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十万,到医院砍价去

来源 :生财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敢为天下先的30岁女子,名叫左三莲。她在从医过程中,因看不惯医院某些医生乱开大处方侵害消费者权益,于2005年10月从医院辞职,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专门与医院砍价的公司。
  由于她坚持与大医院“过不去”,专门帮助病人把医院开的大处方中不合理的药物剔出去,帮助病人减少医疗费用,因而受到患者的欢迎,公司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一年的时间,公司员工由开始的一个人发展到20多人,公司注册资金由最初的1万元发展到10万元。
  
  辞职开“陪诊”公司,
  专门与医生砍价
  
  左三莲,1976年10月24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1997年在四川省卫生学校毕业,并走上护士岗位。因穿刺技术过硬,2002年7月,她被成都某医院录用为儿科护士。
  2004年8月的一天,左三莲经过医院收费处时,看到一个30多岁的母亲抱着三四岁的女孩,拿着病历和划价单,泪流满面。出于同情,左三莲忍不住上前探问。得知这个孩子仅仅患了一个小感冒,有点咳嗽,但医生开的处方划价却要1200元!这是明显的小病却开“大处方”。
  左三莲仔细把收费单据查看了一遍,愕然发现,医生在病人病历上所开的药名和数量竟与处方上不相符!其中一种叫贝亚宁的药量够女孩吃半年的,这与一张儿童处方上的药量最多不能超过三天的医院规定严重相悖!更令左三莲没想到的是,看病的这位医生明明刚给孩子查了血,证明孩子是过敏体质,但为了多开药,竟给孩子开了许多过敏体质慎用的药品。
  左三莲感到气愤和震惊,她当即拿着处方和病历,带着这位母亲和孩子,找到开药的医生。在知情人面前,医生脸色非常难看,狠狠地瞪了左三莲一眼,便一把抢过处方,几下撕碎就扔进了垃圾桶,然后“唰唰唰”几下,重新开了一份处方。重开的处方药费只有40元!
  对这件事,最初,左三莲还是从好的方面想,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但渐渐地,左三莲知道了一些医疗方面的黑幕。为了解整个成都市医疗方面是不是真的存在大处方问题,从2004年9月起,左三莲利用休息日,开始对成都的医院进行暗察暗访。她发现,个别医生利用手中的处方权宰割病人到了泛滥的程度!因为按照医学常识,恢复人体的自身修复功能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医生应尽量少用药,只要不是太严重的疾病,能吃药就不要打针,能打针就不要输液,但她发现现在几乎搞反了。比如,不该用抗生素的,医生却大开抗生素,不必输液的,医生动不动就让你输液,原因是输液用药量大,背后有很多回扣可以提取,有的药品回扣竟高达50%!
  为了堵住医疗系统的这些黑洞,左三莲决定向卫生部门和监察部门反应她掌握的情况。但没想到的是,那些饱含她心血的调查报告和投诉信寄出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无奈之下,左三莲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劝”医生不要开“大处方”,因此她得罪了不少人,对她的风言风语也就多了起来。一次,一个院领导找她去谈话,告诫她,要她注意影响和维护集体利益……她本来觉得帮助那些比较困难的患者是对的,起码也是有良知的,但院领导的态度,让她感到不理解和郁闷。
  现实的弊病见得越多,郁闷也越积越深,左三莲对这方面的思考也越来越多。2005年10月,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从左三莲脑中冒出:陪病人看病!
  她深知,由于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患者与医院相比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需要作哪些检查以及用什么药,都由医生决定,患者只能无条件服从。不少患者糊里糊涂地看病,糊里糊涂地交钱,根本没有知情权……她想,医药回扣这么多,医疗费用这么高,大处方如此泛滥,而以自己的力量又不能阻止大处方的流行,既然如此,能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专门帮病人监督医生所开的处方,帮着病人看病省钱,只要收取少量的佣金,把陪病人看病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呢?
  考虑了几天,左三莲决定办个“陪病人看病”的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动员工作,左三莲首先说服了家人,并于2005年10月31日正式从医院辞职。辞职后的第二天,她就到成都市青白江区工商局递交了开办公司的申请。11月4日,左三莲的成都康惠医疗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万事开头难,在尴尬中打开局面
  
