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宝宝又吃手指啦!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人烦恼的吃手指习惯
  
  最近我发现班里的小朋友飞飞总喜欢把手指塞在嘴里,午睡时不吃手指就睡不着。飞飞右手大拇指都被吃得变形了,关节处竟吃出了个“老茧”。之后,我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班里爱吃手指的小朋友不只飞飞1个,还有另外3个小朋友,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宝宝吸吮手指在1周岁以内是正常现象,满周岁后一般就会自然消失。只有5%-10%的宝宝在4岁后还会吃手指。这4个小朋友都6岁了,看来,这个比例在我班突破了。
  我主动约见这4个小朋友的家长,向他们了解情况。
  原来,飞飞的妈妈是医院的护士,经常要值夜班,飞飞都是由外婆照顾的。外婆说飞飞不光白天要吃手指,半夜也会吃手指。把他的手移开,不一会儿他又吃起来了。威胁、恐吓、打骂等方法都用过,但就是改不过来。
  文文一上床就开始吃手指,不让吃手指就睡不着觉。
  为了戒除乐乐吃手指的习惯,爸爸妈妈没少打她骂她,但都无济于事。有时候乐乐写作业,写着写着,手指头就不由自主地塞进了嘴里;有时候听大人说话,不知不觉又咬上了。乐乐两只手上的指甲总是被啃得光秃秃的。
  泡泡吃手指也很厉害,而且“历史悠久”。泡泡吃手指是从两个多月开始的。听说宝宝吃手指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因此爸爸妈妈从未阻止过他。泡泡是母乳喂养到1岁零两个月,应该说吸吮需求是得到满足的,可是这个吃手指的现象并未自然消失。给他指头上涂辣椒水、用牙签扎手等方法,爸爸妈妈都用过了,但无效。
  显然,这4个小朋友的家长都为此非常烦恼,但又束手无策!
  
  这真是一个值得烦恼的事吗?
  
  据研究,到6岁之后还吃手指的宝宝,大部分都有在早期被强迫戒除吮手指的经历。但是,他们和已经不吃手指的宝宝相比,在人格特征上没有太大的差别。倒是强制宝宝改掉吃手指的习惯,会让他们更紧张、焦虑、抑郁或被人嘲笑而自卑,反而更要吃手指。
  婴儿转为幼儿的最大成长信号是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但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强,却缺少掌控能力,如果出现突发事件,如摔倒、面对陌生人、受到挫折,以及宝宝感觉无聊、孤独、寂寞、疲倦时,都会产生不安全感、焦虑等现象。吃手指使宝宝在潜意识中回到婴儿时期,获得心理安慰,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
  要让宝宝不再吃手指,关键是要搞清楚他们的内心焦虑来自何处,从而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矫正的策略:
  
  首先,爸爸妈妈要调整心态,不要把吃手指当成恶习,宽容对待宝宝吮手指的行为
  
  爸爸妈妈不要老盯着宝宝吃手指,更不要用粗暴或强迫的方法去纠正,如将手指从宝宝嘴中硬拉出来或是将手指上涂抹辣味、苦味,甚至束缚宝宝的手等方法,而应该让宝宝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纠正。
  
  其次,统一教育理念和方式
  
  爸爸妈妈要和祖辈统一看法和意见,调整、优化宝宝的生活环境,爸爸妈妈要尽可能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伴他们。父辈和祖辈尽量做到处理态度一致,处理方式一致。
  家园统一看法和要求,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循序渐进地帮助宝宝减少吃手指的次数和频率,在宝宝愉快接受的前提下,逐步纠正习惯。
  
  第三,以建构的方式帮助宝宝充实而自信
  
  想方设法激发宝宝的多种兴趣,让宝宝投身各种兴趣活动,发现自己的能力,使宝宝为这些能力而自豪愉悦,找到更多的机会去独立使用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自我建构过程能使宝宝愉快地忙碌起来,去除无聊、寂寞,增强信心。
  
