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的历史复活与公共建构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影史,尽管不少艺术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探索精神,用影像见证历史灾难,并奉献出一些堪称经典的作品(比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然而,不论是从数量上看,从涉及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还是从影片在唤醒人类良知,重建公共心灵秩序的作用上看,都是远远不够的。正是在这一语境下,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将镜头锁定于七十年前的中原大地,见证那里发生的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尝试建构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民族记忆,唤起公众对历史、灾难、人性的反思,因此具有特别的文化意义。
  一、见证何以可能:反抗遗忘与生存突围
  长期以来,如何恰当叙述极端灾难一直是个让人倍感焦虑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涉及政治禁区与道德困境,还涉及艺术是否有资格再现的问题。最著名的就是阿多诺发出的,奥斯维辛之后能否写诗这一“天问”。在他看来,当人丧失反思和确证存在的思考能力,存在本身也便无从谈起,陷入存在的困境。因此,他认为与灾难保持“审美距离”的“诗”(泛指艺术)是没有资格书写灾难的,写诗乃是“野蛮的”。
  发生于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其惨烈、荒诞之程度,对个体价值漠视之程度,绝不在奥斯维辛之下。300万灾民沦为被“抛入”世间的弃儿,在天灾与人祸的双重绞杀下无声无息地飞灰湮灭。如果说纳粹暴行是在追求“同一性”原则下组织的,对犹太人的集体灭绝,那么,河南大饥荒则是在近乎“无原则”、“无政府”、“无组织”的荒诞境遇中,任由数百万人自生自灭!灾难面前,乞食苟活这一动物性本能成为人存在的全部意义。而数百万连苟活权利都没有争取到,饿死在逃荒路上的灾民,谁来赋予他们的死亡以意义?正如片中神父小安悲愤地反问传教士,既然“主”知道发生在这里的灾难,“他为什么不管?”“信他有什么用?”面对这一终极追问,我们的确倍感焦虑而语塞无言。阿多诺振聋发聩的反思之语,同样提示着300万灾民死亡的可悲和荒诞,即“他们的自我、一切使他们确定为人的东西在没有疾病、没有外来暴力的情况下崩溃瓦解了。最后一点对他们的先验延续性的信心还在他们弥留时就消失了。”①这里“先验延续性的信心”指的是生命“走向新开端的神圣感”②,但数百万具空腹的尸体早已将这一“神圣感”消解殆尽!如此看来,那些只能构造“软弱的审美生活”(阿多诺语)的纯艺术的确没有再现灾难的资格。
  然而,阿多诺只抓住“诗”的审美一面,没有认识到其更有求“真”、求“善”,引领困境中的人实现生存突围的一面。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它可以“反抗遗忘”、“见证苦难”。余虹教授曾经所言,“‘苦难’也必得在‘见证’中得到‘神圣关怀’而不至于消失在绝望的冰冷中。”③在电影《一九四二》之前,河南大饥荒几乎被遗忘在历史的迷雾中,这种令人齿寒和恐惧的遗忘,不啻为对数百万亡灵的“二次伤害”,构成真正的“野蛮”。这一“健忘”本性造成集体记忆的断裂,反思能力的孱弱,直接影响健全民族精神的形成,而艺术正可以负担传承民族记忆的使命。冯小刚用影像来复活和书写这一民族灾难记忆,便体现出高度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苦难’必得在‘见证’中作为无法回避的‘真’进入生活,成为我们真实生存的基础。”④这里强调了见证灾难对幸存者和后来人存在的意义。冯小刚自己坦言:“拍这部电影,身体和心灵都经受了巨大痛苦和折磨,甚至世界观都变成灰暗和悲观。”相信这也是多数观众的共同感受。这既表明了影片在直观展现灾难场景上的成功,又暴露出影片没有有效传达对人存在的更深刻思考和超越性的智慧。因为,让文学回到记忆的深处,让创作主体不断地激活记忆,重审记忆,重构记忆,其实是让文学在更深的层面上回到人类存在的本身。⑤让劫后余生的人实现存在的突围,找到生之寄托。因此,影片应通过见证灾难,打破这种孤独和恐惧,并在与他人的联系过程中重新拾回共同抵抗灾难邪恶的希望和信心。⑥然而影片在此力有未逮。此一困境体现在影片见证叙事策略的运用上,这正是下文要论述的内容。
