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造化崇尚和谐——试论徐悲鸿艺术精神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艺术大师,在中国艺术步入现代的过程中,他以自己融合中西的艺术理论和实践,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而他在艺术中强调的“师法造化”、崇尚和谐的审美精神,作为其艺术的基石,不仅是令人深受感动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对今日在艺术现象中艰难求索的艺术家们的巨大启迪.
其他文献
华喦(1756-1682),原名德嵩,字秋岳,福建上杭白沙村人,自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他是清代康、雍、乾时期活跃于扬州的诸多画家之一,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提起华喦,习惯将其置于“扬州八怪”的讨论框架中.而关于“扬州八怪”,历来就争论颇多,包括成员数量、组成成员、风格特征等方面,至今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进行尚未清晰的“扬州八怪”群像解读的过程中,梳理画家个体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华喦作为被接纳的“扬州八怪”成员之一,他是如何进入“八怪”名单中的?他在“八怪”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本文试图
期刊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设色山水图册,为清初著名画家石涛(1642-1708)所作.该山水图册八开,其中七开皆有唐诗跋文,故亦命名日唐人诗意山水册.该册的真伪问题,基本没有争议.《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四僧绘画》较早收录了此作,释读题跋、钤印,并作了简单说明[1].其后影印出版于多种图册中[2].除相关图版影印和简单文字说明外,万德敬《明清唐诗诗意画的文献辑考与研究》有在涉及具体问题时以之举例说明,如列举李白《静夜思》诗意图上的题诗讨论唐诗异文问题[3].
期刊
七rn关于中国重要画家的个案研究,若不涉及他的“形象”在后世的不断生成,那么任何关于他的讨论都是不完整的.在中国人习惯的传统绘画方式中,对早期作品的不断复制可将大师们的风格从一个时代延续到另一个时代.然而,在摄影复制时代到来之前,中国传统绘画是通过直接摹临辗转流传的.在这个过程中,摹本对原件的忠实性一直有待商榷.
期刊
赵孟頫复古思想的成因及其影响rn赵孟頫书风的形成,可以说是对宋末弊端的矫正,也是对帖学正统的回归,为后世书家提供了极具参考的典范作用,直接影响了元、明两代帖学风格的发展.梁巘曾评论历代书法群体风格流变:\"晋书神韵潇洒,而流弊则轻散;唐贤矫之以法,整齐严谨,而流弊则拘苦;宋人思脱唐习,造意运笔,纵横有余,而韵不及晋,法不逮唐.元、明厌宋之放轶,尚慕晋轨,然世代既降,风骨少弱.[1]梁巘对各时期的书法优劣进行评析,指出各时期风格成因的由来,也提出了各时期的弊病,是相对公允的.由此可见,元、明两代的书法风
期刊
明代书家祝允明,诸体皆工,尤其以草书成就最高,其好友谢雍曾跋“祝京兆草书为国朝第一”.祝允明作为明代的书中魁首,其书学理论与其书法创作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深受时人推崇.祝允明的书法创作推动了明代后期文人书法的发展,同时也对后世尤其是明代中后期的许多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八大山人作为明末清初逃禅逸世的遗民书画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被誉为“国朝第一”的祝允明的书学思想影响.
期刊
朱朴,字朴之,号朴园,亦号省斋,1947年10月中旬从国内移居香港沙田后,主要以书画买卖和鉴藏为业,遂以“朱省斋”为名.由于他曾出任过汪伪政府的多种官职,并在上海沦陷时期又曾主编著名的文史杂志《古今》,所以他在当时的香港收藏界中颇具人脉和名声,故曾有人将其与“堪称巨眼”的张大干、叶恭绰、张伯驹、张珩相提并论.此说虽稍涉嫌过情之誉,但也可见朱氏当年在香港书画鉴藏界的名声与地位.
期刊
一、王维写伏生像rn十载以还,余时作东瀛之游,年必一二次或三数次不等,长途跛涉,乐此不疲.所以然者,无非旨在搜览观摩彼邦公私所藏中国古代书画名迹,借以增广见识,并冀对于赏鉴一道,有所裨益而已.rn据经验所得,窃以彼邦公家所藏,并不足观;惟私人所藏,则颇多名迹,其中尤以故阿部房次郎氏之所搜集,尤称甲观焉.
期刊
四rn感觉的指向1rn人不能仅仅追求共鸣,对你最重要的,是那些已经察觉到它们的重要性,而你又十分陌生的事物.rn感觉的指向2rn古今中外我都关心.从原始艺术到超现实主义,从中国青铜器到今天西方的广告文化,都包含使我怦然心动的东西.选择的标准是自己的灵魂.当然灵魂也是由我们不甚了解的文化背景和所经历的事件造就的,但人类伟大之处在于超越自身的局限.人类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塑造自己.这也许是艺术家唯一值得认真去做的事情.
期刊
周亮工《藏奔集》中收录髡残《与郭些庵中丞》信札(以下简称“信札”)一篇,里面提到了自己位于祖堂山幽栖寺的居所毁于一场大火,所有物品包括书画作品、佛学书籍、笔墨纸砚等悉数化为灰烬.全文如下:rn忆与翁十余年前,朝风夕雨,咀苦分甘.最后为吴越行脚,一分手去,又十年矣.
期刊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1].关于“鬼”,早有儒家“事鬼敬神而远之”[2]的敬畏.这超脱于骨肉形骸、隐于世人之间的微妙存在,被赋予督促众人恪守礼制法度的作用,使“百众以畏,万民以服”,最终达到巩固正统的目的.也有佛家将世俗世界划分为六道,众生所作善业与恶业都必将在六道的流转中得到相应的因果报应,“鬼”以其受尽永恒折磨的惊恐处境震撼着人心,从反面激发世人对鬼界的、对作恶的畏惧,鞭策人们积极从善.“鬼”的形象即在一敬一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