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之路——解读中医(四)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在医学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位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一个就是东方的张仲景。盖伦提出了实证论,而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治的理论,这样,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医学体系,逐渐走上了各自的发展道路。那么,这两个医学体系能否有机融合,互相补充呢?
  
  主讲:王新陆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要从事中医疑难病症的研究。先后出版《脑血辨证》、《徐国仟学术经验专家辑要》等著作。
  
  我曾经作过一个比喻,把现代医学比喻成一棵树,称之为医学树。就相当于我们种下一粒种子,种子发芽,东边一瓣,西边一瓣,两个瓣几乎一模一样,等它长成一棵树有两个大丫杈的时候,枝枝蔓蔓就完全不一样了。可能向阳的那一边非常地旺盛;或者一边比较细,一边比较粗。完全一样的丫杈没有了。这样,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远古的时候,人类都是通过自己在生存环境中慢慢地积累一些经验,知道了哪些东西吃了会拉肚子,哪些东西吃了不拉肚子,哪些东西吃了很舒服。慢慢地发展了医学。
  在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巫、医不分家。因为在那个时候,所有部落里给你治疗的人都是巫师,巫师是通医的,世代相传,口口相传的部落积聚的医疗经验,都传在这一个人的身上,然后给这个部落所有的人进行治疗和祈祷。所以中国文字中医生的医字(繁体),左边一个“医”字,右边一个“殳”,下边是一个“酉”字。中国是这个样,那么其他的国家是不是这个样呢?完全是共通的。像古埃及,它也是通过巫师来给人治病。像古希腊、古罗马,生病他就要去祈祷,认为患病是上天的惩罚,要通过巫师的祭祀活动来求天。这时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对疾病的病因尚不认识,对疾病造成的各种损害却看见了,大家就要去对苍天顶礼膜拜,这就是医学树在开始发展的时候,它的两边基本是一样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可以说是西方的医学之祖,有人称他为医学之父。他提出了一套非常详实的理论,这个理论与中国的理论非常相像。它是一种整体观念,在追求一种平和,他认为人身体中有四种物质:血液,粘液,黑胆汁、黄胆汁。这四种物质平和了,人体才健康。很像我们中医讲的气、血、精、液、还有痰,非常像。他讲的是水、火、土,空气四种物质。我们是金木水火土,他把金和木拿走了,加上了空气。他在治疗上追求燥湿寒热的平衡,这个燥湿寒热的平衡就和中医讲的是一模一样,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湿者燥之,中医就是一种对症的疗法。所以他的理论和我们《黄帝内经》的理论,有非常大的可通约性。这是库恩提出来的,一个大数学家,他提出可通约性,就是大家可以交流。
  公元前5世纪,正值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争议比较多,但是它的起点一定是春秋时期,这点已成公论,也就是公元前5世纪左右。恰恰就与希波克拉底提出这一套理论几乎同时。
  世界上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国和外国医学史的专家,叫昂斯丘尔德。昂斯丘尔德看了中国的《黄帝内经》,又了解了西方的医学史以后,他在讲课的时候,开了个玩笑,他说希波克拉底这个Hippo,就是那个岐伯。《黄帝内经》,是岐伯和黄帝的对话,你那个岐伯,就是我们这个希波克拉底,这个《黄帝内经》其实最早的时候是一次中医和西医的对话,是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的对话,你们把它记录下来,又把它延伸下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交流。他说这当然是一个玩笑,是从Hippo的拼音而来的。但是它反映了在当时,中医和西医之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都是一种宏观的,整体的,追求人体平和的一种治疗理念和学术理念。
  有人问到一个问题,说医和巫分家在什么时候?医巫分家的时间,西方和东方差不多,都是在希波克拉底和《黄帝内经》的时候。《黄帝内经》上有一句名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相信鬼神的人,不要跟他讲医道,讲治疗;“信巫不信医者不治”,信巫不信医的人,不要给他治病。这个过程其实很缓慢,最早治病的人,被称作“巫凡”、“巫咸”、“巫堪”,后来改成医。巫和医包括他去求神,祈祷,给人治一些病,都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是有一定社会位置的人,叫祭司。每个部落里掌管祭祀的人,有很多能力,其中必须要会医,这个史书上都有记载。
  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个提出来,医学必须和迷信分开的人。在这一个问题的认识上东、西方几乎是同步的。公元前3世纪~4世纪的时候,医、巫就开始分家了。
  公元200年以后,西方和东方相继出了两个医学大师,一个是西方的盖伦,另一位就是张仲景。盖伦比张仲景大19岁。盖伦活了70岁,张仲景活了69岁。盖伦这个人脾气很奇怪,性格非常孤僻,没有朋友,不和人来往,天天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他在21岁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子宫图谱解剖》,开创了现代医学的实证论,他是现代医学实证论的鼻祖,或者说是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从此后,就不讲风火空气了,也不讲血液、粘液、胆汁了,开始实证,走入微观。
  这个时候,东方医学的代表性人物是谁呢?是张仲景。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奠定了中医的辨证施治的基础。《金匮要略》,那个“匮”,匮乏的“匮”,它为什么念“柜”呢?它和书柜的柜是通假字,其实这个“匮”,就是一个非常贵重的柜子,里面放了非常珍贵的文书和器物。这个书名起得就很不简单。《金匮要略》讲的是杂病,《伤寒论》是治疗当时的传染病。
   从这个时候,中医和西医两个树枝开始不一样了,从盖伦以后的西医一定要把这个人体的东西找出来。而从张仲景开始呢,则提出了一套辨证论治的理论,我不管里头是什么样,我只是根据你的症状,判断疾病发展的趋势来进行治疗。张仲景的方子用药都不多,开得非常好,一般在7味药左右,小的就是两三味药,多的不超过14味药,乌梅丸方,14味药,作用非常好,直到现在还都在用。
  那么,中医和西医为什么最终建立了不同的医学体系,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呢?