  二、如何见证:话语张力、黑色幽默与“他者”想象
  叙述历史灾难,就是要将“历史事实”转换为“叙事话语”,实现“对于历史事实的再度编码”⑦,从而给历史以某种解释的可能。这要求叙述者以对史实的高度尊重和“富有理解力的想象”(科林伍德语),发掘灾难背后的各种力量,编织一个富有张力的“话语场”。
  影片建构了六条清晰的话语线索。即以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人为代表的灾民逃荒血泪史;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政府对灾情的漠视;以李培基为代表的正面官吏为民请命,委曲求全;以蒋鼎文和老马为代表的军队、劣绅对灾民的巧取豪夺、趁火打劫;以白修德为代表的异族力量对灾难的见证与奔走呼号;还有日本侵略者对灾民的疯狂屠杀、威逼利诱。这便较全面、客观地勾勒出了历史的“粗线条”。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个有机整体,它能够将复杂的话语线索有效整合在一起,保持话语间的整体感,又不失层次感,从而呈现话语间的张力。影片注意到表现不同话语间的碰撞,比如李培基请蒋鼎文减免军粮,蒋摆出的理由是:“如果两个人要同时饿死的话,饿死一个灾民,地方还是中国的。如果当兵的都饿死了,我们就会亡国。” 李培基赴重庆为民请命,面对日理万机的蒋介石,他终于没敢直陈灾情,慨叹道:“他们向委员长报告的每一件事,都比我说的要大,一下把我给吓住了。”不论是蒋鼎文的强词夺理,还是李培基胆怯无奈,都深刻揭示出,“民”与“国”在历史天平上的严重不平衡。线索的交织碰撞深刻揭示出历史的荒谬,这无疑是作品一大亮点。
  但影片在保持话语整体性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他五条线索没有始终牢牢挽结在第一条主线索上来。换言之,影片没有富有质感地展现其他话语力量,是如何一步一步将灾民推向深渊,它们似乎游离于主线索之外。影片常用蒙太奇手法,在灾民、蒋介石官邸、李培基办公室、日军飞机等场景之间作大幅转换,刻意通过对比突出话语的层次性,但却造成整体叙事话语的断裂。片中主要人物多在“自说自话”,甚至根本没有和灾民接触。漫长的灾民队伍始终独自在“受难”中前行,外界力量似乎没有实质性地介入这一群体。即便有,也多是以赤裸裸的恶魔形象出现,复杂的历史被简化为“受难者”和“施暴者”的两维世界。   话语张力的不足也体现在主线索内部。影片设计老东家和瞎鹿主仆两家一起逃荒,是为了彼此映衬,表现不同阶层的人面对灾难的独特心态。比如瞎鹿的母亲看到老东家逃荒,竟说:“我说有灾好,叫他家也变成了穷人!”仿佛饥荒只是别人的,与己无关,令人心寒。在两家内部,电影也注意细腻勾勒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比如星星与嫂子之间不合,花枝与婆婆之间有隙等。但这种细腻的话语层次感,随着影片的推进越来越弱,几乎消失。人物的阶级本性、个性气质与话语方式逐渐趋同,我们看不到每一个体独有的“受难”意义。如面对亲人的死亡,活着的人常简单地说:“死了好,死了少受罪。”这样的处理使片中多数生命的消失沦为“符号性死亡”(齐克泽语),最终影片传达的意义显得“不咸不淡”(冯小刚语),这凸显出我们对历史灾难“理解”的肤浅,“想象”的贫乏。
  影片多次运用黑色幽默手法,丰富了影片的话语表达方式,强化了历史的荒诞感与悲痛感。黑色幽默被称作“大难临头时的幽默”(库特·冯尼格语),它将人对悲剧无可奈何地顺从的悲痛,通过荒诞式的戏谑加以宣泄,用冰冷的笑声表达对荒诞世界的极端讽刺。影片中,卖入妓院的星星给军需官洗脚,星星端着水,反复作出鞠躬的姿势,军需官和观众都误以为在“行礼”,可真相却是“吃的太饱,撑得蹲不下!”“可笑”背后却是如此“可悲”的残酷现实,两种极端悖离的情感纠缠在一起,让人欲笑不忍、欲哭不能,唯有在“苦笑”中陷入“黑色”的绝望。
  影片叙述灾难的另一重要手法就是,对异族“他者”的想象。由于河南大饥荒在民族记忆中几乎被淹没,如何通过建构这一集体记忆实现民族身份认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所以冯小刚便引入“他者”,即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和梅甘神父,以期获得更有力的见证力量。
  历史上的白修德是第一位将河南饥荒向世界报道,并获得广泛关注的新闻记者。影片中,他在职业道德与宗教普世情感的共同推动下,积极奔走于国民党各级官僚、人士与灾民之间,成为“和理性世界连接的唯一纽带”⑧。这自然与影片的国际化战略有关,但更反映了创作者某种“后殖民”文化心态。因为,当时关注河南饥荒的记者绝非白修德一人,国内不少记者都刊发过关于“豫灾”的文章,并引发广泛关注。但他们在影片中却被刻意回避了,仅王芸生一人被提及而已。冯小刚将对良知的期盼和真相的探索完全寄托在一位异族人士身上,这凸显出在叙述民族灾难时的文化困境:即我们至今仍然不能从民族心灵内部发掘并建构,足以反思灾难的叙事话语,只有借助于“他者”文化的介入,才能实现自我文化困境的突围。
