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公天下”思想溯源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学者赵俪生先生在《说〈吕氏春秋〉中的一股思潮》(《文史知识》2004年第7期)一文中,深刻地揭示了《吕氏春秋》中出现的一种“很新鲜、很奇特”的政治观念,这就是“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不过赵先生认为这一思想只是昙花一现,秦以后,因君主专制的关系,它就成为“绝学”了。其实,秦汉以降日益加强的封建专制,并未能窒息公天下思想的滋生与蔓延,相反,历史上不断有仁人志士鼓吹“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在明清之际甚至还出现了颇为壮观的天下为公的思潮。
  
  一
  
  《吕氏春秋》提出“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后,后来的很多智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肯定和发扬。如西汉名臣鲍宣,在其上书中就对皇帝直言:“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汉书·鲍宣传》)史称“专攻上身与后宫”的忠介之臣谷永,在上奏中也一再申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垂三统,列三正,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明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汉书·谷永传》)身怀“致君望尧舜”理想的北宋大儒王禹偁,接前人思绪,也明确提出了“天下”属于“天下人”的主张:“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理之得其道则民辅,失其道则民去之,民既去,又孰与同其天下乎?”(《小畜外集》卷十一)
  这一观念到了明、清之际,更因历史鼎革、思想激荡的缘故而酿为时代思潮。当时的诸大儒,从抨击君主专制的角度,更为激切地表达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理念。
  如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读通鉴论·叙论一》)在《黄书·宰制》中,王夫之更直截了当地说:“不以天下私一人。”他还主张土地归天下人共有:“若土,则非王者之所得私也。天地之间,有土而人生其上,因资以养焉。”(《噩梦》)
  当时另一位大儒顾炎武也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日知录·守令》),他严辨“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前者只是改朝换代,而后者则是人类文明的灾难,因此他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初最负盛名的大儒黄宗羲,更以历史上少见的思想气势和尖锐言词猛烈抨击帝王的私天下恶行,宣扬天下为公。他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显然在黄氏看来,将天下据为己有,化为一姓之私产,既是一种罪恶,更是一种道德的倒退;他认为天下理应是为公的,是属于天下人的,所以天下治理的好坏,不是看政权落入谁家,而是看人民生活得如何,即“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原君》)。
  由上可见,“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思想,自秦汉以来一直赓续相传;而且它并非只是一时一地个别思想家的空谷足音,而是历史长河中奔涌不息、且日趋激越的一种思潮。
  
