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工混交林的营林技术要点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c8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资源对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价值,为迅速解决已经被破坏的森林资源,人工混交林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本文就人工混交林的营林技术要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人工混交林;森林资源;营林技术;要点
  我国森林资源长期遭到掠夺性开发,已经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人们开始意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展开人工干预森林资源恢复的工作。人工混交林就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林业工程,营林技术工作人员要结合当地自然情况,采用适合的技术和措施,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1 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1.1 促进森林实现营养空间的充分利用
  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森林的营养空间,在地上、地下和空中等空间层面充分利用植物的生物特性完成对资源的利用;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能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特征,用合理分布和科学设置的方式统和植物的趋光性、根型以及生长特点。
  1.2 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可以实现林内环境因素梯度变化,利于林地内物种的生物多样性,道道改善土壤的作用。此外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还有助于防止某一单一元素过量吸收和排泄,预防有害分泌物的积累。
  1.3 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在综合的角度可以促进林地营养的充分利用,提高林地的总蓄积,提高人工混交林木材的品质。
  1.4 增强林地抵御灾害的能力
  首先,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森林对火灾的防范能力,针阔叶混交的人工林具有温度低、湿度大的特点,可以起到阻燃的作用。其次,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可以提高森林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人工混交林树种多、食物多、天敌多可以在源头上阻断森林传染的传播。最后,人工混交林营林技术可以降低不良气象的因素,人工混交林对于风灾和雪灾有独特的抵抗能力。
  2 人工混交林的营林技术要点
  2.1 合理选择混交树种,科学混交
  营林的关键环节是合理选择树种,对混交林的营林更加要重视树种,对混交林树种的搭配情况直接影响混交林的质量。为此,必须重视这个步骤,营林工作中,树种种类的数量和质量都应该遵循树种相宜的规律,以免发生树种相悖的结果。
  树种分为阴性和阳性,混交林营林的作用,是将不同树种进行最佳结合,按照当地营林实际的情况,将其混交,达到良好的生态与经济效果。混交林树种的选择是营林的基础性工作,通常有两种选择混交树种的方式。
  (1)对比参考选择。营林工作人员要结合林区的实际条件进行树种选择,对树种的搭配方式可以直接参考现成的范例。对照和本林区气候、地质等情况类似的大型混交林区的成功案例,选择适合自己各方面条件的树种搭配方案。
  (2)混交林的种类很多,有多样化的样式,搭配的方式众多,混交林现有的成功例子中,也不可能将所以的树种都搭配,因此可搭配的空间非常大。我们的林业工作者要根据树种的特定进行创新和科学选择,就选择条件来说可以做一下工作:首先,最好选择经济价值非常高、繁殖能力强的树种。其次,必须不同于主要树种的性质,与主要树种的生长速度、喜光度、根系特征等有差异。当用来指导的搭配理论与营林实践效果相悖时,还要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并且对种植情况进行跟踪记载,尤其是失败搭配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以备今后吸取经验和改进技术。选择树种和种植地时,应该关注市场需求,同时要符合当地和树种生长规律。
  2.2 确定科学混交比例,实现森林的三大效益
  混交比例决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低。一般来说,混交林中针叶树比例大则经济效益高,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较差;反之,混交林中阔叶树比例大则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桉树、杨树等除外)。只有比例合理,才能兼顾三方面效益。确定混交比例应以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和主要树种占多数为前提,综合考虑到树种的竞争力和立地条件的差异。在主要树种占多数的前提下,主要树种竞争力强、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应适当增大混交树种的比例;反之,混交树种竞争力强、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可适当减少混交树种的比例。
  2.3 选择恰当混交方法,协调种间关系
  混交林的方法方式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混交比例决定混交方法,但同一比例对应的不只一种方法。方法不同,种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不一样关系到能否协调发展和能否形成稳定的混交林。因此,确定混交比例后,还应根据相互混交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混交方法。从各种混交方法的特点来看,株间混交和行间混交中间关系密切,一旦发生矛盾易趋于尖锐,阴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混交才能缓和种间矛盾,可望成功,但施工较麻烦;行带混交、带状混交和块状混交种间关系相对不那么密切,一旦发生种间矛盾也较缓和,较易成功,且施工也较容易;而星状混交种间矛盾也较缓和,较易成功,但施工较麻烦。从现实生产的角度看,宜采用行带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和星状混交。
  2.4 选择合理的造林时间,调整种间关系发展趋势