  此外,白修德与梅甘所代表的“他者”并未有效地将异族文化注入影片,他们更多地是冯小刚基于当代人对灾难的认识,而想象出来的“他者”。可以说,“他者”也被“自我”化了。正如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所言,“人人都从某个文化居室的窗后观看世界,人人都倾向于视异国人为特殊,而以为本国的特征为圭臬。”⑨的确,梅甘神父对中国的“越来越不明白”,白修德的“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情绪、心态与观众如出一辙,俨然我们隔代的异族“代言人”。“他者”的引入也并未减轻“自我”的身份焦虑,反而加重了我们的惶惑。冯小刚似乎也没有找到“他者”植入的合理文化逻辑,便让白修德在见过蒋介石后突然消失,只在结尾处用字幕告知观众他在美国的遭遇,但这时的白修德已经变成真正的他者。
  三、见证的意义:创伤记忆的公共建构
  从影片的票房与口碑来看,《一九四二》建构民族创伤记忆的努力并没有赢得公众的普遍认可。媒体将其归因为,临近岁末,辛苦了一年的观众不愿在影院中再经受历史苦难的重负,这一解释未免肤浅。如果将各方因素置于创伤记忆的公共建构这一视域中解读,就会发现影片实则一起公共文化事件。徐贲教授、陶东风教授都曾对见证文学和文化创伤理论作过深入研究,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对影片的尴尬遭遇有更深刻认识。
  首先,“道德合约”的脆弱。见证文学是作为灾难幸存者(或后代)的个人,将创伤经验向公众的“投射”,以期获得认同。而个人经验要想获得多数非受害者的共鸣,便要求叙述者和公众事先保持关于所叙内容总体认知上的一致性,这就是冯?麦特所言的“道德合约”。它指的是一些与故事基本价值观相关的默契。读者一定是在接受了这些价值观的前提下,才会受到感动,心不由己地同情故事中的人物。⑩“道德合约”的基础是公众事先具备有关灾难的知识,知识越丰富,对“合约”的认同感就越强。然而,在影片上映之前,多数观众对那场饥荒几乎一无所知。这一尴尬而又残酷的现实语境成为建构公共记忆的首要障碍。
  其次,“双重相关”的缺失。徐贲教授指出,就公众从灾难记忆中所获得的教育而言,其达到最深刻程度的标志就是“双重相关”的建立。即在公众意识中“不仅觉得受害人与自己有关,而且还觉得加害人也与自己有关。”唯有认同到这个程度,创伤记忆的公共建构才有最坚实的普遍基础。“双重相关”源于对“大历史”的“小叙述”,它“不只提供史实,更要传达感情、思想和人性化的体验”。反观《一九四二》,它对饥荒的认识和书写主要停留于宏大历史话语层面,每个人物更多地代表其背后的历史力量,人物在灾难中细腻、深刻、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心理世界并没有充分展开。而这才是使每位普通观众都能理解,都觉得灾难与自己有关的根源。观众唯有通过“人性化的体验”,才能走入“受难者”和“施暴者”的灵魂深处,达成“双重相关”。总之,影片对饥荒的叙述较之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并没有提供多少新的质素,历史理性的欠缺妨碍了“双重相关”的建立。
  最后,“后灾难人性”的阙如。“双重相关”的缺失直接导致“后灾难人性” 的阙如。大灾难将人投入到一种巨大而真实的荒诞之中,后灾难人性就是人在这种荒诞感之中,重新确立人的存在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新的人性理解,对于任何一个因经历过巨大人性灾难而面临现实荒诞的社会,都有普遍的意义。它是对“灾难人性”的特征,即恐惧和孤独的克服,孤独的个人变为与他者共存的个人。影片结尾,妮儿哭着说“家里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我都不认识了”,苍茫雪地,无数难民,但再没有她“认识”的人了,何其孤独、悲凉!但老东家一句“你叫我一声爷,咱俩就算认识了”,给人以莫大温暖,两只手牢牢相挽走向远方。这一场景寓意着“灾难人性”第一次通过这一简单“相认”,从“我”开始走向“我与你”,也开始走向“后灾难”共同人性。但这一努力并没有完成,影片最后,“我”说道:“七十年后,当我为了写一篇采访问到一九四二年时,她愣了半天,这些糟心的事儿,我都忘了,你又写它,图个什么?”这句话消解了刚才欲将建立的“后灾难人性”。因为从中我们领会到,幸存者的“灾难人性”,后来并没有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多用“遗忘”对抗“创伤”,而非通过“共享创伤”重新建立对人性的理解。特定时空中“受害者”的身份,没有能够在公共语境中得以“普遍化”。