  第四,通过“正强化”手段来矫正
  
  1、“强化”正确行为。在宝宝咬手指时以目光、动作等方式暗示停止,在宝宝咬手指行为略有减少时,就及时肯定和鼓励,多些喜爱的表示,如把宝宝揽在怀里,多些皮肤接触以满足“皮肤饥饿需要”,多对话,努力读懂宝宝的行为表现,带他们外出游玩等等。
  2、平时尽量让宝宝感到愉快、轻松,避免焦虑。
  经过与4个小朋友家长的多次沟通,大部分家长转变了以往对宝宝吃手指的不正确看法,转变了心态,积极地按照科学的教育方法调整亲子关系。
  现在,这些家长会主动了解宝宝的想法,欣赏宝宝的点滴进步,在游戏中增进亲子感情,同时鼓励宝宝去户外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记吃手指。
  当时吃手指比较严重的飞飞和泡泡,现在吃手指的频率已经明显降低,只是在睡觉时,偶尔还吃一下。文文和乐乐因为忙碌而疲累,常常一上床就睡着了,再也想不到吃手指啦。
其他文献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怎样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江苏常州一位家长来信咨询:现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或是才艺班很多,对家长有着不小的诱惑力。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送孩子去学习。我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给孩子报兴趣班?兴趣班的内容很多,如美工、芭蕾、小提琴、围棋、钢琴、武术等等,到底选什么内容好呢?  答:1、父母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
期刊
按部就班,不让“提前教育”帮倒忙    邓菊花出生在湖北鄂州市华容镇农村,怀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没有让她上学念书,这成为她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她曾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不管怎么样,都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念书,并考上大学。”  1991年儿子周洁出生后,邓菊花就开始了对儿子的启蒙教育。那时,她是商场的一名清洁工,丈夫是一名工人,夫妻俩的收入都不高,但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却很舍得投入,开发智力的玩具买了一
期刊
林林和父母的关系比较疏远。父母稍微批评两句,他就大吵大闹。特别是上初二以来,青春期叛逆行为更加严重,他很少和父母沟通,父母根本不了解他的想法,亲子之间感情比较冷淡。为此,父母花了不少功夫向家教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求教。  咨询师在辅导过程中了解到,林林虽然和父母不亲,但和爷爷奶奶很亲。原来,林林从小就被父母送到爷爷奶奶家养育。爷爷奶奶住在江南一个小镇上,离父母工作的城市50公里。小镇人情味浓,邻里小伙
期刊
新闻回顾:  2010年3月23日7时20分左右,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拿着刀追杀正在等待进入校园的小学生。短短55秒钟,8条无辜的小生命瞬间夭折。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严重踩踏事件,导致8人死亡、26人受伤。  2009年10-11月,广东省深圳市接连发生3起校园绑架案,除1人被成功解救外,其余两人惨遭杀害。  2009年6月22日,江苏省南京
期刊
假天天让奇迹发生    有一天,大树天天生病了,它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睡觉还打呼噜。清早起来,大树爸爸、大树妈妈领着大树到医院看病。医生问大树:“大树,你怎么啦?”大树说:“我生病了。我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睡觉还打呼噜。”  医生说:“好孩子!来,让阿姨看看,张开嘴,啊……”大树天天张开了嘴,喊“啊……”“再听一听吧!”医生拿起听诊器,听听前面,听听后面,然后说:“大树啊,你生病了。来,先扎一
期刊
记得那是丫头读四年级时,数学课要学概率,老师叫丫头带麻将中的骰子,以便上课教学生计算概率。我连忙给老师打电话,告知老师我家没有麻将,老师说:我还以为我们这每家每户都有麻将呢!我诚实地回答:我们家从不搓麻将!老师好奇地问:那平时你们家玩些什么啊?我说:有趣的活动多着呢!干嘛一定要玩麻将呢!  应该说我们家是一个快乐之家,一家人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不信,听我一一道来。    书香之家很多时候,
期刊
女儿小年向来吃得不多,记得还是小婴儿时,奶粉盒上注明要吃60ml的阶段,她吃30ml;年龄段到了90ml,她吃60ml……我急得把奶嘴往她嘴里硬抵,她吐出来,大哭。  到了渐渐会说话,她的语言表达用一连串的“不”来完成,看到食物热腾腾、香喷喷地端过来,她就摆手:“不要不要,不吃不吃,不喝不喝……”拔腿就跑,被我们一把揪回来。  小勺递到嘴边,她的嘴闭得比“打死我也不说”更紧,终于塞进一口,我才松口
期刊
亲爱的小读者们,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你们一定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吧?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到处都洋溢着你们的幸福和快乐。  但是,在你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你们营养过剩,为“胖”而愁时,他们只能啃干干的大馍,不知道巧克力为何物,肉食是年节时候才有的奢侈品;当你们坐着私家车上学时,他们要徒步两三个小时去上学;当你们坐着飞机去旅游时,他们甚至从未走出过大山;当你们因为各类课外补
期刊
你能画出声音的形状吗?  “你能根据不同打击乐器的声音,画出它们独特的‘声音图’吗?”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家庭作业上的一题。要求学生画的乐器“声音图”包括有双响筒、三角铁、手串铃。“向各位请教,这题怎么答?”QQ上,小学一年级学生可可的妈妈周女士向朋友们求援。一天下来,终于有几个人回应知道三角铁、手串铃发出的是什么声音,但“声音图”怎么画他们不懂。   “怎么办?假期作业完不成,女儿直埋怨我,我也觉
期刊
名词解释:共情,是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也就是和别人共悲喜的一种能力。能够共情的人,常常站在别人的立场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容易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    案例:佳佳的妈妈给佳佳新买了一条小裙子,裙子下摆一圈红褶子一圈白褶子交替着,妈妈认为挺好看,但佳佳只穿着去了一天幼儿园就说啥也不穿了,因为小朋友笑她像只小母鸡。新买的裙子只穿了一天就要束之高阁,妈妈不能接受。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