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白细胞介素-2(IL-2),原名T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有广谱的免疫增强活性.
【机 构】
:
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介素-2(IL-2),原名T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有广谱的免疫增强活性.
其他文献
作者报告用13-顺维甲酸成功地治疗了1例头皮穿掘性蜂窝组织炎(dissecting cellulitis of the scalp)患者.患者男性,21岁,面部有轻度痤疮4年,头皮脓疱、囊肿伴补钉状秃发2年.多发性囊肿损害集中在头顶和枕部,其中多数损害柔软、有波动感,一些损害有脓液排出.囊肿性损害部位头发脱落,有些脓疱处有糜烂.面部有少数痤疮性丘疹.脓疱中曾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培养阴性.患者
作者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以及多中心试验评估天然α-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列于本研究的男女患者共158例,年龄均在18岁以上。治疗前全面了解病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测量湿疣的面积,作全血和血小板计数,查肝、肾功能及血清抗α-干扰素抗体滴度,随后将患者随机分配使用a-干扰素或安慰剂(86例使用千扰素,72例用安慰剂)。
已有证据表明,在生殖器癌肿和生殖器鲍温病中发现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6和HPV18DNA。事实上,有60~80%的子宫颈癌患者与HPV16或HPV18DNA有关。但很少有证据说明非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癌肿与HPV有关。本文报告1例,用DNA杂交分析,在足部肿瘤组织中,发现HPV16DNA。
作者对38例患者(年龄15~35岁)的143个顽固性疣应用硫酸博莱霉素损害内注射进行治疗和随访,所有病例的病程都在6个月以上,并经化学腐蚀和电干燥法治疗无效。治疗方法:损害小于5mm者用0.1ml,大于5mm者用0.2ml博莱霉素,注射于疣组织内,当疣表面发白,表明注射得当。每次注射的总量不超过1ml。对多发性患者,按损害的大小、位置配对,进行自体对照研究。对照损害注射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病人于注
本品由酮康唑(ketoconazole)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片剂和口服混悬液。药理研究表明酮康唑抑制了真菌细胞质膜和细胞壁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内含物溢出,细胞扩胀;另抑制过氧化酶系统,使毒性的过氧化物积聚,产生真菌细胞内含物完全坏死。口服和静脉给药,小鼠的LD50分别为702mg/kg、44mg/kg。
应用注射用胶原(Zyderm)植入(以下称ZCI)治疗外伤性疤痕、手术后疤痕和水痘疤痕等,效率高、无全身副作用.ZCl是一种注射用牛真皮胶原,95%以上为Ⅰ型胶原,余为Ⅱ型胶原.将胶原混合于含0.3%利多卡因的生理缓冲液中,呈乳白色凝胶状.1ml中分别含精制牛真皮胶原35mg和65mg,前者为ZCI-Ⅰ,后者为ZCI-Ⅱ.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不伴有其它结缔组织病时,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当同时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病时,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性传播疾病(STD)不仅对成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而且对小儿健康的影响及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压力也很大.现已知道,妇女在妊娠期间感染了某些STD后,可发生流产,死产、早产及胎儿畸形,新生儿出生后还可有持续性感染,构成对健康人群的威胁.很明显,STD的母婴传播已成为优生优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STD中,有许多病原体可引起孕妇感染,并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尤其是宫内感染的途径传给胎儿,导致胎儿的先天性感染或
麻风病人体内抗酚糖脂-I(PGL-I)IgM抗体水平与型别和细菌指数有关。为估价抗PGL-I血清学试验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可能性,作者在美国西图尔地区麻风门诊部对11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人连续测定其血清抗PGL-IIgM水平。所有病人按临床和组织学标准进行从TT到LL的5级分类。
多数疤疹样皮炎(DH)都有潜在的谷胶敏感性肠病,当用无谷胶饮食(GFD)时皮损好转,用谷胶饮食时皮损又复出现。在已报道的针对麦胶蛋白、网硬蛋白和肌内膜抗原的循环抗体中,麦胶蛋白抗体因出现率低而限制了其诊断价值。本研究目的在于比较DH和其它大疱性疾病中网硬蛋白抗体和肌内膜抗体的特异性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血标本来源如下:30名正常人,45例DH,31例类天疱疮,30例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