  营造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必须保证阳性树种居于上层,阴性树种居于下层,种间关系才能协调发展,并相互促进;而营造阳性树种与阳性树种搭配的混交林必须保证两个树种的高度不相上下。要确保“阳上阴下”或“不相上下”,选择适合的混交树种最为关键。但由于每个树种组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且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的生长情况不一样,仅靠选择混交树种往往难以“照顾周全”。因此,必须根据相互混交的两个树种的生长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分析两个树种生长的发展趋势,必要时通过控制造林时间先后来调整。
  2.5 重点是抚育管理,调节好种间关系
  树种的混交比例应该科学确定,因为对树种在持续发展中的状态起到重要影响,而且合理的混交比例能使混交林种在生长中相互促进和扶持。当然,树种成熟后,难免会出现生存竞争。阴性和阳性树种产生对了区别,营林技术人呢月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准确把握树种生长规律,实现树种间的稳定状态。
  总之,人工混交林的营林是一门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林业事业混交林涉及的技术复杂多样,理论难度较大,對营林的操作要求很高。需要我们广大的营林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握住技术要点,做好营林的基础性工作。营林技术人员应该科学合理种植树木,提高人工混交林的质量,充分发挥人工混交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家维,王孜昌,任志德,杨丽,吴明长,郑碧凤.马尾松种子园建园密度的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12(4).
  [2]荀世芬.依靠科学推进黄平县林业生态建设[J].北京农业,2011(18).
其他文献
韩国语视听说是韩国语专业本科教学中以培养学习者听说能力为目的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从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结合继电保护的特点和重要作用,通过相应的实际事例,对水利发电厂机组中机电保护的配置和运行维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相应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摘 要:防水问题是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如何确保地下工程不漏水,从根本上治愈地下工程的顽疾,是地下工程建设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监理工作实践,探讨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的监理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防水;质量控制  1、引言  在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中,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做不好,不仅会给人们的生
蜂胶蜂胶具有调节血糖、调节血脂、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张力、降低血管脆性、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平喘、抗过敏,抗辐射、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本文采用高效液
摘 要:我国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土地资源在总量上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是从整体上看,人均占有量却处于一定的劣势地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强,耕地面积也呈现出一定的缩减趋势。为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促进社会的高效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采用土地高效利用的措施,加强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土地有效利用以及严格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控制和分析,希望能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建设投资的不断加大,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增加,业主对造价的管理由事后的审价逐步转移到事先的控制上来,项目全过程跟踪审核业务也随之孕育而生,越
<正>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供电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供电企业坚持"强基固本、规范提升"的工作思路,推行营销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
摘 要:螺杆式空压机能否顺利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否正常运转,也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螺杆式空压机的日常维护保养与故障维修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螺杆空压机;维护保养;故障维修  一、空压机的作用  螺杆式空压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采用高容量压缩组件,其转子外圆速度低而且达到最佳注油,实现了高效率、高可靠性。目前厂家的设计都能确保系统温度及压缩空气温度极低。保证所有部件均达到最佳冷
分析区域环评中"回顾评价"的重要性,构建区域回顾评价指标方法.以中山高平工业区为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工业区经济、污染源和环境质量问的输入响应关系,为区域环评提供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物理教学产生巨大变革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广泛使用,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带来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责备声不绝于耳,说课堂使用信息技术学生什么都学不到。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在实现教与学的过程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紧密地进行整合,是笔者在教学中所面临的最大困惑。  1 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利”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在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