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古诗鉴赏题的八项“注意”

来源 :语文世界(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57447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步鉴赏古典诗歌,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是中学文学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高考文学鉴赏能力考查的重点。从2002年起,高考古诗鉴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要求根据试题直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答这一题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题目。古诗的题目很有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们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比如2020年高考江苏卷的命题材料是王安石的《送沈康知常州》,这一标题信息丰富:“送”,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沈康”是送别对象;“知常州”告诉我们沈康赴常州是去担任知州官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 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古人写诗,经常运用对比手法。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对比的?
  2.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叹?
  [简析]这首诗题为“裴给事宅白牡丹”,但四句诗中没有直接出现“白牡丹”一语,只是在第二句写道“争赏街西紫牡丹”,那么就要好好想一想,第三句中的“玉盘”是否就是“白牡丹”的喻体,回答是肯定的。这样,解答本题就不是很难了。
  [参考答案]1.前两句极写豪贵们争赏紫牡丹的热闹场面,与后两句写白牡丹空对明月、承着冷露而无人观看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2.诗题中特别点出“裴给事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裴给事人格高洁而无人赏识的人生感叹。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来说,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中学教材中选有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等名篇,考生对“诗仙”其人其诗其品应该并不陌生。
  [参考答案]1.A(错在“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此诗主题是“愤不遇”,风格上属“雍容和缓”之作。)2.要点:a.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b.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c.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题干提示非常明确,要求考生“结合全诗”作答,也就是说尾句的意蕴可在前面几句中找到相应信息。结合第五句中的“荣华”、第八句中的“无定端”及第九、十句所用典故,就能得出答案。事实上,客观题的B、C、D三个选项,已把主观题部分答案“泄露”出来了。)
  三要注意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然字数有限,却是出题人提供给你的暗示。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解释相关词句的,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①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对于这首诗的后兩句,宋代的许顗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须充分利用诗下的“注”,并借助许顗的“批评”来读懂诗意。
  [参考答案]许顗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如果按照许顗的意见,将诗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就诗味全无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诗的生命。因此,杜牧这两句诗不但没错,反而即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四要注意题材。古诗常见的题材,有送别、咏史、怀古、边塞、思乡、闺怨、羁旅、忧国、爱情、隐逸等等。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把握了诗歌的题材,鉴赏时就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五要注意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从构成景语的因素切入,这是鉴赏古诗的起点。比如纳兰性德的《蝶恋花·出塞》,以“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作结,“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六要注意细节。优秀的诗歌,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局部反映整体。这里的“个别”“局部”便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透过细节,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的情感。比如赵师秀的《约客》中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闲敲棋子”的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因约客未来而万分焦急的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100字以上。