  关键问题是民族和文化的差异,是地域的差异。
  东、西方医学之树两个枝杈因为根系营养不一样,发展就不一样。盖伦,自提出了实证论,为把这个事搞清楚,他做了大量的解剖,再创生理学、胚胎学,这些都是他的实证。但那时候还非常非常的原始。而中国呢,随着张仲景的辨证施治,辨证论治,在方法论上有了突破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公元后,西方人称之为,黑暗的一千年。恩格斯说,中世纪只有一种意识形态,除了宗教和神什么都没有了。西方的医学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都是迷信,是宗教,神,没有人说话的地方,医学根本不可能发展。盖伦奠定的医学基础几乎崩溃了。但是中国呢,汉以后赶上了盛唐,中医在昌盛的土壤上茁壮发展,迅速发展。到隋代,巢元方已经有1700多个病(方)了,非常非常地了不起。元朝的危依林,他搞的悬吊式治疗骨折比外国人早600年。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医学上的改进,它是一个重大突破。中医确确实实在这个时期发展得非常迅速。到了明清,出了像吴鞠通、叶天士等温病学家,他们的医疗技术,对我们民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清朝的时候中国的GDP占全世界的36%,这说明了一个民族只有健康了,强盛了,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尊重。
  这时候还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李时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世界上当时最大的一本药典,介绍了1892种药,收录了11000个药方。可以说,在那个时候,中医这个枝,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西方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呢,情况变了。哥白尼有一个日心学说;与他同时,维萨留斯出了一本全面的《解剖学》。这本《解剖学》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极大地震动和推进了西方科学的发展,从1543年起,西医也得以迅猛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三四百年了。它的组织学,胚胎学,微生物学,细菌学,细胞学,这些对微观东西的了解,全面地推开了。直到现在的基因学。人体的了解,也越来越明白了。
  其实啊,中医在远古的时候,也想搞微观研究。《黄帝内经》的灵枢经里就有关于解剖的内容,而且解剖的内容很详实,讲到胃,胰腺,讲得很清楚,像讲这个胰腺:“扁广三寸,有散膏半斤”,散膏是什么?挂的碎油,就是脂肪,写得很明白。
  这个时候中西医的差异就出来了,出现了不通约性。那么中医还是在望闻问切这四大诊疗技术上转悠。西医就不是这个样子。
  中医以症状为名;西医以病理基础为名。中医会直接写诊断;西医呢,搞不清楚,写个原因待查,搞清楚了再告诉你。他要找到那个病理的基础,中医就没有。这是从诊病上讲。
  从追查病因上呢?大家一样,中医要问你,西医也要问你。你这两天有什么状况,休息好不好啊,吃饭好不好啊,发不发烧啊?这都一样,可是在治疗的时候呢,又不同了。各人治各人的,各人想各人的,这就是中西医在医疗上的差异,必然造成整体推进的差异。
  那中西医是不是就截然不可通约呢,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完全不能用西药的办法,西医完全不能用中医的办法,是不是这个状况呢?也不是。中国特色的医院,看明白了这两个医学,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尽管走的路不一样,但是还有很多部分可以通约。
  这就说到了最后一个问题:中西医如何互补,如何共建和谐。
其他文献
2007年9月,世界脑力锦标赛正在进行脑力比拼,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都集中在这里。这些选手将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从记忆人的面孔到记忆大量的数字和扑克牌,都是他们要面对的挑战。  比赛结束,组委会宣布分项目冠军获得者时,一个中国人走上了领奖台。他夺得脑力比拼的冠军,这也是中国获得这个比赛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图1)。      (1)图组:(1-1)获得记忆比赛世界冠军的吴天胜    (1-2)中
期刊
龙脉还是煤矿?守旧还是改革?开滦煤矿在新与旧的激辩和外来屈辱的风雨中艰难前行。这个百年煤矿的故事,折射的是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坎坷历程。    公元2008年,唐山市开滦剧场。为庆祝开滦煤矿创办130周年,话剧《风雨开滦》正在上演。  话剧舞台上:  灵堂上,哀乐袅袅,阴风呼呼,烟雾阵阵……  身着正一品顶戴的李鸿章独自步入,悲恸吊唁。  李鸿章:当今中国,可以没有我李鸿章,万不可以没有唐廷枢啊! 
