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在医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位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一个就是东方的张仲景。盖伦提出了实证论,而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这样,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医学体系,逐渐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那么,这两个医学体系能否有机融合,互相补充呢?
主讲:王新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研究。先后出版《脑血辨证》、《徐国仟学术经验专家辑要》等著作。
我曾经作过一个比喻,把现代医学比喻成一棵树,称之为医学树。就相当于我们种下一粒种子,种子发芽,东边一瓣,西边一瓣,两个瓣几乎一模一样,等它长成一棵树有两个大丫杈的时候,枝枝蔓蔓就完全不一样了。可能向阳的那一边非常地旺盛;或者一边比较细,一边比较粗。完全一样的丫杈没有了。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远古的时候,人类都是通过自己在生存环境中慢慢地积累一些经验,知道了哪些东西吃了会拉肚子,哪些东西吃了不拉肚子,哪些东西吃了很舒服。慢慢地发展了医学。
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巫、医不分家。因为在那个时候,所有部落里给你治疗的人都是巫师,巫师是通医的,世代相传,口口相传的部落积聚的医疗经验,都传在这一个人的身上,然后给这个部落所有的人进行治疗和祈祷。所以中国文字中医生的医字(繁体),左边一个“医”字,右边一个“殳”,下边是一个“酉”字。中国是这个样,那么其他的国家是不是这个样呢?完全是共通的。像古埃及,它也是通过巫师来给人治病。像古希腊、古罗马,生病他就要去祈祷,认为患病是上天的惩罚,要通过巫师的祭祀活动来求天。这时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对疾病的病因尚不认识,对疾病造成的各种损害却看见了,大家就要去对苍天顶礼膜拜,这就是医学树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它的两边基本是一样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可以说是西方的医学之祖,有人称他为医学之父。他提出了一套非常详实的理论,这个理论与中国的理论非常相像。它是一种整体观念,在追求一种平和,他认为人身体中有四种物质: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这四种物质平和了,人体才健康。很像我们中医讲的气、血、精、液、还有痰,非常像。他讲的是水、火、土,空气四种物质。我们是金木水火土,他把金和木拿走了,加上了空气。他在治疗上追求燥湿寒热的平衡,这个燥湿寒热的平衡就和中医讲的是一模一样,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中医就是一种对症的疗法。所以他的理论和我们《黄帝内经》的理论,有非常大的可通约性。这是库恩提出来的,一个大数学家,他提出可通约性,就是大家可以交流。
公元前5世纪,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争议比较多,但是它的起点一定是春秋时期,这点已成公论,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恰恰就与希波克拉底提出这一套理论几乎同时。
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国和外国医学史的专家,叫昂斯丘尔德。昂斯丘尔德看了中国的《黄帝内经》,又了解了西方的医学史以后,他在讲课的时候,开了个玩笑,他说希波克拉底这个Hippo,就是那个岐伯。《黄帝内经》,是岐伯和黄帝的对话,你那个岐伯,就是我们这个希波克拉底,这个《黄帝内经》其实最早的时候是一次中医和西医的对话,是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对话,你们把它记录下来,又把它延伸下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交流。他说这当然是一个玩笑,是从Hippo的拼音而来的。但是它反映了在当时,中医和西医之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都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追求人体平和的一种治疗理念和学术理念。
有人问到一个问题,说医和巫分家在什么时候?医巫分家的时间,西方和东方差不多,都是在希波克拉底和《黄帝内经》的时候。《黄帝内经》上有一句名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相信鬼神的人,不要跟他讲医道,讲治疗;“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信巫不信医的人,不要给他治病。这个过程其实很缓慢,最早治病的人,被称作“巫凡”、“巫咸”、“巫堪”,后来改成医。巫和医包括他去求神,祈祷,给人治一些病,都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是有一定社会位置的人,叫祭司。每个部落里掌管祭祀的人,有很多能力,其中必须要会医,这个史书上都有记载。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出来,医学必须和迷信分开的人。在这一个问题的认识上东、西方几乎是同步的。公元前3世纪~4世纪的时候,医、巫就开始分家了。
公元200年以后,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个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另一位就是张仲景。盖伦比张仲景大19岁。盖伦活了70岁,张仲景活了69岁。盖伦这个人脾气很奇怪,性格非常孤僻,没有朋友,不和人来往,天天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他在21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子宫图谱解剖》,开创了现代医学的实证论,他是现代医学实证论的鼻祖,或者说是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从此后,就不讲风火空气了,也不讲血液、粘液、胆汁了,开始实证,走入微观。
