对己病患者按照分级救治和专科救治的要求,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循证医疗、护理、康复和保健服务。
3.3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让健康档案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国内此类软件功能较少,且大多不完善,存在不易操作、标准不统一、无法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等缺点。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院士说:“当务之急,是在兼容已有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标准和代码,将一个个‘信息孤岛’链接起来。”
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防控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久的将来,就能人人拥有一份自己的“健康档案”,无论到哪家医院就诊,或者在家时,通过上网,可随时了解自己的病历与检查结果。
健康档案是记载有关社区居民健康的系统资料(包括疾病记录)。如,某居民患某种疾病的自然史情况、治疗经过、健康检查记录、保健状况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有关情况。健康档案为社区医生更详细地掌握自己所服务的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现状,为有计划地为服务对象开展诊断、治疗、保健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慢性病己成为危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杀手。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一些疾病的概括性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疾病等。据WHO统计,仅2005年死亡的5800万人中,就有61%的人死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慢性呼吸性疾病和糖尿病等。可以预见,在今后未来的几十年中,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的发病率肯定会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另外,目前,慢性病已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以我国的“脑卒中”一项为例,专家测算,其在2003年造成的直接住院经济负担即达107.53亿元,占国家卫生总费用的3.02%。慢性病虽无法治愈,但多数可以预防,利用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连续性服务和主动性服务,可使慢性病获得良好的诊治和预防机会。
2健康档案的内容
健康档案一般包括家庭问题的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按国际标准,多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记录方式,内容主要包括:
2.1基本资料。①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②健康行为与既往史:如,吸烟、酗酒、饮食习惯、性格、就医与遵医嘱情况等。既往史包括曾患过的主要疾病情况、曾发生过的生活事件等。③过去家庭生活史和生物学基础资料:如,家族和遗传病的历史、家庭成员的主要疾患和健康状况,血压、血糖等,以及其健康检查资料。④危险因素:如,药物过敏、变态反应、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等。
2.2问题目录。指过去已经影响、现在和将来仍要影响本人健康的异常情况。这些情况,包括明确的诊断、症状、体征、化验检查和影像检查资料等。问题目录一般分为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记录较长时间存在的慢性病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记录暂时的、急性或一次性的问题。
2.3流程表。对长期保持联系的慢性病人设立,为某一个主要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进展情况的摘要,主要概括与某一问题有关的一些重要指标的动态情况。如主诉、症状、化验结果、用药效果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健康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
3.1明确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关于健康档案管理机构可采取或设立于社区医院,由社区医院负责管理;或设立于社区的行政管理部门,由其负责管理:或设立于心理咨询研究机构,由其负责管理;或将有关部门结合起来,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对此,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合理设置。
3.2利用档案制订慢性病防控方案,结合保健对象的健康情况或病情,制订出个人健康状况危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或循证医疗保健的具体方案,力求做到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的健康计划(包括饮食营养、运动娱乐、生活方式、行为矫正、心理调适),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对己病患者按照分级救治和专科救治的要求,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循证医疗、护理、康复和保健服务。
3.3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让健康档案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国内此类软件功能较少,且大多不完善,存在不易操作、标准不统一、无法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等缺点。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院士说:“当务之急,是在兼容已有国际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一套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标准和代码,将一个个‘信息孤岛’链接起来。”
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防控实施规范化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久的将来,就能人人拥有一份自己的“健康档案”,无论到哪家医院就诊,或者在家时,通过上网,可随时了解自己的病历与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