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舞“圆”的审美特征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极具中国文化审美意蕴的舞蹈形式,其吸收中国戏曲、武术技巧中的可舞素材,整理西方芭蕾训练方法等艺术而成的具有中国人审美风格的形式。中国古典舞是圆的运动,动静结合的运动,运用身韵的“三圆运动”理论将中国古典舞的形象美学化,构成中国古典舞形虽拧倾圆曲,律却始终不离三圆的精髓,是一种划圆艺术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三圆运动
  一、中国古典舞“圆”的审美特征
  (一)“圆”在动作中的“形态”美
  “形态”是一种造型的流动定格,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在古典舞“圆”中以形态顿点构成的亮相,即是一种硬气阳刚之美。在古典舞動作元素中,常见的这种以形态组合成的动作屡见不鲜。课堂组合中常用的“跺泥”,左脚向斜前点地立半脚尖,仰头左手带动右手向上划立圆合十的造型定点。或如“舞姿掖腿转”,足立半脚尖,双手由展翅位缓慢加速卷腹往里收的抹平圆动作等,都是体现划圆干净利落的一面,没有形态的支撑,动作也就失去了外露的质感,这些划圆的形态要求在中国古典舞精华“身韵”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区别戏曲的审美杠杆,打破了外在的动作层面,进入到中国古典舞的深层本质和精髓,从形式上改变了完全摹仿戏曲的训练方式,内容上遵循了哲学“圆”的一分为二的思想,身韵的核心审美是从形到神,从力度到动律的既矛盾又统一的现象中提炼的法则,这既是理论范畴的事,又是十分具体的事。[1]从形、神、劲、律的审美核心,提、沉、冲、靠、含、腆、移的身韵特点去考量,身韵也需要轴心“圆”的宗旨。以腰肢带动身体的“云间转腰”为具体,脚走圆场,是大开大合云手的造型感在流动,以腰为轴心走平圆带动身体形成的动态舞姿;在比拟课堂中由含腆基本动律组成的“双穿手”组合,是双手托按掌抹平圆交替胸前对穿,身体面向三七点所横移的美学流动。形成了符合中国审美的圆美观的身韵。
  (二)“圆”在韵律中的“神态”美
  “神态”是一种心灵的感触,情感的通风口。在艺术中更多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感觉,这种状态和感觉恰恰需要内心的修行,才能在表演中得到绽放。中国古典舞“圆”是从戏曲文化提炼出来的,戏曲讲的是“气”,舞蹈讲的就是“气质”。“气质”换句话说就是因圆产生的一种神态美,它既是一种抒情之美,也是一种文化内涵的美。
  京剧艺术家钱包森先生说:“形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1]这并不是说“形”不重要,而是说外形通过模仿是可以做到的,但“劲”和“心意”不经过潜心的体会和揣摩是难以达到的。这种历练就需要从无圆不通、无圆不润的思想来达到古典舞身韵“心与意合,意与气和”的口诀。
  身韵的美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动作的韵律上,以形传神固然重要,因为它是程序化的古典舞传统规范,面对社会文化的革新,新兴的民族舞、现代舞打破格局,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让中国古典舞从单一的“形”走向了“神”,并将其提炼加工组合,让中国古典舞更具有民族灵魂性——即身韵。身韵的诞生来源于中国“圆”思想,从完整到具体,“圆”中的阴阳在身韵上可归纳为神态和形态,即由内而外的内在修养是对外在形态的一种延伸、一种感触,一种灵魂的状态。
  没有气息韵律的形体运动就不足以具有感染力。“韵”也可理解为“意”或“传神”,在身韵中的每一个呼吸、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舞姿的流入都是心有所感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表情都是情感的透视,比如:舞蹈作品《秦俑魂》开端黄豆豆冲破束缚的一套刚劲的亮相,他的神态是凝视的,给人傲慢强势、不屈不挠的神韵特征。
  二、以舞蹈作品《秦俑魂》为具体分析
  (一)形的刻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代诗人王昌龄用这样一句气宇宣扬的诗句来形容古代将士的英雄气魄。身穿盔甲,屹立刚强,不少年轻男子为保卫祖国而奋勇杀敌。《秦俑魂》正是深刻的运用了这一英雄形象,加入中国古典舞的语汇结构,将“秦俑”舞蹈化,让两千年历史文化创新传承给在我们眼中。
  对于舞蹈艺术形象的塑造,动作上可归纳为“舞”“武”,即技巧与舞蹈形象的相容并济;更确切的解释就是“圆”论述中“刚硬”舞姿的一面,更多的是角色人物有力道、棱角的特征表现。作品《秦俑魂》从音乐上采用了形如圆的乐器,中国特有的民间乐器“鼓”,“鼓”自古是浩然正气的象征物,首先就给作品一个正气的气场,其后就是刚毅不屈的雕像,坦荡盎然的静态石像,点明秦俑的元素特征,其庄重突出的节奏搭配石像固有的棱角折面动作来贯穿作品。
  刚毅奋勇的形态舞姿自然是属于“圆”中的刚舞元素。在作品中出现的“双仰掌舞姿转”、“扫堂探海转”等定向技巧的固定,或是前半段采用五指并拢,肘部屈折动作展现士兵的一连串刚舞动作,表现的是舞姿形态在圆中的运动轨迹,也是作品《秦俑魂》在圆的基础上,对舞姿形态方面的具体表现。
  (二)情的抒发
  如果作品在完成的过程中,没有气息情感的内在运动,作品也就失去了其本有的历史生命力。作品《秦俑魂》虽是以刚为主的舞蹈,但作品终究是对中国“圆”思想的传承,演员对作品的情感投入,就是反之于“圆”文化的最好注解。在作品方面,为更好的符合兵马俑的气质,演员的神情多为凝固、冷血浮现。也就是上面所说道的“从形到神”,更好的去发挥演员内心的“圆”,从情感反面着手,从表情上的情感流露去剖析。
  对于秦俑“魂”的独到理解,演员黄豆豆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哑剧”,以超绝的技巧来升华对“魂”的概念,从内心上感触动作,黄豆豆做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用他独到的理解去处理动作的细致,情感的延伸,点出中国士兵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民族情感,凸显俑士的孤独感、历史的沉重感。
  圆对待事物的两面性观念决定情感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兼顾二者,整个舞蹈从破壳而出的技巧着手,到神态情感方面,一直都是沉稳的气息和顽强不屈的意志。从一开始动作的机械僵硬到逐渐顺畅,编导处处不忘将“俑”活化,情感激昂由慢到快,游刃有余的将古典舞的技法与兵俑的气质要求相融汇,形成角色的内在结构,以神态情感注入动作的血肉性。
  因此作品《秦俑魂》将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圆的审美观和技巧中的精益求精完美的融入在作品之中,极其巧妙的达到作品“俑”与“人”,“魂”与“神”的综合体现。
  注释:
  [1]唐满城,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7重印;第9页.