  综上所述,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在重塑民族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时期,如何重新审视民族历史上的灾难,如何用影视这一大众传播手段合理地再现灾难,成为影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电影《一九四二》以“见证”历史的巨大勇气和严肃态度,再现了七十年前的河南大饥荒,为同类题材作品树立了标杆,但也留下不少遗憾和启示。我们对历史灾难的认识应更具穿透力,注重作品在信仰维度、神性维度上的提升。此外,身处“后殖民”语境中的我们,要积极探索突破“他者”见证的文化困境,探寻增强民族自信的文化之路。唯有如此,个体创伤记忆才能真正进入公共记忆、民族记忆,进而锻造出更加积极、健全、饱满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
  注释:
  ①[德]阿多诺著,张峰译:《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372页。
  ②张一兵:《阿多诺:奥斯维辛之后不再写诗》,《福建论坛》2001年第1期。
  ③④ 余虹:《奥斯维辛之后:审美与入诗——中西审美诗学批判》,《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
  ⑤ 洪治纲:《文学:记忆的邀约与重构》,余华等著《文学:想象、记忆与经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⑥⑩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第248页、第284页、第233页。
  ⑦ 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⑧ 宋致新编著:《1942:河南大饥荒》,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⑨ [荷]莱恩·赛格尔斯著:《“文化身份”的重要性》,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晏杰雄:从您的创作简历看,您写散文的时间并不长,应是从2007年写雅安村的几篇文章真正开始的,其中《再进雅安村》获财政部征文三等奖。此后,您似乎打开了被压抑已久的创作的闸门,进入一个创作的“井喷期”,在纵的方面深入到过去的生活记忆,在横的方面呈现当下生活中触动您的各种人和事,短短几年时间就写了四五十万字。这对于小说来说,可能不算多,但对千字文式的散文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量了。雷达先生在谈到散文
期刊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强调艺品和人品的协调一致,正是中华文化精华重要部分,对照西方社会日趋严重的艺能与人格二重性的分裂所形成的社会隐忧,更增加了我们的自信:具有悠久传统和文化独特性的中国画艺术理应有其光明灿烂的未来。而未来需要出现一大批全面健康发展的德艺双馨的新人。  在新时期以来成长的画家群体中,不乏品质优秀、头脑清醒、功力扎实、学养深厚的人材。画家朱训德正是我所认识的这批人物中的杰出一位。
期刊
湖南作家肖进军的中篇小说《娱乐总监》开篇援引了《海南日报》1988年9月8日的一段话,似乎要把读者带回到二十多年前那似乎已经过去了的某个历史场景。但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们却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类似“现在进行时”的现实感和现场感。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一对父女到海南娱乐城“淘金”的都市故事。作品色彩强烈地展现了金钱在都市状态中是如何被人们作为一种全身心投入的人生目标来追求的,从而使文本审美境界超越了都市生
期刊