期刊
近年来,河北省文物部门在桑干河流域发现的一系列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引发了考古界与史学界寻根的关注。有的专家认为,仰韶文化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创造的文化,他们在东迁的过程中把仰韶文化带到了桑干河流域。但是,考古学家们却看不出它们的传播途径和演变的过程,它们突然地出现,又神秘地消失了……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从他登上历史舞台,就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用武力平定了诸侯间的混战
期刊
有一种专门称量黄金和贵重药材的小秤,  皇帝说有多少重量就是多少重量。  它因此标志着一种社会信誉,  更代表了一种权力和地位。    凌晨4点,广州的街道上静悄悄的。  古董店老板邹永生,没等天亮就出门了。  邹永生,已经做了30多年的古董生意。现在,他要去一个叫“天光圩”的地方。“天光圩”自古以来是广州的民间古玩交易市场。  邹永生:这里全部是卖陶瓷的。  邹永生到“天光圩”寻找一种叫作“司马
期刊
王树增 研究军事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家。为了探寻长征的原貌,他花费六年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并且数度重走长征路,终于写成著名历史纪实文学《长征》。    1934年,追求革命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千难万险,以血肉之躯开辟了一条光辉的道路。这支队伍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就是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今天,“长征”已成往事,但“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我们更需了解“长征”,读懂“长征
期刊
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是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一部轻松幽默的影片。主人公大李、小李和老李三个人都姓李,可其他方面完全不一样。对待参加体育锻炼,态度更是截然不同,由此惹出了一个又一个笑话。  影片一开头用一段动画展示了演职员表,三李是整个片子的主角,支持体育活动的理发师和一向不喜欢锻炼的大力士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料(图1)。      ⑴ 影片中的主要角色    老李和小李是父子俩,在
期刊
在云南农村,每年都有许多人受到毒蛇的伤害。轻的残腿断肢,重的命丧黄泉。有一对科学家夫妇,挺身而出,潜心研究,制服蛇毒,挽救了无数受害者的生命。    云南省昆明市团结镇大墨雨村。  2007 年6月,彝族妇女苏海美在田里除草被毒蛇攻击,她很快找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求救。昆明山区的很多村民,都知道这里有一对科学家夫妇是毒蛇的克星。  熊郁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咬伤苏海美的是山烙铁
期刊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预言: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最后缔造统一大业的并不是浪漫的楚人,而是天赋不高却最勤奋的秦人。    公元前278年初夏,秦军攻入楚国都城郢。楚王出逃,楚几乎亡国。  楚,地处富裕的水乡泽国,一种区别于中原儒家文化的独特哲学,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命运。  专家介绍:楚人的哲学是道,楚人生活在南方水网密布的土地上。这是道家产生的一个物质基础。其哲学是从水的一些特性衍生而来的。它认为人生的
期刊
生物的每一种形态。不管看上去多么怪异,都是生命进化的结果。    35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只是一个单细胞,这个生命体形成后,原始生命便出现了。生命体的形态如何是其能否存活的关键。形态对于动物非常重要,它关乎动物能否适应周围环境,能否与其他有机体、同类,或与其他种族共存。  动物的形态千差万别,似乎一个比一个奇怪,一个比一个不合逻辑。穿山甲长得奇形怪状;襞面蝠长相很夸张;大型食蚁兽也很怪异。然而,这些
期刊
河南省温县32岁的王战军,自幼学习陈氏太极。2006年,日本相扑选手向他下战书,希望用相扑技法和他的太极一分高下。  王战军欣然接受来自东瀛的这一挑战(图1)。      (1)陈氏太极高手王战军    2006年6月9日,河南省体育馆人声鼎沸,观众们在等待着一场特别的比武。当参赛的两位选手上场的那一刻,场馆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观众发现,两位选手的体重差距非常大,似乎他们不该出现在同一个赛场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