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整体呈现了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深刻理解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点,特别是儒家思想在形成过程中所呈现的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对学生正确认识、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线索尤为重要。
  分析近几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也呈现出知识考查与价值渗透相辅相成的特点。笔者对2011年至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主观题21题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汇总内容见表1。
  这些高考命题都直接或间接考查了儒家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对儒家思想丰富的价值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建构内容体系,便于学生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不能拘泥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训练强化,更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血液,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底色。在本单元教学中,我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从四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精髓作了总结提炼,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

价值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现代诠释


  本单元系统介绍了孔子、孟子、荀子、黄宗羲等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观点,虽跨越两千多年时空,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一直熠熠生辉。让学生结合本单元内容,进行具体归纳(见表2)。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总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治国理念,也是中华政治伦理的核心价值,它依靠德治、礼治、法治等途径付诸实践,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复习时,教师不能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再现,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去粗取精,深刻理解其渗透的文化价值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有现代演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今天党和国家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思想主张,其实质是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时代转化。

价值二:百年来“大一统”国家的确立发展


  先秦绝大多数思想流派和思想家都为“大一统”观念的理论化和制度化做出过贡献。其中,孔夫子的许多思想一直是后世学者论说王权至上、政治一统的重要理论依据。先秦儒、道、墨、法等诸家都提出了各自的“大一统”理论。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将“道”与“一”的思辨奉献给“大一统”理论,以“天大”“道大”论证“王大”。法家代表人物则无愧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座政治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们为“大一统”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整体设计。墨家的尚同论也是典型的“大一统”论,而战国七雄的政治制度也都属于“大一统”模式。无论“大一统”理论,还是“大一统”制度,都不是秦始皇的首创,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顺应历史需要,一脉相承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秦始皇的历史贡献在于第一次全面地、名副其实地实现了“大一统”。[1]
  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在《天人三策》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秦朝奠定了大一统国家管理体制的基础,汉承秦制,随后,“百代都行秦政法”[2]。自秦汉以来,“大一统”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轴。教师在本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现实,思考如何将大一统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繁荣统一大好局面,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价值三: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


  “宋明理学”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内容本身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理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在世界观、认识论、道德修养等方面,比前代更为深刻。张岱年认为,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本质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理学思想的精髓,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指引。北宋大儒张载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对社会中坚力量——士大夫群体的精神修炼和人格塑造,起到巨大作用。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这种品格,对克服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仍有巨大的积极作用。今天,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发展举措,彰显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是理学精神在国家层面积极践行的体现。

价值四:家国一体的传承与转型


  传统“大一统”国家体系的主导文化,是一种以家国共同体为本位的文化。以儒家为代表的王道文化,与以法家为代表的霸道文化、以道家为代表的倡导尊重自然的自主自在文化,彼此同时并用或交错使用,共同的目标就是努力构建起一种由家庭、家族、地域、民族、国家、天下组成的稳定的社会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文化,坚持共同体的价值远远优先于所有单个人的个人价值,坚持个人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共同体的存在、成长和发挥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单个人的生存价值也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得到承认与实现[3]。“家国一体”伦理传统对中国人精神与思想层面的教育意义表现在,社会与国家所建构的价值系统是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整个社会与國家兴盛的保障;国家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需要人懂得如何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间树立起责任意识与时代精神。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它是推动传统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切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其能够经受上下五千年的洗练,在实践、时间与社会的多重检验中完美地保存下来,并能够继续照耀后来的继承者。”[4]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历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提炼,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实现历史学科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塑造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分田.秦始皇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68.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61.
  [3]姜义华.中华文明的根坻 民族复兴的核心价值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6.
  [4]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劳动素养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帮助学生成长为这样的年轻人:能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能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如果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共同发力,各自发挥作用,就能为劳动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万一这三者不能形成合力,其中的任何一个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在落实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摒弃添加式思维,采用融合式整体设计。一方面,很多劳动教育的场景可以作为德智体美四育的学习情境;另一方面
教师研修机构作为中国的独有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研修机构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区县一级的教师研修机构如何在教育深综改背景下充分发挥作用,在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以下简称“丰台分院”)的“十三五”规划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一、面临的挑战  1.教育综合改革对区域研修机构提出新挑战  2016年9月,
年年读书日,今年大不同。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教师》杂志特别策划推出“关注教师专业阅读”专题,聚焦教师阅读,研讨阅读规律,分享阅读经验,促进专业发展,很有必要,也非常及时。然而,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教师阅读应该读什么,怎么读,恐怕言人人殊,看法未必一致。这里结合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为什么需要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
男,1945年出生,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五星镇闽营村人,初中学历。1962—1965年于闽营耕读小学任教,1965—1984年在王各庄任民办教师,期间担任全科教师。1984年考上公办教师,担任毕业班数学老师。1994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1991年之后陆续兼任乡小会计、教导主任和校长职务。2005年退休。43年奉献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把教师看作平凡而又受人尊敬的身份。  一、成长经历  我家祖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政府设立的最早的公立中学,建校于1901年,至今走过了115年。学校最突出的特色,是走出了许多领域的领军人物,不仅仅出了一个钱学森,在科学技术类、社会人文类、文化艺术、体育类都有著名的校友。为什么走出这么多优秀的人物?因为附中有特别优秀的教师。当然,这更离不开师大附中百年传承下来的“全人格教育”。  一、“全人格教育”的百年传承  我認为,对个人而言,独立思考是人格健全的
耿洁,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校长,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热爱孩子,醉心于教育研究,拥有十年的校长工作经历。曾获北京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区级科研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中国教师:小学的工作很平凡,也很琐碎,教育工作很辛苦,尤其是作为一校之长。对教育,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耿洁:人的生命意义应是追求美好的生活,而教育的意义是为人一生的美好生活做奠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迷恋孩子们的成长,希
身为教师,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否愿意做班主任?是否愿意一直做下去?你一定没有那么肯定,“可能吧”“随便吧”“这可不一定”“说不准”……没有谁能那么坚定,那么笃定地说“我就想做班主任!”直到遇见这本书,遇见这个人——天使老师,于洁。拿到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书的标题——我就想做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做班主任的辛苦,那为什么她会想做?她凭什么就想做?这让我忍不住翻开目录,着急寻找答案。  从美好
2008年6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确定了借助团队研修机制引导青年教师追求高专业品格、高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目标追求。八年来,我们不忘初心,步履坚实地行走在团队研修的路上,感受着做一名专业教师的快乐,品尝着成果收获的幸福。  静心回首,八年来,我们团队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艰苦而又美好的日子。  一、秉持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的  理论和实践  在基础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4年12月17日,北京师范大学牵头,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动各界力量,面向全国中小学发起“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22个省全覆盖,每个区县至少有一个基地校。  一、“学校共同体”的界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21世纪教育研究院、沪江“互加计划”等30多家教育类公益组织、教育企业、高校及学术研究机构,发起实施了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从启动至今,项目已经覆盖全国18个省份,63个区县教育局,3491所学校,使3.3万乡村青年教师受益。传统的教师学习模式一般是“一间教室、一位授课专家、一张PPT”和固定的听课学员,这种教育服务形态只能在固定的空间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