行宫


  元 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前人评价“闲坐说玄宗”一句:“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这句诗究竟妙在何处呢?请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行宫》一诗向来极负盛名,它最大的特色在于诗人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表现主题,“小处寄慨,倍觉喝叹有情”。
  [参考答案]本诗中的宫女们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按理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词语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实则蕴含了诗人不胜今昔的无限感慨。
  七要注意烘托。烘托是古诗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指的是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比如《琵琶行》中反复出现的月光,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又如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喧闹来反衬静谧。王建的《雨过山村》也是如此,“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描写只剩下中庭的栀子花在靜静地开放,那么人呢?都忙自己的事去了。借景写人,以闲衬忙,以静衬动,全诗的意境便展现出来了。
  八要注意“情语”。古诗中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以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这里所说的“情语”指直抒胸臆的词句,是诗中的点睛之笔。把握了这些词句,便可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脉络。比如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下阕的“黯乡魂,追旅思……化作相思泪”,便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情语,也就找到了鉴赏作品的钥匙。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简析]“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无疑是诗作情语,我们由“恨”字和“怆悢”(意思是“悲伤”),大致可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前一题: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初步判断出志向远大;结合后几句及作者《咏怀》组诗的特点,可以判断出“高洁”。后一题:可回答托物言志、象征、比兴中的一种,这也是阮籍《咏怀》诗总的特点。至于情感,显然作者是以凤凰自比,根据它的心情——“摧藏”“恨”“心伤”,以及对伤心原因的描写——“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推知作者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
其他文献
【经典文本】  瞎子的那只狗  (印度)纳拉扬 冯金辛 译  它不是一只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狗,也不是一只品种优良的狗;它只是一只人们到处都能看见的普普通通的狗——毛色灰白,尾巴在幼小的时候天知道给谁砍掉了一段;它出生在大街上,靠着市场上丢弃的残余食物长大。它有两只不一样的眼睛,外貌平凡,好斗,平白无故就会跟别的狗咬起来,还不到两岁的时候,身上就由于无数次的打斗留下累累的伤疤。每当炎热的下午需要休
期刊
只有研究高考,才能“观其源知其流,从而因其流可溯其源”,从中找出高考命题的规律,进而探究并寻找破解高考复习瓶颈的方法,这是高考备考中老师们孜孜以求的问题。通过研究,充分运用客观题,对解答不同性质的题型真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同时,客观题既是一个角度,也是一个支点,通过它可以透视整个文章的内容和思路,有“窥一斑而观全豹”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为高考备考中的师生提供方法上的帮助和技巧上的支持。
期刊
秋八月,故乡的田野充满了自然之声。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的是,那些声音丰满,空阔,深邃,会填满广袤的田野和山谷。自然之声,即天籁。天籁,与交响乐截然不同,发声全凭自然,毫无拘束与羁绊。人为操纵的音律,与它无关。它或静或动,或抒怀或倾诉,由着性子来。人们喜欢空山鸟语、淙淙泉声和起起伏伏的虫鸣,也是这个原因。我的童年,就是在如此这般的自然之声里度过的。  八月,秋庄稼开始成熟,所有的果实显露出丰腴饱满的体
期刊
1.游子远离故乡,就易生乡愁。梦见故乡哪怕是一缕炊烟,也会动容,也会两眼满含泪水。离别的时间越长,乡愁就越加浓郁。犹如醇酿,一饮便醉。  2.人有乡愁,是因为远离故乡而不可常回的缘故。也因为自己的脐带,仍留在那片土地上的缘故。一个人,无论多么阔绰,抑或如何窘迫,最终收留他的,总会是故乡。  3.人在童年,对故乡的一切,一般都是熟视无睹,因为近在咫尺,不怎么放在心上。然而,一旦远离,就会有撕心裂肺的
期刊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题 记  我曾坐在窗前,望着远方的那片天,那依稀明灭的一轮月。思绪又飞回到与君相识的那个午后,那个夏天,和那敏感地认知着这个世界的少年。  轻轻地,慢慢地,翻开这太阳烘焙过的卷帙,让扉页镏金的字迹绽放在心间。你坐在桌边,向我娓娓道来水乡所孕育的文化起源。一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那句“一夜飞度镜湖月”般,书斋早已不见,眼前的景,心中的梦,已幻化作古城
期刊
苏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的第三单元编者安排了名为“学会分析”的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我认为来得恰是时候——同学们在这之前尝试了几次议论文的写作,但正如编者所担心的,“很多人苦于不会分析”,此时训练,个体正处于“愤”或“悱”的阶段,将较为有效。  【训练一】形式:识方法,降级别  “分析”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说:“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
期刊
微言语  用脚走路,常远;脚步和心灵协调一致,常成。心,不单是器官,思索着的人心,是智慧与情感的精灵。脚,不单是肢体,它是一种高级行为的代表。善用心者,睿智而深远;勤用脚者,因践行而通达。  微言语  诗人西川说:失去一位真正的朋友意味着失去一个伟大的灵感,失去一个梦,失去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失去一个回声。回声,这个譬喻多好。  微言语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
期刊
期刊
八旬老太星夜送书感动得他大哭一场  1968年,赵丽宏从上海的中学毕业后,到家乡崇明岛上插队落户。当时崇明岛生活极其艰苦,更无法忍受的是孤独和前途的渺茫。本来就沉默寡言的他整天埋头干农活,很少与人说话。乡亲们好奇这个人不说话,“看上去脑子好像有毛病,但只要拿到一本书、一份报,甚至只要是拿到一张有字的纸,就变成另一个人了”。很快他们就知道,赵丽宏最需要的是看书。于是,翻箱倒柜把家里所有的书都找出来送
期刊
那串风铃挂在我房间天花板的一角,由一只只小小的贝壳和海螺拼接而成,洁白的,沙黄的,静默着,虽随着微风摇晃,却在时光中沉寂,不声不響。  买来这串风铃,已经是很小时候的事了,是去哪个海滩游玩,央求着父母买下的。那时候,是真心喜爱这个新玩具,喜欢它沙滩般的色彩,喜欢用手轻轻抚过它时细腻的触感,喜欢它潮汐涨落般的碰撞声。  只可惜,幼时的喜爱太短暂,不久,它便被遗忘在墙角,似乎风都吹不到的地方,偶尔回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