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圈:f/5 感光度:ISO320° 快门速度:1/2500秒 曝光程序:孔径级优先
相机型号:NIKON D4 镜头:NIKON 600mm 曝光补偿:+0.3
时值寒冬,来自西伯利亚的季风在内蒙古吹得正烈,草原上惟余莽莽白雪,摄影师臧宏专从山东北上,与从北极南下迁徙而来的雪原精灵——雪鸮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会了。
雪鸮是一种白色或褐白相间具横斑的猛禽,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它常年生活在北极苔原地带,以小型哺乳动物或是鸟类为食。在食物匮乏时,会适度南迁,由于它习惯了北极的寒冷天气,所以,除在我国北方极寒冷的地区外,其他地方很难见到其踪迹。
拍摄和记录雪鸮的生活,是爱好拍鸟的臧宏专一直以来的心愿。去年12月,他终于如愿,来到了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零下30几度的低温并没有阻碍他的拍摄计划,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臧宏专当然有备而来——
因为在极寒冷地区拍摄,受外界干扰的因素很多,臧宏专特意为相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并且带上几块备用电池。野外乘车拍摄,还可能受到热流的干扰,造成对焦模糊。因此,车内空调的温度也不能太高,为了避免热流的干扰,还需要开窗降温。可草原辽阔,冰天雪地,即使经验丰富的猎人也难以分辨出这种喜欢独居、羽毛洁白、保护色非常成功的猛禽,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无异于大海捞针了。而且,雪鸮的视觉和听觉十分灵敏,即使是有幸看到雪鸮的身影,一般也很难靠近到80米以内。这次出行,臧宏专使用了他的600mm定焦镜头。
从早晨7点多钟进入草原,直到下午2点多,臧宏专只远远地看到几次它们的身影,几乎没有拍摄的机会。寒冷、饥饿渐渐使他身心俱疲。为了缓解僵硬的肌骨,他听从蒙古族朋友的提议,下车到附近的敖包转了一圈,那位朋友告诉他:“在我们这里,见到敖包都要拜一拜,祈求好运!”
或许他的执著感动了上苍,或许他们的祈拜感动了神灵,在臧宏专又转过一个小山包时,一只白色的雄性雪鸮静静地站在三四十米之外,聚精会神地凝视着远方。它通体的羽毛雪白,与周围白茫茫的环境相融相生,它不像一个长羽毛的鸟,倒像是雪原深处飞腾出的雪的精灵。下午3点,正是草原冬季光照极为柔和的时候,阳光给它的雪衣镀上暖暖的阳光,它金色的大眼睛熠熠生辉,散发的灵光一直照进人的心底。
臧宏专所处的位置很好,在雪鸮的上风处,因为一般来说大型禽类迎风起飞,上风处能拍到比较理想的迎面飞翔的镜头。而且阳光从他的侧后照过,形成了十分理想的侧光。正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在被美丽打动和震撼的同时,他依然方寸未乱,认真观察着鸟的形态和一举一动,就在一刹那,雪鸮起飞,快门欢唱,一幅“雪原精灵”的美丽图画被定格。
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动态捕捉。画面在景深上突出了雪鸮锐利的眼神,有力的扑翼,又在色调上用天空的淡蓝衬托雪鸮的洁白,彰显出雪鸮在雪原上优雅、尊贵的霸主地位,也透射了这一生灵在雪原上的神秘感。在构图上,作者采用主体稍偏左的黄金法构图,使视觉张力十足,也给读者留出了想象的空间。高光细节的表现也恰到好处,整幅画面干净、通透,前景的几簇黄草和背景虚化的草原,都很好地表现了雪鸮的生存环境。
拍摄感言
