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内外阅读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提高。”所以,改变传统语文教学,大胆走进新课程,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下面我就拓展课内外阅读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读。要想叫学生喜欢阅读,教师首先必须是阅读的引领者,老师要想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必须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用自身的文学修养去影响学生。在上课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我往往会引经据典,用一些诗词、格言做佐证,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譬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话,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爱上阅读,开始积累名句。
  2、课堂教学启趣。通过课堂所学的课本内容往往会激发学生了解有关这方面知识的欲望,这时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课外读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目的也不只是学习这一篇课文而已。因这篇课文的启发,学生可以找鲁迅的其他文章来读,(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等),这样,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了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盼望着读,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二、选好阅读内容,让学生乐读
  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因此,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也是很重要的。中学生阅读经验缺乏,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
  1、依照学生学段不同推荐书籍。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不同,其阅读兴趣也存在着差异。低年级学生爱好阅读寓言故事,高年级学生爱好阅读传记、传奇故事,并对文学产生兴趣。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利于使阅读内容系统化、具体化。例如: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相对较高,可推荐《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等书籍。
  2、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推荐书籍。叶圣陶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拓展课外阅读,让教材中的文本成为延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纽带。学完朱自清的《春》后,可向学生介绍他其他优美抒情的作品,如《荷塘月色》、《绿》,这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很多学生都会去找朱自清有关写景的优美散文来读。
  3、推荐《课程标准》附录篇目。主要有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等;寓言:《伊索寓言》、中国古今寓言等;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等;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等。
  三、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指导,并让学生增强课内外阅读积累。
  (一)课堂阅读指导
  1、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语文阅读,首先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问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敢于留给学生较为充裕的自学时间。一般来讲,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学生自由读书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应在1/2-2/3之间。这1/2-2/3的时间(不宜一次性集中)应该完全由学生来自己支配,包括确定读书形式,进行圈点色画、攻克理解难点、向老师和同学质疑等等。
  2、立足文本,交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语文课中,老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学生在文字酿造的美好中真正学“语文”。在语文阅读课中,应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1)解读文本内容: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2)解读文本主旨:文章的主旨是什么?(3)解读文本语言: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文中有哪些词句优美隽永?(4)解读文本人物:那个人物让我感动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为什么?(5)解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
  3、强调诵读积累。“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黎锦熙)。课堂中应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课外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读书方法。
  (1)选读法。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是浩如烟海,所以我们建议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或兴趣爱好,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书多了,还要选文质兼美的书读。
  (2)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咬文嚼字的阅读方法。课文大多语言隽永,文质兼美,运用典范,以这些作品为凭借,指导学生精读,引导学生抓住精要,进行圈点批画地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思考边批注,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略读法。现今科学突飞猛进,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还应教给学生略读法。略读就是大略地读,捕捉关键信息。陶渊明就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不必一下子把每句话都搞得很清楚了,只要能得到关键信息就行了,能够培养学生抓大局,找重点。
  (4)默读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诵也是读,乃至口腔喉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默读法就是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而是快速静心去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读书中,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2、逐步建立课外阅读的评价和反馈制度。课外阅读时学生独立完成的一种学习。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赞赏为主,建议为辅。通过这种制度使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步地养成,实现学生阅读教育的课程目标。
  3、坚持开展各类课外阅读活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朗诵、演讲、故事会、办手抄报等,让他们在活动中一展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更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通过开展广泛的课内外阅读,不仅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掌握写作的一些技巧,而且还会使他们深入体会阅读材料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真谛,人生精华,人情蕴意,人世沧桑……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完善,并在習作时,学生不再是无话可说了。他们写出的文章无论是在用词造句,还是感情的抒发方面都会给人以新颖的个性化感觉。
其他文献
假期,我读完了《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对其中一篇名为《枯萎的桃花心木》的散文难以忘怀,时有感触。这篇文章讲了一个种植桃花心木树苗的人,他种植的方法十分独特,与众不同:他
期刊
摘要:今天的课堂里,学生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是个普遍的现象。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下,如何改善这种现状,应引起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积极思考。只有了解学生不爱发言的真实原因,对症下药,然后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有的放矢。  关键词:学生 教师 课堂 提问 回答 引导 积极性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响应情况也可作为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新标准》提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创设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以下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习动机。  明确的学习目,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项目现状背景分析  《农村小学中高段语文“五自探究自学”研究与实践》的提出直接来源是来自于语文课程教学“少慢差费”的思考与探索。借鉴了杜郎口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并结合白石环小学及周边地区农村学校生源和师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一项研究与实践。  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兴趣”、“阅读”、“实践”。  提升学生的素养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而提升素养的关键在于“兴趣”、“阅读”、“实践”。就大部分
期刊
星期五在班里看到男生打架的情景,我不禁又想起上次Lee把我的脸弄伤的事。妈妈第一次被老师叫到学校,竟然是因为我受伤!Lee看到我妈妈时只是低着头小声说:“阿姨”印象中虽然
期刊
选择体重为7.78±0.02g(P>0.05)的健康幼建鲤990尾,平均分成六组(2-1、2-2、2-3、2-4、2-5、2-6组),每组165尾,每组设三个重复,每个重复55尾,分别饲喂添加谷氨酰胺0.0、0.4、0.8
夸美纽斯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动就能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起到良好地奠基作用。  一、课堂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
摘要: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对浩繁的历史年代,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甚至说“只记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记历史年代,岂不省事吗?” 历史 老师往往会回答:学历史而不知时间,等于骑车上街不看红绿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记忆历史年代,一要目的明确,二要坚定信心,三是方法得當。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记忆历史绞尽脑汁。  关键词:历史 方法 记忆  喜欢历史,但学不好它,这是让很多中学生犯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也成为必然。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价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以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进行形式多样的训练,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