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总体,文化映射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作为庞大整体的人类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生活的地理位置不同,来自的社会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也随着时间、地点、群落等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的特征,各族群都有了自己特定的文化种类,因而也就有了封建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精英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差别。市民文化涉及物质、精神等领域。物质层面包括日常生活和文化产品两方面,而精神层面
期刊
提起新时期以来作家的“触电”现象,王朔是个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话题。在1988年,他的《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浮出水面》和《大喘气》四部小说先后被拍成电影,因此该年被称为“王朔电影年”。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更是前后四次被翻拍成电影,创造了新时期以来电影改编中的一个神话。  小说发表后的第二年即被凌奇伟导演改编成电影《天使与魔鬼》,随后便是1988年夏钢导演改编的电影《一半是
期刊
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影视作品走红之后又推出相应的文学作品,这种文字与图像配套运行的创作模式早已是中国社会的一道文化景观。即便如此,刘震云的中篇小说《温故一九四二》与冯小刚据此导演的电影《温故一九四二》(后改片名为《一九四二》)仍然极大地吸引了国人的眼球。文字与图像的《温故一九四二》在根本层面所要深思、回答的问题是一致的,即:1942年,河南发生大灾荒,三千万人逃荒,三百万人饿死,这一历史事实应
期刊
新世纪以来,小说的叙事冲动似乎在终结,又似乎在重复发生。无论小说形式探索,还是人性深度的掘进,似乎都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诸多禁忌,包括政治的自觉规避,新时期纯文学规范,都成为创新的巨大枷锁。而现实种种的光怪陆离与触目惊心,只能以黑话和隐喻的形式,曲折地出现在文学中。于是,故事便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但人们并不信任故事,人们只在故事中得到廉价快感。人们希望读细腻感人的故事,伤感凄婉的故事,通俗曲折
期刊
电影《一九四二》讲述了老东家一家在逃难过程中从绝望求生到麻木赴死、再从投奔死亡转而迎来新生的故事,借以凭吊在那场悲惨往事中被夺去生命的三百万同胞。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范殿元在饥荒之年赶着马车逃荒陕西,马车上拉着粮食和他的家人。三个月后,他们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此时,老东家感到了命运的吊诡,他带一家人逃荒是为了活着,可到了陕西,人却全都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
期刊
当下的力量驱使我们以各自的状态在城市、乡村间游走、追逐、寻找、迷失,其间多重意义及意义的消解——生存的、诗意的、共性的、隐蔽的、变异的、密压的等等——都是不断自我推延的最后审判。有一个人把审判变成了审美,试图从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纠结体中提炼自己神话写作的母题,他是离开家乡湖南岳阳多年到了广东东莞的陈启文。我对他当年集中表现的母题,回过头来张望,总觉得难以割舍,还可以继续开掘,以印证一个基本判断:个体
期刊
王十月是近年来颇受批评界关注、拥有较多读者的作家,尤其是自《国家订单》以来的一系列作品,大多是刚发表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这自然与他在坚持文学探索的同时,不忘关怀社会现实、常常能切中社会重大问题有很大的关系。中篇小说《寻根团》的发表,也一度聚拢了文学界的眼光。在我看来,这一文本的内部叠加了多重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也糅合了几种不同的文学话语,我们只有获得一种“大历史”的视野,在思想史、政治史和文学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