  左三莲在小天竺街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她的业务主要针对那些中老年的长期病友,根据服务期的长短,她设立了年卡、半年卡、月卡等三种卡,收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令左三莲尴尬的是,开业快20天了,还不见一单业务上门。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分析,她发现原因出在公司没有知名度上,酒好也要会吆喝呀!于是,她先拟好宣传资料,又到印刷厂印成传单,来到某医院大门口,逢人便递上一张。谁知忙中出错,在印刷传单时,因为公司还没安装电话,她没把公司的联系电话写上。无奈之余,她只好掏出笔,把自己的小灵通号写在一张张的传单上。
  专门陪病人看病?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收到她的宣传单,病友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个人是不是骗子啊?为消除病友怀疑,左三莲再去发宣传单时,还把自己的公司营业执照带上。听说她以前曾是医院的护士,又有营业执照,很多病友开始向她靠近,纷纷咨询起了相关事宜,有的还说把她的资料带回去仔细看看。
  在医院门口宣传挑战“大处方”,在医院看来,是摆明了跟他们“过不去”,因此左三莲成了不受医院欢迎的人。一次,她到某医院去发宣传资料,这家医院的两个保安突然冲了过来,不由分说,夺过她手上的宣传资料,然后一把把地撕碎了……经历这件事后,左三莲只能选择离医院远一点的地方发放宣传资料。
  尽管宣传中遇到过不少挫折,但还是渐渐有了效果,半个多月后,有人开始打左三莲的电话咨询业务了。
  左三莲做的第一笔业务是陪一位糖尿病老人看病。那个老人的亲友,就是在看过左三莲的宣传单后找上门来的。考虑到医生有排斥心理,左三莲就装出是那老人的亲属,陪老人去看病。在从前多年的护理经历中,左三莲接触过几乎所有的病例,糖尿病也是常见病,她自然也接触过很多,因此,她靠自己的经验,每当医生给这个老人开不必要的药甚至营养药时,她总会“提醒”医生不需要开这个那个,一般医生知道对方懂医学知识时,也不会乱开药,因此陪那老人看了几次病后,老人的亲属见她不但服务态度好,和医生交涉也有理有节,几次下来,医药费和以前相比省了一半以上,而且糖尿病在控制之中,因此主动把月卡改成了年卡。
  2005年11月底,哈尔滨市550万的“天价医疗费”事件经众多媒体曝光后,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反响,成都的媒体也对当地医院一些不合理的收费进行诘问和抨击。媒体的报道也给左三莲的公司发展带来了良机--由于人们对医院持有怀疑,但又苦于无专业知识,因此到左三莲这里咨询的人激增。短短十来天,她就签下了十多单业务。左三莲的公司初步打开局面。
  