臧宏专:“1989年中国已将雪鸮例为二级保护动物。在极其严酷的生存条件下,雪鸮生生不息,亘古千年,在欧洲史前洞窟壁画中它是能辨认出的最古老的鸟类。同时由于它的存在,有效地控制了农耕区的啮齿类动物。拍摄记录雪鸮的生活,或许能启迪我们更坚忍不拔地对待生活,用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相机型号:NIKON D4 镜头:NIKON 600mm 曝光补偿:+0.3
时值寒冬,来自西伯利亚的季风在内蒙古吹得正烈,草原上惟余莽莽白雪,摄影师臧宏专从山东北上,与从北极南下迁徙而来的雪原精灵——雪鸮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会了。
雪鸮是一种白色或褐白相间具横斑的猛禽,鸱鸮科的一种大型猫头鹰。它常年生活在北极苔原地带,以小型哺乳动物或是鸟类为食。在食物匮乏时,会适度南迁,由于它习惯了北极的寒冷天气,所以,除在我国北方极寒冷的地区外,其他地方很难见到其踪迹。
拍摄和记录雪鸮的生活,是爱好拍鸟的臧宏专一直以来的心愿。去年12月,他终于如愿,来到了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零下30几度的低温并没有阻碍他的拍摄计划,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臧宏专当然有备而来——
因为在极寒冷地区拍摄,受外界干扰的因素很多,臧宏专特意为相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并且带上几块备用电池。野外乘车拍摄,还可能受到热流的干扰,造成对焦模糊。因此,车内空调的温度也不能太高,为了避免热流的干扰,还需要开窗降温。可草原辽阔,冰天雪地,即使经验丰富的猎人也难以分辨出这种喜欢独居、羽毛洁白、保护色非常成功的猛禽,对于普通人来说,更无异于大海捞针了。而且,雪鸮的视觉和听觉十分灵敏,即使是有幸看到雪鸮的身影,一般也很难靠近到80米以内。这次出行,臧宏专使用了他的600mm定焦镜头。
从早晨7点多钟进入草原,直到下午2点多,臧宏专只远远地看到几次它们的身影,几乎没有拍摄的机会。寒冷、饥饿渐渐使他身心俱疲。为了缓解僵硬的肌骨,他听从蒙古族朋友的提议,下车到附近的敖包转了一圈,那位朋友告诉他:“在我们这里,见到敖包都要拜一拜,祈求好运!”
或许他的执著感动了上苍,或许他们的祈拜感动了神灵,在臧宏专又转过一个小山包时,一只白色的雄性雪鸮静静地站在三四十米之外,聚精会神地凝视着远方。它通体的羽毛雪白,与周围白茫茫的环境相融相生,它不像一个长羽毛的鸟,倒像是雪原深处飞腾出的雪的精灵。下午3点,正是草原冬季光照极为柔和的时候,阳光给它的雪衣镀上暖暖的阳光,它金色的大眼睛熠熠生辉,散发的灵光一直照进人的心底。
臧宏专所处的位置很好,在雪鸮的上风处,因为一般来说大型禽类迎风起飞,上风处能拍到比较理想的迎面飞翔的镜头。而且阳光从他的侧后照过,形成了十分理想的侧光。正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在被美丽打动和震撼的同时,他依然方寸未乱,认真观察着鸟的形态和一举一动,就在一刹那,雪鸮起飞,快门欢唱,一幅“雪原精灵”的美丽图画被定格。
他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动态捕捉。画面在景深上突出了雪鸮锐利的眼神,有力的扑翼,又在色调上用天空的淡蓝衬托雪鸮的洁白,彰显出雪鸮在雪原上优雅、尊贵的霸主地位,也透射了这一生灵在雪原上的神秘感。在构图上,作者采用主体稍偏左的黄金法构图,使视觉张力十足,也给读者留出了想象的空间。高光细节的表现也恰到好处,整幅画面干净、通透,前景的几簇黄草和背景虚化的草原,都很好地表现了雪鸮的生存环境。
拍摄感言
臧宏专:“1989年中国已将雪鸮例为二级保护动物。在极其严酷的生存条件下,雪鸮生生不息,亘古千年,在欧洲史前洞窟壁画中它是能辨认出的最古老的鸟类。同时由于它的存在,有效地控制了农耕区的啮齿类动物。拍摄记录雪鸮的生活,或许能启迪我们更坚忍不拔地对待生活,用我们每个人的微薄之力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