  [2]唐满城,金浩著;《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7重印;第15页.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化视域下,随着时代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然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传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领域,更是迎来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加入使得教学不再枯燥无聊。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教学
期刊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performance, position and influ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s an imp
期刊
摘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面近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社会政治、科学文化等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本文将以四个方面:1,在实践中研究世界艺术;2,实践中艺术在不断发展;3,实践是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4实践使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来浅析在艺术创作中如何落实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艺术创作;实践;研究方法  一、在实践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的探索,提出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策略,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扶贫工作,既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又能促进扶贫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扶贫;结合  进入21世纪后,大学生作为人数最多的就业群体,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的相关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并将创新创业与扶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大幅增长,精神素养的需求渐次提高,对旅游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且随着旅游行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素质人才短缺的情况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阻碍。为此,在响应国家号召的条件下,将思政教育融入旅游专业教育,即可保证从业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又可保证从业人员政治立场坚定,更好的推动中国旅游文化的国际化。  引言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纷纷开
期刊
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形式、信息内容、信息传播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素质等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新媒体时代也为我们思政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合理利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的影响,把握好当前形势下思政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当前
期刊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学科与艺术,其教学必然离不开审美。只有在良好的审美素养下,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和感受音乐教学的内容与知识,并能将音乐审美融入到自身的实践演奏中来。因此,提高音乐审美教育质量与效果,培养学生良好音乐审美素养在少儿钢琴教学中也极为重要。音乐审美教育如何与少儿钢琴教学实践相结合呢?笔者根据自己近六年的钢琴少儿教学实际,将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少儿  一、少儿
期刊
摘要:新时代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迫切要求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高校必须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人们将迎来教育理念、教学平台、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的全面变革,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踏步跟上时代、追赶前沿、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线上教学;信息化;新时代  新时代必然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冲击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以笔者在湖南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湘中幼专)实习期间在大专二年级1班的声乐课堂教学实践为个案,以湖北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为实例,从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科学创设教学情景和加强学生音乐体验四个方面来研究音乐审美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调控能力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湘中幼专;教学实践  随着社会生活的
期刊
摘要:《独弦操》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又一首感人肺腑的悲歌。本文从简述刘天华创作 《独弦操》的历史背景与基本内容开始,着力论述了对作品表现与技法运用中应该注意的几 个问题。最后,笔者通过对《独弦操》的理解与演奏谈了几点心得:1、基础技巧训练的重要性;2加强民族民间音乐修养;3、对学习刘天华其他二胡作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刘天华《独弦操》;作品表现技法运用心得  刘天华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