  二
  
  中国古代奉行“王有天下”,在此历史背景下,“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之类的主张何以会产生和发展呢?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个中原因也甚为复杂,本文想侧重于从思想观念的角度提出这样几点认识:
  其一是哲学上天地无私、天道为公观念的影响。先民崇拜天地,认为它是万物所从出,是世界之源,而天地的本性则是大公无私,“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管子·形势解》)。历史上不同学派在此问题上大都持一致或相近的看法,如墨子说:“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墨子·兼爱下》)庄子主张:“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庄子.大宗师》)《吕氏春秋》延续了庄子的思绪,强调:“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吕氏春秋·去私》)除天地外,“道”也被先民认为是世界的本源之一,而老子认为“道”的一大特性,就是长养万物而不居功的无私性:“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老子》第十章)老子这一思想被《吕氏春秋》所发挥:“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吕氏春秋·贵公》)天地与道是万物之母,是至上的本体,它们的大公无私,则为“公天下”的合理性提供了最权威的形而上的凭证,也为天下为公给出了绝对的理由,因为天不私、地不私、道不私,帝王何以能背天地和道,而以天下为一己之私产?
  其二是为圣人无私的牺牲精神所激励。在传统文化中,圣人之为圣人,其一大特征就是牺牲小我的奉献精神。黄宗羲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夷待访录·原君》)文中“有人者出”之人,就是圣人,他为了大家的利益挺身而出,超越了“人各自私”的状态,所以顾炎武说:“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亭林文集·郡县论一》)历史上的圣人大都被描述成“公心”的典范,如神农“养民以公”,尧“公正无私”(《淮南子·论训》)。大禹更为杰出,他为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尧、舜为政,也是公而忘私,史称“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吕氏春秋·去私》)。上引《墨子·兼爱》中的“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也是夸赞文王的大公品德。圣人是古代世界人们敬仰的最高精神偶象,他们的大公无私,就在道德的境界和人格的层面上,为“公天下”的合理提出了道德上的依据。
  其三是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鼓舞。中国古代有关理想社会的描述有很多,影响比较大的是儒家的“王道政治”,其显著特征就是公平与正义,即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这一公平与正义社会的典范就是“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显然,“大同”社会的根本属性正在于“天下为公”,实即是人人都是天下的主人,天下是属于大家的,不是属于哪个人的私产,所以人人都相互亲爱。
  “大同”社会虽然只是一种理想,但它在古代中国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努力“致君尧舜”,以实现“大同”作为最高的政治奋斗目标。清末康有为著《大同书》,向往着“大同”的太平盛世。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也以“天下为公”来标榜自己所从事的革命。虽然历史上从来都没有真正出现过“天下大同”的社会,但作为一种理想,它仍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社会价值目标。如果说“大同”社会是种美好的理想,那么它所包含的“天下为公”的理念,当然也就是值得追求的,于是这也就为“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思想的滋生,提供了很好的精神氛围。
  其四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感召。历史上关于王权的来源,最初是信奉天赐神授的,像商纣王所说的“我不有命在天乎”。后来,在历史的进步中,人的力量慢慢展现出来,特别是小国周打败了强大的殷商的事实,使人们更加深信人才是历史的最终主宰,“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社稷江山的得失最终还是看人民支持与否。殷商之失败,“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只有那些善待人民,得到人民拥护的人,即有“德”的人,方可坐有天下,于是出现了“天命有德”思想。这一判断将“有德”和“天命”、即得天下联系起来,实际上已经暗示帝王必须做人民满意的事,必须为人民谋利益,换句话说,只有获得人民的支持,方能坐稳江山。
  孟子发展了“天命有德”思想,提出了著名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论断。一次弟子万章问他,是否有过尧以天下让给舜的事?孟子说没有,因为天下的转移不是某个个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而是决定于民意,即“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尽心下》),并进而得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孟子的“民心”论大大突出了人民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它不仅否定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迷信,而且着意彰显了人民的力量:君权是尊贵和强大的,但它是人民赋予的,因此,赐给君主权力的人民才是第一位的,才是终极权力的拥有者。显然,孟子的“民心论”,为“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论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思想根据。
  最后是“民本论”的支持。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极为丰富,其要义有三个方面。
  一是从国家的组成上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如司马光将人民比喻成国家的“堂基”,“民者,国之堂基也”(《惜时》)。没有基础自然盖不起房子,同理,没有人民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国家可言,人民是国家建立的前提,“人皆曰:天下、国家。孰为天下?孰为国家?民而已。有民则有天下、有国家,无民则天下空虚矣,国家名号矣”(《宋文鉴》卷一○二)。
  二是从建立国家的目的上说,是立君为民。荀子说得好:“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 历史上这类主张比比皆是,像“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官长也”(《慎子·威德》),“天之立王,以为民也”(《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等等。
  三是从国家的主导力量上来看,是民贵君轻。孟子最早揭橥了民贵论,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的“民贵论”是其“民心论”的自然结论,因为君是人民选择和认同的结果,而不是相反,因此在人民与君的这对关系中,人民当然是更为主要和关键的一方。清初的黄宗羲,则从民贵论中发展出“民为主”。他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原君》)其意是君主只是受人民委托的管理者,是为人民办事和服务的;人民是永恒的,而君主却是不断更换的,是暂时的,故民为主,而君为客。可能也正是基于这样三层考虑,所以先哲断定人民为“国之根本”(《宋文鉴》卷一○二)。民本说既强调了人民的价值与作用,又从存在的角度突出了国家的命运、帝王的命运系之于人民;既然国家建基于人民,人民是天下兴衰、安危的关键,是左右国家的决定性力量,那么天下就与广大的人民息息相关,进而言之,天下是天下人的。可见,民本说为公天下的思想,又提供了一种思想论证。
  在中国古代,“天下”是一个泛指的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权力概念。天子分封的各诸侯领地称作“国”,而天子控制的更大的范围则为“天下”,故史称:“天下,谓天子所主,国,谓诸侯之国。”(《左传》桓公二年注疏)其实际内容也就是中央权力所及的地区,一般即指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整个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是君主专制,皇帝既是最高统治者,也是天下的最大所有者,所以历史上一直有“家天下”之说。所谓“王,有天下也”(《战国策·秦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等,都揭示了这一点。不仅如此,“王”还通过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使“天下”成为其一姓之私产和家业,如汉高祖刘邦在诏书中称:“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汉书·高祖下》)
  先哲“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的论断,显然是断然否定了封建专制的“家天下”的合理与正当性,而公然倡导“天下为公”,主张天下绝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更不是君主一人的私产和私业,其予头所指显然是“王有天下”的私有观念,它否定的是这一相沿已久的政治意识的合理性,它打破了“王有天下”的神话,体现出一种鲜明而强烈的政治民主气息,因而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冰缓释膜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甲冰缓释膜对25株临床分离厌氧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以甲硝唑膜(无冰片)和原料药甲硝唑作对照,以评价体
Objective:To test whether Shenfu Injection(参附注射液,SFI)might attenuate the impact of cerebral energy dysfunction after resuscitation in a pig model of cardia
随着稀土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它们不可避免地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因而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稀土的生物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关于稀土与细胞作用的研究
每个个体自呱呱坠地以来,都将开启一段独一无二的生命旅程。小时,懵懂的我们大多听从父母的安排,虽然可能早已在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渐渐地,我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想
日本史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重视宋以后宗族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除了发表的大量论文外,还出版了一些专著。为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状况特别是问题意识,
AIM: To establish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determine the main five alkaloids of Catharanthus roseus for trace samples, 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由北京国力民生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国力民生论坛”以“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跨世纪思考暨《董辅礻乃评传》首发式”为主题于 2 0 0 0年 10月 14日在北京长城饭店隆重举行。
采用开路驰豫法,测定了以二茂铁及其衍生物作为电子传递体的介体型酶电极的均相二级催化反应速度常数,结果表明二甲氨基甲基二茂铁,在绝氧条件下对于酶的再生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而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驱动力。目前的远程网络技术在教育中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安全技术通过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建立一个安全的远程教育系统。  【关键词】远程教育;安全技术;信息加密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082-01  一、网络安全  网络的安全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
本刊讯(记者高军实习记者丁玲)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立明呼吁:在深化医改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