  查医院歪账,不畏艰难不受利诱
  
  随着时间的推移,左三莲的公司知名度越来越高,后来,她不出去宣传,病人也会主动找上门来--因为病人也有一个圈子,病友之间口口相传,比自己宣传更有效果。
  2006年1月中旬,一个中年妇女找到左三莲,她说自己是下岗职工,平时把一分钱分成两分花。她的母亲元旦前因确诊为肺炎住院,一个多月出院时,各项收费竟然有2万多元。虽然这个妇女不懂医,但她认为母亲的住院费不该那么贵。左三莲随她来到医院,仔细核对了老人的病历和收费单据,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医生在治老人病的时候,一种病开了多种药,还进行了搭车开药。左三莲再询问病人和其亲属,又查出了很多没有做过的治疗费、检查费,包括不合理的用药,不合理的收费多达5000多元!几经努力,左三莲帮助他们向医院追回了这些不合理的收费。这位中年妇女对左三莲千恩万谢。
  这件事传开后,那个医院的住院病人纷纷请左三莲替他们到医院查账,医院招架不住了。开始,院方很强硬,说左三莲不合法,没有资格查医院的账。但当左三莲拿出自己的公司执照后,院方的态度就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希望给她好处费让她别再查下去,但左三莲拒绝了……在那个医院,她给十几个病人查出了3万多元的不合理收费。
  2006年春节过后,一个姓陈的年轻人找到左三莲,但小陈迟迟不肯说明来意,经再三询问,小陈才告诉她自己的难言之隐。原来,小陈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春节前他感到下身发痒,就怀疑自己在外面出差时睡的小旅馆不干净得了性病。为此,他到某医院的皮肤性病专科看病,医生检查后说他得了梅毒,给他注射了一些药水后,收了200多元。但是小陈的病并没有治好。一周后,他觉得自己的“命根子”还是痒。于是,他再次找到那个医院的专科,医生给他检查一番后,说:“你现在已发展到三期梅毒了,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一听此言,小陈当即吓白了脸,那医生不紧不慢地说:“这样吧,我给你用德国进口的药,但比较贵,一针要1000元,一个疗程就可以治好。”病急乱投医的小陈已乱了方寸,只能听医生处置。但一个疗程打了五针,病还是没有治好,医生建议小陈再做一个疗程的治疗,小陈却再也不敢相信这个医生了,于是他慕名找到了左三莲。听完小陈的讲述,左三莲知道他去的那家医院的皮肤科是承包给私人的,就带他到大医院诊断。结果小陈只是得了尿道炎。在这个医院,小陈只打了一个星期的青霉素,花费了70多元,就把病治好了。
  左三莲的行为自然惹怒了一些人,她常常会接到一些威胁电话和恐吓短信,有一次,她公司的玻璃还被人砸了。丈夫和家人都为她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忧,但左三莲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对那些人的伎俩没有畏惧,依然勇往直前。
  