这个时候,东方医学的代表性人物是谁呢?是张仲景。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奠定了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基础。《金匮要略》,那个“匮”,匮乏的“匮”,它为什么念“柜”呢?它和书柜的柜是通假字,其实这个“匮”,就是一个非常贵重的柜子,里面放了非常珍贵的文书和器物。这个书名起得就很不简单。《金匮要略》讲的是杂病,《伤寒论》是治疗当时的传染病。
从这个时候,中医和西医两个树枝开始不一样了,从盖伦以后的西医一定要把这个人体的东西找出来。而从张仲景开始呢,则提出了一套辨证论治的理论,我不管里头是什么样,我只是根据你的症状,判断疾病发展的趋势来进行治疗。张仲景的方子用药都不多,开得非常好,一般在7味药左右,小的就是两三味药,多的不超过14味药,乌梅丸方,14味药,作用非常好,直到现在还都在用。
那么,中医和西医为什么最终建立了不同的医学体系,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呢?
关键问题是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是地域的差异。
东、西方医学之树两个枝杈因为根系营养不一样,发展就不一样。盖伦,自提出了实证论,为把这个事搞清楚,他做了大量的解剖,再创生理学、胚胎学,这些都是他的实证。但那时候还非常非常的原始。而中国呢,随着张仲景的辨证施治,辨证论治,在方法论上有了突破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公元后,西方人称之为,黑暗的一千年。恩格斯说,中世纪只有一种意识形态,除了宗教和神什么都没有了。西方的医学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都是迷信,是宗教,神,没有人说话的地方,医学根本不可能发展。盖伦奠定的医学基础几乎崩溃了。但是中国呢,汉以后赶上了盛唐,中医在昌盛的土壤上茁壮发展,迅速发展。到隋代,巢元方已经有1700多个病(方)了,非常非常地了不起。元朝的危依林,他搞的悬吊式治疗骨折比外国人早600年。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医学上的改进,它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医确确实实在这个时期发展得非常迅速。到了明清,出了像吴鞠通、叶天士等温病学家,他们的医疗技术,对我们民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清朝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36%,这说明了一个民族只有健康了,强盛了,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尊重。
这时候还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李时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上当时最大的一本药典,介绍了1892种药,收录了11000个药方。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中医这个枝,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西方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呢,情况变了。哥白尼有一个日心学说;与他同时,维萨留斯出了一本全面的《解剖学》。这本《解剖学》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极大地震动和推进了西方科学的发展,从1543年起,西医也得以迅猛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四百年了。它的组织学,胚胎学,微生物学,细菌学,细胞学,这些对微观东西的了解,全面地推开了。直到现在的基因学。人体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白了。
其实啊,中医在远古的时候,也想搞微观研究。《黄帝内经》的灵枢经里就有关于解剖的内容,而且解剖的内容很详实,讲到胃,胰腺,讲得很清楚,像讲这个胰腺:“扁广三寸,有散膏半斤”,散膏是什么?挂的碎油,就是脂肪,写得很明白。
这个时候中西医的差异就出来了,出现了不通约性。那么中医还是在望闻问切这四大诊疗技术上转悠。西医就不是这个样子。
中医以症状为名;西医以病理基础为名。中医会直接写诊断;西医呢,搞不清楚,写个原因待查,搞清楚了再告诉你。他要找到那个病理的基础,中医就没有。这是从诊病上讲。
从追查病因上呢?大家一样,中医要问你,西医也要问你。你这两天有什么状况,休息好不好啊,吃饭好不好啊,发不发烧啊?这都一样,可是在治疗的时候呢,又不同了。各人治各人的,各人想各人的,这就是中西医在医疗上的差异,必然造成整体推进的差异。
那中西医是不是就截然不可通约呢,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完全不能用西药的办法,西医完全不能用中医的办法,是不是这个状况呢?也不是。中国特色的医院,看明白了这两个医学,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尽管走的路不一样,但是还有很多部分可以通约。
这就说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中西医如何互补,如何共建和谐。
主讲:王新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研究。先后出版《脑血辨证》、《徐国仟学术经验专家辑要》等著作。
我曾经作过一个比喻,把现代医学比喻成一棵树,称之为医学树。就相当于我们种下一粒种子,种子发芽,东边一瓣,西边一瓣,两个瓣几乎一模一样,等它长成一棵树有两个大丫杈的时候,枝枝蔓蔓就完全不一样了。可能向阳的那一边非常地旺盛;或者一边比较细,一边比较粗。完全一样的丫杈没有了。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远古的时候,人类都是通过自己在生存环境中慢慢地积累一些经验,知道了哪些东西吃了会拉肚子,哪些东西吃了不拉肚子,哪些东西吃了很舒服。慢慢地发展了医学。
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巫、医不分家。因为在那个时候,所有部落里给你治疗的人都是巫师,巫师是通医的,世代相传,口口相传的部落积聚的医疗经验,都传在这一个人的身上,然后给这个部落所有的人进行治疗和祈祷。所以中国文字中医生的医字(繁体),左边一个“医”字,右边一个“殳”,下边是一个“酉”字。中国是这个样,那么其他的国家是不是这个样呢?完全是共通的。像古埃及,它也是通过巫师来给人治病。像古希腊、古罗马,生病他就要去祈祷,认为患病是上天的惩罚,要通过巫师的祭祀活动来求天。这时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对疾病的病因尚不认识,对疾病造成的各种损害却看见了,大家就要去对苍天顶礼膜拜,这就是医学树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它的两边基本是一样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可以说是西方的医学之祖,有人称他为医学之父。他提出了一套非常详实的理论,这个理论与中国的理论非常相像。它是一种整体观念,在追求一种平和,他认为人身体中有四种物质: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这四种物质平和了,人体才健康。很像我们中医讲的气、血、精、液、还有痰,非常像。他讲的是水、火、土,空气四种物质。我们是金木水火土,他把金和木拿走了,加上了空气。他在治疗上追求燥湿寒热的平衡,这个燥湿寒热的平衡就和中医讲的是一模一样,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中医就是一种对症的疗法。所以他的理论和我们《黄帝内经》的理论,有非常大的可通约性。这是库恩提出来的,一个大数学家,他提出可通约性,就是大家可以交流。
公元前5世纪,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争议比较多,但是它的起点一定是春秋时期,这点已成公论,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恰恰就与希波克拉底提出这一套理论几乎同时。
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国和外国医学史的专家,叫昂斯丘尔德。昂斯丘尔德看了中国的《黄帝内经》,又了解了西方的医学史以后,他在讲课的时候,开了个玩笑,他说希波克拉底这个Hippo,就是那个岐伯。《黄帝内经》,是岐伯和黄帝的对话,你那个岐伯,就是我们这个希波克拉底,这个《黄帝内经》其实最早的时候是一次中医和西医的对话,是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对话,你们把它记录下来,又把它延伸下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交流。他说这当然是一个玩笑,是从Hippo的拼音而来的。但是它反映了在当时,中医和西医之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都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追求人体平和的一种治疗理念和学术理念。
有人问到一个问题,说医和巫分家在什么时候?医巫分家的时间,西方和东方差不多,都是在希波克拉底和《黄帝内经》的时候。《黄帝内经》上有一句名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相信鬼神的人,不要跟他讲医道,讲治疗;“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信巫不信医的人,不要给他治病。这个过程其实很缓慢,最早治病的人,被称作“巫凡”、“巫咸”、“巫堪”,后来改成医。巫和医包括他去求神,祈祷,给人治一些病,都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是有一定社会位置的人,叫祭司。每个部落里掌管祭祀的人,有很多能力,其中必须要会医,这个史书上都有记载。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出来,医学必须和迷信分开的人。在这一个问题的认识上东、西方几乎是同步的。公元前3世纪~4世纪的时候,医、巫就开始分家了。
公元200年以后,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个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另一位就是张仲景。盖伦比张仲景大19岁。盖伦活了70岁,张仲景活了69岁。盖伦这个人脾气很奇怪,性格非常孤僻,没有朋友,不和人来往,天天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他在21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子宫图谱解剖》,开创了现代医学的实证论,他是现代医学实证论的鼻祖,或者说是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从此后,就不讲风火空气了,也不讲血液、粘液、胆汁了,开始实证,走入微观。
这个时候,东方医学的代表性人物是谁呢?是张仲景。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奠定了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基础。《金匮要略》,那个“匮”,匮乏的“匮”,它为什么念“柜”呢?它和书柜的柜是通假字,其实这个“匮”,就是一个非常贵重的柜子,里面放了非常珍贵的文书和器物。这个书名起得就很不简单。《金匮要略》讲的是杂病,《伤寒论》是治疗当时的传染病。
从这个时候,中医和西医两个树枝开始不一样了,从盖伦以后的西医一定要把这个人体的东西找出来。而从张仲景开始呢,则提出了一套辨证论治的理论,我不管里头是什么样,我只是根据你的症状,判断疾病发展的趋势来进行治疗。张仲景的方子用药都不多,开得非常好,一般在7味药左右,小的就是两三味药,多的不超过14味药,乌梅丸方,14味药,作用非常好,直到现在还都在用。
那么,中医和西医为什么最终建立了不同的医学体系,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呢?