  目光高远,把战场摆到更多的地方
  
  2006年2月初,左三莲一个人忙不过来了,她上网招聘了五个员工,这些员工都曾受过几年的专业教育,其中三个还有工作经验,左三莲如虎添翼。
  仍然忙不过来,左三莲没过多久又招聘了一批员工,内中还有几个是有行医执照的社区医生,这些医生加盟后,她的公司在病友中就更有权威性了。帮手多了,左三莲自己就抽身出来,不再做具体的业务,而是把精力放在公司的管理和规划上。根据自己队伍的壮大,她调整了服务思路,把办年卡的病友转为会员,实行一站式服务,比如会员住院了,她的公司协助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公司派专人每天定时上门服务。如果会员遇到紧急情况时,公司将立即准备好健康档案、摘要送往接诊医院……这些新的服务内容推出后,她公司的服务更加人性化了,业务自然也更好了!
  渐渐地,左三莲的名声传出了成都,传向了四面八方。2006年7月,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办事处,专门替进京求医人员提供服务。目前,左三莲的公司已经发展到20多个员工,月收入十多万元。
  沉稳干练的左三莲,把目光放得更高更远:下一步,她要把业务发展到重庆、广州等更多的大城市去!
  左三莲的成功,虽然从某一个层面上说,是我国医疗界的悲哀。但是,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左三莲毕竟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替国家分了忧,解了愁。从更大的意义上来看,左三莲对医院的挑战,有利于医疗环境的优化。只要哪里的医疗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变,哪里就有可能成为左三莲的战场。
其他文献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
期刊
要赚钱,得靠脑子    1964年7月12日,黄长生出生在江西省铜鼓县大土段镇大土段村,这个1000多人口的村子长期因交通闭塞,山多田少,经济十分落后。  1994年下半年,黄长生告别妻儿,和一位邻居前往广州打工,在一建筑工地担水泥沙浆赚点辛苦钱。转眼到了1995年的中秋节,黄长生和另外3位民工准备去打打牙祭。在一家小餐馆,他们要了个菜花蛇火锅和2斤散装白酒,结账时,老板告诉他:一共200元,其中
期刊
“跳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天都有几万人在“跳来跳去”,为自己寻求一个理想中的工作。可是,这种盲目的“跳槽”,带给自己的并不都是快乐。  四川籍的打工仔尤笑田几经“跳槽”后,他发现在“跳槽”族中蕴藏着很大的商机。他运用掌握的知识,专为那些“跳槽”的人出谋划策,竟然每月都能赚到7000元!  他是怎样独创出这一谋生之路的呢?    几经“跳槽”他发现了“跳槽”的商机   
期刊
美容、塑身、SPA……仿佛是时尚白领丽人的“专利与特权”,美容院的门外似乎打上了“男士禁止入内”的门牌。而今,这一现象已被悄然颠覆,男士美容风尚和理念逐渐流行,男性美容SPA健康会所开始走进男人的世界,并逐渐得到一些白领和成功男士的青睐与追捧,同时也为个人投资者打开了另一扇创富之门。  俗话说: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也有这么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容——这项女人的爱美专利,现在男士也可以“光明正
期刊
成功秘笈    汪先生盯牢收入比较少的年轻客户群,招聘专职采购员,广泛收集物美价廉的饰物;选择竞争比较少的中等城市繁华地段进驻,以“超市”模式经营并重视标准服务细节,迅速挖掘出了小本创业投资者梦寐以求的“一桶金”。  世界创业实验室(elab.icxo.com)消息,在广东中高档饰物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汪老板避开竞争锋芒,在东莞繁华地带开设了低价饰物自选超市,吸引了爱美又节约的
期刊
马应天(化名),42岁,先前在武汉一家企业从事法律事务,后来辞去工作专业倒房,收益颇丰。这位如今已在武汉小有名气的“倒爷”,近日对记者讲述了一些倒房内幕,他想说,当“倒爷”,你也可能,只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如果去踩红线,钻空子,无疑放大了房产投资的风险。    帮朋友倒房,小试身手    马应天看起来表情颇为严肃。他自我解释说,这是因为在武汉一家企业搞法律工作多年的原因。谈起投资房产,他说因为
期刊
十年前,当赖军华操起剪刀剪下第一篇稿子邮寄出去时,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文摘行业的“龙头老大”。虽然他死活不承认自己“文摘王”的地位,但只要算一算他发稿的细账,你就会知道这样称呼他一点儿也不“冤枉”。他平均每天要发出100封信,每个信封里有各类文摘7篇,每年他荐出去的稿子就有30万篇之多!而每天他总有一二十篇推荐稿被刊用,一年下来,几近万篇,至于荐稿收入,有的刊物只给千字10元,有的给到
期刊
来自湖北孝感的小王,在深圳某广告公司做业务员,做事和工作兢兢业业的他,常梦想有朝一日自己创出一番事业。   一天,小王拜访一位年长的客户。交谈中老人问他:“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小王想了半天还是回答不出来。老人笑呵呵地“批评”他:“王姓是中华民族文化渊深的姓氏之一,看来你还得多学习啊。没有文化积累的业务员,可算不上优秀哦。”  回去后,小王一直想着老人的话,想着自己的姓氏如何而来
期刊
如果有这样一个行业:它是劳动力密集型的,需要很多人手;它又是平民化的,绝大多数人都能消费得起;它也是具有技术含量的,非一般无专业知识的人所能为;它又是需要大量铺网点的,要花费精力去发展连锁网络的---这样一个行业,你敢不敢去投钱?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把它做到盈利,再吸引大家加盟,赚加盟费?  申兵就这样做了。一个月前,他在本市西区的番禺路上悄悄地开了一家“€讇仔扌列伞薄?琶欢嗑茫刻斓挠刀罹
期刊
拼图就是拼人生    2005年7月,从湖南大学毕业不久的晏小洁被聘到长沙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虽然工作轻松且待遇好,但枯燥无味的办公室生活让她觉得很厌烦。  2005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是表姐的儿子的生日,晏小洁特地抽了一天的时间去给小侄子挑生日礼物。在一家书店前,她发现有一个柜台在卖拼图,晏小洁觉得这东西不错,便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一个大型拼图作为侄子的生日礼物。  小侄子果然很喜欢这个生日礼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