关键问题是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是地域的差异。
东、西方医学之树两个枝杈因为根系营养不一样,发展就不一样。盖伦,自提出了实证论,为把这个事搞清楚,他做了大量的解剖,再创生理学、胚胎学,这些都是他的实证。但那时候还非常非常的原始。而中国呢,随着张仲景的辨证施治,辨证论治,在方法论上有了突破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公元后,西方人称之为,黑暗的一千年。恩格斯说,中世纪只有一种意识形态,除了宗教和神什么都没有了。西方的医学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都是迷信,是宗教,神,没有人说话的地方,医学根本不可能发展。盖伦奠定的医学基础几乎崩溃了。但是中国呢,汉以后赶上了盛唐,中医在昌盛的土壤上茁壮发展,迅速发展。到隋代,巢元方已经有1700多个病(方)了,非常非常地了不起。元朝的危依林,他搞的悬吊式治疗骨折比外国人早600年。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医学上的改进,它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医确确实实在这个时期发展得非常迅速。到了明清,出了像吴鞠通、叶天士等温病学家,他们的医疗技术,对我们民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清朝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36%,这说明了一个民族只有健康了,强盛了,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尊重。
这时候还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李时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上当时最大的一本药典,介绍了1892种药,收录了11000个药方。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中医这个枝,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西方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呢,情况变了。哥白尼有一个日心学说;与他同时,维萨留斯出了一本全面的《解剖学》。这本《解剖学》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极大地震动和推进了西方科学的发展,从1543年起,西医也得以迅猛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四百年了。它的组织学,胚胎学,微生物学,细菌学,细胞学,这些对微观东西的了解,全面地推开了。直到现在的基因学。人体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白了。
其实啊,中医在远古的时候,也想搞微观研究。《黄帝内经》的灵枢经里就有关于解剖的内容,而且解剖的内容很详实,讲到胃,胰腺,讲得很清楚,像讲这个胰腺:“扁广三寸,有散膏半斤”,散膏是什么?挂的碎油,就是脂肪,写得很明白。
这个时候中西医的差异就出来了,出现了不通约性。那么中医还是在望闻问切这四大诊疗技术上转悠。西医就不是这个样子。
中医以症状为名;西医以病理基础为名。中医会直接写诊断;西医呢,搞不清楚,写个原因待查,搞清楚了再告诉你。他要找到那个病理的基础,中医就没有。这是从诊病上讲。
从追查病因上呢?大家一样,中医要问你,西医也要问你。你这两天有什么状况,休息好不好啊,吃饭好不好啊,发不发烧啊?这都一样,可是在治疗的时候呢,又不同了。各人治各人的,各人想各人的,这就是中西医在医疗上的差异,必然造成整体推进的差异。
那中西医是不是就截然不可通约呢,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完全不能用西药的办法,西医完全不能用中医的办法,是不是这个状况呢?也不是。中国特色的医院,看明白了这两个医学,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尽管走的路不一样,但是还有很多部分可以通约。
这就说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中西医如何互补,如何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